屌絲讀名著之《哈姆雷特》1:從此可以理直氣壯地不借錢了

2021-01-07 書以養人

為了做自媒體,特意開始重讀名著,手上只有一本莎士比亞全集,只好從這兒開始。其實小編自認為更喜歡和擅長中國名著,可惜都在老家,唯有先寫眼前的了。

其實當初滿懷期待地購買了莎翁全集(朱爾豪版),以為立即能被吸引進而沉迷其中,讀了第一篇《羅密歐與朱麗葉》,索然無味,論情節輸瓊瑤小說太多,缺少戲劇性,論語言不及張愛玲多

矣。遂置之高閣,後讀到《浮士德》,覺得所獲頗多,遂決定嘗試閱讀與之齊名的《哈姆雷特》,頓覺欲罷不能,一氣呵成。

筆者凡人一個,讀名著只為當前工作和生活中言談舉止的潛移默化的提升,不刻意追求其背後的深意。關鍵是也不了解時代背景,僅就字面的理解分享幾個收穫。

1.錢借出去,往往不但丟了本錢,也會失去朋友;而找人借錢,容易養成因循懶惰的習慣。

這是第一幕第三場波洛涅斯對即將遠行的兒子雷歐提斯的叮囑(部分),讀之不禁莞爾,原來幾百年前的英國人就有那麼多老賴,難怪美國是全世界最賴帳的國家。原來根源在這兒。

近些年來,我們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話語,比如我老家有句流程很廣的話,「親戚借錢,借也是得罪,不借也是得罪」,「爺有不如娘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還隔只手。」單位有個同事總掛在嘴邊,「一不借錢,二不借車」。原來他有回借車給朋友,造了3個違章,事後一句「不可能吧」,兩人從此陌路。關於不能借錢的話題各類訪談節目,文章分析了很全面很透徹。筆者不再贅述,唯有再大聲呼喊一句,別借錢,莎士比亞都這麼說!

聽說明朝時期,我國商船多有沉在南洋,商人借錢也會再給客戶補貨,其實在那時,我們的產品是全球最好,往往先收款,再發貨,此時即便躲去內地,外商也無可奈何。但那時我們商人的信譽也是頂級的,所以在南洋,只有明朝商人可以無抵押貸款,而且不立字據,僅憑君子一諾。小編竊以為只可能是被外人帶壞了。

2.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誠的行為,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內心。

想想來借錢的親戚或者朋友,是否在那之前突然對你和善、噓寒問暖,甚至略施小恩小惠,來借錢的時候是否可憐巴巴,承諾還錢時是否拍著胸脯至誠至信。如果這樣,那麼你要擔心了,此時想想波洛涅斯對他女兒菲奧莉亞說的這句話,這句話後續的篇章裡還會繼續提到。確實是至理名言。

為什麼世上會有如此多的厚顏無恥之人?因為

3.美德不能薰陶罪惡的本性。

人本為禽獸進化而來,血液和靈魂中隱藏著貪婪、暴力、奸詐,所以才會有嚴刑峻法,輔以道德教化。君不見美國教化幾百年,颶風一到,各種罪惡橫行,甚至出現了避難到體育場的災民,光天化日之下大規格搶劫、強*、殺人。事後新聞也被美帝和諧。只因數百年來西方都是靠掠奪全世界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相比之下,去過世界各地之後才發現素質最高的其實是我們中國人。看看災難面前我們的團結、忍讓、互助、相幫。可惜兩年的教化漸漸被西方所謂「自由」「個性」風潮腐蝕得面目全非。可見人的本性是多麼地根深蒂固。

最後,小編寫屌絲讀名著系列的目的是為了從中發掘人生的智慧,應用到生活工作之中,這第一篇僅作為拋磚引玉,希望各位讀者能夠謹記——「不要借錢,也別輕易告貸!」

相關焦點

  • 【名著選讀】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點擊箭頭所指的世界名著每日讀,每日陪你有品位地閱讀編輯:世界名著每日讀(ticesmall)悲劇《哈姆雷特》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17世紀之間英國 的社會生活,從宮廷到家庭、從軍士守衛到人民造反、從深閨到墓地、從劇場到比武場,這麼廣闊的社會背景,構成主人公的典型環境。戲中有三條復仇的情節線索 交織在一起:以哈姆雷特復仇為主線,以雷歐替斯和福丁布拉斯復仇為副線。《哈姆雷特》的語言豐富有力、生動感人。
  • 讀名著: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寫於1601年,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品之一。故事取材於12世紀的《丹麥史》。悲劇《哈姆雷特》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17世紀之間英國 的社會生活,從宮廷到家庭、從軍士守衛到人民造反、從深閨到墓地、從劇場到比武場,這麼廣闊的社會背景,構成主人公的典型環境。
  • 孩子不愛讀名著?這20部電影讓他輕鬆愛上
    每一本名著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大IP,當然影史上名著改編電影數不勝數。朵朵今天從大海中為大家擷取浪花幾朵,都是經典的作品,供大家更新片庫,慢慢看來。沒錯,觀看連結也整理好了,誇我是雷鋒~但電影依然是電影,文字的獨特魔力,要靠實打實的閱讀才能獲取,希望這一代成長的孩子依然能夠不失這份巨大的寶藏。
  • 「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一套既可以讀又可以聽的四大名著
    市面上的四大名著版本多如牛毛,一看到這套我就激動,迫不及待地想推薦給大家。適合對四大名著有興趣的讀者:這個版本很好地解決了生僻字詞帶來的閱讀困擾,對於有興趣閱讀四大名著的讀者來說,這套書讀起來更加輕鬆和愉快。
  • 高中語文說課稿:《哈姆雷特》
    ,我們常常會有一種敬畏之心,敬其恆久的藝術魅力,畏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其實,如果我們靜下心來認真品讀,就會發現名著距離我們很近。那麼,今天就讓我們真正走進名著,深入名著,來一起欣賞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哈姆雷特》。 板書:《哈姆雷特》二、複習提問 1.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矛盾衝突的雙方是哪些人物? 2.哪位同學能回憶一下他們之間的複雜關係?
  • 怎樣教孩子讀名著?名師支招:陪孩子讀懂名著的多種色彩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王松致辭中談到了閱讀名著的問題,他表示,今天作家出版社邀請嘉賓老師來捅破這層窗戶紙,願意在作家和讀者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正如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是多彩的,如何領略閱讀中的多彩,僅靠自己閱讀或者家長帶著孩子去閱讀是不夠的,更需要老師來指導大家閱讀,獲得名著中的精髓。」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測試,讀外國文學名著,發現更廣闊的世界
    讀外國文學名著,我們可以發現更廣闊的世界。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鞏固第二單元所學的知識,特地與大家分享這份試題。希望同學們能夠及時查漏補缺,在學習上爭取更好的成績。本卷共分為五大題,分別為:基礎訓練營、綜合展示廳、課本直通車、閱讀檢閱臺、習作百花園。
  • 周三輕鬆讀英文原版名著--第1期
    不查字典 · 輕鬆讀名著--今天是第1期--(點擊閱讀全文可購買完整版)(音頻在文章中間)是的,對於英文初學者,英文名著生詞太多,太難懂了,厚厚的一大本,堅持下來太難了!我們準備了一年的時間,"華生帶你輕鬆讀名著" 欄目終於和你見面了!從今天起每周三14:00公眾號推文見!
  • 名著讀不懂可能是翻譯不好,11部名著推薦譯本
    編者按:讀外國名著時,不同的譯本影響著人們的閱讀感受,好的翻譯會為作品錦上添花
  • 《二十不惑》姜小果討債遭非議:借錢可以,但永遠救急不救窮
    《二十不惑》劇照結果對方把錢買了新衣服,還指責她因為三百塊錢就羞辱別人,突然之間借錢的人變得理直氣壯在我們的生活中,在你困難的時候,我幫助你,是情分,不幫助你,是本分。借的錢,總有一天是需要還的,為什麼不靠自己的努力,早一點還錢,還需要別人來催債。你的錢是錢,我的錢也是錢,同是學生,我們的錢都是有限的,我可以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做兼職,用我的勞動賺取我的生活費,那你為什麼不可以。
  • 《我是餘歡水》:為何借錢不還的人是大爺
    為了伸張正義,呂夫蒙才借錢不還,還一次次戲弄餘歡水。我的個天啊!借錢不還的人,竟然是一個伸張正義的俠客,我也是醉了這位編劇,你想洗白呂夫蒙是否可以換一種方式?如果呂夫蒙是個俠客,他可以到警察那裡去說明情況,幫助大狀的父母獲得他們應有的補償;如果呂夫蒙是個俠客,他早應該去幫扶大壯的父母,不會讓他們孤獨寂寞的死去。
  • 北大學者:充滿了人性之惡,四大名著真的適合孩子讀嗎?
    再往深裡想,書店裡形形色色各種版本的「四大名著」琳琅滿目,家長一摞一摞搬回家讓孩子讀,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可是,「四大名著」真的適合孩子閱讀嗎?雖然社會各界和眾多學者做了大量研究和探討,卻至今缺乏有效的應對之策。上面分析的是內容,單就文字而言,我認為也不一定適合孩子——特別是小孩子——閱讀。四大名著半文半白,《三國演義》更近乎是完全的文言文,和現在的白話文其實還有相當的距離,小孩子讀起來困難很大。即使勉強讀下來也是囫圇吞棗,生吞活剝地看完故事了事。
  • 【書香法院】屬於我心中的那個哈姆雷特
    我們不該,也不能,在生活中丟掉讀書這件事。讓我們一起品讀精典,豐富涵養,光亮人生。Book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知行學社」成員戴小紅關於《哈姆雷特》一書的讀後感。屬於我心中的那個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至1603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
  • 猶豫裡,愛與不愛都是生活的假象——讀《哈姆雷特》
    但是,有一點是我可以懂的,那就是愛情。這種感情的流露不分國界,就那麼輕而易舉的讓人融入彼此。從作品中,感情更能上升到關於人生的思考。比如,莎翁的《哈姆雷特》。所以就算「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哈姆雷特對奧菲利亞的感情都是人們可以看到的,不管是認為他們是愛情,還是慚愧的感情,可是我覺得不管是出於什麼的原因,只要愛還在,那就是愛。
  • 【陪你讀名著10】吳再柱:《西遊記》導讀Ⅰ
    因而,閱讀過程中,遇到了生字詞,不妨暫時放過,而且許多形聲字可以猜讀;如果某些生字詞出現頻率較高,我們不妨再去查閱。這是跳讀的第一種方式。跳讀的第二種方式,則是一些句段的跳讀。比如較大篇幅的環境描寫、人物描寫和打鬥場面描寫。比如:形多凸凹,勢更崎嶇。峻如蜀嶺,高似廬巖。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
  • 中學生一定要讀「名著」嗎
    其中,對《書裡書外》的指導強調:「這裡的書,應當是文學名著或者理論經典。」原本,在筆者看來,中學生是應當讀名著的,這也是中學語文老師的共識。可是,作文收上來,有一篇讓筆者一驚,有喜歡,也有反省。《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
  • 同樣是悲劇人物,賈寶玉和哈姆雷特在性格上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一、賈寶玉與哈姆雷特性格悲劇之「瘋癲」《紅樓夢》(又稱《石頭記》《金玉緣》)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章回體長篇小說,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之首,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巨著。作者以核心人物賈寶玉的悲劇命運為視角,描寫封建社會的一個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悲劇過程。
  • 文學名著晦澀難懂讀不下去?別找藉口了,明明是你喪失了閱讀能力
    我也是很喜歡看書的,可是《尤利西斯》那種天書,我也是死活看不下去。可是沒有一本名著其思想是蒼白淺薄的,那些除了情節熱鬧,中心思想一無可取的作品哪怕再流行再火爆,也註定成不了名著。以中世紀的騎士小說為例,當時的流行程度比現在的網絡爽文有過之而無不及。結果怎樣呢,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一出,就給了騎士小說致命一擊,再加上封建制度的消亡,騎士小說就被徹底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 我修的可能是假仙:負債被追殺巧遇真神,屌絲從此踏上修仙之路
    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事實上穿越巧遇仙人也是可以屌絲逆行的。年輕小夥因為爛賭鬼父親生前欠下巨債,債主只能尋找他還債,無奈他也是窮屌絲一個,剛剛考上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哪有那麼多錢還啊。安林,窮屌絲一個,漫畫《我修的可能是假仙》男主角,因為被債主追債,沒錢換隻能選擇跳樓赴死,一了百了。沒想到的是他在跳下樓的時候被一個老者仙人所救,從此他從窮屌絲踏上了逆襲的修仙之路。仙人乃是太初大陸的真神,天庭僅有的五位真神之一,境界地位在天仙之上,牛逼的不得了。
  • 表演 哈姆雷特獨白
    詩人柯勒律治曾大嘆:「我們每個人都有點哈姆雷特的味道!」味道何以體味?  哈姆雷特將自己的人生架構在了一系列的矛盾之上:沉默還是爆發?果敢還是頹廢?復仇還是等待?生存還是毀滅?他直率地將這類問題置於自己的獨白中和讀者及觀眾討論。因此,沿著他全劇中的七段獨白的軌跡,我想我們應該可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