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效應給我們的啟示

2021-01-09 交流共同體

從這些年來網紅角色的興起,預示著人類的電子資訊時代又進一步發展。據悉,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袁隆平、申紀蘭、馮鞏、海霞、馮驥才、李子柒等6人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這都是滿滿正能量的人物,而李子柒是最年輕的一位。「推廣大使」需具有積極向上的公眾形象,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就。

圖片源於網絡

或許這次推廣大使的設立會激起激烈地討論,也肯定會遭到不少人的質疑,這也並不是壞事,畢竟每個人都有發表看法的機會。不過,也相信這次大使的評出,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也相信通過大家的交流討論,讓正能量最終能發揚光大。

就拿新生代的李子柒來說,她的坎坷的生活經歷(小時候被後媽虐待過等經歷),她對親人的真摯與付出(為照顧奶奶去討生活,也為更好照顧奶奶而離職回家),她對生活的執著與堅持(她討生活時,睡過橋洞、睡過公園,幹過男人才吃得消的重活),對職業的全力以赴(接觸了短視頻領域對她來說是一個轉折點,但跟一些實戰影星一樣,她真正用吃苦換來成功,每段小視頻都要經過很多次的艱辛地操練,背後的付出是很多黑粉看不到的),她對生活地真誠展現(她所拍的視頻無不把鄉村美好生活展現的淋漓盡致,讓觀眾共鳴),還有她那低調沉穩的作風,她對人的真誠,她積極對我國傳統田園鄉村文化的傳播...

圖片源於網絡
圖片源於網絡
圖片源於網絡

有人說李子柒的成功只不過是運氣而已,不過就是有一個實力團隊支撐,當然這一點無人可以否認,但更多的是她那份把事情做到極致的認真,而世間最怕也是認真二字,不管是乾重活,還是一針一線,以及她展現出的嫻熟地舉動,甚至是她粗糙的手都可以完美展現。對於一個大眾網紅,美化是需要的,但是傳播真精神更是必要的,她做到了。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生活需要執著與認真的態度,認真做好每一件事,踏實努力實現每一個目標,你也是一個強者。不是每個人都成為李子柒,但也可以更多人成為李子柒,前一個李子柒指的是她的網紅影響力,而後一個李子柒則是目前我國那些矜矜業業而又小有成就的人民(他們和李子柒一樣是傳播正能量的帶頭人)。

圖片源於網絡
圖片源於網絡
圖片源於網絡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不能強迫改變他人的思想,我們也不為少數人的極端批判而爭執。正能量最終將是一股熱流流入民心,也期待新一代年輕人要勇於回歸初心,敢於實踐和經歷,不怕辛苦與挫折,用一股踏實幹勁去迎接生活。我想,李子柒效應不是偶然,更應該是整個社會進步下的必然。

相關焦點

  • 「李子柒現象」,對創業青年有哪些啟示?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極為注重家族和家庭,美食和節日往往是親友團聚的契機,而家國則難捨難離,對故鄉的眷戀深入中國人的骨髓,家庭、親情、故土情、家國情等,是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標籤,所以視頻內容能喚起全球華人心中的共鳴。二、「李子柒現象」之成因1.
  • 我輩奇蹟 | 「李子柒現象」解讀及其對文化遺產傳播的啟示
    分析和解讀這一現象,結合文化遺產資源、信息、內涵、價值發掘和傳播需求,乃至文化創意產品的策劃、生產、推廣,都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示和借鑑。(一)背景環境、物質載體固然重要,然而「詩意棲居」才是關鍵李子柒視頻作品多是圍繞著某樣農作物,比如小麥、黃豆、土豆、棉花、西紅柿等,一個人不停地忙碌著。
  • 從火遍全網的李子柒身上,品牌應該學到這七點啟示
    12月10日上午,央視新聞發布了評論文章《我也蠻自豪,因為我就是李子柒作品背景裡的一個點》,文中稱:李子柒是個奇蹟,一顆平常心做出了國際文化傳播的奇蹟。而此前,人民日報也曾發文表揚李子柒,人民日報在《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中稱:李子柒視頻中所呈現的田園生活,雖然距離當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較遙遠,但從中依然能看到中國傳統「清雋」的審美取向和「出世」價值追求,讀懂這些內涵
  • 第一百隻猴子效應的啟示
    助益您的信息,盡在本公眾平臺請點擊右上角U2靈性的實相關注第一百隻猴子效應的啟示作者  U2 心無為第一百隻猴子效應,這個說法其實源自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從內心到外界,從個人到集體,世界今天的樣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所以,埋怨社會競爭的殘酷,一味痛斥那些破壞環境的集體和個人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原因在於 - 對立的能量,永遠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 《蝴蝶效應3:啟示》觀看講解及精彩影評
    今天推薦的是一部美國經典懸疑電影《蝴蝶效應3:啟示》。本片2009年上映,豆瓣評分6.7分,由裡斯·卡馬克、蕾切爾·敏納、Melissa Jones主演。本片0.63G。劇情介紹:主人公山姆有著沉重的過去,一場大火讓他的家庭支離破碎,妹妹珍妮也由於自己的失誤葬生火海。
  • 播音編導必備 |李子柒即興評述
    人們渴望心靈上的寧靜,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期待更多李子柒式的文化產品,來為我們的生活加點潤滑劑。  作者:韓 望青山綠水,竹林木屋,身穿粗麻衣飾的少女釀酒、做醬油,製作竹子家具、文房四寶等等,過著都市人理想化的田園生活,這些是我們在李子柒的視頻中直觀感受到的內容。這些視頻出人意外地在海外獲得廣泛關注和好評。
  • 李子柒,她用生活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李子柒有這樣一位好的啟蒙老師,是她與眾不同的首要原因。2020年5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消息,李子柒受聘擔任首批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使用石磨磨豆漿啟示。首先,現代每一位中國人都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像李子柒一樣學習和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同時也要積極創新,為祖國文化添磚加瓦。其次,我們應該學習李子柒的視頻表現手法,用特寫鏡頭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用視頻或者文字的方式展現生活中的特寫。
  • 李子柒的視頻在油管上的點擊量動輒幾百萬,相比之下由CGTV精心策劃...
    X 李子柒的視頻在油管上的點擊量動輒幾百萬這對我們國家在對外宣傳方面的策略是否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 李子柒的回聲室?社交媒體時代跨文化傳播的破界與勘界
    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李子柒本人的跨文化傳播動機和結果,李子柒的個體(及後來的組織化)行為和外部世界的賦值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在這個意義上,至少在現象層面,李子柒經歷了一個從自媒體創作者到某種文化形態符號的符號化轉變,其作為能指所意指的對象正在被國內外社交媒體平臺用戶所發掘、討論和分享。
  • 劉裘蒂:李子柒的「出海」戰略
    白巖松認為中國需要更多個李子柒,胡錫進認為今後會有更多李子柒出現,但是我們真的需要更多個李子柒嗎?為什麼一個李子柒似乎如網友評論「抵得上1000個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 然而官媒帶來的「正統性」和「政治正確」對李子柒的長期發展是否有利?
  • 李子柒是誰?她憑什麼爆紅海外,央媒還紛紛為她點讚?
    李子柒生於1990年,四川綿陽人,由於從小繼母對她不好,李子柒是跟著爺爺奶奶在四川農村長大的,爺爺去世後,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這世上的至親之人。由於家境清貧,14歲她就輟學出去打工了,2012年因為奶奶的一場重病,她決定回家照顧奶奶。  2016年,她開始策划起自己的短視頻節目。在採訪中,李子柒回應了一些外界對她的好奇和質疑。
  • 李子柒正在續寫一個品牌傳奇
    90後的李子柒,從產品創作,到文化傳播,到商業消費,再到資本運作,全程參與了整個商業流程,短短4年不到的時間,她自己可能也沒想到,擔任的角色會發生如此大的改變。其實我第一次看李子柒的視頻就想到了電視劇《蘭陵王》裡的天女,天女從小也是和奶奶一起住在一個與世隔絕的閒庭古院。如果說《蘭陵王》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那麼李子柒正在續寫的是她自己的品牌傳奇。
  • 李子柒的小院裡,藏著我們最嚮往的生活
    這一次,李子柒的答案稍微變得具體了些,說自己未來的愛人要「會挖地」。人們對李子柒的好奇心遠不止這個答案,他們執著於挖掘她的個人歷史,尋找她家所在何地,分析她視頻的拍攝方式。所有追問都指向同一個核心——李子柒,是真實的嗎?作為一位短視頻博主,她用鏡頭記錄下自己的生活。
  • 李子柒海外爆火提醒我們:文化傳播可以從「 種子 」 開始
    比如一般人拍做醬油的菜,會從我「我們已經有醬油了」拍起,而李子柒拍做醬油的菜,會從「我們如何種出黃豆拍起」。我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反正我是非常喜歡,每次看她的視頻,我都有一種被治癒的感覺,所以在微博、B站上,她也有很多粉絲:中國粉絲比她多的微博大V有很多,視頻拍出來比她受歡迎的博主也有很多。
  • 考試中的各種效應
    其中,「效應」相關的知識在試卷中也屢見不鮮。因此,現將幾個重要的效應及其本義、啟示羅列出來,希望廣大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一、刺蝟效應1.別稱:心理距離效應2.原理: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日常相處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 李子柒爆紅海內外,外國人驚呼「這才是我們不了解的中國!」
    另外,李子柒達到735萬粉絲只發了104個視頻,而CNN卻發了14萬條視頻。兩個帳號的粉絲粘度也完全沒辦法比,李子柒幾乎每一個視頻,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展現中國農村生活,外國網友集體「彩虹屁」。出生於1990年的李子柒,6歲時父親去世,她便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生活在四川綿陽農村的李子柒,和爺爺一起做木工,陪奶奶一起做飯,莊稼成熟時,便下地幹活。
  • 李子柒是誰?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如何評價李子柒」。 其中最高贊答案:李子柒的海外視頻對外文化影響力,可以抵得上1000個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 就連微博CEO千面嬌娃楊老師也稱讚道,李子柒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實打實的文化輸出。
  • 作文素材之時事熱評:李子柒
    人們渴望心靈上的寧靜,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期待更多李子柒式的文化產品,來為我們的生活加點潤滑劑。  作者:韓 望青山綠水,竹林木屋,身穿粗麻衣飾的少女釀酒、做醬油,製作竹子家具、文房四寶等等,過著都市人理想化的田園生活,這些是我們在李子柒的視頻中直觀感受到的內容。這些視頻出人意外地在海外獲得廣泛關注和好評。
  • 從評分9.0的《小森林》到「村姑」李子柒,我們究竟在羨慕什麼?
    一早醒來,朋友圈就被《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這篇文章給刷屏了。說起李子柒,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一位靠著拍攝美食視頻而走紅的博主。「李家有女,人稱子柒」,是她的個人簡介。跟其他美食視頻不一樣的是,李子柒的視頻拍攝時間跨度非常大,也更接近本真。
  • 李子柒粉絲過億,究竟該如何看待這一文化現象?
    在當下目不暇接的飛快生活節奏中,李子柒展現的是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桃源般的詩與遠方,這種似乎與時代脫節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卻引來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眾人圍觀,粉絲過億,甚至走出國外,成為一個現象級的奇蹟。這一文化現象從本質上說,只是一個個體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