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產業園區綜合考評 小孟工業園再次排第一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貴陽日報】;

本報訊 7月23日,記者從貴陽經開區園區辦獲悉,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近日發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於2019年度全省產業園區綜合考評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在2019年全省產業園區綜合考評中,貴陽經開區小孟工業園以89.08分位列第一。這是小孟工業園連續七年在全省產業園區綜合考評中排名第一。

小孟工業園是貴陽市重點建設的一類工業園區,也是貴州省重點打造的國家級新型工業化基地。2019年,經開區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積極推進小孟工業園區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長江經濟帶、泛珠區域高鐵經濟帶等區域合作,加快推進園區建設與轉型升級,持續將園區打造成全省工業園區的「排頭兵」、貴陽市工業發展的「主引擎」。

過去一年,經開區按照我市「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以及經開區打造千億級開發區、建設貴陽南部現代產業新城的目標定位,圍繞先進裝備製造、大數據電子信息、健康醫藥、新能源與智能電網和現代服務業「4+1」主導產業體系,狠抓招商引資,強化科技創新,不斷優化小孟工業園區產業布局,壯大「4+1」主導產業。2019年,小孟工業園區先進裝備製造業、大數據電子信息、健康醫藥實現總產值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54.5%。

同時,經開區在小孟工業園區大力推進航天十院智能製造基地、浪潮大數據產業園、恆大輪轂電機、深圳卓能新能源鋰離子動力電池等重大項目建設,持續為小孟工業園高端裝備製造業集群化發展注入新動能。截至目前,小孟工業園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5家,其中年產值百億元以上企業1家、十億元以上企業8家、億元以上企業20家。

下一步,經開區將繼續堅持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加快促進產城融合發展,瞄準「科技化、數位化、生態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精準發力,充分發揮小孟工業園在全省、全市園區經濟發展中的主平臺、主支撐、主引擎作用,做優做強實體經濟,並依託「國家新型工業化基地」建設,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切實增強小孟工業園在全市、全省產業發展中的輻射帶動力,促進園區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楊菲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菊)

相關焦點

  • 打造珠海新型產業園區標杆!南屏科技工業園道路改造工程開工
    園區內道路普遍存在使用年限較久、路面破損、通行效率低等問題。同時,南屏工業園對外互聯互通擁堵,屏東屏西片區交通隔斷、珠海大道南北兩側不暢等問題也日漸凸顯。為進一步提升園區競爭力,提升產業發展載體,南屏科技生態城全面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大規模改造園區現有道路,投資4.72億元,改造園區27條現狀道路,其中屏東片區18條道路,投資2.58億元,目前屏東三路示範段已完工。屏西片區9條道路,投資2.14億元,計劃2021年底前完工。
  • 全省綜合考核,三十三個城區秦淮排名第一
    4月27日,江蘇省召開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大會,通報全省2019年度綜合考核結果。秦淮區被評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且在全省33個城區中位列第一;秦淮區委書記林濤被評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優秀縣(市、區)委書記。8項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一秦淮是主城區和老城區,文化特質鮮明,文旅資源豐富,是美麗古都的精華所在。
  • 關於懇請支持贛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贛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下簡稱贛州高新區)由贛縣工業園發展而來,始建於2001年,由紅金工業園、洋塘工業園、儲潭工業園組成。贛州高新區自成立以來,贛州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贛州高新區以升促建工作,堅持擴區與升級同步推進,按照產業提升、項目提速、科技提質、服務提效的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服務,使園區發展步入一個轉型提升的嶄新階段。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一、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 一文看懂光谷8大產業園區!
    一起來看看光谷8大園區產業布局!從宏觀視角看光谷,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看完本文,你會對光谷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科技部2014年中國生物醫藥園區調研報告中,東湖高新區生物產業綜合實力位列全國108個生物產業園區第二名,其中基礎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競爭力全國第一。
  • 全省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現場推進大會在我縣召開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出席並講話,省委常委、副省長吳忠瓊主持大會,副省長羅小雲通報2019年度全省開發區爭先創優綜合考評情況;省政府副秘書長王亞聯、熊科平,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杜章彪,省科技廳廳長萬廣明,省工信廳廳長楊貴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雪梅,省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以及其他設區市政府、贛江新區管委會負責人出席會議並參加現場觀摩考察
  • 汝南組織召開2020年度綜合目標觀摩學習和綜合目標考評述職測評會
    觀摩中,彭賓昌、於向陽、王志偉、陳雁飛等縣四大班子領導帶領各鄉鎮(街道)黨政負責人和部分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全縣18個鄉鎮(街道)招商引資項目、人居環境、產業發展、黨建、文化、水系建設、特色產業、扶貧產業、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等2020年度綜合目標任務落實情況進行實地查看,並詳細聽取了各鄉鎮(街道)黨政負責人的匯報。
  • 2019年廣東省女兵徵集綜合素質考評實施細則
    一、指導思想女兵綜合素質考評工作,貫徹服務強軍目標、聚焦戰鬥力的思想,堅持統一領導、集中組織,優選內容、全面衡量,公開透明、平等競爭,區分類別、擇優遴選的原則。二、組織方式女兵綜合素質考評由各地市級徵兵辦公室組織實施,對應徵女青年政治思想、入伍動機、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進行考核考評,並對考評所得總分數由高到低排序,作為審定新兵的重要依據。
  • 惠州打造「3+7」千億園區 支撐「2+1」產業集群
    當前,惠州正構建「2+1」現代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兩大產業集群,培育生命健康產業。惠州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打造「3+7」工業園區,成為招商引資的主要載體、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在千億園區加持之下,高質量發展動能不斷積蓄。
  • 柯尊超:發揮綜合考評最大效能
    歲末年初,綜合考評在各地漸次開展,作為各項工作的「指揮棒」,綜合考評已成為很多地方和部門每年的「規定動作」。但從一些地方的考評工作實際來看,仍存在「重模板輕個性」「重述職輕整改」「重材料輕落實」「重形式輕成效」等問題,使綜合考評走了過場、打了折扣。
  • 一季度,無錫這家工業園經濟逆勢正增長
    無錫星洲工業園(無錫新加坡工業園),作為無錫市高端製造產業高地、無錫高新區最早開發的成熟園區,一季度卻逆勢增長:預計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0.5%;園區企業用電量與去年同期持平,3月園區用電負荷比去年同期增長5%;10個高端製造業新項目相繼落戶,總投資50億元,五年後預計年產值將達
  • 臨武工業園打造三大產業集聚區
    郴州日報8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剛 通訊員 歐陽歡)挖掘機挖土作業,運輸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揮汗如雨……8月24日,位於臨武工業園區的東佳電子高科技產業集聚區建設項目(一期)施工如火如荼。據悉,目前,該集聚區已成功引進4家上下遊企業,預計12月底標準廠房主體工程可完成,部分廠房可交付已籤約企業使用。
  • 深圳第一家體育產業園區誕生,系南山湄南河體育小鎮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1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立蘭)20日,2020年深圳市體育產業園區、體育產業基地授牌儀式在南山區湄南河體育小鎮舉行。湄南河體育小鎮成為深圳第一家獲得體育產業園區認定的企業。本次活動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
  • 開麗動態 健朗醫用園區新廠房封頂!
    封頂儀式活動現場照  健朗醫用工業園區項目作為2020年廣州市從化區政府20個重點產業項目之一,屬於從化區明珠工業園核心區全力打造5G數字產業、智能供應鏈和粵港澳大灣區(從化)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平臺三大產業集群的項目,該項目投資總額1.25億元,佔地面積約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0餘平方米。
  • 蘇州工業園區:構築現代化創新產業體系 豐富「園區經驗」實踐內涵
    構建「2+3」產業體系:把「產業地標」樹起來 「蘇州工業園區綜合競爭力躍升至全國第二,並一舉拿下產業競爭力、人才競爭力兩個單項第一。」在前不久舉辦的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超凡的表現讓園區再次成為矚目的焦點。
  • 聚點成鏈——解讀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命名背後
    首批省級文化產業示範(試驗)園區和第四批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日前正式公布。3個示範園區、2個試驗園區,從全省28家申報園區中脫穎而出。按照申報的硬性條件,安仁(中國)博物館小鎮等3家,符合園區標準並且產生了示範效應,入選首批省級示範園區。
  • 株洲服飾產業邁入千億時代
    如何擦亮「株洲服飾」的金字招牌,成為千億產業航母,株洲有著自己的布局與思考。發布會現場。數據·小服飾大產業株洲服飾產業鏈專項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該市服飾產業實現總規模1015.3億元,其中:工業總規模346.4億元,批發零售業總規模514.5億元,與服飾產業配套相關的服務業總規模154.4億元。
  • 均安:港灣式生態園區聚焦電子產業丨順德十大超千畝現代主題產業園...
    從2018年啟動村級工業園改造,到2019年超額完成改造任務。邁入2020年,均安正式發起村改總攻,計劃全年完成清拆整理3082畝村級工業園區的同時,將村改工作的重心從「以拆為主」向「拆建並舉」轉變。位於「港灣帶」區域的均安鎮首個千畝產業園區——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加快建設。
  • 【衡陽市】祁東經開區歸陽工業園:錯位發展 打造特色園區
    湖南省祁東經濟開發區歸陽工業園是祁東縣唯一的工業園區,也是祁東經濟發展的引擎。園區堅持錯位發展,破解發展難題,突出臺商工業、新材料、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等四個領域,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在富生鋼構的生產車間,兩條鋼構生產線正在全速運轉,為歸陽工業園其它企業及附近園區企業生產搭建廠房的鋼結構產品。
  • 如何用產業集群思維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與以往的信貸產品不同,「園區貸」作為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產業集群貸系列融資服務產品之一,是為支持以戰略性支柱與新興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省產業轉移工業園開發建設單位、入園企業以及「雙創」基地入駐企業推出的專屬產品。依託產業園區促進產業集群發展,以園區為載體集聚創新資源和要素,「園區貸」為促進產業園區規模擴大、水平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