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卦,是親比,輔佐的意思。坤為地,坎為水,地上有水。水得地而蓄而流,地得水而柔而潤,水與地親密無間,比象徵親密比輔。彼此能親密比輔自然吉祥,但應親比於有德的長者,擇善而從。
水地比,水在地上。在大自然中,水都是在地上的,所以比卦是合乎自然規律的,意味著萬事順利,一切都會按照既定的目標進行下去,就像是水在地面上川流不息。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兇。
原筮:指原來曾作過的卜筮。元永貞:指一開始便貞正。不寧方來,後夫兇:指一些小國立即前來歸附,遲則有遭徵討之禍。
比卦的卦辭之義就是:吉祥。探本求原,再一次卜筮佔問,知道要輔佐有德行的長者,長久不變地堅守正道,不會有禍害。連不安分的諸侯現在也來朝賀,少數來得遲的諸侯將有兇險。
從比卦的卦辭之中可以看出,這種比並不是朋友之間友好、重感情,而是存在著上下級、大國與小國、強與弱的對比,上級、大國、強勢一方,不用暴力或強硬的手段,而是採用修睦的方法達到使別人歸順的目的。
從卦象上看,比卦之中的下卦為坤,為依附之意,表示「下順從也」,而上卦之中的九五之位是陽爻居剛位,有剛健中正之德。所以下順從上,天下太平。若是後來者,也就是遲遲不肯親近九五之人,最後可能無路可走,所以結局是「兇」。
《象傳》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兇,其道窮也。
彖辭的意思是:比卦吉祥,比是輔佐、下順的意思。「原筮,元永貞,無咎」是 因為九五剛健而中正。剛剛從不安寧中走出來,是因為六二與九五相應。遲遲不來親 比歸順的人兇險,是因為會無路可走。
《大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比卦上卦為水,下卦為地,地承載水流,水滋潤大地,相親相比,眾水東流而歸大海,就像諸侯千裡來朝覲天子。先王看見這種現象,而分封有功之臣於各地,作為王室的屏障。君王推行仁政,如水之潤物,澤被萬民。天下之大,必須建立諸侯國,來幫助天子共同治理天下。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
《象傳》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有孚比之:用誠實信用去和睦鄰邦或讓鄰邦來親附的政策。有孚盈缶:缶,古一種瓦器。此句是說其誠實信用如同酒可以溢出酒缸。終來有它:終能招來更多的幫國前來依附。
此爻的爻義是:具有誠實守信的德行,親密團結,輔佐君主,不會有災禍;誠信的德行如同美酒注滿了酒缸,這樣遠方的人紛紛前來歸附,結果是吉祥的。
初六處下卦坤卦之初,距九五之位最遠,又屬於陰爻居於陽位,失位,象徵才質柔弱。其上應六四,但是與六四屬於敵應關係。處於這種形勢之中,必須要結交朋友,依附勢力更強的人。比卦中各陰爻都信託追隨九五陽爻,初六與九五結成朋比之交,格外的吉祥。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象傳》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比之自內:這種和睦的親附政策發自本國。本爻的爻義是:在內部親密團結,努力輔佐君主,結果是吉祥的。
六二爻為內卦之主,柔順中正,與九五爻為正應,是能以中正之道相親比。這裡是說,六二不妄動,堅持在下的本位,正貞自守,等待九五來親比,而不是外出攀附九五便可得到吉慶,故曰「比之自內,貞吉」。如果急於用世而上求君主,雖然也能得到君主的賞識,但已經自失身價。所以說六二必須秉中正之德,貞固自守,以等待九五下求,然後出來輔佐九五之君,就像商湯三聘伊尹,劉備三顧諸葛亮,這些都是「不自失」的典範。
六三:比之匪人。
《象傳》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此爻陰柔,居坤之終,不中不正,承爻、乘爻、應爻都是陰爻,有遠君子而親小人之象。六三所結交的人都是些小人,不走正道。初六應六四為比,六四雖然是陰爻,但他當位,陰爻處陰位,是比得其人;二應五為比,比得其人,都是正人君子。而六三爻應上六爻,上六處卦之終,是為「後夫」,即「匪人」。上爻有「無首」之詞,「無首」有傷之象。例如範增之從項羽,不能發揮自己的才幹,憂憤而死。故《象傳》曰「不亦傷乎」。此爻變則為蹇,蹇九三辭,「往蹇來反」,可以知「比之匪人」之兇。
六四:外比之,貞吉。
《象傳》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六四爻本來應初爻,其不親比內卦的初六,而親比外卦的九五,所以說是「外比」。六二應五,在卦之內,因此說「比之自內」;六四承九五,在卦之外,故曰「外比之」。內外雖然不一樣,但都和九五親比。九五剛陽中正,有賢德,居尊位,和九五這樣的人親比自然「貞吉」。
九五居外卦,有賢德,位在上。因此說「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象傳》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諸爻之比,皆以陰比陽,五爻則以陽比陰,以陽因此說「顯」。「顯比」,是彰顯親比之道於天下。「三驅」是說九五打獵,合三面,網開一面,有意放跑前面的禽獸,以顯示九五的好生之德。「失前禽」,是網開一面讓在前之禽逃脫。「邑人不誡」是說王者田獵,與民同樂,用不著告誡,因此吉利。
上六:比之無首。
《象傳》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
上六爻陰柔無オ,居比卦之終。陰爻以陽爻為首,諸陰都親比九五這個陽爻,上六爻在九五爻之上,其頑固不化不來和九五親比。上六不親比陽爻,因此「無首」。「後夫兇」,是說等到九五大業已成,上六才想親比於九五,但是為時已晚,故曰「無所終也」。天下之事往往是有其始而無其終,但無其始而有其終者的卻沒有,所以「比之元首,」終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