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red Hitchcock
喜歡懸疑電影的朋友們肯定對希區柯克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他執導的《後窗》、《驚魂記》、《蝴蝶夢》等懸疑經典,曾給涉世未深的我們留下了不小的「童年陰影」,也充分感受到了來自電影和電影導演的「惡意」——把你嚇得屁滾尿流就是我創作的最高追求!
當然,以上只是我對這位偉大導演充滿崇敬的調侃,如果說評選影最偉大導演,我相信這位來自英格蘭的希胖絕對是可以前十的選手。他對電影這門藝術的貢獻實在難以形容,無論是「希區柯克變焦」這種技術上的創新,還是「麥格芬」這個創作理念上的發明,都是他留給後世影人和觀眾的寶貴禮物,他曾以一己之力拓寬電影藝術的邊界和高度。
好了,認真彩虹屁結束,下面進入正題,本期要的,也是希區柯克劇作創作和氛圍調動上最為人稱道的重要武器——桌底炸彈理論。
三個人在屋裡玩鬥地主或者跑得快,他們的牌桌下有一顆炸彈,這事他們不知道,但是觀眾們都清楚。所以這個炸彈什麼時候爆炸?這些角色是順利逃生?還是被炸彈送走?就成為了觀眾們關注的焦點,這也是創作者們在故事開始時希望且需要製造的戲劇懸念。
以上關於桌底炸彈理論的基本解釋,當然這個理論的應用廣度,絕不僅只停留在「炸彈」這一物體上。以下,我將舉列幾部電影,幫大家更好的理解桌底炸彈的應用。
性別炸彈
性別炸彈主要是指人物因為某種目的,進行性別反串,男扮女裝或者女扮男裝。這裡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花木蘭》,在這個家喻戶曉的女兒代父從徵的故事裡,木蘭的性別就是一個觀眾皆知的性別炸彈,也因此這類作品裡最重要懸念設計,就是木蘭如何隱藏自己的性別,或者如何暴露了自己的性別。這點,也超越了「從軍」的主線故事本身,是最能吸引觀眾矚目的戲劇懸念。
身份炸彈
身份炸彈,多應用於犯罪推理故事內,本類型電影的代表作有《無間道》等,在此類電影中,觀眾都知道此人是案件的幕後推手或兇手,但故事裡的其他人物無從得知。觀看他如何逃脫,或者最後如何被抓獲,就是觀看本類故事設定的最大樂趣。
時間炸彈
本設定回歸到了炸彈理論最原始的內義:開篇就告訴觀眾有一個炸彈或者摧毀一切災難,故事中的人物,需要在限定時間內,解決危機,拯救自己和他人。從類型上看,時間炸彈在好萊塢乃至全球商業片上都是被應用最廣的的設定。代表作有《絕世天劫》、《生死時速》、《盜夢空間》等
以上,就是筆者個人對炸彈理論的一點粗淺介紹。好的電影會用懸念設計來讓電影變得引人入勝,而出其不意的敘事技巧會讓一名導演聲名遠播。希區柯克無愧偉大,電影依然值得期待。
最後,再次期待影院儘快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