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中國動畫倒退30年」

2021-02-22 青年文摘

點擊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點擊加星★ 貼近你心 ❤

作者:燕妮 輕濁

來源:書單(ID:BookSelection

最近,很多人看到了一條非常魔幻的熱搜——「網友舉報動畫人物染髮」。

簡單說,就是有人投訴動畫片《菲夢少女2》,理由居然是片中人物的頭髮是彩色的,而且人物穿得花裡胡哨,還在舞臺上表演換裝。投訴者認為動畫片的「價值導向有問題」。

 

看完網友對這件事的投票,坦白講,到底誰的「價值導向」有問題,還真不好說。

只是苦了現在的孩子們,本來能看的動畫片就不多,質量也大都一般,結果現在連彩色酷炫點的視覺效果都沒得看了。

其他行業都希望向前發展,但對於動畫,我卻希望能倒退二三十年,因為對於國產動畫行業來說,「倒退」反而是一種進步。

80後、90後小時候看什麼動畫片?你一定可以脫口而出:《葫蘆兄弟》《黑貓警長》。

那是還沒有手機電腦的時代,暑假在家寫完作業,打開電視機,一定能聽到那首熟悉的旋律: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這部《葫蘆兄弟》只有短短13集,加起來兩個小時不到,記憶中它卻填滿了整個童年。

有個朋友說,小時候他特意去買了葫蘆娃的VCD回來,每天一刷,看了至少一百多遍。他說,這是他童年的儀式感——每天要去救一次爺爺。

葫蘆娃的劇情其實非常簡單,爺爺被抓走以後,七個葫蘆兄弟各自身懷絕技,依次出馬送人頭,即將全軍覆沒之際,終於醒悟過來團戰的重要性,然後齊心協力,打倒了妖精。然而爺爺卻死於魔掌之下,再也救不回來了。

是的,這其實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裡面的蛇精,奸詐狡猾,那張刀削斧劈般工整的倒三角形臉,更是成了那一代人的童年噩夢。

大名鼎鼎的「蛇精臉」,就是出自葫蘆娃。只是,那時我們都沒想到,童年噩夢蛇精臉,忽然一度成為整容模版和流行風潮。

即便如此,《葫蘆兄弟》仍然是一部經典的好動畫。1986年播出的《葫蘆兄弟》的劇情發展,和幾十年後風靡全球的好萊塢大片的故事發展模式,幾乎一致。

不僅角色能力的設定有趣,反派也有血有肉,智商在線。更重要的是,兒時的我們,能在其中學到勇氣、智慧、團結和孝順。

其實在那個好萊塢大片缺席的時代,我們早就看過國產動畫版的「復仇者聯盟」了。

其實不只是「復仇者聯盟」,早在30年前,國產動畫版的「美國隊長」,我們也都已經看過了。

沒錯,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貓警長》

這部動畫片只有短短五集,但那時黑貓警長的英姿簡直是刻在每一個小朋友的靈魂裡。

現在回頭想想,每集片頭裡黑貓警長的側臉回眸,每集片尾裡黑貓警長的連開四槍,簡直是孩子們心中「酷帥英雄」的代言人。

後來的國產動漫,為了討小孩子喜歡,總喜歡把人物塑造得呆萌逗趣。可愛固然可愛,但像黑貓警長這樣的兒時英雄,卻再也沒有了。

如今總在提倡,要弘揚正能量,在我看來,論警察正面形象塑造的深入人心,沒有一部國產作品,比得上這部30多年前的動畫片。

但與此同時,《黑貓警長》裡,也同樣有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第四集描述了兩隻螳螂歡樂熱鬧的婚禮,可新婚之夜後,螳螂丈夫就被吃掉了,而兇手就是螳螂妻子。

螳螂妻子講述了一番事情經過後,黑貓警長宣布,因為螳螂的習俗就是如此,母螳螂會在交配後吃掉公螳螂,所以母螳螂被無罪釋放。

記得當時看完,我嚇得晚上睡不著覺。雖然被嚇到,但還是滿心期盼著下一集的到來,同時也了解了一個關於螳螂的小知識。

只是,在第五集末尾的「請看下集」印出之後,直到3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也沒有等到那個「下集」的到來。

「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一對好朋友,快樂父子倆~」

相信很多人聽到這首主題曲時,都會不自覺地唱出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部25年前的經典動畫,大家實在是太熟悉了。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大頭兒子尿床那集裡,小頭爸爸的教育方式。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尿床後,都會很生氣,「我昨天都跟他說過,半夜記得上廁所,他就是不聽。」

其實小孩子尿床,很多時候恰恰是因為「怕尿床,太緊張」。

所以小頭爸爸選擇了一種輕鬆的方式,他把尿溼的地方畫成一隻大象,然後跟兒子說:「爸爸小時候也尿床,還尿過老虎呢!」

這樣不僅化解了孩子內心的緊張情緒,還增進了父子感情。

除此之外,動畫片裡還有倡導愛護動物,「收養鴿子要得到它主人的同意」,講究用餐禮儀,「不能故意為難服務員」,睡前有儀式感,「兒子要給爸爸五個吻」……這些內容非常日常又有趣。

而且,這部動畫片中的父子關係,幾乎是我們所有人嚮往的——父親不再不苟言笑,而是可以像朋友一樣與孩子相處,孩子開個小玩笑、搞個惡作劇也不會擔心被打。

就像主題曲中唱的那樣,「一對好朋友,快樂父子倆。」

如果說《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一部和諧的家庭劇,那麼,同時期的另一個動畫,就是部科普劇。

2017年,科學家曾宣布:「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

這個消息公布時,大家紛紛表示:「引力波是啥?」「每個字都認識,放在一起就不懂了。」

其實,早在12年前,有部國產動畫就科普過這個問題,那就是被很多人稱為「科學啟蒙」的長篇動畫——《藍貓淘氣三千問》。

我到現在還記得,當時放學後跑到電視機前,等著藍貓出來的激動心情——因為每看完一集,我都能知道一個新知識,然後就可以跑去跟沒看過的同學吹牛:

你知道太陽為什麼會發光嗎?

你知道恐龍為什麼會滅絕嗎?

你知道為什麼胃不會把自己消化嗎?

總之,特別有成就感。動畫裡星際大戰的片段,是很多人的科幻啟蒙。片尾的互動方式,比如有獎競猜、回復觀眾來信,更是被很多節目模仿。

它創造了當時國漫的很多紀錄,在鼎盛時期,全國有1000多家電視臺在播放《藍貓淘氣三千問》,4000多集的片長,也曾創下吉尼斯紀錄。

雖然現在回看,這部動畫在製作上有些粗糙,情節也略顯生硬,但是這些缺點都無法掩蓋它在科普上的巨大貢獻。

它讓很多人相信,「只要你愛學愛問愛動腦,天地間奇妙的問題你全明了。」

我們如此懷念二三十年前的動畫片,並不意味著近幾年沒有優秀的動畫作品,只是跟原來那種百花齊放的狀態相比,現在優秀的國產動畫,確實還是太少了。

所以每出現一部及格線以上的動畫作品時,大家都非常驚喜,紛紛安利。

當我們給某部作品冠上「國漫之光」的帽子時,背後反映出的,其實是整個行業的衰落。

2003年,我們拍出了集神話、童話、傳奇於一身的《哪吒傳奇》,劇中的每個角色都立體而飽滿。

這裡的哪吒,不再是只會惹事的「熊孩子」。他頑皮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善良的心,他在成長中學會了體諒他人,學會了愛與被愛,也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小哪吒。

然而兩年後,《喜羊羊與灰太狼》就佔據了各大電視臺的動畫時間……好吧,雖然情節有些幼稚,但好歹也有些現實諷刺意義。

2013年之後,就是《熊出沒》的天下了,從這部劇的人物形象設計來看,我很難相信這是近十年動畫作品的審美:

三位主角的長相都非常一言難盡,雖然熊這種動物算不上「可愛」,但畫成這麼醜,也確實不太容易。

拋開角色的外表,更重要的是,這部劇沒有什麼內涵可言,劇情也非常單調,無非就是能不能砍到樹,全片唯一的笑點,可能就是看「光頭強」花式出醜。

這種程度的笑點,其實挺低級的。

其實,動畫製作者們自己也知道,幾十年前湧現的那一波國產動漫,是不可複製的巔峰。既然巔峰已經在那兒了,自己又弄不出什麼真正的好作品。怎麼辦?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炒冷飯。

2016到2018年,《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和《葫蘆兄弟》都相繼推出新版,讓我們看著舊版長大的這一代人,有了一種「是不是要重溫童年」的錯覺。

是的,僅僅是錯覺。

在豆瓣上,《葫蘆兄弟》評分9.0,《新葫蘆兄弟》評分3.9;《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評分7.9,而《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評分3.8。

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網友是因為不想自己童年被毀,故意把分往低了打嗎?還真不是。

其實,對比下畫風就知道了。

不是十級的美顏磨皮,就是劣質flash動畫效果,劇情上也變得越來越低幼,你再也無法在其中看到小孩子能感受到的那種勇氣和愛,能看到的只有插科打諢和無聊又無趣的搞笑。

為什麼時代發展了30年,好電影越來越多,國漫電影都越拍越好,給小孩看的動畫劇集卻越來越差了呢?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動畫的製作人,再也不把看動畫的孩子當人看,而是把他們當鈔票看。

兒童向的動畫動輒幾百集,中間注滿水,沒有了寓教於樂,沒有了快樂童年,這些動畫的製作者們,只想要用最反智的段子吸引小孩,自己掙到錢,就滿足了。

我想,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們懷念30年前的國產動畫。

那時候的動畫片,是真心在講好一個故事,塑造一些人物,傳達一種情感。有些情感,小時候看得朦朦朧朧,只覺得有趣,但長大以後回味,我們能知道,那叫正義、勇氣、善良。

就像《葫蘆兄弟》的導演胡進慶所言:「一部好的動畫片,應該有趣、驚險、幽默,但最重要的,一定要有內涵。」

我們看著這樣的動畫片成長,小時候覺得只是消磨時間而已,其實它們已經悄悄融入我們的價值觀裡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實在是最幸福的事情。

反觀現在,一群製作動畫給孩子看的人,卻根本不在乎孩子,也不懂什麼是愛和勇氣,更沒有任何童心可言。在他們眼裡,或許動畫與孩子,只是產品與受眾的關係而已。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還有比這更可悲的事嗎?

本文轉載自一個推薦好書的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由來自《南方周末》、《新京報》等媒體的資深媒體人共同打造,幫你提升自己,通過讀書變得更好。

沈夢辰和吳昕你選誰?杜海濤的回答亮了……

李佳琦上「特殊」名單,評論區留下1000句嘲諷:「就你也配?」

相關焦點

  • 倒退30年,中國電影有多敢拍?
    有人說:疫情讓中國電影業倒退三十年。有網友回覆:還有這等好事?30年前,中國電影是什麼樣子?今天,君君就帶大家回首那個「中國電影很牛B」的八九十年代。但是誰能想到,在30年前中國的科幻和恐怖片概念,一直衝在世界前列。
  • 疫情讓中國電影倒退30年?我讓你好好看看30年前的電影有多拉風
    引子「有人說,疫情讓中國電影業倒退30年。我心想,還有這等好事。」一個好段子需要具備的條件,上面這條,全有了:言簡意賅、聚焦當下、以及打破某種刻板邏輯。可這小小段子背後的情感力量,終究令人既好奇,又神往:當我們在白日夢似的期待、中國電影業倒退30年時,我們到底在期待什麼?是留名影史的作品?是;是魅力四射的演員?是;是才華橫溢的導演?
  • 看完《一生有你》,瞬間覺得中國電影倒退了30年
    看了《少年的你》覺得國產青春片進步了至少10年,看完《一生有你》,又覺得瞬間倒退了30年……電影本體真的不想多說什麼,所有你能想到的青春片的俗套,這裡全有:中年傷感,回憶青春,暗戀,追女,玩樂隊,因為一個女生而生出一個夢想,誤會,錯過,遺憾終生,各種美顏,雪中45度仰視天空……這些矯情自戀自作多情,只是證明歌手盧庚戌作為導演沒什麼思考更沒什麼訴求,四五十歲的人了,還活在過去,忘不了自己那點人生巔峰
  • 不斷進步的動畫公司,缺乏進步的動畫公司,和有所倒退的公司
    動畫公司是實現動畫製作的一個重要的組織,動畫公司的水平可能直接影響動畫製作的水平,當然,影響動畫質量的因素比較多,但動畫公司的綜合水平還是其中相當重要的因素,但是動畫公司的水平不是一層不變的……哪怕是業界有名的「大佬」,也會因為時代的改變,有著很多的變化,這一期就來說說我心目中,不斷進步的動畫公司,沒有進步的動畫公司,和實力倒退的動畫公司。
  • 大魚海棠導演:我從清華輟學對不起父母,但中國已30年沒有好動畫
    他真正為世人所知其實是因為後來的一句話梁旋說:「中國已經30年沒有好動畫了。我希望中國下一代有動畫可看」有同樣在創業的校友:「我們應該是同年上的大學,我也在創業,做手機遊戲,知道做好產品的艱辛和快樂,所以希望能幫助大魚海棠問世。不知道你們需要的資金是什麼量級,我可以支持最多百來萬,回報是其次,真心希望能幫到好的電影人。」
  • 假如中國電影倒退十年,會是什麼樣子?
    作者 / 呂世明「真希望中國電影倒退十年。」可能你也看到過這類觀點。如果您極度「討厭」中國電影,面對被疫情重創的中國電影會滿是抱怨;但如果您非常熟悉中國電影,可能又會設想如果中國電影能回歸到十多年前將是多美好。
  • 泡芙小姐,讓中國電影倒退20年
    一句話總結就是,都2018年了,竟然還有這麼演戲的。泡芙和幾個閨蜜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完全打亂節奏的瘋笑,瘋狂裸露。導演張歆藝在接受採訪時,告訴我們——「製片人覺得我是一個相信愛情的人,認為我能拍這個故事。」從她爽朗燦爛的笑容中,我們誰都能看出這個小人妻的幸福,她就像自己說的那樣,嫁給了愛情。她相信愛情,可抱著這樣頌揚愛情的初衷,影片的呈現效果卻是奔著褻瀆愛情去了。
  • 《瘋狂玩具城》是中國動畫的希望……嗎?
    」旗號的動畫將在某視頻網站上線,這部電影叫做《瘋狂玩具城》。這部動畫不一般,顛覆了許多人對中國動畫的認識。為什麼這樣說?你往下看。據說,《瘋狂玩具城》早在2011年5月已經立項,經歷了四年多的碰撞和打磨才能夠和觀眾見面。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能潛下心花五年時間做動畫的人太罕見了,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團隊才是中國動畫的希望
  • 竟然說中國動畫在倒退?那你一定不了解今天的國漫
    不過,要說中國動畫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可是打中國動畫誕生之初就有的傳統。但是由於中國動畫片起步較晚,相關技術不成熟,萬氏兄弟便閉門苦學,廢寢忘食地研究動畫製作與放映問題。後來多虧有貴人相助,他們加入了長城畫片公司。可謂千裡馬終於遇到了他們的伯樂,1925年《舒振東華文打字機》這個中國動畫雛形出現;1926年《大鬧畫室》誕生,講述了一位畫師在畫畫中喝下墨水變成一個小黑人的故事,而這個小黑人也親手揭開了中國動畫史的第一頁。
  • 麥當勞玩具的倒退,滴滴我的淚
    「面對兩個圈和一張紙的玩具,我的500度鏡片受到了侮辱 」/  圖源:麥當勞中國官網1990年,中國第一家麥當勞開在深圳,那個大紅頭穿著黃色連體褲,口紅抹出界的巨型大叔,在光華樓頂盤腿,看著解放路人山人海憨憨大笑。
  • 民國初年政治上的倒退
    「中國共產黨百年曆程漫談」系列選取1840-2020年以來的歷史漫畫,並加以深入淺出的解讀,充分展示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以此來堅定各族人民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的信心和決心,為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禮。
  • 中國第一部30億票房動畫誕生!50億會是終點?
    據貓眼專業版消息,《哪吒之魔童降世》總票房正式突破30億,成為中國影史上第8部票房超30億的影片,也是中國影史上第1部票房超30億的動畫影片。中國內地影史TOP10影片中,排在《哪吒》前面的影片還有7部:《戰狼2》56.79億、《流浪地球》46.56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42.38億、《紅海行動》36.5億、《唐人街探案2》34億、《美人魚》33.9億、《我不是藥神》31億。根據貓眼預測,《哪吒》的票房將會超過40億元。諸多評論中,這部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國產原創動畫作品裡程碑式作品。
  • 清朝統治導致中國發展倒退?實在太片面了,看歷史要嚴謹
    我曾跟一位同為歷史愛好者的朋友聊天,聊到乾隆時期的一則文字獄現象,他直接口吐芬芳:」清朝就是暴力不人道的朝代,這都要曲解。這種野蠻人來統治中國可太倒黴了「他的一席話讓我開始思考:清朝的統治是否導致了中國的倒退?
  • 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秘書長張燕生:未來30年,中國企業家需講好3個新...
    首先我還是想談一下國際環境,也就是雙循環和「十四五」未來的國際環境正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自己有這麼一個看法,就是我們的國際環境變化,我認為有三個基本的事實:第一個基本事實是我們稱之為超級全球化,也就是人類歷史開放程度最高的全球化正在走向倒退和收縮。
  • 皮克斯又一「中國風」動畫短片《包》將上映 包子成主角
    隨著中國文化在全球傳播,中國元素越來越多的出現在美國動畫片中。不久前剛與觀眾見面的皮克斯動畫片《包》,就是一部充滿了中國元素的溫馨短片。
  • 歌曲推薦:《倒退嚕》
    臺語歌曲《倒退嚕》聽起來詼諧風趣、熱鬧喜慶,不少臺語歌迷挺喜歡這首歌。其實,這是一首模仿牽亡曲調的歌曲,歌詞也多有超度亡靈的意思。為什麼聽眾還是喜歡呢?我想因為歌曲關注現實,喚醒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認同美感吧!就比如我們常常見到一些小東西,在瞬間喚起心靈深處的記憶,一下子愉快起來一樣。「尖嘴是雞嘿,扁嘴是番鴨,條條是豬肉,四角是豆乾,白白是面線。」
  • 《哪吒》爆紅背後:中國動畫70年辛酸往事
    尤其『火焰山與牛魔王』的結尾,當年的影像揮之難去,逼得我幾近於模仿…」而14歲的手冢不會想到,30多年後,他的《鐵臂阿童木》登陸中國,會成為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待那時,啟蒙他的中國動畫,卻將遭受最殘酷的考驗。
  • 蔡英文稱兩岸不會走威權老路 國民黨:比扁執政還倒退
    蔡英文稱兩岸不會走威權老路 國民黨:比扁執政還倒退 2017年12月30日 08: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2月30日訊  2017進入倒數,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及副領導人陳建仁29日至桃園龍潭「中科院」研發展示館,與媒體進行年終茶敘。對於兩岸關係,蔡英文宣稱,不會走回在過去國民黨威權時代,不相往來的老路。
  • 印24架飛機來中國提貨後,或過河拆橋,印度經濟或倒退25年,有進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稍早前預測,印度將是2020年受到衝擊最嚴重的經濟體。而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發布的最新報告稱,受疫情影響,印度增長勢頭有所喪失,預測今年將被英國再次超越。又降回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的位置。同時預測印度經濟將倒退5年。
  • 蔡稱自貿區讓經濟倒退數十年 臺灣人民要樂瘋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媒報導,蔡英文5月6日在臉書發文,聲稱島內部分政黨和縣市首長提出「自經區」的概念,把「中國(大陸)貨」在「自經區」轉一手變成「臺灣貨」,恐讓「臺灣製造」和「中國製造」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