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八旗的旗主到底有多牛?為何連權勢滔天的和坤都得下跪磕頭?

2020-12-23 廣志博士

秋氣橫排萬馬,盡屯在、長城牆下。八旗,對大家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愛看電視劇的人都會發現,在清宮戲中,不管是皇帝選妃還是親王娶親,都會從八旗中挑選。每當身份尊貴的人自報家門,都會附加一句自己是屬於哪支旗的。在滿清,八旗是一種榮耀。

提起八旗,我們會想起康乾盛世時的滿洲勇士,也會想起清末時,醉生夢死的八旗子弟。八旗制度保障了清王朝200多年的政權穩固,最終也隨清朝的覆滅而消失。

真正的八旗在清朝有多尊貴?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就有一幕是和珅向八旗旗主磕頭,觀眾看到這,也會想這滿清八旗的旗主到底有多牛?為何連權勢滔天的和珅都得下跪磕頭?

原來這集是說,和珅在蘭州城內閒逛,路遇金大菸袋。二人因小事起了衝突,和珅此時在朝中已是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深得皇上信任。

但日漸落魄的金大菸袋只是給和珅看了一眼自己的腰帶,就讓和珅立刻下跪磕頭認錯。原來,這腰帶是滿洲皇族的腰帶,而金大菸袋正是鑲紅旗的旗主。

八旗的光輝

電視劇的情節固然有誇張成分,但也從側面說明了滿洲八旗的旗主身份高貴,異於常人。根據歷史記載,早在清朝之前,就有八旗。

最初的八旗只有兩旗,是由努爾哈赤建立女真時,根據滿洲狩獵組織來建立的。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最初只有兩旗,一支由努爾哈赤掌管,一支由舒爾哈奇掌管。

到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重新編制,將兩旗分成三旗,分別是:正黃旗旗主努爾哈赤,正藍旗旗主舒爾哈齊,正白旗旗主褚英。

直到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正式將四旗擴充為八旗。後由皇太極進一步完善,八旗分為滿洲、蒙古、漢族各八旗,共二十四旗。其中,漢人和蒙古八旗也由滿族旗主統一管理。

直到滿清入關後,分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也就是我們如今所熟知的八旗。其中上三旗由皇帝親自管理,分別是正黃、鑲黃、正白,下五旗由皇族親王、貝勒管理,分別是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五旗。

讓人諷刺的是,八旗最早是由明朝遼東總軍李成梁的扶持下建立的。當時的明朝已是強弩之末,為了牽制蒙古的勢力,李成梁選擇扶持力量薄弱的女真,來維持大明、蒙古。

朝鮮三國之間的平衡。可以說,在李成梁之前,女真部落的軍隊只是一盤散沙。但李成梁卻沒想到,自己會親手餵大了一頭猛虎,最終吞噬了整個大明朝。

明崇禎十七年,八萬八旗子弟自山海關長驅直入,一舉打敗了明朝百萬大軍,可謂是一舉震驚世人。這是八旗子弟的榮光時刻,清朝帝王們也總是無不驕傲地說八旗子弟是在馬上打下的天下。為何當年只有八萬士兵的八旗能破明朝百萬軍?

其一,當時的後金八旗還處於弱肉強食的奴隸社會,誰作戰勇猛,就能獲得更多的獵物。戰爭讓八旗的遊牧民族熱血噴張。而明朝不同,封建社會的人們以農耕為主,對於戰場有著天生的恐懼感,人們更加渴望和平。雖然奴隸社會要遠遠落後於封建社會的生產力,可一旦上了戰場,八旗會更有優勢。

其二,16世紀後期到17世紀前期,蒙古、朝鮮、明朝相繼衰弱。女真在夾縫中得到了發展的機會,逐步建立起了合理的八旗制度。李成梁後期被罷官,更讓明朝逐漸放鬆了對女真的約束力。直到清兵入關,明朝已是腹背受敵,朝廷內部黨爭不休,再加之清軍八旗招降吳三桂。

鬥志不再,日漸頹廢

清王朝建立之初,八旗的驍勇善戰,讓人聞之喪膽。入關之後,清政府為優待旗人,出現了大規模圈地運動,他們圈佔土地,將良田直接劃分給旗人,並免除勞役和賦稅。此舉彰顯了旗人的地位之餘,也讓普通百姓苦不堪言。

同時,在朝政上,由於當年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鼓勵作戰,對八旗旗主實行按勞分配,誰的戰功越多,誰就能做親王,做旗主。清朝初期,旗主的地位之高能直接幹預朝政,這也就是後來的八王議政。

皇帝是不會允許有人來分割自己的政權,康熙執政時期,為了能完全取回政權,他把自己的親信安插在八旗之中。再到雍正,直接設置軍機處,進一步削弱了旗主的實力。

這也是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金大菸袋看起來如此落魄的原因。在乾隆時期,旗主的地位早已不復從前。由於旗主都是世襲制,因此即使他們喪失了實權,依然會仗著家世和前人軍功,仗勢欺人。

尤其是對一些出身普通的朝廷重臣,更容易招來旗主們的羞辱。他們把下五旗中的普通人,稱為旗奴,也就是旗主的奴隸。無論旗奴是否為朝廷重臣,哪怕如和珅一般權勢滔天,見到旗主一樣要磕頭下跪。

據說,為了避免旗主對朝臣的欺壓,雍正也曾下令禁止五旗中的普通旗人為旗主服喪。但這條命令並沒有達到實質效果。

道光年間,軍機處大臣松筠貴因旗主家有喪事,不得不請假,摘下纓冠,身著白袍,坐旗主家大門外司鼓以服喪。此事讓道光帝大為惱火,他特意下旨,免除了松筠貴的旗奴身份。

無論是雍正還是乾隆都曾一再強調,八旗是國家根本。清朝的皇帝都希望在剝奪了八旗的政治地位同時用經濟上的優待來保證八旗的武裝力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正是在土地、賦稅上的種種待遇,一步步毀了八旗的鬥志。這讓一支訓練有素的軍事力量,逐漸發展為一群靠國家供養的寄生蟲。在乾隆年間,就已經有了不少旗人因好吃懶做,不善經營,淪落為流民、地痞、無賴。

喪失了戰鬥力的八旗無法再擔負起保衛清王朝的重任。清末的八旗軍紀渙散,作戰疲懶,更有沾染鴉片者。自第一、二次鴉片戰爭開始到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八旗軍一路慘敗。

在辛亥革命後,許多八旗子弟都被積怨已深的百姓擊斃於街頭。曾經打敗百萬明軍的八旗子弟,終於消逝在了人們的視野中,成為了一段過往。

八旗的本質

因為八旗旗主世襲的尊貴地位,加之清初制定了旗人和普通民眾不得通婚的規定。讓許多人將八旗與印度的種姓制度視同一類。實際上,真正的八旗,並非種姓制度。

其一:八旗中融合了蒙漢,後又新增俄、朝鮮、番子、回四大佐領。因此,八旗並不是滿人的八旗,八旗以旗主為尊,尊的並不只是滿人,而是八旗這一組織。和民族,種姓無關。

其二:在清朝時期,皇帝廢除了三大種姓制度,分別是諸色戶計、賤籍制度、王爺不降襲制度,同時提倡有能者居之。清朝在入關之後,就吸收了漢族儒家文化,開科取士。一代賢臣張廷玉,身為漢族,也能在死後配享太廟。

其三:清朝提出的滿漢不通婚,和印度的不同。是不同身份之間的不通婚,而不是滿漢之間不能通婚。康熙、嘉慶生母均為漢人。且在民間,這條規定沒有真正實行,並在光緒年間被徹底廢除。

因此,八旗與種姓制度絕無關係,在努爾哈赤建立八旗之時,就已確立了這是一個社會軍事組織形式,只是後來的八旗鬥志被優渥的生活所消磨,當年的金戈鐵馬早已不在。

相關焦點

  • 權勢滔天的和珅也要給旗主磕頭!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應該知道其中一個劇情,那就是和珅在蘭州城落了大金爺的面子,卻被大金爺狠狠的收拾了一番,其中金爺對和珅說了一句:「就算我當街要飯,和珅看到我也得下轎磕頭啊」。
  • 八旗的旗主究竟有多牛,為何不管官多大,見旗主也得下跪磕頭?
    說到清朝,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滿族,建立後金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登基後改為清,而順治成為了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而在滿清的軍隊中,分為的是八旗制度,一開始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基本上分為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有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 清朝八旗旗主權勢究竟有多大?大學士和珅見到都不得不磕頭?
    八旗制度建立之初民兵合一,所有滿人都被編入旗中,全民皆兵,大大保證了遊牧民族的兵員數量。八旗中各旗均有其旗主負責統率全旗,聽從大汗的指揮,旗主與旗奴之間具有森嚴的等級區分,界限分明,不可跨越。
  • 八旗的旗主太威風,權勢到底有多大,為何官員升官後最怕見旗主?
    入關之前,皇帝親任正黃、鑲黃兩旗的旗主,順治帝親政後,將多爾袞所轄的正白旗也收了,這三旗就是所謂的上三旗,地位崇高,其餘是下五旗。無論哪一旗,旗主對於旗下人丁都擁有極高的權力,雖然還比不上皇帝,但也不差多少了。或者說,滿清實際上有兩套統治班子,一套是正常的朝堂體系,一套是特有的八旗制。
  • 和珅為什麼怕鐵帽王旗主?旗主就是要飯,和珅見了也要下跪請安!
    到雍正時,加了一位怡親王允祥,就是那個為了雍正出生入死的老十三。愛新覺羅-胤祥和珅時,只有這九位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一部中,和珅和金大爺鬥富掐架。和珅先說自己是滿洲正紅旗,金大菸袋說「巧了」,他祖上是正紅旗旗主!八大鐵帽子王之首。受多爾袞的連累,禮親王代善的兒子曾被短暫降格,順治年間改稱康親王,以後就世襲罔替,直到清亡。金大爺就是當時的正紅旗旗主,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為什麼這位鐵帽子王旗主這麼牛?
  •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電視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重要的消遣方式,近些年來的古裝劇很多都是以清朝為背景,由此,很多人對清朝的八旗制度產生一些疑問。在這裡,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看劇,將對改制度進行更加詳細說明。
  • 清朝八旗旗主有多威風?和珅見了他也得跪下磕頭
    古裝歷史喜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有這樣一個饒有意思的情節:權臣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一天,和珅在蘭州遇到正紅旗旗主金大菸袋。金大菸袋對和珅說:「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討飯,和珅看到我也要跪下磕頭。」和珅聽了,表情很是尷尬,但也只能磕頭說是。
  • 八旗的旗主是什麼?為何官員升官後最怕見旗主
    不知道大家對《鐵齒銅牙紀曉嵐》這樣一個片段有印象嗎?和珅被乾隆皇帝寵信,權力權傾一世,當和珅碰見正紅旗旗主金大菸袋的時候,和珅馬上跪下磕頭。很多人好奇,和珅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等一系列職務,還要給八旗旗主下跪嗎?八旗的旗主是什麼?為何官員升官後最怕旗主呢?首先要了解一個問題什麼是八旗,由鑲黃、正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合成八旗,這八旗的領導人就稱為旗主。
  • 《鐵齒銅牙紀曉嵐》中,金大菸袋到底有何來頭,能讓和珅下跪?
    能讓堂堂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乾隆皇帝心腹,和珅和大人甘心吃癟,這個金大菸袋來頭可不小。據我分析,「金大菸袋」應該是清朝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清初四大貝勒之首」代善的直系後人,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隔代親屬、愛新覺羅的家族的正統血脈,正兒八經的宗室子弟,若是論資排輩,連乾隆皇帝都要給他三分薄面,和珅自然只配當奴才。為何說金大菸袋是「代善」的後代?
  • 八旗旗主的權力有多大?雍正帝為了年羹堯,用特權把他抬旗
    八旗制度的建立和努爾哈赤脫不開關係,他為了對女真人的各個部落更好的進行管理,便設立了八旗制度。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有個片段,和珅在碰見正紅旗旗主的時候,選擇了下跪磕頭。 八旗旗主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和珅可是乾隆時期首屈一指的大權臣,用得著這麼對八旗旗主嗎?這就要從八旗制度的特殊性說起了。清朝在入關以後,多爾袞決定對八旗進行調整,將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調整為上三旗,剩下的則是下五旗。
  • 下跪磕頭算哪門子傳統文化?
    有人則無比自豪,認為這倒是本鄉本土親族和睦、尊老孝親的證明,這也是源遠流長的傳統民俗和文化傳統,為何不能弘揚? 由於這些習俗主要集中在部分地區,所以這種爭議往往會演變成地域話題,甚至最後變成一通對罵。 到底應該怎麼看?
  • 旗主身份真高貴,和珅也得行跪禮!
    2018年8月,一部《如懿傳》火的不要不要的,不同的人一定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解讀了不一樣的意義,大師兄得第一感覺是:無論是皇后富察氏、還是嫻妃如懿(她是周迅飾演的,印象更深刻),還是種花的小宮女、守門的小侍衛。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出身:他們都是旗人,來自這個王朝賴以立國的八旗。
  • 八旗的包衣升官後,為何最怕見到自己的旗主?范文程就是血的教訓
    最早努爾哈赤確立八旗制度的時候,正黃旗和鑲黃旗是由努爾哈赤直接領導的,身體啊的6旗主要由努爾哈赤的兒子和侄子所領導。這麼一來我們就能明白,這個時期的八旗旗主,那是一般人都高攀不起的,全都是皇親貴胄,每個人都是當時滿洲兵的最高統帥之一。
  • 拜年下跪磕頭背後,是怎樣的傳統和禮儀
    特別的定製其實並不是說做了多大的改動,而只是把類似春節繪本中常見的小朋友磕頭拜年拿紅包的場景,改成了作揖拜年。變化不大,但還是引發了一些討論,其中有一些表示了不同的意見 —— 認為給家裡長輩磕頭是中國的傳統禮節,沒什麼不好也不用改動。另外一些則希望我們具體講述一下理由,這樣可以在過年的時候對拒絕磕頭更有理有據一些。所以在過年前,我們把這個話題聊一下。
  • 滿清「八旗旗主」是什麼樣的存在?不管官多大,見了他們都得跪著
    說到清朝,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滿族,建立後金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登基後改為清,而順治成為了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而在滿清的軍隊中,分為的是八旗制度,一開始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基本上分為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有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 和珅若遇到正紅旗旗主,要下跪並自稱奴才嗎?這種情況會發生嗎?
    如果以和珅的權勢遇上旗主也要自立為奴?作者對這件事很是嘮叨。先來看一下「旗主」的概念吧?大旗源於八旗制度,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改組舊制,將五牛錄編入一甲喇,設甲喇額真一人;五牛錄編入一固山,設固山額真一人。每個固山都有一個旗,所以固山也叫旗,固山額真也叫旗。
  • 明朝文官權勢滔天,與文官制衡的宗室、勳貴是如何被擊垮的?
    從明朝開國功臣和明初封爵就可以看出,明代爵位分為公、候、伯三等,明代開國六公只有韓國公李善長一人是文官,而後世極度誇讚的劉伯溫只是誠意伯,爵位屬於最低的伯爵。明太祖朱元璋當過乞丐,當過皇上,是中國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中出身最低的人,朱元璋重視的人都是有實幹能力的人,對誇誇其談,眼高手低的文人並不看重。
  • 八旗旗主權力有多大?理論上金大菸袋,還真能牛逼哄哄使喚和珅!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有這樣一個橋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機大臣和珅,面對早已丟掉鐵帽子王爵的滿洲正紅旗旗主金大菸袋,只能高呼主子乖乖下跪,後來竟然還被金大爺關進了牢房!雖然當時金不知和珅真實身份,但事後和珅向乾隆告狀,乾隆還是讓和珅向金大爺道歉,和珅這回是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咽。並且金在乾隆面前都不需下跪,還滿口「老子」。
  • 快遞小哥給中國人保工作人員下跪磕頭,背後另有隱情!
    今天,關於「快遞小哥給中國人保工作人員下跪磕頭」的消息火了。然而,隨著事情的不斷進展,善良的吃瓜群眾發現,我們又被「套路」了。該消息稱:3月26日,網曝圓通快遞員給中國人保工作人員下跪磕頭道歉。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該女子要求快遞員下跪道歉才能把這事解決。迫於生活壓力,兩名快遞小哥下跪磕頭道歉!消息傳出,網上對中國人保工作人員的態度傳出各種微詞,網友「寂涼空城 」認為,男兒膝下有黃金,若無千斤擔誰願卑躬屈膝的去道歉,都是為了生活。本來就是小事情,有沒有造成什麼損失,為什麼要投訴沒完沒了。真的不懂這些人怎麼想。
  • 磕頭跪拜的禮儀,什麼場景怎麼磕頭,有什麼講究
    磕頭跪拜禮儀,主要有常規磕頭、拜年祝福、婚嫁喜事、喪葬白事、祭祀祈福和桃園結義等六個不同場景,因對象、場景不同,規矩略有不同。所有的磕頭,都是右膝先跪,再左膝下跪。一、常規磕頭。1.單純磕頭,是兒童見長輩的常禮。一般情況,兒童隨家長走親戚見長輩,家長說:「過來見過XX,磕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