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網紅「互搶生意」?明星直播帶貨能否成為新爆點?

2021-03-02 bigger營銷

直播帶貨的大潮下,各路人馬紛紛下場。明星,網紅,企業家,你方唱罷我登場,人人都想實力出圈。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是當前風口,更早的入場,才能更好佔據流量,以及更多的資源。其中頭部主播和明星具有天然的流量優勢,真正的爭奪在於流量的轉化。

網紅主播+明星已經成為了直播帶貨的常規模式,網紅主播的專業+明星的流量,十分容易吸引公共流量,轉化自身的私域流量。再加上主播的專業導購,出貨變的十分簡單。越來越多的明星樂意加入到直播帶貨之中,明星和網紅之間的壁壘似乎逐漸消失。頭部主播已經遠超一般明星的流量,明星轉戰直播帶貨,成為了當紅的網紅主播。

所謂的壁壘,只不過是階層的鄙視鏈。網紅的進階之路十分的坎坷,一夜爆紅,一個月之後徹底涼涼的屢見不鮮,而明星正是網紅的終極目標。網紅在坐擁巨大流量的同時需要內容持續不斷的輸出,最終實現從網紅向個人IP的進階。

網紅主播的生存周期更短,替代性更強,因此只能不斷進行流量曝光和價值營銷,如果沒有了流量,網紅主播很容易被打回原型,而真正能夠走到頭部主播的則是寥寥無幾

明星天生自帶流量體質,流量,話題都是明星的優勢,名氣等同於流量。網紅主播除了業務能力之外並不能做到內容輸出,局限了自身的發展。

明星帶貨更像是降維打擊,即使是三線明星的流量也是輕鬆媲美頂流的網紅主播。並且明星的保質期更長,擁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八卦、戀情,品牌代言,影視劇曝光。

例如李小璐的直播首秀,單場直播流水4300萬,明星坐拿坑位費和不同比例的佣金抽成,這也是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下場原因,不賺錢,哪個明星誰還會選擇帶貨?

明星的主動下沉對於自身有了更多的話題流量曝光,名氣流量上去了,收入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明星下沉的原因不盡相同,最終都是為了名和利,話題曝光和聚集流量,穩固熱度,提升自身的地位。對於不太紅的明星,流量變現容易,來錢快,吸引明星親自下場直播。

明星的網紅化是發展的趨勢,將名氣和流量進行快速變現,話題、流量、熱度是明星最好的保護符,直播帶貨和社交平臺的軟廣,穩固明星人設流量的同時進行快速變現。

明星擁有精準受眾的載體,借用明星這一介質撬動品牌營銷的最大化。明星帶貨優勢在於品牌價值的輸出和轉化率的疊加,提升粉絲用戶的粘性和消費行為。因此明星在直播帶貨中,轉化率是關鍵,同時精準社交平臺的互動營銷,促進話題的深度傳播,增強和粉絲流量的深度互動。

以圈層文化,打造漣漪式傳播,提升品牌的商業效果,以明星熱度話題為營銷中心,KOC矩陣種草,通過UGC帶動品牌推廣,吸引更多的路人參與其中,將聲量轉化為銷量。

明星雖然先天就佔有極大的營銷優勢,但是明星直播帶貨和頭部主播帶貨有著明顯的差距,最主要的還是專業能力的差別。明星帶貨很大程度上只是為平臺帶來了熱度和流量,並沒有實際的參與到直播帶貨之中,單純的產品背書導致了明星直播帶貨雖然帶來了品牌的熱度營銷,但是銷量的增長卻是拋物線式的下跌。

明星的直播首秀,基本上都會的取得十分喜人的成績,明星的直播帶貨更像是一錘子買賣的薅羊毛,尤其是對於當紅明星而言。對於非當紅明星而言,明星依託於品牌和平臺,通過直播打造個人專屬帶貨人設,穩固私域流量,明星人設和品牌調性相統一,實現消費者增量和品牌增量。

平臺要流量和熱度,明星得到曝光和利益。明星的直播帶貨很容易實現從熱點,話題,流量三個方面的突破,打破傳統頭部主播的壟斷局面,讓直播帶貨更加多元化,規律化和常態化。

同時明星帶貨可以提升直播的話題性和趣味性,從商品到人,從人到人的社交營銷,通過帶貨過程中明星趣味性和話題性的社交互動,使得粉絲流量更具有粘性,有效進行消費行為的轉化,實現產品聲量和銷量的共同增長。

例如劉濤的直播帶貨,品牌調性和明星人設相符,作為使用者和消費者,採用沉浸式的的直播帶貨,加深消費者對於商品的場景應用認知。

在直播中兼顧娛樂性和帶貨,通過明星的銷售能力和粉絲爆發力,輔以平臺流量供給,以明星營銷連結平臺、品牌、消費者,專業能力的提升帶來的是大流量和高轉化,提升品牌銷量和效果。

相較於頭部網紅主播,主打的是性價比策略。頭部主播之間為了提升流量轉化,勢必大打價格戰。頭部主播的帶貨優勢依然是性價比和低客單價的商品,不斷促銷折扣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一旦回復正常價格,頭部主播也失去了相應的競爭力。無法建設穩固私慾流量,一旦沒有了流量和價格優勢,頭部主播也將喪失相應的競爭力。

網紅主播的最終目標需要完成個人IP的進階,而不是單一的性價比出貨,網紅之路想要走的更加長久,需要打造和完善個人品牌。網紅是時代審美發展需求的產物,最後也將被市場所遺忘。

明星誰也無法保證自身能夠成為娛樂常青樹,隨著企業家,主播,明星的湧入,明星本身在直播帶貨中具有先天的流量優勢。明星人設和品牌調性的契合,在流量同質化的品牌營銷中帶來巨大的熱度和話題。

明星帶貨從代言走向帶貨,需要增加一些真誠和專業。撬動流量背後的品牌價值,打造個人專屬直播品牌IP,明星直播帶貨依然具有很大的潛力。

相關焦點

  • 快手官宣張雨綺,明星直播帶貨,能否成為新爆點?
    這個曾經在2016年像病毒一樣蔓延了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表現形式,經歷了從「直播元年」到「直播已死」的大起大落,終歸在遇到電商時重新大放異彩,也許連當年預測的人也沒有想到,直播的復興是由帶貨一把撈起。而更令許多直播帶貨從業者沒有想到的大概是,那些原本看似在雲端的明星人物也會在2020年紛紛「下凡」,兢兢業業搶起了他們的飯碗。
  • 明星和網紅的壁壘被打破,眾明星化身網紅直播帶貨,卻頻頻翻車?
    」成為了新一期的流量代表。,他們也許我們身邊的某個普通人,卻因為自身的某種特質在網絡作用下被放大,成為網紅,進而成為網紅經濟中的帶貨達人。人們從網紅直播帶貨的業績中嗅到了商機,平時形象高端神秘的「大牌」明星們也紛紛下場,來到直播間化身為網紅帶貨主播。然而,讓人尷尬的是,這些自帶流量的明星大咖們,都頻頻遭遇滑鐵盧,在直播間裡翻了車。
  • 劉濤直播首秀戰績1.48億,明星帶貨是個「技術活」
    5月15日,劉濤在淘寶直播首次開播,三小時成交額達到1.48億,創下全網明星直播的新紀錄。作為聚划算首席優選官,劉濤在聚划算百億補貼的官方直播間推介了近50款頂尖好貨,超過九成的「尖貨」一上架就秒光,光是補貨就有二十多次。
  • 屢屢翻車的網紅明星帶貨直播:未來的路還能走多遠?
    大家都知道,現在網紅和明星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個新的銷售風口,一些大網紅和明星一場幾個小時的直播,銷貨動輒上億甚至幾個億,比一些中小型商場一年的銷貨額還要多,難怪現在那麼多人都投入到了直播帶貨這個行列。
  • 網紅、明星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你買得放心嗎?
    明星網紅直播間賣貨。圖片來源:視頻截圖。雙11臨近,很多商家都提前開始搶佔市場,直播帶貨也成為重要的一個渠道。圖片來源:視頻截圖明星「下場」直播狂歡李佳琦5分鐘賣掉15000支口紅,薇婭2小時賣出2.67億;辛巴一場婚禮帶貨達1.3億……這些令人吃驚的成交數字,是網紅們在自己的直播間內創造出的「輝煌業績」。而今年,不少明星也「下場」了。
  • 直播帶貨的明星賣的產品為啥沒網紅多?
    因為很多明星直播,圖的只是他們的人氣,並不是他們帶貨能力有多牛,銷售還是會有專門的,只要明星不扯後腿,就比什麼都好。一、汪涵直播的退款率高,其實不管是不是刷單,問題都不在汪涵。在直播賣貨的退款率上面,其實只要不是主播直接操作的,都怪不了主播,汪涵是知名人士,他有頭有臉,並且情商也不低,我相信他不是那麼犯二的拍了單然後退款給自己挖坑的人,所以這要麼是商家自己的操作,要麼是商家的競爭對手的操作,具體原因還有待調查。二、一個直播帶貨的,能吸引衝動消費那更加算能耐。
  • 明星直播帶貨,CEO也去直播帶貨,直播很香嗎?
    無戲可拍的2020年,讓昔日熱鬧的演藝圈變得一片沉寂,於是明星們相繼出現在各大直播間。單是天貓平臺就有劉濤、吳亦凡、鄭爽、歐陽娜娜、李易峰、華晨宇、王俊凱等300位明星、歌手進駐,掀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明星直播潮。明星們的到來,讓各大平臺的直播間變得星光閃爍,收割了不少流量和話題度,更是創造了一次次的銷售紀錄。明星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
  • 賈乃亮帶貨破紀錄,明星帶貨真的是另一個風口?估計只是圖新鮮
    近段時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明星帶貨的消息,但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明星帶貨有觀眾買單,這看得人多,買的人也多,有的明星帶貨的確是沒有人看,雖然平時我們感覺這個明星挺紅的,但是實際上的確沒有人看她們的表演。很多網紅也是表示難以接受,畢竟如今的網絡直播行業中又突然來了一個搶流量的特殊群體,這還叫她們怎麼活下去?
  • 為什麼明星直播帶貨越來越不行了?明星和網紅到底有差距
    不是越來越不行,是明星直播帶貨,本來就不行。我們都要看清一個事實,明星直播帶貨,就是跨行轉型,進入新的行業,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和豐富的賣貨經驗,那賣不出去東西,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要知道,做明星和直播帶貨,是兩項工作技能啊。
  • 直播帶貨網紅辛巴薇婭名利雙收,影視明星王耀慶陳小春被指掉價
    隨著直播行業的迅速發展,國內也迅速崛起了一批數千萬粉絲級別的網紅明星,像大家所熟知的辛巴、薇婭、李佳琪等,他們都是網紅裡的佼佼者,擁有眾多的粉絲,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進行商業化運作,收入高得令人難以想像!
  • 來康康網友們是如何看待明星直播帶貨能力不如網紅的現象?
    直播帶貨爆火的現在,很多明星也紛紛跟風加入直播行列,但帶貨能力一直備受詬病,遠不如網紅帶貨,是粉絲經濟不行了嗎?廢話不多說,來康康網友怎麼說:一樓樓主:首先,帶貨的明星不都是流量明星,大部分的演員、歌手的粉絲都沒有像新生代流量明星那樣具備有氪金能力的粉絲群體。所以,粉絲經濟不靈。
  • 明星開店,網紅直播帶貨,娛樂圈的「群魔亂舞」何時才能停止?
    直播帶貨套路多,真正的明星卻在路上明星如此,網紅更甚,隨著直播行業的興起,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辭去工作,進入自媒體前來分一杯羹,熟不知這一行業遠遠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所以在某些網紅眼裡帶貨就成為了不二之選各種笑料百出,這種絕對式的銷售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直播套路,為了業績甚至有些不顧粉絲的權益保障。99年的美妝博主梁美惠子就曾因直播時威脅揭發她賣假貨的網友登上微博熱搜,隨後梁美惠子發博致歉,並退還90%貨款。而梁美惠子得到的懲罰僅僅是學校對她發表不當言論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而售賣假貨的行為並未得到處罰。
  • 明星帶貨屢「翻車」 直播電商成色差異大
    目前遙望網絡擁有網紅50餘位,並籤約了王祖藍等多位明星藝人,短視頻平臺全網粉絲量約1.5億。2019年10月下旬開始,網紅經濟成為資本市場熱門題材,而星期六成為一隻「網紅股」,曾26個交易日拉出17個漲停板。有的上市公司選擇與頭部主播合作。
  • 網紅變明星拍劇上綜藝,明星變網紅開直播帶貨,你怎麼看?
    網紅變明星拍劇上綜藝,明星變網紅開直播帶貨,你怎麼看?,有比較優秀的網紅也都從這個平臺上進入娛樂圈,可是進入到娛樂圈中的結果並不是很好的。而明星們卻在短視頻平臺上頻繁地開直播帶貨,老藝術家批評走流量路線的偶像們的那些話
  • 網紅上升,明星下沉:為什麼明星越來越幹不過網紅?
    一直以來,大眾心裡都有一條鄙視鏈:明星高級,網紅低端。自2020年初到現在,局面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網紅從鄙視鏈的底層搖身一變,成為了資本的寵兒;反倒是受影視市場波動影響的明星們,無戲可拍,無活可接,紛紛向流量低頭,下海直播帶貨。
  • 明星直播帶貨:是一時風口,還是大勢所趨?
    從陳赫的幾場直播帶貨數據對比從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對於明星而言,剛開始帶貨時往往會因為固有的粉絲基礎以及用戶對於明星效應的新鮮感而更容易收穫不錯的成績,但要長久得做好這麼生意,必然要涉及到選品、明星專業程度、供應鏈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 當「帶貨女王」楊冪也加入直播帶貨-虎嗅網
    99和100的消費輻射力與帶貨直達力指數位居總榜第二,成為最具消費影響力的女明星,特別是在女裝和美妝領域。當月直播為商家帶來的成交訂單數同比大漲逾160%,3月新開播商家同比猛漲近3倍,直播場次同比增長190%。嗅到商機的抖音則與「第一代網紅」羅永浩合作,打響了在直播界的第一炮,創下銷售額2小時破億的驚人記錄。擁有完善生態閉環的微信也在疫情發生後迅速推出小程序直播,成為各大品牌的主陣地,協助商家抓住消費者,部分品牌單日銷售額過千萬。
  • 帶貨成明星們的副業:網紅們如何抗住衝擊?
    直播帶貨似乎正在成為明星們的副業。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最近董明珠直播首秀賣出22.53萬元,其中的差距其實恰恰彰顯了明星依然是直播帶貨戰場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從羅永浩之後,李小璐轉型為帶貨網紅也是一個信號,在今年影視圈不景氣的情況下,直播已經成為明星的重要謀生手段。甚至我們看到張繼科、張國偉、吳敏霞等眾多體育明星也進入短視頻平臺,加入直播大軍。
  • 直播頻翻車,明星帶貨路在何方?
    在明星看來,流量即王道的規則裡,沒有通告沒有曝光的日子分外難捱,直播帶貨是再就業的一種新方式。在商家們看來,藉助明星們的名人效應吸引眼球抓取流量,可以變現產生效益。這是一開始,明星直播帶貨的初衷。明星入局推進直播的多元化發展從野蠻生長的以網紅為主的電商直播草莽時代到如今,實際上明星直播意味著頂級娛樂圈資源的入場,而與之相匹配的,平臺或者品牌給到的強大支持使得部分明星直播得以跨越無人知曉的草莽時代,直接躍入高精尖發展的浪潮中。
  • 奇林智媒入局明星直播帶貨 率先發力扶持中腰部電商達人
    來源標題:奇林智媒入局明星直播帶貨 率先發力扶持中腰部電商達人 4月26日,「疫情之下:直播塑造的數字經濟新業態」論壇,國內首份《推動經濟新業態成為新常態——抖音直播助力經濟復甦白皮書》發布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