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永靜(北京醫院)
降尿酸藥物是治療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的重要手段。
但不少患者會有這樣的顧慮:「長期服用這些藥物會不會傷肝、傷腎?如果必須服用,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降尿酸治療的藥物兩類,一種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國內上市的為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包括別嘌醇和非布司他;另一種是促進排洩的藥物,國內上市的藥物為苯溴馬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別嘌醇
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最古老的降尿酸藥物,廣泛用於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的治療。 即使是這麼常用的藥物,在應用起來也還是有很多學問的。
首先,別嘌醇會引起過敏性剝脫性皮炎,雖然發生率很低 0.7/1000,但非常嚴重。因此,在應用之前可到醫院查別嘌醇過敏相關的基因位點:HLA-B5801 基因,基因陰性再應用。
其次,對於腎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按照常規劑量應用。多以小劑量開始服用 (100毫克/天), 如果需要,以後每 2~4 周增加 100毫克,一般不大於 300毫克/天。
如果患者腎功能已經出現問題,則需要醫生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肌酐清除率越低,使用的劑量越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是一種選擇性黃氧化酶抑制劑(別嘌醇是非選擇性),可通過肝臟、腎臟和腸道(別嘌醇主要經腎臟)多通道清除,故適合腎功能不全患者。
目前非布司他已經在國內上市並納入了醫療保險,適應症為高尿酸血症合併腎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合併別嘌醇過敏的患者。
非布司他在國內的劑型多為 40毫克/片,國人對其敏感性很高。若尿酸水平快速下降(快速下降可誘發痛風發作),可採用每次半片,每天一次,甚至更小的劑量。
3、苯溴馬隆
對於以尿酸排洩減少為主的患者(24 小時尿酸排洩量小於 600毫克),和對於單用黃嘌呤氧化酶療效欠佳的患者,可用苯溴馬隆,一般一日一片 (50毫克),偶爾有患者會出現肝功能不全,需要監測。
同時,腎臟、輸尿管結石患者禁用,以免因尿酸排洩增加加重腎結石,甚至誘發腎功能不全。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碳酸氫鈉
因能鹼化尿液,可以促進尿酸鹽的溶解和排出,可作為輔助性治療措施,但需要監測尿常規,尿液PH值要維持在 6.2~6.9 之間,尿的PH值升高反而會增加草酸鹽結晶的形成。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