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道竹聯幫(7)

2021-12-28 律法刑道

收錄於話題 #港澳颱風雲 220個

  地堂:是臺灣廣域性黑社會組織竹聯幫的直系堂口(黑社會團體),主要活動於臺灣北、中部,總成員數不明。

  目前地堂被認為是竹聯幫勢力最大的直系堂口。

  1982年竹聯幫著手將組織企業化並設立多數堂口後,在1984年左右又增設多數堂口,地堂為其中之一,由綽號「鍾馗」的李宗奎擔任堂主。一清專案,被捕

  1990年,臺灣經濟蓬勃發展,竹聯幫陸續創立企業集團以暗中進行圍標、綁標工程;短短數年便賺取暴利,並運用充裕資金再次拓展勢力版圖,李宗奎所成立的東奎集團為當時其中之一企業團體。除介入傳統酒店、圍事、討債外,還申請經營保全公司、建築管理公司等,讓地堂勢力迅速擴增。

  1997年,堂主李宗奎被移送綠島管訓後,既宣布脫離幫派身份。而後由姬銀生繼任堂主曾遭是據傳昔日幫內大哥級且具有基隆在地角頭背景的番仔猴打斷手腳。

  地堂分出許多勢力成為直系堂口,如虎堂、天龍堂、天蠍堂、玄武堂、豹堂、熊堂、地海堂、賢霸堂等等,皆為地堂的嫡系勢力。

  初任:「鍾馗」李宗奎(1982年-1997年)(現任竹聯幫地堂精神領袖兼竹聯幫輔佐大佬)

  二任:「姬哥」姬銀生(1997年-2000年(?))

  三任:李斐(2000年(?)-現在)

  臺中分堂堂主:何昆明*臺中分堂護法:楊宜君(大軍)

  天龍堂

  天龍堂:是臺灣廣域性黑社會組織竹聯幫的直系堂口(黑社會團體),1996年自地堂分出,為地堂的嫡系勢力堂口,旗下分會至少擁有18個分會,主要活動於臺灣北部、南部,總成員數號稱近10,000人。

  1996年,地堂幹部成員「尉民」陳尉民在大老趙爾文的授意下創立天龍堂,並開設「銓剛實業有限公司」做為掩護,以承攬焚化爐、隧道工程牟利,甚至亦介入國軍相關工程。同年,陳尉民曾率眾配合法令自首解散幫派,但實際上只是為了避開政府的監控。

  天龍堂成立初期,旗下即有18個分會,勢力遍布臺北及高雄縣市。以介入各項工程、走私、毒品、軍火,並經營盜版、賭博等為主要活動。

  天龍堂發展迅速,旗下分會入侵各大校園,吸收學生族群加入幫派,該幫派逞兇鬥狠及龐大的犯罪事業,讓臺灣政府高度重視,長期嚴厲監控,曾多次掃蕩天龍堂各處堂口,但依舊不滅其氣焰。

  2001年5月27日,堂主陳尉民廣發英雄帖宣布退位,於臺北市五星級假日大飯店,將堂主權位交由幹部「崗哥」左鳳崗,各幫派到達現場致意,高調的行徑引起臺灣政府高度重視。同年6月,警方多路掃蕩天龍堂總堂口及多處分會堂口,查獲天龍堂信物、旗幟等重要資料。

  2004年10月份,前堂主陳尉民廣發英雄帖邀請各地大老參加婚宴,同時堂主左鳳崗也退位將堂主之職交由「小鍾逵」鄧仁星。

  2010年,資深藝人陳凱倫之子陳銳,因加入天龍堂東湖會涉嫌校園籤賭,率眾恐嚇討債事件震驚社會,也引發臺灣媒體爭先報導及關注青少年加入幫派的社會問題。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大案要案,學法普法。

     有任何法律諮詢可留言加微信號falv9958,歡迎提供各類案件線索,歡迎投稿,免責聲明,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道竹聯幫(5)
    許紹洋不甘被打,請竹聯幫友人孝堂份子郭姓男子等率眾討公道,竹聯幫眾在店內開3槍示威,鎮住場面後將天道盟分子毆打成傷。臺北市松山警分局、大安警分局偵查隊和刑事局偵一隊偵辦幫派案件,在搜證過程中,發現許紹洋疑教唆打人與涉入幫派案件,2010年3月25日發動搜索,並將竹聯幫孝堂的老大郭姓男子與許紹洋等13人拘提到案。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道竹聯幫(6)
    收錄於話題 #港澳颱風雲雷堂極為活耀,平時以作風剽悍、手段殘忍著稱,如遇不服者常持槍掃射或率眾搗毀被害人公司或住處物品,因此該堂口已在臺北市各地犯下多起槍擊案。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省竹聯幫早期中期知名大哥
    2013年8月周榕因病去世,象徵竹聯幫舊勢力的完結。  開疆拓土的'楊站長』楊劍平  楊劍平:大約生於1943年,也是眷村子弟,家庭頗富裕,出手大方,贏得'站長』之名。他不是竹林聯盟初期的成員,入幫具體時間不詳,大慨在60年左右。楊劍平作風兇悍、強勢、打架勇猛、加入竹聯後很快就打出名聲,得到幫中大哥賞識。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道天道盟(3)
    收錄於話題 #港澳颱風雲直到1987年至1988年(4月4日、23日)期間因上述事件之效應,加上適逢戒嚴令的解除及蔣經國先生逝世,所以全國頒布犯罪減刑;眾人陸續出獄後,在全臺灣廣泛設立天道盟最初的數個具體組織:吳桐潭在臺北市、基隆成立「太陽會」、李博熙在中和、永和成立「孔雀會」、謝通運在萬華成立「不倒會」、林敏德在新竹成立「敏德會」、林清標在臺北縣成立「雲霄會」[5]及陳賢明在左營成立「仁義會」(前身為獄中「鴨霸會」);蕭澤宏則另案仍羈押於臺北監獄服刑中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省黑道四海幫
    早在70年代當四海幫沉寂許久重出江湖之時,一些大哥開始以企業養小弟來壯大幫會,像'大寶』陳永和、俠哥、阿奮、劉偉民、蔡冠倫等人在道上都響噹噹。到了90年代陳永和掌權時,大力提攜後輩,在臺各地出錢開設新堂口一邊經營娛樂場所、餐廳、公司,一邊進行黑道生意,四海幫進入興旺期。它的結構是:主任委員(幫主)、副主任委員(副幫主)、中常委(幫中大老)。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道(2)
    收錄於話題 #港澳颱風雲東堂:堂主"大偉"張大偉(原桃園角頭)。  1985年至1996年左右(一清專案~治平專案),公開的竹聯幫主要堂口及創任幹部資料如下:  南堂:堂主"大川"程大川。西堂:堂主黃魁。北堂:堂主馮在政、副堂主馮在朝。風堂:堂主唐實生、副堂主張小海。火堂:堂主王大軍。雷堂:堂主"金剛"傅景雷、副堂主塗讓麟。五行堂:堂主蔡敦龍。捍衛隊:隊長孟憲祥。龍堂:堂主劉再興。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杜月笙「蔡金塗」
    而他,叱吒黑道數十年,棄惡從善,終於也有了善報。蔡金塗,道上尊稱 "城哥",與"蚊哥"許海青、"通天教主"鄭秉遑齊名,名列臺灣三大黑道教父之首。而蔡金塗卻心繫台灣,一猛子扎了回去。早年的"米乳城"還在臺灣留有名聲,加上在上海與黑幫混了那麼多年,臺灣的小弟一聽聞蔡金塗的歸來,立刻踴躍追隨。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社會和娛樂圈關係全揭密(1)
    許海清死後,陳仁治成為黑道上輩分最高的老大。趙爾文1949年隨家人逃到臺灣,自小生活貧窮,而且因為是外省籍屢遭本省同學欺負。20世紀60年代,趙爾文加入竹聯幫。在他的領導下,竹聯幫由一個以外省籍為主的黑幫蛻變為容納臺灣本省人的幫派。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社會和娛樂圈關係全揭密(2)
    依統計,臺灣幫派組織計1000多個,其中有組織形態的126個,成員5800多人。人數最多的是「竹聯幫」(600多人),其次是「四海幫」(500多人),「天道盟」居第三(400多人)。但這只是警方「列管」的黑幫情況,實際的黑道人物遠不至此,至少達數萬人之多。  臺灣的黑社會幫派雖多,但多是地方型的小幫派。
  • 資料:起底臺灣黑幫竹聯幫
    所以直到今日,臺灣和日本的黑道人物都往來密切,甚至有些臺灣黑幫的組織機構就設在東京。  日本人利用黑幫勢力鞏固殖民統治,一些地痞流氓組成的地方角頭勢力壯大起來,芳明館、牛埔幫、華山幫、七賢幫都屬此類。所謂「角頭」意指部落,最早是同族、同鄉聚居形成的團體,他們往往建造廟宇,以祭祀天公、媽祖、三太子等神靈的名義活動,並訓練壯丁組成武裝力量。
  • 竹聯幫:臺灣最大的黑幫!
    「竹聯幫」、「四海幫」都被稱為「外省掛」,其實裡面成員中有不少是臺灣「本省子弟」。而「本省掛」指的是臺灣各地「角頭」組成的幫派,一般固守臺灣本島,但將黑道「事業」合法化和多元化,如涉足建築業、影劇娛樂業以及有線電視和網絡,在臺灣各項選舉中影響力很大。部分臺灣基層「民意代表」、村裡長就是由「漂白」的「角頭大哥」擔任的。「縱貫線」指的是臺灣中部的首要黑道勢力。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省黑道風雲
    1984年1月7日,曾槍擊龍山寺口幫老大林復雄的芳明館份子「珍珠呆」梁國愷於西昌街一帶的賭場內,槍殺自家老大「庫瑪」林春發、「紅胖」黃宗義等人,震驚社會。為近代臺灣黑社會第一起小弟槍殺自己老大的案例。  另一芳明館份子「小四」王邦駒同樣槍殺自家老大「蟾蜍坤」楊培坤、「芭樂」張蒼榮等人,與梁國愷一同亡命天涯成為槍擊要犯。
  • 臺灣黑幫風雲:竹聯幫堂口遍布世界各地
    2月11日,臺灣監獄真實發生了這樣的事件。臺灣在冊1000多黑幫組織,他們都幹了哪些驚天動地的事?臺灣情報局僱竹聯幫幫主赴美暗殺作家江南美籍作家江南在美國發表了大量文章,披露蔣氏父子統治臺灣的黑幕,他寫的《蔣經國傳》在美國報紙上連載,被視為污衊元首,令臺灣當局震怒。
  • 黑社會專題連載(19)臺灣三大黑幫之竹聯幫
    「竹聯幫」、「四海幫」都被稱為「外省掛」,其實裡面成員中有不少是臺灣「本省子弟」。  而「本省掛」指的是臺灣各地「角頭」組成的幫派,一般固守臺灣本島,但將黑道「事業」合法化和多元化,如涉足建築業、影劇娛樂業以及有線電視和網絡,在臺灣各項選舉中影響力很大。部分臺灣基層「民意代表」、村裡長就是由「漂白」的「角頭大哥」擔任的。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道(8)
    收錄於話題 #港澳颱風雲   北臺灣本省掛角頭,這些團體在性質上是地盤型,成員主要都是臺灣本地人,他們並沒有組織架構,團體較小,成員僅數人至數十人,且無明顯核心與外圍之分
  • 高雄劫獄囚犯的黑幫大義——起底「竹聯幫」
    前一天他在上海召開記者會,公開宣布決定返回臺灣投案。這位六十五歲男人此時的身份,是在深圳居住多年的臺商,也是他一手創立的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的總裁。而他更為公眾所熟知的其實是另一重不合法的身份:他就是「白狼」,臺灣最大黑幫「竹聯幫」的精神領袖。
  • 他是臺灣黑幫大佬,被稱為「黑道仲裁者」,身高卻只有1米58!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臺灣,因為島內受到日本的控制加上政局局勢動蕩,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當時為了控制臺灣,日本方面很多的幫派勢力也進入到了臺灣,其中,最有名的山口組更是在臺灣發展起了自己的下線。所以,那個年代的臺灣出現了很多的幫派。
  • 畢業於淡江大學,17歲統一竹聯幫,曾以八敵百血肉相博…陳楚河之父陳啟禮,一部60年臺灣風雲錄
    在古今中外傳奇的黑幫大佬中,陳啟禮沉默得幾乎讓人忽略——但也只是幾乎而已,一旦翻開他,立刻就發現他不僅是一個叱吒風雲的黑幫老大,還是中華文明沉默的守護者,臺灣最後一代有家國情懷的人。他一生渴望回歸,一生沒有實現,在一個刻意蒙眼遺忘的時代,他為清醒地記住而不斷戰鬥,為此身陷囹圄,矢志不渝。
  • 華人黑道十大幫派排行榜,竹聯幫堂口遍布世界各地
    NO 10、竹聯邦:竹聯幫,是臺灣著名也是國際性知名有組織性的廣域黑社會團體,以臺灣臺北為主要據點。臺灣黑幫風云:竹聯幫堂口遍布世界各地監獄裡,竹聯幫尊堂高雄分會長鄭立德和其他5名犯人鬥毆,獄警前去協調,卻被犯人劫持,槍械室4把T-65K2及2把手槍被奪,數十名犯人都加入暴動
  • 竹聯幫風雲丨臺灣第一大黑幫的前世今生(下)
    書接前文,沒有看前文的建議補上竹聯幫風雲丨臺灣第一大黑幫的前世今生伴隨著大時代變遷,黑幫也漸漸脫離了靠打架鬥毆、收保護費的日子,開始產業升級。產業升級是黑幫洗白的關鍵,將早期積累的黑色或灰色資本,投入到正規產業,如休閒娛樂業(歌廳、舞廳、酒店)、工程營造業、金融期貨、影視等行業,進行多元化經營,把錢洗白,把身份洗白,這是時代大趨勢。黑道也好,白道也罷,都是混口飯吃,都是為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