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聯幫風雲丨臺灣第一大黑幫的前世今生(下)

2021-02-07 戰爭藝術

書接前文,沒有看前文的建議補上

竹聯幫風雲丨臺灣第一大黑幫的前世今生(上)

70年代臺灣經濟崛起時的街景


01

70年代,亞洲四小龍都步入了高速發展期,此時的臺灣經濟繁榮,各行各業迅速發展,社會處於快速轉型時期。伴隨著大時代變遷,黑幫也漸漸脫離了靠打架鬥毆、收保護費的日子,開始產業升級。

產業升級是黑幫洗白的關鍵,將早期積累的黑色或灰色資本,投入到正規產業,如休閒娛樂業(歌廳、舞廳、酒店)、工程營造業、金融期貨、影視等行業,進行多元化經營,把錢洗白,把身份洗白,這是時代大趨勢。

黑道也好,白道也罷,都是混口飯吃,都是為了賺錢。既然可以輕鬆的通過投資或經營賺錢,為什麼要冒著被砍風險打打殺殺呢?

70年代臺灣經濟崛起時的街景

在這種情況下,從前各幫派之間的暴力競爭,變成了以經濟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實力的競爭。這一轉變,也助推了沉寂了十年之久的四海幫重出江湖。

前面說過,四海幫的大佬和骨幹都是大學生以及黨政人員、富商子弟,成員文化素質較高。從建幫開始,他們就效法其父輩管理黨政的方式治理幫派。

四海幫非常重視吸收和訓練人才,他們建立了完善的考核制度,考核項目包括體力、智能、反應、口才、儀表等,根據考核結果,將幫眾編為戰鬥組、社交組、經濟組、內務組等,職業分工很科學。高度現代化社會組織架構,使得四海幫向企業化轉型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當年被竹聯幫打敗之後,四海幫蟄伏下來,以發展企業作為幫派生存的基礎,除開賭場、舞廳等特種營業之外,他們還開期貨公司,以暴力為後盾,大搞買空賣空,在買進賣出的差額上做手腳,大賺特賺。有了本錢之後,他們又開營造廠、建築公司、煤氣公司等企業,組建影業公司和傳播公司,涉足演藝界,通過歌星影星賺錢。

多元化經營為四海幫帶來了滾滾財源,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四海幫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們大肆招收小弟,還制定了完善的撫恤制度,優厚待遇吸引了眾多小弟加入,很快興旺起來,對竹聯幫構成了嚴重威脅。

再說竹聯幫。

張安樂遠赴美國後,竹聯幫由周榕陳大偉掌權,但是兩人的領導能力遠遜於陳啟禮和張安樂,引起了幫內不滿,竹聯幫內鬥不止。面對四海幫的挑戰,周榕等人慾振乏力,開始走下坡路。

陳啟禮和張安樂

1976年,蔣介石逝世,臺灣當局宣布大赦,陳啟禮被釋放。

陳啟禮出獄後,淡出了江湖,過起普通人的生活,他拒絕竹聯幫的幫助,從臨時工做起,白手起家,憑藉驚人的毅力和靈活的頭腦,創業成功,先後成立承安消防、美華報導、名商俱樂部等5家公司,縱橫商界。

江湖從來都是好進不好出的,面對老兄弟們的不停勸說,面對政府當局的明示暗示(要求陳啟禮出山重組竹聯幫,必要時候幫助政府做事),1980年,陳啟禮最終同意復出,以總堂主的身份入主竹聯幫,周榕退居二線。

6年監獄生涯的磨鍊,讓陳啟禮為人處世更加沉穩老辣,看問題更加犀利。趁著80年代臺灣經濟騰飛,陳啟禮大刀闊斧的改組並重振竹聯幫,從整頓紀律重訂幫規,成立「竹聯突擊隊」,重組堂口三方面著手,帶領竹聯幫迎來了第二個黃金髮展時期。

陳啟禮王者歸來的消息在江湖上傳開後,引起了臺灣黑道大地震,很多黑道人和小幫派紛紛前來投效,甚至連不少臺灣本省掛也爭相歸入竹聯旗下,竹聯幫勢力開始擴展到全省各鄉鎮,之後竹聯幫又成立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天地至尊、萬古長青、東南西北等堂口。此外,竹聯幫還積極向海外拓展版圖,先後在香港、東京設立了分堂,張安樂也在紐約、洛杉磯、 舊金山等地成立了龍、鳳、虎、獅等堂口。

大力吸收幫眾的同時,陳啟禮也採取極具前瞻性的交往策略,與其他幫派有仇釋仇,有怨釋怨,力爭共存共榮,即使是面對四海幫這樣的宿敵,陳啟禮也儘量示好結交,一系列舉措極大的增強了竹聯幫江湖地位。

陳啟禮本人處事公正,出手大方,深謀遠慮,不僅深得幫內兄弟愛戴,在江湖上也極具威望,很多江湖紛爭都請陳啟禮出面擺平,儼然臺灣江湖的最終仲裁者。陳啟禮還把許多退役軍人、情報人員聘請安插到竹聯幫控制的企事業中,積極與政界及大企業財團建立合作關係,推動竹聯幫公開化和合法化。

按照竹聯幫的組織架構,各堂口擁有較大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為了維持總堂的威懾力,陳啟禮從各堂口中挑選出了一批強悍的幫眾,組成「竹聯幫突擊隊」,由總堂直接指揮,外打競爭對手,內鎮各個堂口。竹聯幫突擊隊有專門的訓練基地,配備現代化武器,擁有很強的戰鬥力。

武力和財力是相輔相成的,武力膨脹的同時,竹聯幫打造了龐大的黑金帝國——除了傳統的開賭場、搞色情等特種營業之外,竹聯幫還廣泛涉足酒店、影院、夜總會等娛樂業以及建築、水電、橋梁、公路、鐵路等工程營造業,並開設銀行,投資金融,出版報刊雜誌等等,鼎盛時期的竹聯幫一度控制了臺北50%的產業。

在陳啟禮的領導下,竹聯幫不僅很快克服了內外危急,還獲得了跨越式發展。到1984年,竹聯幫正式幫眾超過2萬人,並與日本山口組,香港新義安14K,美國的華青幫等建立密切聯繫,成為臺灣外省掛第一幫。

 

02

自1976年起,四海幫與竹聯幫爆發了三次血戰,震驚江湖!

1976年,竹聯幫大佬鄧國沛、陳功、關壯飛與向華勝(香港)、王羽(武打明星,林青霞、林鳳嬌的前男友)等人在臺北杏花閣喝酒,與四海幫遭遇,雙方為了爭一個頭牌大打出手,開槍見血。在杏花閣血案中,武打明星王羽憑藉空手道三段的真功夫,大顯神威,與四海幫結下梁子。

1981年1月10日,四海幫頭目劉偉民指使手下在臺北南京路天廚餐廳將正在吃飯的王羽砍成重傷,事情鬧到法院,四海幫請飛鷹幫老大劉臺生說清,王羽不予理睬,劉臺生很沒面子,大罵王羽,王羽找來竹聯幫兄弟,將劉臺生砍傷在臺北法庭走廊,並將當初砍傷王羽的四海幫成員打成了重傷。

衝突愈演愈烈。

1984年,竹聯幫總巡查黃少岑(么么)率眾與黃埔幫火併,殺死了黃埔幫幫主,四海幫聞訊,立即與黃埔幫結成同盟,準備對竹聯幫出手。竹聯幫立即下達總動員,命各堂口派兄弟到荔舫餐廳集結,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街頭衝突一觸即發。臺灣警方得知消息後,出動大隊人馬,將三方人馬強制隔離,才平息了這場火拼。

荔舫餐廳事件之後,陳啟禮縱橫黑白兩道,江湖聲望達到巔峰,實現了當年「作不成人上人,也要當獸中王」的誓言。

然而,物極必反,一場針對陳啟禮和竹聯幫的風暴很快襲來!

 

03

1984年5月,陳啟禮通過帥嶽峰結識了國防部情報局局長汪希苓,黑幫大佬和情報頭子的這次相會,不僅改變了陳啟禮和竹聯幫的命運,也深刻影響了臺灣未來的政治走向。

陳啟禮想通過情報局結交政府,獲得保護傘,汪希苓想利用竹聯幫做一些情報局不方便出面做的事。相互都有需要,相互都可以利用,合作自然水到渠成。陳啟禮本人甚至加入了情報局。

任務很快來了:汪希苓命陳啟禮赴美制裁作家劉宜良。

劉宜良,《臺灣日報》駐美特派員,1967年加入美國國籍,在美期間以「江南」為筆名寫了一本《蔣經國傳》,內容涉及蔣家內情及蔣經國本人隱私,被國民黨當局視為抹黑國家元首。

汪希苓告訴陳啟禮,劉宜良當年在蔣總統經國先生開辦的政工幹校學習,跑到美國之後卻寫了本《蔣經國傳》,對領袖誣衊醜化。此外,他與共匪有殺父之仇,居然還秘密跑到大陸去與共匪勾結,這個叛徒!!!

為黨國制裁叛徒,多么正義的行為。幹!

1984年10月15日,美國舊金山,陳啟禮指揮董桂森吳敦在劉宜良家的車庫裡槍殺了劉宜良。劉宜良被暗殺新聞很快引起了全美轟動,美國FBI集中力量突擊破案,短短幾天就查出了案件的大概。

陳啟禮和吳敦返回臺灣後不久,相繼被逮捕,董桂森在朋友的幫助下跑路去了巴西。原來,11月12日,臺灣當局宣布全面掃黑,啟動了著名的「一清專案」,一時間臺灣江湖風聲鶴唳,各幫派大佬紛紛被掃入獄。

一清專案的主要目標就是陳啟禮和竹林幫,是有組織、有預謀的滅口。

幹暗殺這種事,最難的不是暗殺本身,而是防止事後被滅口。

陳啟禮早有準備,在美國期間,他交給了張安樂一盤錄音帶。

陳啟禮在法庭

陳啟禮被捕後,張安樂在與臺灣當局多次交涉未果的情況下,將錄音帶交給了FBI,錄音帶的內容是陳啟禮如何加入情報局,以及情報局派其赴美刺殺江南的過程。臺灣情報部門派人刺殺美國公民,世界輿論譁然,美國立即對臺灣當局施加強大壓力,要求交出幕後元兇,雙方關係跌至谷底。

蔣經國震怒之下,逮捕了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承認情報局官員捲入江南案,但拒絕將陳啟禮引渡到美國。

對於這個結果,張安樂並不滿意,1985年3月,張安樂對美國媒體宣布蔣孝武是謀殺江南的元兇,又在臺灣政界扔下一枚重磅炸彈。

蔣孝武是蔣經國的兒子,據說是蔣家大力培養的接班人,其接班套路和蔣經國類似,黨政軍以及情報系統都得下去鍛鍊一下,熟悉情況,培養嫡系。因此,蔣孝武對臺灣情報系統很有影響力,由蔣孝武授意搞死江南,為父親排憂解難,解釋起來於情於理都很通。

政治問題,很多時候不需要證據,只需要影響力。

不管是不是蔣孝武指使的,反正有人把矛頭指向了蔣孝武,而蔣孝武也沒法自證,結果就是蔣孝武的政治前途徹底玩完。蔣經國為了平息海內外風波,公開宣布:不選蔣家人繼承總統。

後來大家也知道,李登輝接了蔣經國的班。

一個小小暗殺事件,打亂了蔣經國的接班計劃和中華民國的政治走向,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

撲朔迷離江南案的真相是什麼?

據情報部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後來講,制裁江南,不僅是因為他寫《蔣經國傳》,還因為江南是雙面間諜,幫對方(大陸)做事。

張安樂後來說,他最初打算咬蔣經國的,考慮到蔣經國是臺灣穩定的保障,於是把矛頭指向了蔣孝武。

1991年汪希苓出獄後,張安樂曾問他江南案是不是蔣經國指使的,得到回答是否定的——汪局長自作主張,替主人解決麻煩。

 

04

一清專案深刻改變了臺灣江湖格局,在此之前,臺灣勢力最強大的幫派如竹聯幫和四海幫都是外省掛,本地角頭被壓得死死的。而在監獄期間,為了對抗外省掛幫派的欺凌,本地角頭的頭目們紛紛聯合起來,組成了「天道盟」

天道盟瘋狂吸收本省掛角頭,很快發展成臺灣第三大幫派,與竹聯幫和四海幫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988年,蔣經國去世百天之後,李登輝宣布大赦,當年一清專案被掃進去的黑社會份子紛紛出獄,再次笑傲江湖。

90年代初期,臺灣經濟蓬勃發展,當局推出了大型公共工程計劃,以振興臺灣基礎設施。竹聯幫大佬們抓住機會,先後成立了多個企業公司,暗中進行圍標、綁標工程,謀取了巨額利潤,並運用充裕資金再次拓展勢力版圖,除了南、西、北、風、火、雷等堂已正式運作外,幫內大佬又陸陸續續成立了五行、捍衛隊、戰堂等堂口。

1991,陳啟禮被假釋出獄,出獄後陳啟禮基本上退居二線了,不再過問幫內具體事務,但對重大事務仍有最終決定權,實際已成為竹聯精神領袖。

1995年12月,陳啟禮將幫主位置交給了黃少岑(么么),黃少岑1968年加入竹聯幫,是陳啟禮的嫡系愛將,為竹聯幫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1980年陳啟禮重振竹聯幫時,么么擔任總巡查,在此期間砍傷了飛鷹幫幫主劉臺生,砍死了黃埔幫幫主趙念潼,堪稱竹聯幫中期第一戰將。

黃少岑

黃少岑擔任幫主不到兩個月,臺灣警方再次掀起打黑運動——治平專案。陳啟禮不得不離開臺灣,逃亡柬埔寨,不久黃少岑也離臺避走海外。此後竹聯幫幫主一直缺位,處於群龍無首、派系林立的局面。

2001年,「趙霸子」趙爾文在一部分堂主的支持下出任代理幫主。趙爾文70年代才加入竹聯幫,主要在商界發展,他沒有顯赫的戰功,也不是陳啟禮嫡系,出任代理幫主沒有獲得陳啟禮的認可。但是趙爾文有自己的優勢,他政商關係深厚,手腕靈活,獲得了竹聯幫內非嫡系勢力的支持。

趙爾文

竹聯幫各堂口擁有很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幫主的更迭並未影響各堂口的發展,相反,少了強勢幫主的控制,各堂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立了更多的新堂口,招收了更多的小弟。當然,這種無序的發展也有不利的一面,失去了強勢幫主的協調,幫內派系鬥爭加劇,各堂口為了搶地盤不惜與兄弟堂口火併,竹聯幫內部凝聚力下滑。

隨著老一輩人物的去世或淡出,江湖倫理完全被現實利益取代,總堂對各堂口的控制力遠不如當初,竹聯幫漸漸向鬆散的聯盟發展,回歸了最初「竹聯聯盟」的定位。

 

05

啟節秉乎天,人從俠道知忠藎;禮失求諸野,路斷關河望竹林。

2007年10月4日,陳啟禮病逝於香港。

陳啟禮葬禮

11月8日,陳啟禮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臺北舉行——這是一場備受矚目的世紀葬禮:數以千計的黑白兩道人士相繼前往送別,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臺聯黨以及新黨等各方代表均到場,還有眾多明星前來悼念。黑道方面除了臺灣各幫派之外,美國華青幫、日本山口組、住吉會、稻川會和香港新義安也派代表團前來弔唁。

向華強弔唁

周杰倫參加陳啟禮葬禮

陳楚河(陳啟禮之子)

為了防止突發狀況,臺灣警方出動上千警力嚴陣以待,並出動衛星全程監控葬禮現場,刑事局局長黃茂穗親自坐鎮指揮。

葬禮上,最受關注的還是治喪委員會的名單以及為陳啟禮扶棺的八位大佬,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竹聯幫最高層罕見的集體亮相,而在此之前,有關竹聯幫幫主之爭的傳聞不時出現,竹聯幫內部對此諱莫如深,沒有人知道幫主是誰。

現在一切都揭開了——黃少岑是治喪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周榕與趙爾文分別擔任副主任委員。黃少岑依舊是竹聯幫的共主。

黃少岑帶領竹聯幫成員悼念陳啟禮

至於張安樂,1996年後一直在大陸經商,成了全球最大的安全帽製造商。2000年,張安樂被大陸公安逮捕,旋即被釋放,原因不詳。之後,張安樂成立了中華統一促進黨,堅定主張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張安樂


黑社會2劇照



對陳啟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左下方的「閱讀原文,查看陳啟禮避居柬埔寨期間接受的採訪。

【讚賞碼】


相關焦點

  • 竹聯幫風雲丨臺灣第一大黑幫的前世今生(上)
    在臺北西門町,竹聯幫遭遇了臺北第一大幫——四海幫,由此也開啟了兩大幫派六十幾年的龍爭虎鬥歲月。四海幫成立於1954年,創始人是馮祖語,其主要成員是臺灣大學的學生和一些政要、富商子弟。一直在暗中發展力量的竹聯幫趁機發難,向四海幫發動大規模反擊,「旱鴨子」陳啟禮更是帶領手下兄弟一直殺到了四海幫西門町老巢,在竹聯幫和一些其他幫派的打擊下,四海幫元氣大傷,進入了十年沉寂期。西門町一戰,年僅19歲的陳啟禮聲名大噪,成為竹聯幫舉足輕重的人物,竹聯幫也迎來第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
  • 臺灣黑幫風雲:竹聯幫堂口遍布世界各地
    2月11日,臺灣監獄真實發生了這樣的事件。臺灣在冊1000多黑幫組織,他們都幹了哪些驚天動地的事?臺灣情報局僱竹聯幫幫主赴美暗殺作家江南美籍作家江南在美國發表了大量文章,披露蔣氏父子統治臺灣的黑幕,他寫的《蔣經國傳》在美國報紙上連載,被視為污衊元首,令臺灣當局震怒。
  • 竹聯幫:臺灣最大的黑幫!
    人數最多的分別是「竹聯幫」(600多人)、「四海幫」(500多人)、「天道盟」(400多人),但這只是警方「列管」的黑幫情況,實際的黑道人物達數萬人之多。在這麼多幫派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被並稱為臺灣三大黑幫。1953年左右,孫德培於中和鄉成立中和幫。之後在孫德培的帶領下開始擴大地盤勢力,兩年內中和幫的勢力擴及中和、板橋等地。
  • 資料:起底臺灣黑幫竹聯幫
    所以直到今日,臺灣和日本的黑道人物都往來密切,甚至有些臺灣黑幫的組織機構就設在東京。  日本人利用黑幫勢力鞏固殖民統治,一些地痞流氓組成的地方角頭勢力壯大起來,芳明館、牛埔幫、華山幫、七賢幫都屬此類。所謂「角頭」意指部落,最早是同族、同鄉聚居形成的團體,他們往往建造廟宇,以祭祀天公、媽祖、三太子等神靈的名義活動,並訓練壯丁組成武裝力量。
  • 臺灣黑幫往事丨壹讀精選
    四海幫就是在這個時期迅速發展,四海幫的猖獗引起了臺灣政府的注意,由於臺灣政府的整治兩年間四海幫就面臨瓦解。原本活躍在臺北市郊的竹聯幫藉此機會開始掠奪四海幫的地盤,企圖打進臺北市內。一九七零年竹聯幫內部管理賭場財務的高層「賭博郎中」陳仁攜款出走並尋求臺灣的警方保護,最後被當時的竹聯幫老大陳啟禮派人刺殺。陳啟禮自己也因此入獄,「白狼張安樂」升任竹聯幫總護法維持竹聯幫日常事務。
  • 臺灣黑幫風雲錄
    據了解,此次劫持事件由臺灣竹聯幫尊堂高雄分會長鄭立德帶頭。臺灣共有1000多個黑幫幫派,目前竹聯幫與四海幫、天道盟並稱為臺灣三大幫派。  事件進展  對峙13個小時後 6囚犯自殺  11日下午4時許,高雄監獄鄭立德等6名服刑人員,謊稱生病,打傷管理員後奪取4把長槍、6把短槍、子彈200多發,挾持人質。典獄長陳世志自願當人質進去談判。
  • 臺灣黑幫百年風雲
    他可以說是臺灣近幾十年來黑幫作為社會力量存在的一個縮影 。         八十年代,和很多臺灣地方角頭一樣,他靠土石方生意發家。那個時候,臺灣很多地方政府工程都由地方勢力和黑幫系統把控,其間難免會有幫派和地盤鬥爭,於是九十年代,他因為槍擊案而入獄,2002年在陳水扁的特赦下才出獄。
  • 臺灣第一黑幫竹聯幫往事
    早在張安樂還未加入竹聯幫的1962年,竹聯幫就跟四海幫發生過連番械鬥。不過四海幫的幫眾大部分年紀大,且是軍官為首;竹聯幫則多是中學生,社會普遍同情被欺負的中學生,於是在輿論重壓之下,四海幫被警方解散。四海幫的解散,讓竹聯幫的擴充變得極為迅速,大有一統江湖之勢。張安樂後來加入竹聯幫,也是大勢所趨。因為張安樂的身份,和那些五專部大學生其實是一個組織,這就讓一場械鬥,變成了「大水衝了龍王廟」的鬧劇,草草收場。
  • 臺灣黑幫風雲錄 廣播站
    很多人對於神秘的臺灣黑幫感到相當的好奇,加上之前上映的臺灣電影「艋舺」,以戲劇性的方式描寫早期臺灣黑幫發展的歷史,讓大陸的朋友們開始認識不同於港式「古惑仔」的臺灣「七逃仔」(閩南語,意即黑道中人),今天小編就扒一扒臺灣黑幫以及他們目前的現狀。
  • 臺灣竹聯幫教父陳啟禮的傳奇一生
    在大佬趙寧召集下,在臺北永和竹林路舉行重整大會,將中和幫改為"竹林聯盟",簡稱"竹聯幫"。為了尊重入獄的幫主,並沒有設幫主一職,這也是竹聯幫長期以來沒有幫主一職的原因。外省掛的竹聯幫與臺籍本省黑幫糾紛不斷,人數相對弱勢的竹聯幫卻不曾畏戰退縮。年輕的陳啟禮正是在這樣激烈的幫派火併中開始嶄露頭角。"最出名的一戰,是1968年7月在臺北中山北路一處香港人開的西餐廳一役。"
  • 臺灣黑幫:竹聯幫的江湖往事和家國情懷
    此時的竹聯幫還是一個比較鬆散的組織,而另一邊由一些富二代成立的四海幫羽翼漸豐,由於成員都是大學生以及一些富家官商子弟,四海幫在成立之後不斷壯大,很快成為臺北第一大幫。而在趙寧幾人的帶領下,憑藉彪悍的戰力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竹聯幫先後擊敗了相鄰的螢橋幫、古亭幫、三環幫,將勢力範圍擴張到臺北一帶,兩幫開始產生爭鬥。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道竹聯幫(5)
    許紹洋不甘被打,請竹聯幫友人孝堂份子郭姓男子等率眾討公道,竹聯幫眾在店內開3槍示威,鎮住場面後將天道盟分子毆打成傷。臺北市松山警分局、大安警分局偵查隊和刑事局偵一隊偵辦幫派案件,在搜證過程中,發現許紹洋疑教唆打人與涉入幫派案件,2010年3月25日發動搜索,並將竹聯幫孝堂的老大郭姓男子與許紹洋等13人拘提到案。
  • 黑社會專題連載(19)臺灣三大黑幫之竹聯幫
    最有名的有臺北的「竹聯幫」、「四海幫」、「牛埔幫」;臺中的「大湖幫」、「十三兄弟幫」,高雄的「七賢幫」、「西北幫」、「十二煞星幫」,桃園的「鐵鷹幫」等等。人數最多的分別是「竹聯幫」(600多人)、「四海幫」(500多人)、「天道盟」(400多人),但這只是警方「列管」的黑幫情況,實際的黑道人物達數萬人之多。在這麼多幫派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被並稱為臺灣三大黑幫。
  • 臺灣最大黑幫:竹聯幫的故事
    兩位骨幹先後出走,去自立幫派,中和幫實力大減。1956年6月17日,在趙寧、周榕、林國棟幾位中和幫大哥的帶領下,中和幫成員在召開了幫派大會,商量對目前情況的應對方法。最終,他們決定將中和幫殘餘勢力統整共同組織「竹林聯盟」,簡稱「竹聯幫」。叫竹聯幫的原因,是因為開會的地點是中和鄉竹林路。
  • 黑幫在臺灣是怎樣的存在?環環幫你細說前世今生……
    從大清朝說起……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前夕爆出「黑幫集體入黨」事件,遭綠營抨擊,國民黨方面隨即翻出黑幫入民進黨的新聞進行反擊,引來媒體熱議兩黨互揭「涉黑老底」。事實上,黑幫介入政治在島內極為普遍,這與島內政治社會的發展變化有密切關聯。從清朝、日治到國民黨戒嚴統治,臺灣黑道受當局強力幹預,大體都在可控範圍。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黑道竹聯幫(7)
    目前地堂被認為是竹聯幫勢力最大的直系堂口。一清專案,被捕  1990年,臺灣經濟蓬勃發展,竹聯幫陸續創立企業集團以暗中進行圍標、綁標工程;短短數年便賺取暴利,並運用充裕資金再次拓展勢力版圖,李宗奎所成立的東奎集團為當時其中之一企業團體。除介入傳統酒店、圍事、討債外,還申請經營保全公司、建築管理公司等,讓地堂勢力迅速擴增。  1997年,堂主李宗奎被移送綠島管訓後,既宣布脫離幫派身份。
  • 他是臺灣第一黑幫竹聯幫的太子爺,父親病故他卻主動放棄了20億遺產!
    陳楚河生於中國臺北, 他的父親是竹聯幫的靈魂人物陳啟禮。2007年,他參演電影《大灌籃》,電影中他飾演籃球高手「蕭嵐」,2008年他和陳喬恩一同出演了臺灣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 2012年他憑藉電視劇《天涯明月刀》獲得了樂視盛典港臺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 聊聊臺灣的黑幫
    由於利益的衝突,外省幫與本省幫時常火拼。四海幫就是在這個時期迅速發展,四海幫的猖獗引起了臺灣政府的注意,由於臺灣政府的整治兩年間四海幫就面臨瓦解。原本活躍在臺北市郊的竹聯幫藉此機會開始掠奪四海幫的地盤,企圖打進臺北市內。一九七零年竹聯幫內部管理賭場財務的高層「賭博郎中」陳仁攜款出走並尋求臺灣的警方保護,最後被當時的竹聯幫老大陳啟禮派人刺殺。
  • 港澳颱風雲:臺灣三大黑幫靠什麼賺錢養數萬人
    現如今,臺灣黑社會已經成為臺灣社會的一種常態,已經嚴重威脅了不少臺灣的內部安定,但他們不同的生存之道,讓政府的打擊難有成效。那麼臺灣令人聞風喪膽的黑幫是哪些,他們到底靠什麼手段養活數十萬幫眾?臺灣第一大幫,當屬竹聯幫。竹聯幫,臺灣著名的國際性黑社會組織,也是臺灣最大的外省掛幫派。竹聯幫即「竹林聯盟」,成立於1956年,其前身是成立於1953年的中和幫。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臺灣省竹聯幫早期中期知名大哥
    2013年8月周榕因病去世,象徵竹聯幫舊勢力的完結。  開疆拓土的'楊站長』楊劍平  楊劍平:大約生於1943年,也是眷村子弟,家庭頗富裕,出手大方,贏得'站長』之名。他不是竹林聯盟初期的成員,入幫具體時間不詳,大慨在60年左右。楊劍平作風兇悍、強勢、打架勇猛、加入竹聯後很快就打出名聲,得到幫中大哥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