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宋真宗卷 實用主義的李繼遷

2020-12-23 騰訊網

四十七 宋真宗卷 實用主義的李繼遷

李繼遷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既然決定了再抱一條大腿,立刻想到了就做。

他馬上聯繫了他的族兄,李繼捧,哦,現在已經為賜名為趙保忠。表達了願意歸順宋朝的想法。

趙保忠(李繼捧)一聽,喜出望外。立刻往上匯報,中間免不了添油加醋,夾了很多私貨,表功自己如何如何辛苦,如何如何籌劃,最終不費一兵一卒,說服李繼遷來降。

宋太宗一聽,大為高興。封李繼遷為銀州節度使,賜名趙保吉,李繼遷之弟李繼衝授綏州團練使,賜名趙保寧。

趙保忠,趙保吉,趙保寧。端得是個好名字

只是,宋太宗好像忘記了,和平,從來都不是談出來的。

李繼遷發現,他只是寫了一封語氣恭順的文書,加了個從來不用的名字,就得到了銀州節度使的官職。這實在是比之前累死累活,打打殺殺要划算多了。

只能要有好處,名字叫做託尼,或者叫做鐵蛋,有關係麼?

於是,李繼遷左右逢源,大撈特撈。每天該搶的還是搶,該欺壓其他党項族的還是欺壓。

因為他是宋太宗親封的典型,下面的官員沒有一個敢向朝廷匯報真實情況,只能往好的說。

宋太宗覺得自己出手很大方,李繼遷幾乎沒為宋朝做什麼事情,就得到了節度使的官職,李繼遷應該滿足了。

所謂應該滿足,通常指的是一方認為足夠,但另一方覺得還不夠。

李繼遷覺得還不夠。除了遼國的女婿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遼國的西夏王,遼國蕭太后親封的。

一個節度使對一個西夏王,這麼一對比,宋太宗好像是有點小氣。

李繼捧拉了弟弟李繼遷一把,李繼遷本著有財一起發的原則,也向遼國大肆鼓吹,於是李繼捧也投降了遼國。

遼國不明真相,也給李繼捧封了個王,平西王,是的,就是那個平西王。

於是,

定難軍節度使,銀州節度使;

西夏王,平西王;

趙保吉,趙保忠;

李繼捧,李繼遷,

兄弟兩個,手拉手,聯手上演無間道。

大騙特騙,大撈特撈,

一起薅宋國和遼國的羊毛。

兩個人幾乎就要過上幸福的生活了,

如果他們是真心實意想一起過日子的話。

兄弟兩個同時都在宋國和遼國領兩份工資,總要做出點工作業績給宋國和遼國的老闆交差。

他們極有默契地選擇了「演習」這種方式。

李繼遷攻打李繼捧,吐了幾口唾沫,喊了幾嗓子,射了幾枝弓箭,出了一身汗以後。回報遼國:「某年月日,臣西夏王攻打宋軍,殺敵若干,獲糧若干,吾皇萬歲萬萬歲!」遼國大喜,賞賜若干。

李繼捧攻打李繼遷,出了一身汗,射了幾枝弓箭,喊了幾嗓子,吐了幾口唾沫以後。回報宋國:「某年月日,臣定難軍節度使攻打遼軍,殺敵若干,獲糧若干,吾皇萬歲萬萬歲!」宋國大喜,賞賜若干。

為了力求逼真,兩位流量演員在每次「演習」前,不彩排,不對臺詞,不提前走位,務求以假亂真。

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的。意外發生了。

一次例行「演習」中,李繼捧按照慣例,射了幾支箭。其中有一支,好巧不巧地射到了李繼遷的大腿上。

李繼遷大驚,立刻帶領人馬後撤到安全地帶。他斷定這是李繼捧想趁他不注意,要他的命。

想要我的命,那就打吧。

李繼遷率部攻打李繼捧,這次不是假打,是真打。李繼捧抵擋不住,節節敗退。

李繼捧打不過,便想了一個計謀,釜底抽薪之計。

他派人告知遼國,李繼遷,你們的女婿,西夏王,早出軌了,投靠了宋國,做了節度使,把你們蒙在鼓裡好久了。

李繼遷不解氣,便想了一個計謀,過河拆橋之計。

他派人告知宋國,李繼捧,你們的趙保忠,一點都不忠,早就投靠了遼國,做了平西王,把你們蒙在鼓裡好久了。

當兩個人的想法,做法都不謀而合的時候,我們一般會稱之為英雄所見略同。

但對於李繼遷,李繼捧兩個人的不謀而合,我只會說:「一丘之貉。」

打小報告這種事情,不怎麼上檯面,但是很管用。

遼國得到消息後,大怒:「李繼遷這個反骨仔」。

立刻點起兵馬,殺了過來。李繼遷知道打不過,老老實實龜縮在城裡,一動不動。

帶隊的韓德讓也不能真的攻城,如果殺了李繼遷,遼國公主豈不是要做了寡婦?他煞有介事地繞城幾圈,就撤兵了。

宋國得到消息後,大怒:「李繼捧這個二五仔」。

宋太宗立刻派李繼隆點起兵馬,殺了過來。李繼捧是真打不過,三下五除二就被李繼隆抓住了。

李繼隆問了個問題:「你叫什麼名字?」。李繼捧頗有急智:「罪人趙保忠」。

李繼隆微微一笑:「既然你姓趙,那就是天子的家事,我管不了了。」將李繼隆押送開封,聽候發落。

宋太宗也沒有太為難李繼捧,又給了他一個官職。宥罪侯,有罪侯的意思。

同樣清理門戶,兩邊的做法都不相同。

遼國對於李繼遷,雖然也出兵,也攻打,但基本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遼國人清楚,李繼遷對於他們是有用的。

但是宋國,直接把李繼捧一擼到底。因為他們知道,李繼隆已經沒有作用了。

李繼捧的倒臺還間接地影響到了另一個人,趙普。當初是趙普提議冊封李繼捧去牽制李繼遷。薦人不當,趙普難逃責任,自此也慢慢退出了政治舞臺。

宋太宗決定打另外一張牌,經濟制裁。

貿易戰這種事情,一千多年前就是我們玩剩下的,沒什麼稀奇。

宋太宗選的制裁項目是:青白鹽。

寧夏党項苦寒之地,物產貧瘠。當時能夠出產的只有戰馬和青白鹽。戰馬是軍需物資,党項人是不會拿來交換的。

剩下的只有青白鹽,寧夏所產鹽,色澤青白,稱為青白鹽。多少年來,党項人用青白鹽和宋人做物資交換,換取日用品。

青白鹽對於党項人很重要,幾乎是經濟收入的唯一來源。但是,宋朝就無所謂了。宋朝地緣遼闊,產出甚多。

禁止青白鹽交易,對於党項,相當於斷了一手一腳。但是對於宋朝,最多相當於剪個手指甲。

怎麼看都是宋朝划算。宋太宗覺得党項人會內部分裂,很快投降的。

但是,宋太宗很快發現,他錯了。

因為,他只算了經濟帳,沒有算社會帳。

政治家如果只會算錢,是做不長的。

古時候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

老百姓都是一樣的,百姓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吃飽,穿暖,手裡有幾個錢花。

至於什麼對錯,紛爭,你喊我罵,你打我殺,老百姓也就看個熱鬧。

有老婆,有孩子,有吃,有喝,才是正經。

但是,宋太宗這麼一搞經濟制裁,党項老百姓就不答應了。本來能靠青白鹽換點日用百貨,一些現金,逢年過節手裡能有點活絡錢。

不用去弄什麼分期,借唄,花唄。現在一下子沒了收入。党項老百姓自然對宋朝不滿。

矛盾是個好東西,就看怎麼用。

李繼遷很聰明地將党項內部的矛盾,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轉化為了党項和宋朝的矛盾,党項老百姓正常的生活需求和宋國帝國主義霸凌的矛盾。

打倒宋帝國主義!

於是,在党項和宋朝邊境,騷亂四起。你不賣,我就來搶。

宋朝邊境百姓,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掉。結果,吃了大虧。

宋太宗大怒,決定不制裁了,退群,開打。

擺開架勢,召集兵馬,史稱「五路伐夏」

相關焦點

  • 李繼勳、李繼隆、李繼遷是什麼關係?是兄弟嗎
    先來說比較熟悉的李繼遷,有人會疑惑,李繼遷我們也不熟悉啊,沒關係,只要說出一個人名你就知道李繼遷是什麼身份,處於一個什麼地位了。這個人就是李元昊,什麼你還不知道,那西夏總知道了吧,李元昊就是西夏的建立者,而李繼遷就是李元昊的爺爺。
  • 拋妻棄子、建國封王,大宋真的沒能力剿滅李繼遷這個無恥之徒嗎?
    然而正是這樣的無恥之徒卻在西北地區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國,但是當時的宋王朝為何沒有剿滅他,是因為沒有能力嗎?下面我們就來 聊聊這個話題。一:大宋之恥,西夏奠基人李繼遷1.野心勃勃,反叛無常的李繼遷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李繼遷其人如何。李繼遷是党項族人,是銀州防禦使之子,當時党項族首領李繼捧的族弟,在党項族內的地位可以說是超然的存在。
  • 党項中興聖人---李繼遷
    今天我們講的主角不是宋朝,而是党項中興聖人---李繼遷。    李繼遷向宋朝求和,宋朝不僅同意了,並且還把定難五州的所有權都還給了李繼遷。党項人在狂歡,漢人在憤怒。趙恆和他的大臣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把十多年無數戰士的生命、無法計算的物質投入都毀掉了。當時宋朝給的理由不妨用下面的疑問來代替:    疑問一:定難五州很重要嗎?沒有它過不了日子嗎?
  • 情懷滿滿卻少不了利益計算:趙光義郡縣党項、李繼遷西北叛亂
    別說李繼捧這個殘廢管不了党項人,就是李繼遷這個梟雄也管不了。後期搞割據,李繼遷是一邊跟大宋軍隊玩命死磕,一邊對党項部族連哄帶騙。哄不住,自己人就得把他玩死。但是,在趙光義看來:這是因為你李繼捧太笨,換我去治理你們党項人,那就肯定沒問題。這就是典型的中二:別人去做就是送死,而自己去做就是創業。
  • 米脂傳奇人物李繼遷:有志者事竟成,為西夏王朝的建立奠定基礎
    一、李繼捧歸宋 西北一直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米脂李繼遷寨造就了兩個傳奇人物:李繼遷與李自成。今天,我要講的便是李繼遷。 定難節度使李光睿去世,他的兒子李繼筠襲職,僅幹了兩年也去世了,位置就傳給李繼筠的弟弟李繼捧,然而這個李繼捧在党項人中缺少威信,不能服眾,於是,這個李繼捧就帶著家屬來北宋京城汴梁,朝拜宋太宗趙光義,表示願意納土歸宋,這是自動撤藩呀,趙光義自然高興的不得了,為了消除隱患,決定把党項拓跋氏貴族,也就是李氏宗親全部遷到京城。
  • 宋朝為何叫埋汰宋——宋朝的戰爭
    l上一篇我們講到真宗趙恆在澶州之戰的關鍵時刻做出了議和的決定,這個決定在今天看不僅是救了契丹,也是救了大宋。主將蕭撻凜死後,契丹軍被困在大宋腹地,四面受敵,這個時候契丹不能展現出一丁點的害怕,它做到了,或者說她做到了,蕭綽做到了。
  • 宋夏百年戰爭
    党項貴族聽說老大要投降,索性不再聽宋朝命令,轉而去捧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李繼遷是個梟雄,他以宗族、血親為口號,號召眾部落恢復祖業,與宋朝對抗。可當時的党項人與如日中天的宋朝相比,無異於蚍蜉撼樹,起初,李繼遷屢敗屢戰,在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為了扭轉局勢,李繼遷與遼結盟,娶契丹宗室之女,借遼朝的軍事力量壓制宋朝。
  • 百年之戰:大宋最難纏的對手,是誰?
    党項貴族聽說老大要投降,索性不再聽宋朝命令,轉而去捧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李繼遷是個梟雄,他以宗族、血親為口號,號召眾部落恢復祖業,與宋朝對抗。可當時的党項人與如日中天的宋朝相比,無異於蚍蜉撼樹,起初,李繼遷屢敗屢戰,在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
  • ——大宋興衰,皆在於此城下之盟
    獵獵北風卷龍旗,當宋真宗到達澶州之時,將士們沸騰了。《宋史紀事本末·契丹盟好》記載:「帝遂渡河御北門城樓,召諸將撫慰,遠近望見御蓋,踴躍呼萬歲。」《東都事略·寇準傳》也記載:「軍民歡呼聲聞數十裡,契丹相視,怖駭不能成列。」
  • 呂端,大宋王朝的「糊塗」宰相
    歡迎各地宗親收藏《世界呂氏總譜》首卷,收藏家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傳家之寶,福澤後人。請點擊下面連結關於《世界呂氏總譜》出版心路歷程毛澤東曾詩贈葉劍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裡面所提到的呂端,是北宋有名的宰相。
  • 不可知論與實用主義
    當然,日光之下,並無新事,這樣的視角在人類的思想譜系裡可以算是實用主義的一支。                什麼是實用主義?在《三松堂自序》中馮友蘭說:       「實用主義的特點在於它的真理論。它的真理論實際是一種不可知論。
  • 《迴鑾碑》為宋真宗詩碑,宰相寇準書丹,見證宋遼「澶淵之盟」
    從此宋遼維持了117年(1005——1122年)的和平局面。大家知道,在此之前,宋遼邊境一直摩擦不斷,北宋雖然常有斬獲,但總的形勢並不樂觀。1004年冬遼軍大舉南下,直取瀛洲、宋軍奮力還擊,殺傷契丹十餘萬眾,迫其遁去。可是,遼兵很快又捲土重來,兵臨冀州城下,北宋朝廷一片譁然。前方告急的文書一夜發來五次。
  • 大宋第一前夫哥
    張耆在人群中多看了劉娥一眼,覺得她長得水靈靈的怪可愛,就把他帶回了王府,推薦給了趙元休,從此開創了一段傳奇。十六歲的趙元休果然跟張耆的審美觀高度重合,當場拍板把她買下來,然後劉娥就住進了趙元休的王府裡,夜夜啪啪啪地——打撥浪鼓。但是這件事遭到了趙元休的奶媽秦國夫人的反對,她的理由很簡單,劉娥出身低微,而且結過婚,怎麼可能當太子妃,就命令趙元休把她趕出宮去。
  • 【觀劇讀史】《大宋少年志》中的秘閣在歷史上真有其事?揭開秘閣的神秘面紗
    《大宋少年志》播出以來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其故事內容講述了慶曆年間,一群性格迥異的少年因為種種原因加入到秘閣之中為維護宋朝安定與各方勢力的奸細鬥爭的故事。除了沉迷於跌宕起伏的劇情和主角們爆表的顏值,還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其中對歷史細節的還原。
  • 基努裡維斯《四十七浪人》籌備續集
    時光網訊據外媒報導,基努·裡維斯主演的日本題材奇幻動作片《四十七浪人》將拍續集,由演員、導演、動作導演袁隆(《花木蘭》)中文版預告片2013年上映的《四十七浪人》講述一群武士為死去的主人報仇的故事。2013年上映的《四十七浪人》口碑和票房都不算成功,1.75億美元投資全球票房1.51億美元,算上宣發等費用,據估算給環球帶來將近2億美元的巨虧。爛番茄16%的新鮮度,IMDb評分6.3,時光網評分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