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小說家約翰·勒卡雷於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因肺炎去世,享年89歲。
他的很多作品,如《柏林諜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夜班經理》等都被成功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評論家和讀者看來,勒卡雷是「無可爭議的英國文學巨人」,他「定義了冷戰時代,無畏地對權力說出了真相」。
當地時間2017年10月15日,德國漢堡,英國間諜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在音樂廳發表演講並展示新書。 人民視覺 資料圖12月14日,作為勒卡雷的忠實讀者和粉絲,作家小白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我心中,勒卡雷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其文學價值在國內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國內讀者心中,對于勒卡雷的普遍定義是「間諜小說家」,在小白眼中,勒卡雷的寫作表面以戰爭為主旋律,實際是描繪戰爭背後的人性、國家之間的微妙關係,遠超出間諜小說的範疇。「他的寫作和所描繪的冷戰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幾近融為一體。」
作家小白提到,他從很小就開始閱讀勒卡雷的作品,產生濃厚興趣,之後又主動去翻閱了英語原版作品和傳記,對勒卡雷的人生有全面的了解,對他的喜愛也從作品擴展到本人。「我喜歡他在文本中體現的人生態度,用壞心眼來看世界,用好心眼來對待世界。」在他筆下,殘酷地解釋了人性的複雜、狡詐和陰謀詭計,但他對世界卻充滿了善意和寬容。這與小白喜歡的另一位作家伊恩麥克尤恩有異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當麥克尤恩來到上海時,兩人有過一次對話,原來,麥克尤恩也是勒卡雷的忠實讀者。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如果要我把勒卡雷的作品進行排序,《小鼓女》無疑是排名第一的。」小白笑稱,除此之外,他還喜歡《完美的間諜》《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等作品。《小鼓女》是勒卡雷出版於1983年的一部間諜小說,講述以色列間諜頭目馬丁庫茲為了刺殺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哈利勒,招募了一位激進的左翼英國女演員查莉,在複雜的境遇中,查莉發現自己深陷矛盾和糾結的痛苦。有評論家認為:「《小鼓女》之於間諜題材,就如同《包法利夫人》之於通姦、《罪與罰》之於犯罪題材一般。」在他看來,《小鼓女》的文本十分複雜,在寫作的現代和差異性形成迷人的張力,重新定義了類型小說和嚴肅文學之間的界限。「我今天看到作家、翻譯家黃昱寧的話——寫冷戰小說的大師勒卡雷今天過世了,但是新的冷戰又要開始了。這句話十分觸動我。」小白說。「他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可能也會成為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