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又稱「痛風性關節炎」,為高尿酸血症常見症狀之一。
體內尿酸濃度過高(超過其飽和度——420μmol/L),就易析出尿酸鹽結晶,這些晶體易吸附、聚集在關節處。
這造成的結果是關節水腫、變性並伴隨劇烈疼痛,似火燒又似蟻噬,醫學上稱之為「痛風」。
孫先生在去年年末體檢查出尿酸偏高,醫生叮囑要少吃高嘌呤食物,尤其是海鮮、動物內臟等。
孫先生對高尿酸也有些了解,知道痛風的嚴重性,因此開始改變飲食,這一年來都在吃素,他還自嘲過上了「兔子」的生活。
可就在上周,孫先生剛下班回家,腳趾劇烈疼痛,像被火燒,趕緊脫了鞋子,發現腳趾腫的厲害。
入院檢查,發現尿酸值高達610μmol/L,診斷為痛風,孫先生很是委屈,自己強忍著不吃肉,竟還患上了痛風。
醫生:3種蔬菜是「嘌呤大戶」,儘量少吃
醫生在詳細了解孫先生的飲食後發現,其尿酸升高的誘因就在「飲食」上,體內尿酸的1/3直接來自食物中的嘌呤,孫先生雖然吃素一年,但無意間攝入了大量的嘌呤。
◇香菇
香菇屬於可食用菌類,營養豐富,受很多人喜歡。
但香菇嘌呤含量較高,每百克嘌呤含量達到了214mg,屬典型的高嘌呤食物,高尿酸患者要少吃。
◇紫菜
紫菜蛋白質含量遠高於一般蔬菜,還吸收了海水中豐富的無機質,且很少人能抵抗紫菜蛋花湯的美味。
但紫菜中嘌呤含量相當高,每百克紫菜中含有274mg嘌呤,甚至高於一些肉類和動物內臟,是高尿酸人群應忌口的。
◇蘆筍
蘆筍又叫「白筍」,出土後也被稱為「綠筍」,營養豐富、口感滑嫩,活躍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蘆筍中的嘌呤含量也很高,同為高嘌呤食物,高尿酸人群要多加注意。
高尿酸有什麼危害?
尿酸長期居高不下,不僅易導致痛風,還會干擾泌尿系統,嚴重傷害腎臟。
泌尿系統是尿酸以及尿酸鹽排出的主要途徑,這個過程中,尿酸鹽易沉澱在腎臟以及尿道。
尿酸鹽沉澱在腎臟,會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導致尿酸鹽以及代謝毒素滯留,危害腎臟健康;
尿酸鹽沉澱在尿道,會對排尿形成幹擾,導致排尿障礙,此時,腎臟還會對尿液進重吸收,這會導致更多毒素滯留,進一步傷害腎臟。
尿酸長期居高不下,高尿酸性腎炎、腎功能不全、腎衰以及尿毒症的風險都會隨之升高。
防範高尿酸,牢記「2多、1少」
2多——多運動、多補充營養素
◆多運動
堅持運動,對降尿酸大有幫助。
經常運動的人,機體新陳代謝效率更高,這有助於尿酸的排洩,從而減少體內尿酸含量;
運動還能增加脂肪的消耗,體脂減少,黃嘌呤氧化還原酶失衡的風險會降低,有助於維持嘌呤代謝,避免生成更多內源性尿酸。
◆多補充營養素
機體健康離不開人體中數十種微量元素的支持,如:水蘇鹼、類黃酮、胺基酸等營養素都非常重要。
雲臺冰菊中蘊含大量的上述元素。
類黃酮可以很好地降低高尿酸對機體組織的傷害,對腎臟以及關節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水蘇鹼和胺基酸對嘌呤代謝的穩定有很好的穩定和維持作用,避免大量尿酸生成,對尿酸鹽的溶解以及體內尿酸的排洩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熱水衝泡雲臺冰菊,適合日常飲用,上述元素更易被吸收。
1少——少喝酒
◆少喝酒
俗話說「酒多喝一口,痛風跟你走」。
酒類不屬於高嘌呤食物,卻是高尿酸人群不得不重視的。
酒精的大量攝入極易幹擾腺嘌呤核苷酸的分解,進而導致嘌呤代謝紊亂,這是內源性尿酸大量生成的常見誘因之一。
此外,飲酒還會促進人體乳酸的生成,這種物質和尿酸在排洩上是處於「競爭」關係的,會很大程度上幹擾尿酸的排洩,進一步升高尿酸濃度,易加重病情。
小知識:
嘌呤喜「水」
嘌呤類化合物水溶性較強,食用嘌呤偏高的蔬菜或肉類時可以先焯水,這有助於減少食物中嘌呤的含量。
但同時,這也意味著肉湯或高嘌呤食物煮製的湯中有更高的嘌呤含量,故肉湯、海鮮湯、蘑菇湯等「高嘌呤湯類」同樣是高尿酸人群應該注意忌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