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現身」手遊 搭網際網路「快車」-油紙傘,傳承...
東方網記者曹磊8月7日報導:與大眾印象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時」和與社會脫節不同,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傳統文化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於日常生活中,為大眾所談論與欣賞。 近日,蘇繡、油紙傘、惠山泥人、口技、以及四川巴中皮影戲等紛紛出現於騰訊手遊《尋仙》中,引發新一輪關注。
-
又一位73歲著名老藝術家因病去世,曾培養範偉,一生熱愛相聲表演
就在今天,國家一級演員、瀋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陳連仲先生因病逝世了,享年73歲,看到這個名字,很多網友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但是說起其弟子範偉,相信大家立馬拉近了和陳連仲先生的距離。消息一經證實,很多相聲界的藝術家們為之惋惜,他們紛紛向其家人表示慰問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義無反顧
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也是世界級難題,中國的非遺保護是上世紀末開始的,在本世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體系。例如,景泰藍工藝,到上世紀末其傳承人已經出現斷層,工藝產出規模縮小,社會知曉度下降,新中國成立初期,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清華大學營建系成立了一個工藝美術教研組,搶救瀕於滅絕的景泰藍工藝,對於景泰藍工藝的恢復、傳承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73歲相聲名家陳連仲去世,他的相聲你一定聽過,演員範偉是其徒弟
關注貓眼娛樂,走在娛樂最前沿8月15日,瀋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陳連仲因病去世,享年73歲。很多粉絲一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感到非常惋惜,因為陳連仲的一生都在為藝術做貢獻。也希望天堂還會有老藝術家喜歡的相聲。
-
海南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南除了我們熟悉的陽光、沙灘、海水之外,還有許多令人稱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到目前為止,海南省已基本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搜集各類資源線索10萬多條,建檔2千多個。
-
吳語之殤——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殤
可是現在,據最新一份中國6到20歲能夠熟練使用方言人數比例的調查,吳語佔比最低,而吳語正是蘇州評彈的靈魂,這就讓蘇州評彈面臨著沒有繼承人的危險,吳語之殤,只是一個縮影,這也就是蘇州評彈,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殤。希望我們都能儘自己一份力量,保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我們的蘇州評彈和那個溫婉的江南。
-
正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正定傳統繩編技藝的特點是每一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根絲線編織而成,每一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互相結合或者搭配,就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寓意深刻、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品。其次是在繩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編織了立體圖案(如十二生肖和花卉)及各種首飾,充分體現了傳統技藝的觀賞性和實用性。2015年入選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
韓國佛教燃燈會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佛教...
(觀察者網訊)12月16日,繼江陵端午祭、阿里郎、醃製越冬泡菜文化等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後,韓國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Lantern Lighting Festival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弟子是著名演員範偉:15歲範偉拜在瀋陽曲藝團相聲演員陳連仲門下
沒想到著名演員範偉,在1978年剛滿15歲拜在瀋陽曲藝團相聲演員陳連仲門下,學習相聲表演。今天陳老不幸離逝,是相聲界一大損失。範偉,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白舉綱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產
Reborn組合開啟「逛吃模式」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四期將於本周五晚21:10播出。本期歸鄉人白舉綱化身段子手、爆「梗」不斷,他將帶領Reborn組合、彭宇走進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瀘州油紙傘的製作,探秘同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先市醬油的傳統釀造工藝,尋找堯壩鄧黃粑的傳承人,邂逅地道的瀘州風味。
-
相聲名家陳連仲享年73歲去世!徒弟範偉曾許諾要照顧其一輩子
第一眼看見這則消息的我,內心十分的感慨,時間就是過得這樣快,前幾日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沈冰才剛剛完成出殯,眾人還沒有從悲傷的情緒當中走出來,就發出了一則關於陳連仲去世的消息。陳連仲是瀋陽有名的相聲表演家,曾經為國家保留下了最珍貴的非遺產項目,並且也成為了非遺項目瀋陽相聲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
阜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拳」傳人張玉亮再次收徒
阜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拳」傳人張玉亮端坐正堂中國網訊 2017年5月1日上午,安徽省阜陽市傳統武術「張家拳」第四代傳人張玉亮先生再次開門收徒。張家拳是阜陽著名老武術家張玉山先生創立並在家族內沿傳的一種拳種。2016年被列為阜陽市潁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第三代傳人張棟才從小秉承家傳跟隨父親習武學醫, 1958年應徵入伍,入選南京軍區「八一」武術隊,195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屆全軍運動會,獲得武術全能第二名。1959年10月張棟才作為「八一」武術隊運動員,參加了第一屆全國運動會武術比賽獲得對練第6名。
-
南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美術
目前,南安市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8類79項,其中國家級保護名錄2項,省級保護名錄9項,泉州級保護名錄34項;共有代表性傳承人32人,其中省級傳承人2人、泉州市級傳承人26人;建有英都拔拔燈、蛇脫殼古陣法、南音、高甲戲、木偶雕刻等5個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 南安非遺傳統美術有4項,泉州市級3個,南安市級1個。
-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客家木偶戲走進龍巖學院
木偶藝術家們現場示範木偶戲孫悟空、豬八戒打白骨精片斷的操縱技巧。 上杭縣客家木偶藝術傳習中心主任邱保銘介紹,上杭客家木偶戲,俗稱傀儡戲,自明朝初年傳入上杭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經過歷代藝人的傳承發展,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徵,成為客家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總結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寶貴經驗,充分發揮優秀保護實踐的示範引領作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振興水平。
-
新寶堂與廣東著名電視劇《七十二家房客》品牌贊助合作暨新會陳皮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啟動
8月11日,廣東新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寶堂」)與廣東著名電視劇《七十二家房客》(以下簡稱《七十二家房客》)品牌贊助合作暨新會陳皮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啟動,《七十二家房客》劇組製片人 梁柱、製片主任 何志榮、導演 郭昊明、演員 吳家輝、演員 盧全等劇組成員和廣東新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柏忠出席揭牌籤約儀式。
-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冬寧、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小虹、福建老字號協會會長鄭禮水、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福建非遺》原編輯部主任劉如珍參加儀式並致辭,此次啟動儀式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劉藝主持。
-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技藝項目啟動...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傳統技藝》項目負責人孫冬寧,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小虹,福建老字號協會會長鄭禮水,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福建非遺》原編輯部主任劉如珍參加儀式並致辭,此次啟動儀式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劉藝主持。
-
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遭受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同時公布的還有1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
昆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保護融入城市古鎮旅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6月13日,2020年中國(昆明)官渡第十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在昆明市官渡古鎮非遺中心拉開帷幕。活動引得大量遊客駐足圍觀,參與「非遺練習生」活動,親身體驗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