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有個縣,以芋頭聞名全國。這種芋頭個大好吃,營養豐富,是製作菜餚點心的上乘原料。把它切成薄片,油炸後夾在豬肉裡做成「紅燒扣肉」,風味特殊,肉不膩口,是宴會上的一道名菜。令人覺得神奇的是:當地有一個著名的巖洞,洞內第一個景點就是一個巨大的天然鐘乳石,和當地荔浦芋的形狀非常相似,栩栩如生,令人讚嘆不已。
剛才說到的這個縣就是桂林市荔浦縣,這個景點就是銀子巖。銀子巖位於荔浦縣馬嶺鎮,距陽朔20公裡,號稱「世界頂尖溶洞」,是桂林市一顆璀璨的明珠。銀子巖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貫穿十二座山峰,屬層樓式溶洞。洞內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鐘乳石,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宛如夜空的銀河傾斜而下,閃爍出像銀子、似鑽石的光芒,所以稱為「銀子巖」。銀子巖溶洞分為下洞、大廳、上洞三個部分,洞內絢麗幽美的景點有28處。奇特的自然景觀堪稱鬼斧神工。色彩繽紛而且形象各異的鐘乳石石柱、石塔、石幔、石瀑,構成了巖溶藝術的萬般奇景,被世人譽為「世界溶洞奇觀」。
走進銀子巖溶洞,首先呈現在遊客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荔浦芋頭」, 它是一根高2米、厚1米的石筍,惟妙惟肖, 神似當地特產荔浦芋,好像冥冥之中造物主早有安排。溶洞內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三絕」和「三寶」。「三絕」是雪山飛瀑、音樂石屏和瑤池仙境。「三寶」是佛祖論經、混元珍珠傘和獨柱擎天。
溶洞的第一絕:雪山飛瀑。構成「雪山飛瀑」的鐘乳石潔白晶瑩、銀光閃閃,就像夜空的銀河傾斜而下,又像從石崖上奔瀉而成的一匹銀瀑。它們在黑暗中閃爍著像銀子般的光芒,不禁讓人想起李白寫的詩:「飛流直下3000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再往前走, 一組乳白色的石屏映入眼帘。 這是銀子巖的第二絕,「音樂石屏」。 此石屏高約3.5米,寬約5米,由數十片細長石屏連在一起形成的,深淺厚薄各不相同,活脫脫像一架古琴,更讓人稱奇的是,只要輕輕敲打一下,就會發出悅耳動聽的音律,猶如「天籟之音」, 讓人陶醉。難怪遊人在此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銀子洞的第三絕叫「瑤池仙境」,這是銀子巖最美的景觀。只見一片片大大的鐘乳石在彩燈的照映下,五顏六色,流光溢彩。最底處是個非常華麗的水池,池水清澈如鏡,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光彩。池邊有一排15米高的石幔 ,像一掛巨大的珠簾玉錦倒垂淺池之中, 婀娜搖曳,輕盈優美。據說這裡是楊貴妃當年沐浴的華清池。
銀子巖三寶之一是「佛祖論經」。小心翼翼地穿過仙苑過道,我們來到了「佛祖論經」的鐘乳石地帶。抬頭仰望,只見石壁上有一個大佛坐在那兒聚精會神地說經,下面端坐著眾多石筍群佛,正在虔誠地聆聽佛祖傳經布道,遊客耳邊還能聽到誦經的音樂,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來到如此神聖的佛堂,遊客們不禁也雙手合十,向著大佛拜了拜。
走近銀子洞的第二寶:「混元珍珠傘」,但見一把巨大神傘插在不遠處的石筍上,據說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派天王用傘收服他,可悟空用他那如意金箍棒把傘捅了一個大洞,為了怕他再搗亂,玉帝把傘收於洞中,並派觀音菩薩、土地公公、託塔李天王……來守護。這把大傘如今成了銀子巖溶洞的鎮洞之寶。
最令人震撼的是巖洞的第三寶:「獨柱擎天」。 只見一根石柱直衝雲霄,它高達26米,頂天立地,像南天一柱的定海神針。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其實這石柱離地面還有1釐米,原來是洞頂長到地面的石柱。
銀子巖溶洞除了具有代表性「三寶」、「三絕」看點外,洞內幾乎一步一景。有的地方好似敦煌石窟,有的地方則宛如一幅壯錦,有的地方像棲息於森林的飛禽走獸,還有的地方像莊園裡的各種瓜果蔬菜……這些鐘乳石千變萬化、大氣磅礴、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銀子巖外面,是一派優美的田園風光。遠眺群山環繞起伏,農家屋舍聚集山下;近看田野阡陌縱橫,農民在田間辛勤勞作。撲面而來的田園氣息讓人為之陶醉,「詩境家園典範」的美譽名不虛傳。
遊完桂林的銀子巖,筆者不禁作打油詩一首:酷暑炎炎,烈日當空。別人爬山,我們鑽洞。洞內風景,與眾不同。森林飛瀑,往下直衝。石筍石柱,接起長龍。帳幔搖曳,宛如仙宮……隨手一拍,就可發送。美哉桂林,猶如做夢!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