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旅遊業:00後出境遊增幅近200%,沉浸感成旅行新特徵

2020-12-23 第一財經

又到了制定新年計劃的時候,過去的2019年,旅遊產業呈現出不少新特徵。

飛豬、攜程、同程旅遊、途牛、驢媽媽等的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各個省級區域的旅遊消費人次均較去年明顯增加,其中吉林、甘肅、湖南、四川、山東旅遊人次同比上升均超20%,並且有21個省居民旅遊消費金額較2018年有所增長。

與此同時,不同區域、性別、年齡的消費者旅行呈現出顯著的偏好差異。三四線城市不但成為旅行消費大軍,也日漸成為旅行的目的地市場。00後出境遊增幅近200%。追求旅行個性化、品質化、沉浸感已成為中國遊客全球玩的新特徵。

00後出境遊增幅翻番

根據飛豬的消費洞察,不同年齡的消費者旅遊偏好差異不小。2019年,80後在全球各地旅行的分布相對平均。90後最愛海島,而且是特別貴的那種,均價近萬元的馬爾地夫和模里西斯最受90後歡迎。00後還普遍在念書階段,出境以留學或遊學為主,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是最主要的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00後的出境群體正快速擴大,增幅近200%,同比翻了一倍。但從消費金額來看,60後「銀髮族」的旅遊消費金額整體是00後的三倍。

從旅遊商品上看,00後喜歡買主題樂園門票和境外一日遊。60後則更追求心靈和身體的雙重放鬆,靈隱寺門票、境內外接送機等,均位列銀髮族最喜愛的旅行商品。

跟著影視劇去旅行,刷新旅遊「之最」

在2019年,女性是旅行主力軍,超6成旅行由女性主導,但男性更愛探索新興小眾目的地。比如,選擇孟加拉國、沙烏地阿拉伯、吉爾吉斯斯坦、奈及利亞等地旅遊的消費者中,男性佔比均超過60%。

在2019年,遊客出遊動機更加單純、隨性。一部影視劇、一場音樂節、一次馬拉松賽事……都可以激發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長安十二時辰》、《飛馳人生》、《都挺好》、《千與千尋》等影視劇熱播,取景地吸引了粉絲紛紛慕名而來打卡。《長安十二時辰》帶熱了西安旅遊,攜程平臺上飛西安機票搜索量暴增140%。飛豬數據顯示,2019年7月~9月《長安十二時辰》播出期間,西安的旅遊熱度同比上漲超20%。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時,重慶旅遊熱度亦上漲超15%。

同時,美食決定了「吃貨」的旅行方向。小龍蝦上市、大閘蟹開捕、開漁季到來、去成都吃火鍋……一些美食的明星產地能看到遊客的身影。2019年品蟹季期間,蘇州、高淳、舟山、寧波、揚州、珠海等地預訂火爆,一些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100%。

2019年,遊客們也在不斷打破2018年的出遊紀錄。

根據攜程大數據,2019年「最大金額旅遊訂單」來自攜程遼寧某門店的一個郵輪訂單,總金額超1100萬元,3000人一同出行。「酒店控」出遊,尤其關注住宿環境,偏愛住高星酒店,一位來自威海的遊客全年花費60萬元,打卡世界各地五星級酒店,成2019年住酒店花費最多的用戶。很多「空中飛人」幾乎每周都要坐2到3次飛機,飛越各個城市之間。2019年最能飛的用戶來自成都,全年飛行次數達112次,飛行裡程數相當於繞赤道8圈。

4小時飛行圈目的地受寵

伴隨著旅遊消費大眾化成為趨勢,一線、新一線城市居民消費力愈發強勁。攜程、飛豬、同程旅遊等大數據顯示,2019旅遊消費二十強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杭州、重慶、南京、天津、武漢、西安、蘇州、青島、長沙、昆明、瀋陽、寧波、東莞、鄭州、佛山。

旅遊消費人群開始向更為遼闊的三四線城市擴散。其中,張家界、義烏、喀什、宜興、西昌、麗水、開封、荊州、遵義、泰安等城市消費潛力持續釋放,2019年人均消費同比增長50%以上。三線及以下城市出境遊人次同比增長160%,超過一線城市。

飛豬統計數據顯示,高鐵開通對旅遊消費有巨大促進作用。杭黃高鐵開通一年,杭州與黃山間的遊客同比增長了超180%。

同時,日本、泰國、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越南、英國、印度尼西亞、法國是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出境遊十大熱門目的地,飛行時長4小時左右的目的地佔據6席位置。此外,到杜拜、阿布達比等地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依舊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

上海穩居入境遊客首選目的地

中國不僅向全球輸出大量的遊客,還吸引到海外遊客前來旅遊。攜程大數據顯示,2019年的入境遊十大熱門客源地分別為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和馬來西亞。

受益於2019年5月日本的「黃金十連休」,近10萬日本遊客赴中國遊玩,日本一躍成為2019年入境遊第一大客源地。

西安、成都等有歷史文化底蘊和特色的目的地,越來越受外國遊客青睞。在2019年入境遊熱門城市排行榜上,上海、北京、廣州位列前三甲,深圳、成都、杭州、青島、南京、西安、廈門等城市緊隨其後。另外,越來越多外國遊客對中國功夫表現出濃厚興趣,到河南習練少林拳、太極拳成為旅程中的重要一站。

體驗更地道的各地文化美食同樣被外國遊客追捧,令為他們提供多語種服務的當地嚮導火了起來。據統計,攜程當地嚮導平臺擁有300名多語種當地嚮導,工作語言包括英語、日語、俄語、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等在內,2019年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50%。

業界預計,2020年,個性化旅遊產品依然會持續受歡迎,而95後與00後將越發成為旅遊出行的主力人群。

相關焦點

  • 2019年00後出境遊人次增近200%,女性成旅行主力軍
    另外,00後出境遊人次同比增幅近200%,出境直飛航線的開通更讓越來越多的國人從家門口就能飛往全球。00後出境遊人次同比增幅近200%根據飛豬的消費洞察,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之間,存在明顯的旅遊偏好差異。
  • 窮遊網崔莉:高品質、個性化和深度的旅行成為新需求
    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遊旅遊人數達1.49億人次,同期增長14.7%,呈持續增長趨勢。旅行者的需求也呈現多元化轉變。「旅行者出境遊的頻率不斷提升,對旅遊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正逐漸從早期的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結構轉變,並呈現更加個性化、深度等特點。」崔莉表示。在旅行者進行目的地的選擇時,「個性化」特徵也愈加明顯。從2018年起,小眾目的地開始嶄露頭角。
  • 2019演出破200億 周杰倫成為近3年演唱會票房冠軍
    從消費結構來看,中國觀演人群也已呈現「低頻次、高單價、穩輸出」的消費特徵,各個年輕群體、不同圈層觀眾的觀演取向正逐漸清晰,90後至00前已成為演出消費的主力軍,2019年其佔觀演用戶群體比例超55%。其中,95後購買力持續增長,2018年、2019年佔比分別為22%、31%。
  • 十一旅遊業復甦真相:出境遊轉國內,卻遭遇「假高端」 | 網際網路數據...
    而2019年的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同期全國共接待遊客5.42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526.3億元。這意味著,今年國慶假期遊客人次和旅遊收入分別同比恢復78%、68%。但在恢復的背後,有人歡喜有人憂。與其說這是旅行市場的復甦,不如說是一次「結構性修復」。十一旅遊市場火爆的背後,是出遊花費的下降,境外遊仍未開啟,短途遊增速首次超過長途遊。
  • 超八成大學生畢業旅行選自由行 五成選擇出境遊
    周培駿 製圖  據《青年報》報導,超過八成大學生畢業旅行選擇自由行,五成大學生選擇出境遊。  根據此次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的畢業旅行目的地前五名依次是:泰國清萊、海南三亞、四川九寨溝、新疆天池、寧夏銀川,後四項均為國內知名旅遊勝地。  【方向】 五成學生偏向去境外旅行  調查顯示,相比在國內旅行,54.8%的大學生更想要出境去體驗生活。世界那麼大,大學生朋友還是想去看看。
  • 「途家美宿家」入選特色住宿營銷案例 CBO李珍妮解析疫後民宿發展...
    近期,2020年品橙旅遊大住宿論壇暨「中國住宿大獎」頒獎典禮在杭州召開,來自知名連鎖酒店集團、大住宿領域、在線旅遊平臺、旅遊投資機構、旅遊地產商等200餘高管代表齊聚,共同挖掘疫後住宿市場的新視角新商機。
  • 2019演出票房邁入200億大關 增速超電影 周杰倫摘演唱會票房冠軍
    3月25日,燈塔研究院發布《回望崢嶸 企盼春天——2019年演出行業洞察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演出票房邁入200億大關,同比增長7.29%,票房增速趕超電影市場。總體來看,2019年市場消費結構「年輕化」趨勢明顯,呈現「低頻次、高單價、穩輸出」的特徵,95後購票能力持續看漲,成電影演出消費主力;「跨城觀演」成為新常態,沿海演出消費升溫。報告還對2020年演出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 畢業旅行成時尚 結伴出遊是主流
    日前,驢媽媽旅遊網根據其平臺預訂數據及針對畢業學生的調研情況發布《2019畢業旅行大數據》。數據顯示,今年畢業旅行的出遊高峰主要集中在6月上、中旬。同學、好友結伴出遊是畢業季旅遊的主流,佔比高達七成。自由行的遊客佔比超過68%,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畢業生選擇到達目的地之後再預訂1-3日時長的當地遊產品,今年畢業季,驢媽媽平臺當地遊預訂人次同比增長28%。
  • 旅遊APP競品分析報告:攜程vs去哪兒旅行vs飛豬出境遊
    調研背景根據易觀數據發布的《中國在線旅遊預訂市場發展圖鑑2019》,我國的旅遊市場在2019年雖依舊欣欣向榮,但增速減緩。旅遊人次同比增長率從2017年的12.8%回落到2019年的9.6%,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率從2017年的15.1%回落到2019年的9.2%。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出境遊市場增勢明顯。
  • 2021年旅行新風向:次數少、旅期長、離家近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1月30日報導稱,2021年假期旅行的特點是次數少、旅期長、離家近。全文摘編如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相比2020年,2021年旅行將變得更加容易。機場將有更多航班起降。更多的國家將接待遊客,限制措施也會更少。然而,正如統計學家喜歡說的那樣,這些進步的起點很低。
  • 疫情常態化之下旅遊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疫情終會過去,旅遊業終會振興,但是傳統的旅遊發展模式及其相適應的旅遊發展理論,以及資源規劃、發展動能和組織方式,很可能會一去不復返了。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業不是簡單地回到過去,而是要有新思維、新動能和新模式。
  • 百年曆經九次大危機,現代旅遊業的坎坷與成長
    作為疫情下首當其衝的行業之一,旅遊業遭受到了斷崖式的重創。根據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的說法,2019年中國旅遊業總收入為6.5萬億元,按此估算,平均停滯一天,旅遊業便損失176億元。那麼,從2020年1月24日武漢宣布封城,全面進入抗擊疫情狀態以來,即使疫情回暖後出現了30%-40%的復甦,損失已逾萬億。旅遊業後續將如何發展,行業多久能夠恢復,人們對旅遊的需求是否會改變目前難以判斷。
  • 經濟學人精讀:旅遊業回暖!週遊世界還是周邊遊?
    五一期間旅遊業雖有所回暖,但據新聞報導,與去年「五一」假期相比,今年日均接待遊客不足19年假期的一半,在假期多了一天的情況下旅遊收入僅為去年36.74%。, when people made nearly 200m trips.
  • 窮遊網崔莉:超前布局「聲音」市場,加強高品質旅行內容屬性
    正因如此,窮遊網今年推出了「品質共創計劃」,幫助國內目的地進行品質升級,助力國內旅遊業更好地與國際進行接軌。 據了解,窮遊在今年5月針對用戶的調研報告顯示,大多數用戶表示在國內目的地當地的旅遊消費在5000元左右,這顯然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與此同時,更多遊客希望有更好的境內度假產品,窮遊推出的諾爾丹營地度假產品一天賣出了200萬元。
  • 疫情反覆旅遊業難破冰 網紅、直播、線上拓新機
    國內疫情防控不斷升級,中高風險地區持續增多,取消大型活動、限制家庭聚會人數、學生提前放假、倡導本地過年等疫情防控措施,成了今年春節前獨特的風景線,這讓原本預定安排好的遊客陸續退訂,2021年的春節遊市場再度面臨萎縮壓力。
  • 小紅書跨界「種草」旅遊業,出圈的底氣在哪兒?
    以社區「種草」起家的小紅書在美妝界混得風生水起後,於近期開始跨界旅遊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遊業一片愁雲慘霧。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圈「搞事情」,小紅書究竟有幾分底氣?用戶使用小紅書APP。這些舉動似乎是小紅書在沒有官宣的情況下,開始涉足旅遊業的訊號。而不少業內人士覺得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小紅書的優勢就是善於『種草』。隨著優質用戶的增加,越來越多人喜歡在小紅書上打卡網紅目的地、分享自己的旅行筆記,小紅書拓展旅遊業便顯得順理成章,這是『情理之中』。
  • 小紅書跨界旅遊業, 出圈的底氣有幾分?
    以社區「種草」起家的小紅書在美妝界混得風生水起後,於近期開始跨界旅遊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遊業一片愁雲慘霧。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圈「搞事情」,小紅書究竟有幾分底氣?
  • 旅遊業開啟復甦期,各省市景點相繼開業!
    三亞將設旅遊推廣局,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三亞市旅文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旅遊推廣局的設立,是三亞市委、市政府在率先發布《三亞市支持旅遊企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後提前謀篇布局的又一項重要措施,將為疫情後旅遊市場加快恢復,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保障。
  • 出境遊寒冬凜冽,春天還有多遠?
    令人意外的是,胡和平並沒有提及出境遊。此前張文宏等專家也表示,杜絕新冠肺炎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蔓延和持續,需全民接種疫苗比例超過60%,否則全球重啟仍將面臨挑戰。張文宏預計,從疫苗上市到世界各國陸續接種,這一過程將持續一年至兩年。「不出意料應該在2022年的春天,說不定我們就可以開始重新背起行囊,到世界各地去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