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炸不響的爆米花,吃的只能是寂寞了

2021-02-11 吃貨研究所

去年有一個令人心碎的新聞:兩人模仿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結果引發酒精爆炸事故造成一死一傷。有些小夥伴震驚地發現:原來爆米花是這麼危險的零食啊?但是在我印象裡,爆米花就是伴隨著巨大爆炸聲而製成的一種零食.

圖丨soogif

我小的時候,如果聽到院外邊傳來「砰」的一聲巨響,第一反應就是找奶奶盛半碗大米,要點兒零錢飛快跑到胡同裡,尋找一個衣服上蹭滿了灰、坐在小椅子上一手拉風箱,一手轉一個很特殊的「鐵葫蘆」的大叔。當「鐵葫蘆」加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會把這個罐子放入一個套著膠皮的袋子裡,然後用一個扳手打開蓋子,一般是用腳踹,這時伴隨著驚天動地的「呯」一聲巨響,罐子裡的米花被嘣到袋子裡,圍觀的人都會虎軀一震。

圖丨soogif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一天我突然發現,電影院裡的爆米花竟然和我小時候吃到的爆米花長得不!一!樣!我依稀記得,小時候用「鐵葫蘆」爆出的玉米幾乎都是圓形的,表皮雖然碎裂成細小的碎塊,但都還緊包在玉米粒的外表,就好像爆開的時候外邊有一層堅固的網包著玉米,沒有讓表皮飛出去還貼在玉米上。而電影院賣的爆米花,就像從內往外炸開,表皮被拋飛並且成了不規則形。前一種爆米花被稱為「蘑菇球形爆米花」,而後一種則被稱為「蝶形爆米花」。

圓形爆米花和蝶形爆米花的對比丨wikipedia / Bunchofgrapes球形爆米花的形狀比較規則,結構也更加均勻,吃起來比較酥脆而且幾乎沒有渣,蝶形爆米花形狀會各式各樣,爆開後的組織容易受潮而影響口感,殘留的玉米渣較球形的多,而且我感覺圓形爆米花的味道也更好,至少更甜。

芝士爆米花丨wikipedia / BrokenSphere

除此之外,兩者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樣。小時候常見的中式爆米花是依靠高溫和密閉的容器突然打開使玉玉米粒外部的氣壓突然下降,而內部的高氣壓來不及釋放,就「炸破」外皮而成花了。

而現在隨處可見的西式爆米花則是通過玉米內部水蒸汽撐破外皮而爆開的。這種玉米「爆」的效果要比中式爆米花好很多,體積通常能增加四五十倍。

現在有一種說法,球形爆米花和玉米品種有關係,但目前沒有得到驗證。起碼用中式方法,家裡隨便抓一把幹玉米粒都可以,而西式爆米花通常用比普通玉米粒小、外皮也更加堅硬、密封性也更好的玉米粒為原料。

圖丨forkfingerschopsticks

玉米經過簡單的加熱後就會膨脹,形成的就是這種蝶形爆米花。早在3000多年前馴化玉米的印第安人就已經掌握了做這種爆米花的技術,而將其推廣成為一種全球性食品的則是一位名為查理斯·克裡斯特(Charles Cretors)的美國人的功勞。在1893年查理斯改良了爆米花機將其小型化並裝上了輪子,把這玩意兒帶到了芝加哥世博會,之後爆米花攤就風靡於西方國家。

我們在電影院裡吃的大多數爆米花,都是在查理斯先生製造的爆米花機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設備上製造出來的。那麼,為什麼大家會在看電影的時候吃爆米花而不是別的呢?其實在最初的時候,電影院裡是不讓吃爆米花的,因為當時的電影多是無聲電影,吃爆米花發出的聲音會影響其他觀眾,並且爆米花也會影響環境衛生。

但在上個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時期,爆米花幾乎是最便宜的且沒有漲價的零食,你可以買一大桶足夠一整場電影都夠吃;到了二戰期間,美國對食用糖進行管制,人們在看電影的時候買不到其他的糖果,就只能吃爆米花了;另外,爆米花製作簡單,大多數電影院都能很容易開一個爆米花攤;而且爆米花在製作的時候會散發出很吸引人的甜膩的香味,讓人聞著就想買。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漸漸爆米花就流行開來,成了大家看電影的標配。

圖丨soogif

至於球形爆米花的出現則晚得多,因為球形爆米花製作難度遠高於蝶形爆米花。想要讓玉米能夠均勻地膨脹,必須在一定的高壓條件下。目前能夠查明球形爆米花的第一次出現是1901年,美國一位名為亞歷山大·安德森(Alexander Anderson)的科學家在進行穀物的相關實驗的時候發現的。他的同事告誡他加熱玉米時不能把容器封死,否則可能會引發爆炸,但他可能是好奇心作祟,可能是懷著喜歡沒事兒找事兒的心理,偏要將容器口封死,結果在加熱的過程中發生了劇烈的爆炸,然後就發現了球形爆米花

安德森很高興,隨後他的實驗室中就經常傳來爆炸聲,甚至有人傳言他在實驗室裡「架起了大炮」。最後終於成功製成了能夠生產球形爆米花的設備,果然和傳言一樣,最初的爆米花機看上去就和南北戰爭中使用的加農炮幾乎一個樣。在1904年,安德森帶著好多門大炮來到了聖路易斯舉辦的世博會,展示自己的發明。後來安德森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繼續研製各種食品加工設備。

但是,我們小時候賣爆米花的大叔用的機器,貌似和他沒有什麼關係。有資料記載,在太平洋戰爭時的日本,有一位名為吉村利子的女士,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根據歐洲手搖式爆米花機的圖紙,在1945年重新設計並改良製成了與賣爆米花大叔使用的傢伙什很像的設備。再後來,這個玩意兒就傳入到我國,也許經歷了好多無名的民間人士的改良,就成了我們小時候喜歡的那個「鐵葫蘆」了。

民間常見的爆米花機丨wikipedia / Techyan我們身邊很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也許它的身上就有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有趣的故事,而這些沒用的知識就像我們生活的調味劑,讓我們的生活能美滋滋的~

相關焦點

  • 每個家庭都可以製作出來的爆米花,香甜脆,讓你再也不想吃買的
    小孩一口氣吃三個玉米完全不是問題,大人就更不用說了,一口氣吃10個也一定都不誇張,那個時候的人白天活又重,吃的又不好,所以肚子經常都是餓著的。等玉米老了,就把它掰回來,幫玉米的葉子拉起來鬢成麻花辮,掛在閣樓上,一串一串的。來過我們雲南旅遊的朋友應該都見過吧。
  • 真好,又能吃爆米花了
    未曾擁有,看電影的時候雙手都不知道往哪裡放了,總覺得少點什麼似的。範大廚師,啊不對!範成大詩人筆下的爆米花不僅寫得美哉,而且還洋溢著生活的情趣。這也說明中國古代的食品加工技術,不僅停留在簡單的煎炒烹炸,還會通過物理的高溫高壓作用的原理,來改變食物的狀態口感。
  • 兒時的記憶《爆米花的味道》
    老爺子已習慣於轉那火紅的爆米鍋像喇嘛轉動起經筒誰會吃他那爆米花呢?我也曾吃過這些爆米花我匆匆地走過去爆米花嘭地一聲那種久違的味道連同二十年前的吆喝響在耳畔我心頭的回憶瞬間來了爆米花在仲春的夜色裡盛開兒時也像一部老電影不由自主地從眼前堆積又掠過爆米花就是人生無意插播的廣告把如我一樣的人往童年的路上帶
  • 什麼才是「真正的爆米花」?
    又期待又害怕地等著觀賞從「鐵葫蘆」一樣的爆米花機裡炸出來的爆米花而影院的只能爆玉米? 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玉米變成爆米花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驅動這個變化的「原力」來自哪裡?這時,種皮再也承受不了更大的壓力就會瞬間爆裂高溫的糊化澱粉從爆裂的種皮中噴湧而出發生膨脹,形成澱粉泡沫澱粉泡沫遇冷迅速定型,形成爆米花
  • 黃金爆米花這樣做,噴香十足全家人都搶著吃
    《當幸福來敲門》,一下班就飛奔過去,排隊看個人安全碼、量體溫,好不容易進去才發現連瓶水都不賣,爆米花更是沒有。看完電影還是好想吃爆米花,記得小時候院門外邊只要「嘭」的傳來一聲巨響,我都會跑出去看看是不是爆米花叔叔來了,提兩根玉米,問媽媽要一點零用錢,等待屬於我的那份爆炸。「嘭」的一聲,爆米花全被嘣到了袋子裡,熱氣騰騰噴香四溢,長大後再也沒有看到那種「鐵葫蘆」再也沒有看到滿身是灰坐在小板凳上的叔叔,那份記憶就這樣被封存著。
  • 【看圖說話】玉米粒撒進去,爆米花炸出來
    還記得小學時候,校門口不遠處就有一處爆米花鍋爐的小地攤,搭配著一旁的棉花糖攤子,爆米花香脆、棉花糖鬆軟,哪怕大人們頻頻警告不衛生、有危險,依舊熱熱鬧鬧的少不了孩子們的捧場。打這以後,每年的二月初二老百姓就都爆炒玉米花吃,邊吃邊念叨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倉流」的順口溜,寄託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景。我們吃爆米花時往往喜歡抓一把往嘴裡送,而很少仔細觀察它的模樣。
  • 國民老公敢送終身免費爆米花,我也不敢吃啊!
    現在大多數吃的爆米花都是通過微波爐和專用鍋做出來的,它的真身是玉米粒,熱量很低,但為了提升口感加入了大量不該有的物質,比如黃油、椰子油、糖漿、食鹽、奶油等,口感更香甜,吃起來就停不下來,可健康指數卻大打折扣,被許多人拉入了黑名單
  • 老式炸爆米花,砰的一聲感覺又回到了童年,你還有印象嗎?
    童年裡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在這些年裡已經很久沒遇見了,比如記憶裡的爆米花是那樣的原汁原味,小時候的爆米花,總是一個老大爺獨自推著破舊的工具車走到一個寬敞的地方開始製作爆米花,聽到那嘭嘭嘭的聲音,我總會在家裡自行撈上一勺玉米粒,向奶奶拿個幾毛錢,然後跑過去排長隊,看著老大爺搖著搖著……將我們所攜帶的糧食變成一袋袋可口的爆米花
  • 為什麼小時候崩的爆米花和影院裡的爆米花長得不一樣?
    圖丨soogif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一天我突然發現,電影院裡的爆米花竟然和我小時候吃到的爆米花長得不!一!樣!而電影院賣的爆米花,就像從內往外炸開,表皮被拋飛並且成了不規則形。前一種爆米花被稱為「蘑菇球形爆米花」,而後一種則被稱為「蝶形爆米花」。
  • 做奶泡、做蛋糕、炸爆米花…微波爐的這6種額外用法你還不知道?
    做奶泡、做蛋糕、炸爆米花…微波爐的這6種額外用法你還不知道? 微波爐500W15分鐘 拿出來過涼水 雞蛋就全熟啦 想吃半熟的微波
  • 家庭自製的爆米花做法秘訣,不僅非常甜,還嘎嘣脆
    坐在凳子上,邊看著震撼的電影,邊享受著美美的爆米花,非常的甜,嘎嘣脆,一個人吃可能沒有什麼味道,但是要是和夥伴一起吃的時候就特別開心,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相信不論是男女老少,都會去看之前先點上一份,不然看電影就沒有什麼趣味性了。但是這樣的爆米花只有在電影院能吃到嗎?
  • 【觀影必備】爆米花的「原力」來自哪裡?
    媽媽不給買?那就只能偷王子的爆米花了哎呀,停不下來,真香!老式爆米花機|圖片來源:百度 又期待又害怕地等著觀賞從「鐵葫蘆」一樣的爆米花機裡炸出來的爆米花而影院的只能爆玉米? 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玉米變成爆米花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驅動這個變化的「原力」來自哪裡?
  • 喝完的可樂罐再也不扔了,簡單動動手,就能在家自己做爆米花
    還記得小時候爆米花的味道嗎?
  • 爆米花的味道/文
    說起爆米花,我腦子裡首先出現的是崩爆米花的老頭兒。在我約莫八九歲的時候,我們村有一個姓侯的老頭兒。那段時間總能看見他拉著個平車,裡面裝著崩爆米花的機器走村串巷。村裡老小沒人不認識他的。放學回家,只要遠遠地聽見「砰」的一聲響,我撒腿就往家門口跑。呵,果不其然,還真是那個崩爆米花的老頭兒。他一手搖著機器,一手有節奏地拉著那風匣,時不時停下來往爐子上添一些碎碳。爐火紅紅的,旺旺的。
  • 貴陽的爆米花大叔10天就掉下神壇,網紅們不敢再來了,真相很殘酷
    貴陽的爆米花大叔只用10天就掉進了神壇,網紅們不敢再來了,真相很殘酷前幾天還很紅火的網紅背景板爆米花大叔生意冷清,再也不會有以前擠破頭的情景,有的只是門可羅雀。現在,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因為他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平庸的人。
  • 貴陽爆米花大叔只用10天就跌落神壇,網紅不敢再來,真相很殘酷
    前不久還非常紅火的網紅背景板爆米花大叔生意涼了,再也不復從前擠破頭的場景,有的只是門可羅雀。他什麼都沒做錯,如今一切只源於他是個普通人,是一個平民。我國有一句古話是這麼說的「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其寓意深刻,亙古不變。
  • 烤箱也能做爆米花,吃不完還能做成牛軋糖,一家老小都搶著吃
    每次看電影,兒子必點爆米花。自從只能在家看電影後,爆米花也就只能在家做了。令人苦惱的是,做爆米花最不好掌握火候,火小了是不開爆,火大了是容易糊,還得一直守在灶前盯著,還要蓋好鍋蓋,以免四處飛。聽說空氣炸烤箱還能做爆米花,收到烤箱第一時間我就試了試,果然挺好玩的!只要放到轉籠裡,會自動旋轉,均勻受熱,相當於不停的翻炒了,設置好時間就可以做別的事情了,一會過來一看,爆得還挺成功的,省心省事省力氣,太方便了!吃不完的爆米花,還能做成牛軋糖,不僅有爆米花的味道,還更香甜可口,一家老小都搶著吃,還怪我做少了。
  • 不去電影院也能吃到比影院更香的爆米花,酥脆無渣,過年宅家必備,好吃到停不下來!
    爆米花的價格在電影院高到離譜,但是不要慌,今天給你推薦的比電影院還要好吃N倍,價格還實惠超多的!「玉米炸了,大鍋手炒爆米花」前來炸場。敢用好原料,用匠心重做一顆爆米花。採用爆米花專用球形爆裂玉米,精心挑選大小、水份符合蝶戀花標準的玉米粒。合理控制加工工藝,天然輔料精細科學化配比,顆顆都是高品質。
  • 電影院不能吃的爆米花,我選擇在家解饞
    市售的爆米花,每種的滋味都很不一樣。大部分人習慣於吃的,是電影院的爆米花機裡噗噗噗吐出來的那種。只要往熒幕前一坐,無論懷裡正抱著什麼口味的爆米花,都是給放映中的影片的加分項!以至於局裡曾經一度頭腦發熱,想眾籌買一個這樣的爆米花機放在公司——
  • 爆米花的變遷:從「啞巴豆」到「微波爐爆米花」
    之後就有了蹦爆米花機器,蹦爆米花的人隔一段時間才會來一次,一見到蹦爆米花的人來,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地奔走相告,大家就趕緊從家裡端著玉米去排隊,一個鐵罐,帶個手柄,底下是燃燒的煤,把玉米豆放進去,等到蹦爆米花的人說,好了,都躲開點兒,就趕緊地往邊上跑,捂起耳朵,就聽嘭地一聲,鐵罐邊上的網子裡,就裝滿了開了花的爆米花,於是就趕緊過來把它們往袋子裡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