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個令人心碎的新聞:兩人模仿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結果引發酒精爆炸事故造成一死一傷。有些小夥伴震驚地發現:原來爆米花是這麼危險的零食啊?但是在我印象裡,爆米花就是伴隨著巨大爆炸聲而製成的一種零食.
圖丨soogif
我小的時候,如果聽到院外邊傳來「砰」的一聲巨響,第一反應就是找奶奶盛半碗大米,要點兒零錢飛快跑到胡同裡,尋找一個衣服上蹭滿了灰、坐在小椅子上一手拉風箱,一手轉一個很特殊的「鐵葫蘆」的大叔。當「鐵葫蘆」加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會把這個罐子放入一個套著膠皮的袋子裡,然後用一個扳手打開蓋子,一般是用腳踹,這時伴隨著驚天動地的「呯」一聲巨響,罐子裡的米花被嘣到袋子裡,圍觀的人都會虎軀一震。
圖丨soogif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一天我突然發現,電影院裡的爆米花竟然和我小時候吃到的爆米花長得不!一!樣!我依稀記得,
小時候用「鐵葫蘆」爆出的玉米幾乎都是圓形的,表皮雖然碎裂成細小的碎塊,但都還緊包在玉米粒的外表,就好像爆開的時候外邊有一層堅固的網包著玉米,沒有讓表皮飛出去還貼在玉米上。而
電影院賣的爆米花,就像從內往外炸開,表皮被拋飛並且成了不規則形。前一種爆米花被稱為
「蘑菇球形爆米花」,而後一種則被稱為
「蝶形爆米花」。圓形爆米花和蝶形爆米花的對比丨wikipedia / Bunchofgrapes球形爆米花的形狀比較規則,結構也更加均勻,吃起來比較酥脆而且幾乎沒有渣,蝶形爆米花形狀會各式各樣,爆開後的組織容易受潮而影響口感,殘留的玉米渣較球形的多,而且我感覺圓形爆米花的味道也更好,至少更甜。
芝士爆米花丨wikipedia / BrokenSphere
除此之外,兩者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樣。小時候常見的中式爆米花是依靠高溫和密閉的容器突然打開使玉玉米粒外部的氣壓突然下降,而內部的高氣壓來不及釋放,就「炸破」外皮而成花了。
而現在隨處可見的西式爆米花則是通過玉米內部水蒸汽撐破外皮而爆開的。這種玉米「爆」的效果要比中式爆米花好很多,體積通常能增加四五十倍。
現在有一種說法,球形爆米花和玉米品種有關係,但目前沒有得到驗證。起碼用中式方法,家裡隨便抓一把幹玉米粒都可以,而西式爆米花通常用比普通玉米粒小、外皮也更加堅硬、密封性也更好的玉米粒為原料。
圖丨forkfingerschopsticks
玉米經過簡單的加熱後就會膨脹,形成的就是這種蝶形爆米花。
早在3000多年前馴化玉米的印第安人就已經掌握了做這種爆米花的技術,而將其推廣成為一種全球性食品的則是一位名為查理斯·克裡斯特(Charles Cretors)的美國人的功勞。在1893年查理斯改良了爆米花機將其小型化並裝上了輪子,把這玩意兒帶到了芝加哥世博會,之後爆米花攤就風靡於西方國家。
我們在電影院裡吃的大多數爆米花,都是在查理斯先生製造的爆米花機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設備上製造出來的。那麼,為什麼大家會在看電影的時候吃爆米花而不是別的呢?其實在最初的時候,電影院裡是不讓吃爆米花的,因為當時的電影多是無聲電影,吃爆米花發出的聲音會影響其他觀眾,並且爆米花也會影響環境衛生。
但在上個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時期,爆米花幾乎是最便宜的且沒有漲價的零食,你可以買一大桶足夠一整場電影都夠吃;到了二戰期間,美國對食用糖進行管制,人們在看電影的時候買不到其他的糖果,就只能吃爆米花了;另外,爆米花製作簡單,大多數電影院都能很容易開一個爆米花攤;而且爆米花在製作的時候會散發出很吸引人的甜膩的香味,讓人聞著就想買。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漸漸爆米花就流行開來,成了大家看電影的標配。
圖丨soogif
至於
球形爆米花的出現則晚得多,因為球形爆米花製作難度遠高於蝶形爆米花。想要讓玉米能夠均勻地膨脹,必須在一定的高壓條件下。目前能夠查明球形爆米花的第一次出現是1901年,美國一位名為亞歷山大·安德森(Alexander Anderson)的科學家在進行穀物的相關實驗的時候發現的。他的同事告誡他加熱玉米時不能把容器封死,否則可能會引發爆炸,但他可能是好奇心作祟,可能是懷著喜歡沒事兒找事兒的心理,偏要將容器口封死,結果
在加熱的過程中發生了劇烈的爆炸,然後就發現了球形爆米花。
安德森很高興,隨後他的實驗室中就經常傳來爆炸聲,甚至有人傳言他在實驗室裡「架起了大炮」。最後終於成功製成了能夠生產球形爆米花的設備,果然和傳言一樣,最初的爆米花機看上去就和南北戰爭中使用的加農炮幾乎一個樣。在1904年,安德森帶著好多門大炮來到了聖路易斯舉辦的世博會,展示自己的發明。後來安德森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繼續研製各種食品加工設備。
但是,我們小時候賣爆米花的大叔用的機器,貌似和他沒有什麼關係。有資料記載,在太平洋戰爭時的日本,有一位名為吉村利子的女士,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根據歐洲手搖式爆米花機的圖紙,在1945年重新設計並改良製成了與賣爆米花大叔使用的傢伙什很像的設備。再後來,這個玩意兒就傳入到我國,也許經歷了好多無名的民間人士的改良,就成了我們小時候喜歡的那個「鐵葫蘆」了。
民間常見的爆米花機丨wikipedia / Techyan我們身邊很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也許它的身上就有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有趣的故事,而這些沒用的知識就像我們生活的調味劑,讓我們的生活能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