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女兒《奪冠》裡演得太好了!這個離異家庭的陽光女孩:「長大後,我越來越像你!」

2021-02-10 大手牽小手

這兩天,應該很多家長都帶娃去看過《奪冠》了吧,真的超燃!關於內驅力、關於奮鬥的意義,關于堅持,真的值得讓孩子一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演員,片中的演員幾乎神還原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老女排的每一位球員。

中年郎平是鞏俐扮演的,從扮相到神韻,絕了!

但放映的時候,底下好幾位觀眾竊竊私語,「年輕的郎平是誰演的啊?太像了!排球也打得那麼好,不像是一般的演員……」

沒錯!年輕郎平的扮演者,就是郎平的女兒白浪!是不是和父母長得都很像?

白浪完全沒有表演經歷,絕對的素人。當然,她會打排球,但並沒有如母親所願走職業體育路線,而是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所以,最初在導演找她聊這個角色的時候,她是有過猶豫的。但當她知道還有別人也在競爭這個角色時,這姑娘的倔勁一下子上來了——「還有誰能比我更適合演年輕時的媽媽?!」

沒有表演經驗沒關係,一點點琢磨、死磕,白浪骨子裡的韌勁,和母親如出一轍。

這母女倆,從相貌到身材到舉止神態都像得不行不行的,妥妥的現實版「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但這對母女之間,相像的不僅是模樣。

電影放映前有一則廣告,就是白浪和郎平合拍的,她對母親說:「長大後,我沒有成為你,但我有你的堅強!」

熟悉 大手牽小手 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正在為孩子們寫一系列的卓越女性傳奇,希望這些故事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能為孩子們的成長,點亮一束光。

之前,我們其實已經寫過郎平,但今天,手手君還想來說說她和女兒的故事。

郎平其實是一名單親媽媽,但女兒白浪無論走到哪裡,一張臉上總是掛滿夏威夷陽光般的笑容,站在媽媽身邊,活脫脫一個一千瓦的小太陽。

今天這篇女性系列的文章,手手君就想來寫寫郎平和女兒白浪的故事。

白浪出生在美國,目前是華爾街某投行的一名白領。

拍電影並不是她的本職,最多算特殊情況下的一次玩票,也是向母親的一次致敬。大家雖然是因為郎平而認識她,但查閱資料不難發現,這姑娘即便沒有郎平女兒的身份,也仍然是個非常優秀的90後年輕人。

成績優異。拿著全額獎學金考進史丹福大學經濟管理系並順利畢業。

體育天賦過人,身高189,從小玩過足球、籃球、舞蹈、衝浪,14歲開始學排球,曾經是加利福尼亞TCA隊的絕對主力,入選過美國少年女排12人人大名單,考進史丹福大學後也是該校校隊主力成員。

更重要的是她還孝順有愛,雖然成長在單親家庭,但她跟父母的關係都很親近,而且跟雙方的新家庭成員也相處融洽。

一有空就飛去世界各地看媽媽,親手給她做吃的。動員媽媽重新尋找另一半,為她的個人問題操碎了心。

特別疼愛同父異母的弟弟,抱起來就不撒手。

儘管從小在美國長大,白浪還是很能吃苦。拍電影時為了更接近郎平年輕時偏瘦的體型,她在一個月裡足足減去30斤體重,同時還要苦練排球技藝和中文口語,苦頭吃足。

這麼優秀的女孩子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看看她從小的經歷——3歲時父母離婚,3歲到12歲之間常年見不到媽媽,由爸爸一手帶大,成年後父母各自又有了新的家庭,以常規思維來看,這都夠演一出苦情戲了。

但白浪非常幸運地擁有一對智慧的父母,即便婚姻不幸解體,他們仍然各盡所能地疼愛和培養女兒,並且能夠互相理解彼此包容。他們努力平衡好事業和育兒的關係,在不完整的家庭裡,養出了內心完整而陽光的孩子。

有一次接受電視採訪,被問到和父母的關係時,白浪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自己集中了爸爸和媽媽各自的優點,她說「我很幸福」。

郎平和前夫白帆,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為了女兒的成長成才,他們又各自付出了什麼,犧牲了什麼?

離婚了還是育兒夥伴

郎平的第一任丈夫是中國八一手球隊前隊員白帆,二人在郎平退役後,於1987年在北京結婚,婚後一起赴美留學。

由於是自費留學,夫妻倆初到美國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1992年生下女兒白浪以後,白帆獨自承擔起了家中大小事務,郎平則經常要出國打比賽。無論是獨自育兒還是為事業打拼,兩人都過得都非常辛苦,加上總是聚少離多缺少交流,最終兩顆心漸行漸遠。

1995年中國女排力邀郎平回國執教的時候,夫妻感情已經出現了裂痕,正是需要修補的時候。這一去,便再也沒有機會。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前夕,郎平與白帆籤署了離婚協議。協議約定,二人各自分享女兒一半的撫養權。

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剛剛離婚的郎平

當時的郎平分身乏術,但她還是在越洋電話裡認真地告訴4歲的女兒:我和你爸爸因為個人的原因,以後沒辦法在一起生活,但我們曾經深愛過對方,分開了我們仍然愛你……

當時郎平做中國隊主教練的年薪只有6000美金,和女兒一晚上的越洋電話就能打掉她一個月的薪水,可是她依然堅持打,絕不讓女兒產生媽媽走了不要她的想法。

她會極有耐心地聽女兒在電話裡給她講幼兒園裡的事,唱她新學會的歌謠……雖然電話費很貴,但母女的親情比這貴上千百倍。

白帆並不計較前妻為了女排事業既管不了女兒又掙不到什麼錢。他了解郎平對中國女排的感情,也欣賞她的天分和能力,他默默地承擔起了父親和母親的雙重責任。

為了照顧好女兒,父親白帆再次拿起課本,考取了資格證書,去女兒的學校當了籃球教練。為了貼補家用,他還兼職做球隊的司機。離婚後整整15年,女兒都是白帆唯一的生活重心,直到孩子考上大學後他才重新組建了家庭。

更為難得的是,白帆從不因為自己付出的多就把女兒據為己有,相反,他非常注意維護好女兒心目中媽媽的形象。

他深知在一個幸福的孩子心中,必須同時有愛她的父親和母親的存在。

郎平沒錢,想回美國看女兒都買不起機票。所以只要有時間,白帆都會帶著白浪回國看媽媽,讓母女培養感情,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他倆更是長駐北京給郎平加油鼓勁,一場不漏。等到白浪成年,父親更加放心地支持她自己飛回中國看媽媽。

郎平帶領美國隊獲得了北京奧運會亞軍

雖然做不成夫妻,郎平和白帆卻漸漸在養育女兒方面成為了默契的合作夥伴,彼此不計較,不抱怨,一切都從女兒的需要出發做到最好。

白帆曾說:「我非常敬重郎平,她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她當年的球技現在也無人超越,我非常欣賞她。」而郎平則說:「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承擔的太多了,讓人敬佩。」

這樣的豁達大度,這樣的愛女之心,做女兒的又怎會感受不到?

跨越鴻溝走近彼此

雖然留有缺憾,但郎平在女兒的成長中卻從未缺位。因為始終記著自己還是個母親,她職業生涯的幾次轉型都和女兒有關。

1998年,郎平辭去了中國女排主教練一職,前往義大利做回職業教練。一來是為了能多掙點錢給女兒更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二來是因為義大利假期多可以多點機會陪伴女兒。

有一次她休假期滿要離家的時候,白浪拉住衣角不讓她走,她說想讓媽媽去家門口的麥當勞上班,那樣浪浪就又有媽媽陪又能吃買當勞了。郎平聽罷好一陣心酸,叱吒體壇的鐵榔頭也和普通人一樣要面對事業和育兒的兩難。

她俯下身親吻女兒的額頭,鄭重地許下了媽媽的諾言:「等你12歲的時候,我就回到你身邊,在家門口找份工作,天天陪著你。」

這一天終於在2004年5月27日到來,陪白浪過完12歲生日,郎平依諾辭去在義大利的教職,回到美國。

不久美國女排向郎平拋出了橄欖枝,她終於如願獲得了一份「家門口的工作」,母女倆欣喜不已。

好不容易能經常在一起,接下來的日子,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要和一個青春期的美國女孩好好相處,遠沒有郎平想的那麼容易。

母女倆隔著9年不在一起的時光,隔著中美文化的差異,隔著三十年的代溝,各自懷著一分想要靠近又不知怎麼邁步的小心。

母親一有空就送女兒上學,女兒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坐校車。

母親問女兒在學校的表現,女兒說那是不尊重她的隱私。在外面習慣了說一不二的母親火了,「我沒打你、沒罵你,關心愛護你有錯嗎?我是你媽媽,少跟我談什麼隱私!」

兩人陷入冷戰。

直到一天早上,郎平發現自己的行李箱放在客廳的沙發上,女兒留下一封信說:「媽媽,我真懷念以前的日子,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好想你,你回來住幾天也從不管束我,可是現在……媽媽,你什麼時候再出差呢?」

不顧一切地回來,難道就是為了這樣的結果?

郎平開始意識到,女兒在美國生美國長,不可能接受中國傳統的家長制教育方式,自己必須要接受這個現實,做出調整。

她問女兒為什麼喜歡自己的籃球教練,浪浪告訴她說:「平等、自由、快樂,這是全部秘密。教練就是我們的朋友,他獎勵我們冰激凌,表現好的隊員還可以到他家參加家庭舞會呢。」

於是她努力學著去做。女兒喜歡什麼她就支持,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她。

浪浪打籃球,就帶她去看姚明比賽,還通過姚明讓女兒拿到了科比的籤名。

浪浪踢足球她也支持,不急著讓她改練排球。直到14歲的時候浪浪自己發現需要身體衝撞的項目東方人撞不過歐美人,提出要改打排球,母親更是歡呼支持。

她帶女兒去美國大學參觀排球俱樂部,和排球選手聊天,甚至一起訓練……

小孩子家的玩意兒,只要白浪願意和媽媽分享,媽媽都熱情地投入。兩個人一起打遊戲,對憤怒的小鳥很在行。

一起cosplay,兩個一米八幾的大高個扮成粉嫩嫩的恐龍和HelloKitty,智商退回3歲。

和女兒相處的過程中,郎平漸漸懂得,孩子需要的不是教練也不是訓導主任,而是夥伴,是朋友

只有和她站在平等的位置,才能走進她的心。

白浪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看著空蕩蕩的家覺得很冷清,她建議媽媽應該去尋找另一半。

郎平並沒有把這當成孩子的胡言亂語,她反倒很認真地跟女兒討論起這個問題,告訴女兒不是自己不想找,是合適的人太難找。然後還一本正經地跟女兒「交代」了自己的擇偶標準。

天真的白浪真把這當成了一件大事來做,到處替母親物色合適的人選,還再三囑咐媽媽,遇到合適的人一定要勇敢,不能瞻前顧後。

2016年,郎平與王育成教授在北京舉行婚禮,白浪在婚禮上當眾直誇新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最帥的爸爸」,把大伙兒都逗樂了。

愛是有原則的寵溺

父母對白浪的愛,有尊重,有寵溺,但也並不一味地順著孩子。在重要問題上,他們始終幫孩子把穩了舵。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郎平辭去了美國女排主教練一職,暫別排壇,在家一心陪女兒考大學。

白浪考上史丹福大學後進入了排球隊,並被推選為隊長。大家都誇獎她球打得漂亮,這讓她自我感覺非常良好,人生第一次萌生了成為專業排球運動員的想法。

但她沒想到,一直非常支持她打球的媽媽明確表示反對,反而要她以學習為重,好不容易考上這麼好的學校,正是吸取知識的時候,應該把完成大學學業放在首位。至於排球,能打成什麼樣就什麼樣。將來畢業以後想打職業也沒問題,但大學階段只能把排球放在第二位。

叛逆的白浪覺得媽媽總跟自己唱反調,總是否定自己,為此又跟媽媽彆扭起來。

有一天她和媽媽大吵一架,跑去了爸爸那裡。滿以為好脾氣的爸爸一定會支持自己反抗媽媽的「暴政」。

可是爸爸堅定地站到了媽媽那邊。他心平氣和地給女兒分析,媽媽作為資深教練,對一個球員的資質洞若觀火。就算條件再好,沒有受過專業系統訓練的球員想要轉做專業運動員都是很難的。如果能做兩手準備,以後就算轉型不成功,至少還能憑自己的學識找條出路,這才是更為穩妥的打算。

聽了父親的話,再冷靜下來想一想,白浪慢慢明白了媽媽的苦心。

她開始沉下心來學習,順利地從大學畢業。那時她已經不再有當運動員的想法,而更想學以致用,於是在華爾街的投行找到了工作。

在物質方面,郎平和白帆總是會儘量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同時他們也像傳統東方父母一樣,不希望孩子養成隨意揮霍的習慣。

白浪小的時候,父母給她的零花錢不會超過20美金。進了大學社交活動多了,年輕女孩又愛美,買了很多衣服,一條裙子動不動就是三四百美金。

郎平就會委婉地說說女兒,你現在不掙錢,買那麼多衣服又穿不過來,多浪費呀,衣服會生氣的……

如今的白浪,美國中國兩頭跑,爸爸家媽媽家都是她的家,27歲的大姑娘,整天樂樂呵呵,一笑就掛著兩個酒窩,仍舊是個天真的大小孩。

相關焦點

  • 郎平女兒白浪:《奪冠》裡演母親,我給自己打100分
    雖然是第一次演電影,但導演陳可辛對她的表演褒獎有加,「比我用過的拿過獎的演員演得都好」。最初為這個角色做準備時,她看了很多當時的比賽、紀錄片,還看了1981年的一部講述中國女排運動員的電影《沙鷗》,隨著了解的深入,「演青年郎平成了我的一個新目標」。體型上,因為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都很苗條,於是白浪開始了瘋狂的減肥模式,堅持運動,拒絕高熱量食品,四周之內減重30斤。而她最終能夠拿到這個角色,並不只是因為她是郎平的女兒。
  • 好有趣,《奪冠》郎平女兒白浪扮演媽媽年輕時,陳衝女兒扮演白浪
    《奪冠》果然是先聲奪人,提前一周於9月25日引燃國慶檔,第一天票房就過億,聲勢如郎平扣下的球一樣凌厲。中國最優秀的女演員鞏俐扮演的郎平,被稱太像了,太像了!而在《奪冠》中年輕時候的郎平,也被觀眾驚呼太像了,簡直就是一模一樣啊。
  • 白浪差一點錯過《奪冠》,陳可辛:沒有人比你更適合演年輕的郎平
    白浪為了演好青年時期的郎平,她翻看了母親當年比賽的各種視頻,只為更能貼近一些角色。,沒有人比你更適合演你的媽媽。」」又回來了,電影結束後,白浪曾有一段自白:我從未想到我會扮演你,而我以前從未如此的了解過你。
  • 《奪冠》背後,郎平的這兩招教育理念,你GET了嗎?
    白浪,長得很像她的母親,甚至大多數人都認為,她就是郎平。隨著《奪冠》的橫空出世,白浪的背景也曝光人前,母親郎平,28歲,身高189cm,加利福尼亞TCA隊的絕對主力,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這個在美國長大的中國女孩
  • 《奪冠》白浪飾演媽媽郎平,我終於明白:最好的教育,是活成孩子的偶像
    孩子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最大的底氣。
  • 郎平28歲女兒斯坦福畢業,第一部電影,就把我看哭了「爸媽營」
    老戲骨吳剛真的太適合演這個角色鏡頭裡這個被媽媽追著的小女孩,29年之後,在大熒幕上又演起了媽媽。但我不忍心女兒沮喪,如果不讓她跟我睡,我就有負罪感。她甚至在媒體面前誇前夫:「每次回到女兒身邊,我都發現她把女兒培養的非常好,我感激他!
  • 郎平女兒上陣演媽,女排隊員演自己,《奪冠》裡非專業演員很靠譜
    這當然和鞏俐對郎平的悉心觀察以及她作為專業演員多年來積累的表演經驗分不開。鞏俐對待角色的認真是出了名的,每次塑造角色之前都儘可能地去體驗生活,這次演郎平自然也是對郎平做了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能做到舉手投足都那麼像郎平。不過片中的青年郎平也讓不少觀眾印象深刻,覺得她很像郎平。
  • 《奪冠》:難怪都說鞏俐演得好,郎平親口說:神像
    鞏俐能夠將郎平飾演得如此之好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就得贊陳可辛的選角能力了,慧眼識珠將鞏俐放到了大家面前,因為需要指導,郎平也時常活躍於片場,兩人的關係親密得可見一斑,之前都是觀眾網友們說鞏俐與郎平長得像!
  • 白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郎平
    白浪是那郎平的女兒,你看出來了嗎?國慶檔《奪冠》,於9月25日引爆全網,僅僅上映兩天,票房就破億了,果然這陣勢就像郎平的扣殺一樣,讓人熱血澎湃。讓我們來看看郎導本人的氣勢吧!而年輕時郎平的扮演者,正是自己的女兒,白浪。觀眾也是直呼,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 《奪冠》幕後:白浪是郎平女兒,3歲開始與媽媽兩地分居
    《奪冠》中飾演青年郎平的演員白浪,被很多人誇讚和郎平很像,其實她就是郎平的親生女兒。她從小在美國長大,14歲才開始正式學習打排球。這次出演電影,也是她第一次在家鄉披掛上陣。因此,白浪對母親是既熟悉又陌生,她知道郎平是個很優秀的排球運動員,也是個很優秀的教練,卻不知道她的過去竟然這麼輝煌。在片場看了很多以前的比賽錄像後,白浪的心裡壓力很大,她害怕自己演不好,會有損母親的形象。最崩潰的時候,是郎平給了她繼續堅持的信心。
  • 奪冠青年郎平角色引熱議,為郎平女兒主演,曾入選美國少年隊
    像成龍的《急先鋒》以及備受關注的中國女排題材電影《奪冠》都是大家心目中熱度非常高的電影,奪冠這部電影完成拍攝後曲折不斷,電影名也因為中國女排四個字最後被修改為奪冠!上線一段時間後票房在持續增長,可見這部電影在國人心目中地位很高。隨著國慶黃金假期的到來,這部電影也有望成為黑馬,可以期待下奪冠未來的票房!
  • 《奪冠》少年郎平竟然是她女兒!
    《奪冠》已經上映有幾天了,票房還是不錯的,雖然剛開始上映的時候,有一部分觀眾認為不該找已經是外國國籍的鞏俐還飾演大家心目中的女英雄郎平,但現在是新時代了,國外的影視作品不也受到國內部分人的追捧嘛,中國還會翻拍國外的作品,演技好是主要的。
  • 鞏俐、吳剛、黃渤、郎平女兒白浪談《奪冠》,戲裡戲外都是故事!
    文/寧靜致遠說《奪冠》看哭章子怡,她觀後稱鞏俐姐演郎平指導兩位在各自領域裡都是最傑出的女性,三場比賽打得酣暢淋漓,女排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人傳承!所有參演的主角鞏俐、吳剛、黃渤、郎平的女兒白浪都至少拒演過不下三次。
  • 《奪冠》白浪:我不會演戲,但模仿年輕郎平,我給自己打100分
    最近《奪冠》正在熱映,飾演郎平年輕時的演員自然引起很大的關注度。可直到現在網友才知道,原來那個年輕女孩白浪,是郎平的親生女兒。還能有誰比親生女兒更適合演年輕郎平的呢?況且對於白浪來說,她的適合不僅僅只有長相那麼簡單。就連當事人郎平也說,我仿佛看見穿越時空了。
  • 白浪就是白浪,絕不只是郎平的女兒!
    「在拍1981年中日世界盃大戰後頒獎儀式」那場戲的時候,片場(和當年的賽場)簡直一模一樣,一到片場就像穿越到了80年代一樣。」為了演好青年郎平,白浪研究了很多母親當年比賽的視頻,「要觀察得更細一點」。拍攝時,她和隊友一起穿著當年中國女排的隊服,「戴著(模仿)媽媽髮型的頭套」。等候樂隊試音的時候,《義勇軍進行曲》奏響了。
  • 《奪冠》冷知識:白浪演母親郎平,鞏俐當策劃,李現劉敏濤跑龍套
    《奪冠》親生女兒白浪演郎平,而她戲中女兒卻由陳衝的女兒扮演文/一床情書,而且精準地把握了郎平身上的精髓,甚至連郎平平時工作時的一些習慣性小動作都拿捏得非常到位(PS:郎平的拿筆姿勢,比如站著的時候身子習慣性往後仰,比如郎平憨厚的笑容,還贏球後郎平開心地舉起雙臂)。
  • 出演《奪冠》鞏俐拒絕三次,演好80年代國民女神郎平是一次挑戰
    進組之前鞏俐拒絕過陳可辛三次,她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是全世界女性心目中的偶像,如果演不好的話那麼可能就是「千古罪人」,一向是獨立果斷的鞏俐也開始變的瞻前顧後了。事實上這樣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中國女排國家隊在全國人心中的地位不用多言,從當年的絕對核心到如今率隊重回世界巔峰的郎平,能夠演活這個人物對於鞏俐來說確實是一次挑戰。
  • 郎平女兒:從希望媽媽在麥當勞找個工作、找個男友,到飾演年輕時候的郎平
    也是我後知後覺,看電影的時候先是被白浪嚇一跳——這誰啊,長得也太像郎平了吧,連嘴巴和牙齒都一樣,個頭還這麼高。郎平的女兒白浪今年28歲了。按說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白浪是個典型的ABC——豐滿健碩、小麥膚色、熱情誠懇、開朗樂觀、一口大白牙。一看就讓人喜歡,覺得這姑娘真好。
  • 陳可辛贊《奪冠》中演郎平的鞏俐:我一輩子沒拍過一條過的重頭戲
    10月4日晚,大導演陳可辛在微博裡轉發了鞏俐的《奪冠》花絮,配文寫到:「三頁紙的臺詞,整部電影的主題,憋了一部戲。鞏俐一個鏡頭完美演繹出來。我一輩子沒拍過一條過的重場戲,有點不相信自己的判斷,馬上看回放。鞏俐坐在場中間,等看完回放我放下心頭大石,走過去抱抱鞏俐說:收工。那一刻我心裡在想這個世界有兩種導演,拍過鞏俐的和沒拍過鞏俐的。我幸運地屬於前者。」
  • 狂瘦30斤,成就《奪冠》:郎平對女兒真正的愛,就是讓她行
    幕後拍攝過程中,不僅導演在片場連連為白浪點讚,連郎平都淚目。白浪沒有任何表演基礎,她14歲才開始學打排球,也並非職業排球運動員。她是郎平的女兒,她在電影中飾演青年郎平。電影上映第二天,電影奪冠官微對白浪的評價是:「鋼鐵意志,拼出勝利。沒有人比你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