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舅說:
今年,醫藥板塊在A股的表現相當亮眼,從投資角度來說,醫藥行業是值得長期投資的行業,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人生病就得吃藥,這是一個剛需的行業。醫藥中的創新藥領域護城河較高,基民可以藉助基金來投資。那麼,具體怎麼看待創新藥?未來投資機會是否大?本期基金經理請回答欄目,老娘舅邀請到了廣發基金的羅國慶先生,讓我們看看他怎麼說。
★羅國慶
廣發基金中證創新藥ETF 擬任基金經理(認購代碼:515123,場內簡稱:創新藥ETF)
經濟學碩士,10年金融行業從業經驗;曾任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研究員,華富基金產品設計研究員,廣發基金產品經理及量化研究員;現任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副總經理。著有《指數基金投資從入門到精通》、《基金定投讓財富滾雪球》,並長期擔任滬深交易所「指數基金及ETF特約講師」。
《基金經理請回答》採訪開始……
作為公募基金業指數投資和ETF管理的龍頭公司之一,廣發基金有著較為完善的指數化產品線,而您作為指數業務的負責人,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廣發指數的基本情況嗎?包括目前的一個布局思路,是什麼原因要在現在這個階段發行創新藥ETF?
廣發基金是目前業內布局較為齊全、數量較多的ETF提供商之一,就權益類指數而言,截至2020年9月底,旗下產品跟蹤36隻A股及境外股票指數,總規模超過500億。產品種類包括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境外指數以及商品指數,產品形式涵蓋ETF、ETF聯接、LOF等主流形式。
2018年以來,細分行業主題類ETF受到市場歡迎,許多公司也順勢開發了一系列產品,越來越多行業和主題類品種不斷湧現。我經常提到,投資很多時候選賽道很重要,未來能持續穩定盈利的賽道不多,通過對各行業的研究,我們認為晶片、創新藥等行業的高成長確定性比較強,未來長期將保持高景氣度,基於長期看好的邏輯,我們今年初在原有豐富的產品線的基礎上開發了晶片基金。而本次發行創新藥ETF也是嚴選高成長優質賽道板塊產品開發思路的延續,便於投資者分享創新藥長期發展帶來的機會。
2
作為醫藥行業眾多細分子行業之一,創新藥也是廣大投資者比較關注的領域,能否向投資者簡單介紹下什麼是創新藥?有哪些產業鏈?特點又是什麼?
在國際上,創新藥一般指新的化學實體或者生物製品中新的物質。就國內而言,創新藥是指在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含有新的結構明確的、具有藥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臨床價值的藥品。創新藥產業鏈主要由上遊創新藥醫藥原材料生產商、中遊創新藥生產及銷售企業、下遊醫療機構等創新藥銷售終端組成。
創新藥行業主要有研發周期長、投入較大的特點。一般情況下,創新藥從研發至上市需要花費十年左右時間,在此過程中,創新藥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這樣的特性造就了創新藥行業龍頭企業競爭優勢顯著的特徵。就投資屬性而言,創新藥產業投資高風險與高收益並存。其主要原因在於創新藥企業的市場表現與其新藥研發進度高度相關。
3
國內創新藥的現狀和發展前景如何?您覺得有哪些因素會對其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早年受限於技術、市場、人才、政策等各種因素,國內藥企大多以生產仿製藥為主,研發意識與創新能力淡薄。從新中國成立至2008年,國內一類上市新藥僅有5個。2008年以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加強臨床試驗數據核查、加快創新藥審評審批等,全面支持創新藥的發展,2009年至2018年,一類上市新藥已達20個。到了2018年,已有150餘個國產一類新藥申報臨床,35個一類新藥上市,相較2008年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目前,我國創新藥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期,申報的品種數量正在逐年增加。市場預計到2023年,國內創新藥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億元人民幣以上,國內創新藥行業發展形勢大好。
就A股上市公司而言,越來越多的創新藥公司成為醫藥板塊的頭部企業,目前已有6家創新藥公司進入醫藥板塊市值前10大之列。我們認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創新藥發展將受到政策利好、海外人才回流、技術輸出、人口老齡化、醫療支付能力保障、金融市場改革以及藥企創新轉型等積極因素驅動,國內創新藥行業市場規模或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快速增長。
4
我國創新藥的發展有無海外其他國家的經驗可以借鑑?
從人口結構、醫保制度等方面看,我國當前醫藥行業變遷和日本上世紀末的情況類似,日本和中國在醫藥方面政策同樣經歷了以藥養醫、醫保介入、藥價改革、仿製藥再評價、目錄調整等階段,中日兩國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前後進程相差約20年。
20世紀70年代,日本基本實現了全民醫保,醫療費用支出不斷增加。20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增速開始步入下行,隨後日本人口結構出現老齡化,醫保費用支出的壓力逐步加重,社會保障制度受到威脅,厚生勞動省開始通過多途徑開始削減醫療支出,並推動創新藥的發展。經過多年發展,到了2018年日本製藥市場規模約867億美元,排全球第四。日本2018年仿製/首仿藥佔所有處方藥數量佔90%,而創新原研藥佔10%,但以銷售額計算,仿製藥佔比僅為25%,原研藥佔比達75%, 創新藥的價格接近仿製藥的30倍。從日本的經驗可以看出,創新藥作為醫藥板塊未來的發展方向趨勢已然形成,未來或將進一步擠壓仿製藥的市場空間。
相對日本而言,我國醫藥結構調整節奏更緊湊,政策執行從研發、生產、銷售及稅負等多方面往創新藥方向傾斜,同時吸引大量早期遠赴海外的醫藥人才返華創業,利好中國創新藥發展的大環境已成氣候,掀起了創新藥研發的熱潮。2018年,中國仿製藥佔比約63%,遠高於日本同期24%,美國12%。假定中國醫藥2024年5%的增速到2029年,仿製藥佔比逐年降低至2029年的20%,市場預測中國創新藥近十年可維持15%以上的增長。
5
提及創新藥,可能就會有人提到CXO,但很多普通投資者對此概念相對陌生,能否科普下CXO?
CXO即是醫藥外包組織(CRO、CMO及CSO)的簡稱。CXO解決了創新藥企業研發實力不足、營銷能力有限以及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等困境。CRO/CMO頭部公司在持續積累下規模化優勢、產業鏈優勢不斷加強,在提升新藥研發效率方面優勢明顯,例如目前在臨床和申報階段CRO大約可以節約30%左右的時間,這將可能為一款新藥在競爭中帶來一定的先發優勢。CRO/CMO滲透率持續提升將是長期趨勢,具備較強的確定性。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對CRO和CMO行業造成一定擾動,收入端增速較過去有所放緩。但影響程度相對有限,相關上市公司均實現正增長,增速主要保持在0-20%區間。
總的來說,中國CRO市場大體能實現複合25%以上的增速,遠高於全球市場5%-10%的年增長率,一方面來源於中國創新藥市場的快速成長,另一方面中國正承接來自全球CRO的產能轉移。此外,我國能成為全球CRO產能轉移重要承接方,工程師紅利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展望未來,全球CRO產業鏈向中國轉移趨勢確定性較強,同時國內需求將逐步成為我國CRO/CMO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6
11月16日-27日發行的廣發創新藥ETF(認購代碼:515123,交易代碼:515120)跟蹤的是中證創新藥指數,能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指數的基本情況嗎?
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931152.CSI)選取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藥研發的上市公司作為待選樣本,反映創新藥產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指數成份股個數為43隻,總市值合計為2.54萬億,平均個股總市值達到590億。從指數成份來看,所屬生物藥的上市公司權重佔比合計達到46%,為佔比最大的子行業;而所屬化學藥的上市公司數量共有18隻,為成份股個數最多的子行業。從各個子行業的主要成份股代表來看,CS創新藥指數基本覆蓋了創新藥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指數前十大成份股權重佔比合計達到62.86%,馬太效應顯著。前面我們也談到,創新藥投資一定要選龍頭,而創新藥指數正是創新藥龍頭企業的代表。
另外,四季度醫藥降價政策頻出有利於新發基金適機建倉。而廣發基金在十餘年來,打造了一支專業能力突出、協作高效的指數管理團隊,跟蹤誤差控制水平居於行業領先,ETF產品運營管理經驗豐富,現在推出上交所第一隻創新藥ETF,可謂「正當時」。
7
創新藥指數歷史表現如何?相較於其他醫藥類指數有無優勢?
從歷史表現來看,從2014年底至2020年10月16日,CS創新藥指數累計收益率為225.62%,年化收益率為23.51%,表現大幅優於同期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等市場主要寬基指數。同時,創新藥指數的歷史夏普比為0.74,同樣大幅優於市場主要寬基指數,其超越市場的表現十分顯著。
此外,將創新藥指數與市場同屬大醫藥板塊的生物醫藥、化學製藥、中藥、醫療器械、醫藥商業等子板塊以及綜合類的中證醫藥、全指醫藥、中證醫療等進行逐年橫向對比,可以看到,在所有9隻指數中創新藥指數歷史表現表現最好,排名第1。特別是2016年和2017年,創新藥指數連續兩年在大醫藥板塊指數中表現最好。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藥指數在取得較高歷史收益率的同時,其歷史最大回撤卻是所有9隻大醫藥板塊指數中最低的,可以說創新藥指數是本來就具有防守屬性的醫藥板塊中防守屬性最好指數之一。
8
目前大家都說醫藥板塊估值較高,創新藥的估值情況如何?當前投資創新藥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由於創新藥指數發布時間較短,因此我們只能提取到2019年4月22日以後的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2日,創新藥指數市盈率PE(TTM)為54.48倍,位於上市以來75.00%分位數。然而,2020年、2021年創新藥指數預期淨利潤增長將分別達到51.01%和23.09%,考慮盈利增長後2021年和2022年創新藥指數預期市盈率分別為36.08倍和29.31倍,估值將被高盈利增長快速消化,長期來看,仍然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投資者在投資創新藥時,若認可創新藥板塊未來的成長邏輯,可以堅持長期投資的方式來進行配置,若看重短期波動帶來的風險,則可採取較為保守的分批次投資、金字塔法以及定投的方式進行操作,這樣一方面避免了一次性投資可能會導致的較大的回撤風險,在市場回調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手中的資金不斷吸收低成本籌碼,以時間換空間,待市場反彈後再獲得收益;另一方面,通過一定比例的建倉,在市場上漲的而情況下也能收穫一部分收益。
9
通過廣發創新藥ETF這樣的指數化產品,參與國內創新藥投資有哪些優勢?
由於創新藥的研發還是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在配置創新藥板塊的時候,選擇個股的風險可能較大,如果遇到某上市公司新藥開發失敗,則可能會對自身的投資組合造成較大的下跌風險。而創新藥ETF這樣的指數化產品的推出,正是幫助投資者在進行分散投資,降低個股踩雷風險的同時,又能享受創新藥行業整體發展帶來的機會。同時,ETF產品還有自身的公開透明、成本低廉、易於操作、流動性好、受基金經理影響較弱等特點和優勢,因此投資者配置創新藥,ETF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工具。
10
經驗、心態和紀律,您認為哪一項最重要?
對於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心態,巴菲特曾經說過「要想一生中獲得投資的成功,並不需要頂尖的智商、超凡的商業智慧或內幕消息,而是需要一個穩妥的知識體系作為決策的基礎,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很好理解,有的時候你自己分析的很對,投資的方向也是對的,但是市場風口就不轉向你投資的方向,你看著別人賺錢,由於心態不好,放棄自己投資的方向,結果風口來了。
11
您認為普通投資者對基金經理最大的誤解是什麼?
很多投資者都錯誤的認為把錢交給基金經理,自己就不管了。這個是不對的,普通投資者需要定期檢查你所投資的基金本身是否現在或者未來存在問題,例如投資的風口變了,基金經理投資方向存在問題或者牛市高點了。投資者不要認為,市場風口來了,基金經理就能及時將自己的投資風口轉向市場風口,同時,基金經理很很難去判斷未來市場要跌了,主動降低倉位,未來市場要漲了,主動提升倉位。投資者還是需要自己對於市場的一些基本判斷的常識,主動選擇投資基金的賽道以及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在牛市高點學會止盈,而不要依賴基金經理。
12
如果可能,你會給20歲時的自己什麼理財建議?
不斷學習,積累經驗。投資的路上沒有捷徑,需要自己不斷學習。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經常說:廣泛閱讀大有裨益;廣泛閱讀學習能夠擴充我們的視野和格局,培養獨立客觀思考的能力,提升自身投資的敏銳度和洞察力。學習如同吃飯,是需要我們堅持一生的事情。同時,投資經驗的積累非常重要,每一次失敗的投資,都能成為我們寶貴的財富,避免下一次的犯錯。我們所經歷的每輪投資,都會教給我一些經驗教訓,讓我們能更好的應對下一輪的投資機會。
那我們這些「小白」如何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理財方式呢?這就是本書寫作的目的之一——讓大家了解指數基金這個風靡國外的投資工具,希望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性格,找到屬於自己的投資方式。
13
您認為在普通投資者的投基過程中,有哪些誤區?該如何克服?
投資者基金過程中,很多投資者喜歡跟風買基金,最近什麼基金熱或者漲的好,就買什麼基金。而不去分析最近這個基金漲的好的原因,現在買入會不會高點,未來這個風格是否持續。解決這些問題還是需要自己建立一套良好的基金投資體系,多選擇市場不錯的書籍閱讀,積累自己的實戰經驗。
14
最想對基民或者購買您管理產品的持有人說什麼?
對於基民,我的建議需要「三選」,所謂「三選」就是「選本好書、選好賽道、選好姿勢」。選本好書,具備基本的投資知識,是每一個投資者入門的必備功課。作為專注指數領域的市場專業人士,我給大家推薦我本人寫的《指數投資從入門到精通》、《基金定投讓財富滾雪球》以及《ETF投資指南》三本指數書籍。選好賽道,投資更多是看未來企業的成長,我們所以也需要選擇代表未來成長企業的賽道,我個人比較看好創新藥、晶片和新能源車。選好姿勢,對於很多投資者,對於A股長期熊長牛短且波動較大的特徵,我建議採用指數定投的方式參與投資。
理財老娘舅公眾號的粉絲可參與新書促銷活動,《從零開始學定投》+《玩轉指數基金》,原價總計68元,現為答謝粉絲,如購買全套書籍,組合優惠價為34元(包郵)。如需購買可添加老娘舅外甥女微信:lclnj001,進行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