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基金:這輪科技股行情不一樣 景氣周期或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廣發基金劉格菘:這輪科技股行情不一樣

摘要

【廣發基金:這輪科技股行情不一樣 景氣周期或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科技公司的業績同比增速會比較好,業績有望大幅超預期。二是這些公司的成長不會是曇花一現,至少能看到三到五年的高成長,需求有堅實的基礎,持續周期也更長。」劉格菘說,即便從短周期看,這一輪景氣度至少會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上海證券報)

  「2020年將是科技股業績落地大年。這輪科技股行情不會曇花一現。」近日,包攬2019年公募年度收益前三名的廣發基金成長投資總經理劉格菘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毫無疑問,劉格菘是新一輪科技股爆發行情的最大受益者,這也源自於他對科技板塊的深度研究。

  新一輪科技股行情與前一輪TMT行情有著怎樣的不同?面對上證報記者的提問,劉格菘表示:「不同之處挺多,相同之處較少。」

  第一,背後的產業邏輯不一樣。2015年那個階段是4G產業趨勢尾聲,焦點在於網際網路、雲計算、VR、網際網路金融等。而現階段的產業邏輯已經發生變化,從國家層面看是,本輪行情得益於經濟結構轉型等因素,促使更多扶持科技企業成長的政策出臺,培育出新增長動力的政策紅利。

  第二,產業鏈角度不一樣。從產業角度看是追求新的成長性,科技自主可控層面的需求強烈,科技行業的供需格局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

  第三,現階段科技股投資標的與2015年不一樣。2015年是以商業模式創新的公司為主,股價上漲以預期推動為主;現階段科技股行情是由業績推動,包括很多硬核科技公司,如半導體設計、材料、設備等。

  第四,新一輪科技股行情的投資方法和投資策略不同。把握現階段行情的策略是抓住產業趨勢和業績成長性最好的科技方向,重點投資於景氣度高的行業,選標的時重點看業績和基本面因素。

  劉格菘表示,2019年開始的這一輪科技股行情,主線是自主可控相關的硬核科技,核心是看哪些領域的技術能實現突破,能實現進口替代。

  「一是有真業績,今年上半年,科技公司的業績同比增速會比較好,業績有望大幅超預期。二是這些公司的成長不會是曇花一現,至少能看到三到五年的高成長,需求有堅實的基礎,持續周期也更長。」劉格菘說,即便從短周期看,這一輪景氣度至少會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

  關於科技股的市盈率問題,劉格菘表示,估值只是交易的結果,不是買賣的依據。科技股的估值相對偏高,一是由於歷史形成,科技公司過去沒有太好的盈利,導致靜態估值較貴;二是要看成長性,如果對應著2020年100%以上的業績增速,那麼四五十倍的估值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與此相比,他認為目前市場中部分核心資產的估值較高。「2019年很多公司因非業績增速提升的原因而驅動估值抬升很多。假設20%至25%增長的公司,市場給了30倍至35倍的估值,短期可能是資金結構的原因導致的,中長期來看,如果長期盈利增速始終在這個區間,這個位置買入後不太容易賺錢。」劉格菘認為,中長期看,估值水平要和業績增速保持一致,投資應注重估值和性價比。

  「2020年關注的新方向是確定性有提價預期或景氣向上預期的板塊,如面板、5G建設相關的產業鏈公司。」劉格菘表示,今年5G建設開始快速推進,與5G基站建設、下半年5G換機需求相關的板塊會有比較好的機會。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A股靈魂拷問!是堅守醫藥科技,還是抄底周期股?五大明星基金經理說清楚了!
    比如,今年上半年漲幅居前的醫藥、計算機、通信板塊,近期跌幅居前,前期強勢個股紛紛調整;而金融、地產、建築等低估值板塊漲幅居前。從個股看,今年上半年漲幅巨大的牧原股份被基金明顯減持,另一隻農業股聖農發展則被增持。TMT板塊中,歐菲光和信維通信在二季度獲多隻主動權益類基金青睞。 在市場風格切換和變盤的關鍵節點,公募基金經理三季度有何調倉策略?又將如何把握下半年整體投資節奏?
  • 廣發基金劉格菘:A股現中長期配置時點 科技股仍是主方向
    來源:上海證券報近期,受多重因素影響,全球市場大幅下行,A股市場也持續調整。A股能否走出獨立行情?何時迎來投資時點?科技股在調整後投資邏輯是否有變?核心資產的投資價值是否已經呈現?就市場關注的問題,上證報記者專訪了廣發基金主動權益投資的三大部門負責人——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價值投資部總經理傅友興及策略投資部負責人李巍。劉格菘:科技股仍是主要方向去年,廣發基金劉格菘包攬權益基金業績排名前三,其對市場的判斷廣受關注。
  • 諾安基金蔡嵩松:科技產業處於景氣周期起點 布局優秀龍頭個股
    具體到科技成長板塊,蔡嵩松指出,本輪科技板塊的上漲始於2019年,但與此前的網際網路成長周期不同,本輪科技成長周期是由「5G產業周期」和「國產替代」雙輪驅動。,隨著5G通信端建設高峰期的到來,科技產業的景氣周期才剛剛開始。
  • 廣發基金王明旭:攻守平衡也是一種取勝之道
    問:在實際操作中,要如何尋找景氣度向上的行業?王明旭:A股絕大部分行業都會有些周期屬性,具體到每個行業,它們的觀測指標、景氣度、持續時間都有所不同,需要區別研究。有的行業側重看供給,有的行業更注重需求,有的行業來自於政策驅動。
  • 天弘陳國光:周期兩輪說科技,雙擊雙殺看景氣
    來源:點拾投資天弘基金的陳國光是少數經歷過2013-2015年A股科技周期的基金經理。經歷了完整的科技牛熊周期後,陳國光依然把自己主要精力放在科技股投資。他認為判斷科技股的景氣度非常重要,股價在景氣向上和向下的階段,會經歷估值和業績的雙擊雙殺,對於景氣度錯誤判斷可能在科技股投資上會造成致命的影響。
  • 上次春季躁動行情持續42天,這次會怎樣?
    廣發證券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年的春季躁動行情每年都會出現,2020年市場的春季躁動行情則由成長風格主導,持續了將近42天,大致從2019年12月2日延續到2020年1月13日。對於今年的2021年的春季躁動行情,超七成私募認為會如約而至,新能源、半導體等板塊有望成為春躁主角。
  • 明星基金遭醫藥「碾壓」,廣發劉格菘「抱團」科技股收益大幅下滑
    搜狐財經通過梳理發現,去年業績排名前5名的產品中,僅廣發多元新興股票一隻產品年內收益率位於混合型產品的50名之內。其中,諾安成長的年內收益率排名位於第241名。從上述產品的持倉風格來看,上述5隻產品依舊延續了去年「抱團」科技股的策略,今年二季度內,多隻產品重倉股股價面臨回調和下滑。
  • 大盤衝上3600點,機構抱團股持續強勢,「牛」行情是否還能持續?大咖...
    近期市場行情火熱,滬指時隔五年多再次衝上3600點,許多基金重倉的龍頭股屢屢創下新高。展望2021年,「抱團行情」是否會瓦解?A股是否將迎來風格切換?1月12日晚,在中國證券報「中證點金匯」 直播間,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基金經理張東一和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燕翔,圍繞「龍頭屢創新高 基金抱團股還能漲多久?」
  • 煤炭、銀行股領銜 低估值板塊逆勢崛起!哪些基金值得關注?
    回溯上半年的行情,銀行指數在今年上半年還下跌了13.18%,與醫藥、科技等機構資金抱團板塊的上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對於當前銀行板塊的投資價值,否極泰基金總經理董寶珍對記者表示:「當前銀行處於歷史性的低估。H股中,兩大內地的股份制銀行的市淨率已經低於3倍了,這往往是破產企業的估值水平。當板塊極限低估後,股價上漲是一種必然。」
  •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A股跨年行情繼續,順周期主線或延續到明年一季度!
    1、中信證券:順周期主線預計延續到明年一季度A股正處於跨年輪動慢漲期。未來海外新的寬鬆舉措有望推升全球風險偏好,國內經濟繼續穩中向好,政策保持平穩,預計年末機構調倉行為推動順周期板塊行情延續到明年一季度。
  • 廣發基金邱璟旻:像經營一支球隊一樣管理自己的組合
    廣發新經濟基金經理邱璟旻從醫學院高材生到基金經理「作為一名投資人,究竟怎樣才能找到穿越周期和迷霧的指南針?」2014年,邱璟旻加入廣發基金擔任醫藥行業研究員,2016年遴選為基金經理,如今管理著廣發新經濟、廣發聚豐、廣發優勢增長,管理規模為110億元。根據Wind顯示,即便經歷了2018年的熊市,邱璟旻從業以來的年化回報率仍然達到了20.86%。復盤過去5年,A股在2015年下半年和2018年均出現跌幅不小的調整。市場的大起大落,讓邱璟旻對投資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和體會。
  • 「翻倍基」基金經理邱璟旻領銜 廣發成長精選1月18日發行
    入行11年,廣發基金邱璟旻經歷了兩輪牛熊周期轉換,這讓他對於投資回報的獲取、對於風險的控制體會頗深,也愈發堅定了要為投資者提供可預見、可持續的投資回報的初心。 邱璟旻介紹,優秀企業是具備競爭優勢且業績持續增長的、確定性強的公司,他希望買入這樣的公司,分享由業績驅動帶來的市值增長的果實,一句話總結就是「好生意+好公司」。
  • 2021年股市行情分析 2021年中國股市行情預測
    2021年中國信貸周期將會進入下行周期,利率將會上行至高位,構成偏緊的金融環境;經濟、通脹和企業盈利加速上行至二季度出現拐點;科技繼續延續上行周期;股票市場進入後政策紅利期,股票市場供求關係邊際惡化。
  • 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 金股藏在哪?
    來源:東方財富網2020年的A股市場跌宕起伏,受新冠疫情、全球央行大寬鬆、中美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A股上演結構性行情,機構資金持續抱團,消費、科技、醫藥三駕馬車齊飛,龍頭個股呈倍數增長。時值歲末,如何看待2021年A股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 十大券商看後市|春季行情尚未結束,分化緩和重回慢漲輪動
    中信證券建議投資者,緊扣順周期主線,把握海外工業品漲價補庫存,以及國內可選消費輪動兩個趨勢。廣發證券同樣建議投資者,當下布局以順周期屬性為主。節奏方面,中信建投認為,一季度是2021全年行情最好的階段,市場表現優異,建議投資者抓住當前的窗口期。
  • 聚焦消費、醫藥、科技三大賽道 廣發基金推權益基金新品
    廣發新經濟基金經理邱璟旻是一位成長型投資選手。入行11年、管理公募基金5年以來,他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構建了一套系統的投研方法,以更真實地把握「大象」的真相和本質。在邱璟旻的投資框架中,先有產業邏輯,才有個股邏輯,為此,他不斷解構和深入分析細分產業,在守住自己能力圈的前提下,努力擴大自己的產業覆蓋範圍。
  • 2021年機構策略+投資主線大盤點!(圖解)
    宏觀分析12家頭部券商對2021年A股樂觀,9家頭部券商謹慎樂觀。一、樂觀12家頭部券商看漲2021年A股行情,核心有6大理由。12家看漲2021年A股行情頭部券商的具體觀點海通證券:藍籌向好,「股」舞人心,漸入高潮,進入基本面與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短期金融修復,未來AH溢價收窄,長期轉型升級牛。
  • 煤飛色舞再現:相關基金一個月已賺20% 順周期還能持續多久?
    11月24日,石油化工指數繼續領漲,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指數震蕩上行,個股鄭州煤電已連續三日漲停,市場「煤飛色舞」行情火熱,勢不可擋。與此同時,券商、酒類股等周期板塊也多點開花,輪番上攻成為市場焦點。受此影響,不少順周期主題基金重回投資者視野,相關基金淨值大漲。
  • 半導體板塊回暖 科技主題基金能否強勢回歸?
    2021年投資「金花」或落「科技」  部分機構認為,科技仍是2021年投資主線。  山西證券則表示,消費2021年有望持續復甦。汽車消費方面,政策對汽車的支持有望使汽車消費的強勢延續至明年上半年。隨著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全面復甦,疊加2021年5G全面商用將推動5G換機潮,半導體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階段,相關公司收益良多。
  • 基金幾個月不漲,就要拋嗎?12月底倉位打到多少?
    澳銀+交銀先進位造,科技類的基金繼續持有就好,等待明年上半年風格輪換。尤其交銀先進位造其實已經含有一些金融、航空、周期板塊,在其他科技、成長基金橫盤甚至下探中,它的近期表現還是不錯的。24、河馬:上周證券報發文,說寬信用要逐漸退出,這會影響到行情嗎?桂主編,既然都說會有春季躁動行情,那這段時間把倉位先提上去,等過了春季躁動行情再降到平時適合自己的倉位,這樣可行嗎?老師能講一下CTA基金是什麼嗎,在好買公眾號裡看到過,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