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發基金劉格菘:這輪科技股行情不一樣
摘要
【廣發基金:這輪科技股行情不一樣 景氣周期或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科技公司的業績同比增速會比較好,業績有望大幅超預期。二是這些公司的成長不會是曇花一現,至少能看到三到五年的高成長,需求有堅實的基礎,持續周期也更長。」劉格菘說,即便從短周期看,這一輪景氣度至少會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上海證券報)
「2020年將是科技股業績落地大年。這輪科技股行情不會曇花一現。」近日,包攬2019年公募年度收益前三名的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毫無疑問,劉格菘是新一輪科技股爆發行情的最大受益者,這也源自於他對科技板塊的深度研究。
新一輪科技股行情與前一輪TMT行情有著怎樣的不同?面對上證報記者的提問,劉格菘表示:「不同之處挺多,相同之處較少。」
第一,背後的產業邏輯不一樣。2015年那個階段是4G產業趨勢尾聲,焦點在於網際網路、雲計算、VR、網際網路金融等。而現階段的產業邏輯已經發生變化,從國家層面看是,本輪行情得益於經濟結構轉型等因素,促使更多扶持科技企業成長的政策出臺,培育出新增長動力的政策紅利。
第二,產業鏈角度不一樣。從產業角度看是追求新的成長性,科技自主可控層面的需求強烈,科技行業的供需格局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
第三,現階段科技股投資標的與2015年不一樣。2015年是以商業模式創新的公司為主,股價上漲以預期推動為主;現階段科技股行情是由業績推動,包括很多硬核科技公司,如半導體設計、材料、設備等。
第四,新一輪科技股行情的投資方法和投資策略不同。把握現階段行情的策略是抓住產業趨勢和業績成長性最好的科技方向,重點投資於景氣度高的行業,選標的時重點看業績和基本面因素。
劉格菘表示,2019年開始的這一輪科技股行情,主線是自主可控相關的硬核科技,核心是看哪些領域的技術能實現突破,能實現進口替代。
「一是有真業績,今年上半年,科技公司的業績同比增速會比較好,業績有望大幅超預期。二是這些公司的成長不會是曇花一現,至少能看到三到五年的高成長,需求有堅實的基礎,持續周期也更長。」劉格菘說,即便從短周期看,這一輪景氣度至少會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
關於科技股的市盈率問題,劉格菘表示,估值只是交易的結果,不是買賣的依據。科技股的估值相對偏高,一是由於歷史形成,科技公司過去沒有太好的盈利,導致靜態估值較貴;二是要看成長性,如果對應著2020年100%以上的業績增速,那麼四五十倍的估值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與此相比,他認為目前市場中部分核心資產的估值較高。「2019年很多公司因非業績增速提升的原因而驅動估值抬升很多。假設20%至25%增長的公司,市場給了30倍至35倍的估值,短期可能是資金結構的原因導致的,中長期來看,如果長期盈利增速始終在這個區間,這個位置買入後不太容易賺錢。」劉格菘認為,中長期看,估值水平要和業績增速保持一致,投資應注重估值和性價比。
「2020年關注的新方向是確定性有提價預期或景氣向上預期的板塊,如面板、5G建設相關的產業鏈公司。」劉格菘表示,今年5G建設開始快速推進,與5G基站建設、下半年5G換機需求相關的板塊會有比較好的機會。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