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西城根街:從小西門一路走到大西門

2021-01-18 個人房源網

曾經一段時間裡,西環巷和西城根街常被綿陽人指代同一條街巷。嚴格說,綿州城西城牆邊上,建國門到小西門是西環巷,小西門到大西門是西城根街。警鐘街成為兩條街巷的分界線,西環巷是今天的大觀園,西城根街(西環城巷)則是如今的衛生巷北段。

街名、巷名,這些看似每天被人們提及的名詞早就在歲月中模糊不清。文字和圖片記載了我們對它們的遺忘,而城根故事,隨著城根下的居民一起,去到新的地方再萌芽。有些逝去的日子,不需要想起,卻也永不會忘記。

西城根街與西環巷

在《東城根街:記錄老綿陽歷史的文化小巷》中我們了解到:清嘉慶五年(1800),知州劉印全為防禦白蓮教進逼綿州,沿涪江新河道西岸重新築城,向舊城西北拓展。城設五門,在城內新建街區,城外在北門、小西門、大西門、南門建有街道。《綿陽市城鄉建設志》記載:清嘉慶五年(1800),城垣改建竣工,沿城根形成四條街巷。這四條街巷便是東西南北城根街。

《綿陽市城鄉建設志》中寫到,「西環巷」在1949年前名為「西城根街」,歷史用名「城牆邊」,長160米,寬3米。

關注老街巷的讀者應該清楚,《綿陽市城鄉建設志》記載了兩個名為「西環巷」的地方。記者在《西環巷:前世今生大觀園裡再相見》裡寫到:西環巷,望文思義就是環綿州城西城牆邊上的一條巷子。建國門到小西門那一截,清朝的時候有西環城路、北環城路等,西環城路後改名光大街,又改叫西環巷。西環巷長167米,寬3米,是普通居民區。

那麼,西環巷和西城根街是不是同一個地方呢?「綿州通」湯毓良認為,曾經一段時間裡,西環巷和西城根街常被綿陽人指代同一條街巷,嚴格說綿州城西城牆邊上,建國門到小西門是西環巷,小西門到大西門是西城根街。仔細觀察上世紀80年代的老綿陽地圖,西環巷和西環城巷(西城根街)已經明確劃分開。警鐘街成為兩條街巷的分界線,西環巷是今天的大觀園,西城根街則是如今的衛生巷北段。

膠捲記錄那些逝去的舊時光

翻看楊松林在上世紀80年代拍攝的西城根街老照片,一溜兒的小青瓦房子,地上鋪的石磚已經破損了不少,小巷人不多,放學歸來的孩童尚未來得及放下書包,稀奇地望著正在拍照的大人。照片裡,一眼望到巷盡頭,是已經修建好的高樓大廈,不由讓人想到前段時間一部名為《蕎麥瘋長》的電影概念海報,上世紀90年代,從上海浦西北京東路拍攝的浦東,東方明珠的第一個球正在修建,中國在飛速發展。

說到電影,西城根街附近以前也有一個電影院。濱江電影院最開始位於現在的濱江大廈,就是天津橋一角富安百貨對面,放映廳是商業局禮堂。「四海香」也在當時的濱江電影院旁邊。那時候綿陽電影院不多,市民付悅記得,當時有綿江路涪江電影院、開元場芙蓉電影院,還有今天仍然營業的綿陽電影院和綿州大劇院,另一個便是濱江電影院。說起來濱江電影院和綿陽電影院距離很近,但生意都非常不錯。

「那時候看電影的男女老少都有,不像現在一堆堆的年輕人。」以前娛樂項目不多,不論男女老少大家都愛看電影,濱江電影院院子有兩個入口,那時候在周圍開個小吃店,生意好得很,付悅說,「一到夏天賣冰棍雪糕、汽水兒冷飲的,電影票一塊多,雪糕幾毛錢一個,受歡迎得莫法。後來舊城改造拆了電影院搬進三鵬廣場對面的樓裡。」

一晃幾十年過去,以前愛看電影的年輕人現在很難去電影院一次了。「捨不得三,電影票幾十塊錢一張,3D4D就更貴。我女子就說手機上買票很便宜,有時候幾塊錢都有,我又不會用。」去年女兒帶付悅去看了《芳華》,聽說是那一代人的故事,想必父母會喜歡。果不其然,看完電影付悅還發了條朋友圈,一陣感嘆。有些逝去的日子,不需要想起,卻也永不會忘記。

美食飄香的衛生巷

經過幾天雨水,綿陽的天終於放晴,鄧大姐正在埋頭整理剛進回來的冰淇淋,偶爾路過的行人在冰櫃面前用眼神大致瞄了一眼,有喜歡的口味就拿上一個。鄧大姐的小賣部在衛生巷口開十多年了,說起來巷子裡比她在這裡時間長的鋪子不多。

「以前都是賣吃的哦,現在藥店、茶館都有。」鄧大姐說,當你在一個地方待上十多年,一時半會兒要你說這裡頭的變化是說不清的。茶館、藥店、飲品店相繼在衛生巷開起來,現在巷子裡依舊飄散著各種食物香氣,麵館就有好幾家,做鍋盔的臨街,香味最盛。衛生巷靠近清真寺,牛肉鋪子也不少。

軍屯鍋盔和達氏牛肉館隔著一個門面,孫浩然記得清楚。因為家住附近,衛生巷又是上學的必經之路,一路飄香的食店自然是早餐的不二之選。「小時候牛肉麵2塊錢一碗。」孫浩然想了想,說出自己記得最早的時候,大概是2002年自己還在讀小學。

牛肉麵裡飄著蔥花香菜,還有白蘿蔔和牛肉粒,湯頭絕對的美味營養,喝下一口就暖乎乎的好舒服。一碗牛拉,一份牛肉片,兩個茶葉蛋,一清二白三紅四綠,肉湯清澈見底,泛著點點油花;白蘿蔔片香鮮酥軟,清爽可口;特別是油潑辣子,紅豔豔的一層,讓人愛不釋口!麵條細緻筋道,白中泛黃,有小麥的清香。鍋盔就更方便了,上學起來晚了到鋪子面前讓老闆拿一個做好的就開始飛奔,也不知道一路掉了多少酥皮渣,總之管飽!「老顧客肯定有三,經營十多年沒有老顧客怎麼行。」下午時分,達氏牛肉館店內正是少有的清閒,再過一會到了飯點,路過的、回頭客都慢慢多起來。

比起東城根街,我們更難從今天的衛生巷北段找到昔日西城根街的影子。時間的齒輪繼續轉動,而城根故事,隨著城根下的居民一起,去到新的地方,或慢慢淡出,或茶餘飯後成了談資……

相關焦點

  • 舊時長沙門戶——大西門
    大西門,今指五一大道與湘江大道的交會地段,原是大西門正街出西城的城門。長沙,一座千年古城。隨著19世紀後期中國的門戶被打開,長沙的商業也有所發展。上世紀頭兩三年,英、美、日三國先後通過清政府訂立了新的《通商航行條約》。其中規定增開長沙等地為商埠,從此,長沙商業的發展加快。
  • 保定古城西門外 護城河畔朱家園 有兩處元明時期的遺蹟
    之後雙彩街、帥府胡同、小集街、中華路、先鋒街的清理工作也陸續開始了。跟著城管逛保定的節奏有點跟不上了!今天咱們聊聊最近剛拆完的朱家園。朱家園是哪兒朱家園位於西關大街以南,西護城河西岸。早年此片區範圍更大些,西到金臺驛街,南到新華路(今裕華路)。如今隨著居民樓和商業區的建設,朱家園指代範圍有所減小。
  • 德州老城大西門的傳奇故事:改過兩次名字 見證動蕩時刻
    張明福明清德州古城的五座城門中,大西門又叫「正西門」,位於今天的建設街與西市街交叉處,是德州城門中唯一有過3個名字的城門。弘治九年(1496),德州城守備胡翰創建大西門城樓。乾隆八年(1743)建甕城、門樓、譙樓。大西門的甕城門朝南,俗稱「扭頭門」。大西門面對的是素有「九達天衢」之稱的官道和素有「御河」之稱的京杭運河。官道是從南門外的玉皇閣處北行,經馬市街,循今西市街(市立醫院西牆外)北行到大西門,再循大西門城牆北行100米過浮橋,前往景縣方向。明天順年間修建的「九達天衢」坊為官道標誌。
  • 影像志┃綿陽的過去和現在
    安昌河能通航,綿陽所需的過冬木炭就是從北川、安州經水路運到綿陽,碳碼頭巷因而得名。為感謝鐵牛的功德,後來就鑄了一頭鐵牛臥在涪江河堤岸上的街口,因此改名為鐵牛街。,由臨園路東段、中段、西段組成,自紅星街北口(原棉花街北口)至火車客站立交橋,是橫貫城區的中軸線,全長4996.12米。
  • 大西門,我們不說再見!
    如今的大西門,在省團校與琥珀潭之間,依舊是合肥重要的中心地。只是歷史的斑駁沉澱已經幾乎被人忘卻了。而今的新合肥人即使每天穿梭於此也不會知道大西門的名字。其中,城牆的西邊就是大西門。1938年5月22日日軍對合肥進行轟炸和攻擊。當時日軍就是佔領了合肥大西門,在西門上歡呼天皇萬歲。
  • 懷念,綿陽消失的那些老地標。超強超全,綿陽人必讀
    重建後的綿州城位於涪江故河道東岸,其北門在涪江北河渡(今鐵牛廣場外涪河道處),東門在涪江靠遊仙江岸(鐵牛廣場對岸),西門在今大西街一帶,南門在今南街一帶。康熙三十一年(1692),洪水暴漲,江水不歸故道,而由北向南直衝州城東,北二門,即東方紅大橋以下江段。衝毀東、北二城門,綿州城僅存西、南二門。其後幾年連發大水,洪水都從新河道下洩,江水從此不歸故道,故而形成東方紅大橋以下新河道。
  • 城市更新:崑山大西門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在即
    10日,全市召開城市更新推進會,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小剛要求各區鎮、相關單位以對人民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全力以赴打好城市更新這場攻堅戰,有效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和品位,回應老百姓的期盼。大西門歷史街區風貌效果圖大西門在崑山城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這裡曾是城區最熱鬧的街區之一 。大西門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後,將以歷史文化街區的形式重新亮相。城
  • 綿陽城區哪個菜市場買菜最便宜?趕緊點開看看
    為了幫小夥伴解決同樣的煩惱今天,政事君為大家推出物價攻略綿陽城區共有8個農貿市場先來看看各個市場五花肉的價格怎麼樣建設街 15元鐘鼓樓 15元大西門 15元紅高 14元開元 14元富樂 14元
  • 大西門涼拌粉
    舊時的零陵城有七座城門,以大西門最為繁華。因為大西門既是零陵最大的水陸碼頭,又是經浮橋(今霞客渡)通往黃田鋪、珠山及廣西的起點。李茵《永州舊事》這樣描述:「大西門是一個水旱碼頭,它靠在去河西的浮橋邊,又是一個搭船的大站。早上去冷水灘、蔡家鋪、曲河的都要到大西門坐船去;去衡陽、長沙的坐大船,去河西買糙米的,過浮橋。那浮橋一天繁忙得很。總是走得轟隆轟隆地響。」
  • 大西門社區市場改造升級 商家:頭天交租第二天讓搬、不願離開
    近日,大西門社區市場的商戶和攤主們來電反映,稱市場管理方和社區計劃將市場裝修改造升級,要求商家在一個月內全部搬離市場,這一舉動遭到了商戶們的反對。大西門市場位於涪城路68號,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經過幾次裝修改造,目前市場有1000多平米,近30戶商戶在經營。
  • 《大西門書城》開學啦!開學啦!開學啦!
    西寧大西門書城
  • 離過年還有70多天,綿陽人灌香腸咯!
    今天(11月29日),直播綿陽記者走訪了城區一些菜市場發現,不少市民已經開始灌制大年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香腸了。 在建設街菜市場記者看到,不少灌香腸的攤位都生意火爆,店內十分繁忙。一些店家表示,今天從早上七、八點就開始忙活了,到中午一直沒有停過,川味、麻辣、廣味依舊是綿陽人的心頭好。
  • 本周五起 綿陽城區10條公交線路調整
    1.調整後線路走向:農資批發市場至西科大西山校區方向——過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圖書館站後,經先鋒路口華廈眼科醫院、公交集團公司川西北燈具市場、西山南路口、西山公園、董家溝、新廟一路、東辰學校中學部、園藝東街、玉泉中街、玉泉中路中段、玉泉中路南段、市委黨校至西科大西山校區。不再停靠先鋒路招呼站。
  • 綿陽三光街:日月星見證百年商業中心
    上世紀初以來,三光街便是綿陽重要的十字路口之一。如今,三光街、翠花街已經和北街共同成為綿陽市中心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延續著作為綿陽商業中心的輝煌,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承載了一代代綿陽人的回憶……三光:日、月、星三光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
  • 臺北市西城元宵遊行 8米高萌版媽祖是最大亮點
    臺北市西城元宵遊行 8米高萌版媽祖是最大亮點 2017-02-03 11:24: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綿陽人,10路公交站點的這些事兒,你知道嗎?
    但絕不是為了逛商場而是鍾情於凱德對面通安巷的美食一條街!大西門站大西門站可以說是老街了街道兩側都是低矮的樓房這些建築幾乎都有著幾十年歷史油坊街因糧油售賣而得名因糧油售賣而繁榮最後也因糧油售賣而走向落寞!
  • 唐山稻地街西門外,解放前有一家遠近聞名的豆腐坊是我姥姥家開的
    稻地鎮古城僅剩的幾塊碑石或城牆基石應該都在這裡吧,其餘的應該都在地下了西門外村,從字面就能猜測出,古代稻地鎮有城牆,有西門,西門外有村莊,我姥姥家就在西門外村從稻地街裡向西一直到西門外西門外村隨拍這個街口很關鍵,仔細觀察,稻地街主街到這個位置陡然就是下坡了
  • 奉天舊事之出大西門老瀋陽人要是詛咒一個人,極端的表達方式是罵
    奉天舊事之出大西門老瀋陽人要是詛咒一個人,極端的表達方式就是罵那個人「你個出大西門的」。什麼意思呢?就是咒罵一個人去死。因為在清朝至民初,大西門外有刑場。那時候行刑都是砍頭的斬刑。所以,借用死刑犯被押至大西門外刑場這個舉動借指某個人該死一般。這句話上了年歲的老瀋陽人都知道。但是問題來了,出大西門到底是哪個門?這個刑場又在哪呢? 今天的文章註定簡明扼要,而且必須做一些刪節。畢竟關係到很多人對一些敏感問題的看法。先來簡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