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農民看的電影《沂蒙老兵》

2020-10-15 雲上情絲

適合農民看的電影《沂蒙老兵》

文/公丕才


由山東紅土地影視文化公司出品的電影《沂蒙老兵》,在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展映評選中,從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選送的一百部農業農村題材的優秀影片中脫穎而出,和《十八洞村》齊名,同獲故事影片類唯一獎項:「最適合農民觀看的鄉村題材故事片"。


該片總策劃邵維祥,編劇公丕才,導演周軍,執行導演馬新,由山東紅土地影視公司出品。

當晚,《沂蒙老兵》總策劃人邵維祥,主要演員李德崮飾演者肖榮生、八奶奶的飾演者郭亞菲,代表劇組和出品方應組委會邀請出席本屆電影節,參加了走紅地毯儀式、開幕晚會和頒獎典禮。

中國農民電影節,是國家級常設專業電影節之一,由國家農業農村部、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聯合主辦,是中國農民豐收節重要內容,每年舉辦一屆。

本屆中國電影節主題是「脫貧攻堅 鄉村振興 全面小康 光影如行」。

《沂蒙老兵》和《十八洞村》所獲「最適合農民觀看的鄉村題材故事片"獎,是農民電影節故事片類唯一獎項,也是最高獎項。

相關焦點

  • 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沂蒙老兵》首映
    12月4日,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 《沂蒙老兵》在臨沂市中影星美國際影城舉行了首映式,12月6日起,《沂蒙老兵》將在全國上映。《沂蒙老兵》講述了一位名叫李德崮的老兵退役後回村擔任村幹部,並帶領一個名叫青山崮的貧困小山村和周邊幾個村莊實現了脫貧致富的故事。
  • 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影片《沂蒙老兵》舉行首映式
    12月4日上午,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影片《沂蒙老兵》在中影星美國際影城(齊魯園店)舉行首映式。《沂蒙老兵》由山東紅土地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將於12月6日全國上映。影片講述了老兵李德崮退役後回村擔任村幹部,經過15年的奮鬥,帶領小山村「青山崮」和周邊幾個村莊實現脫貧致富的故事。臨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沂蒙精神的發源地,素有愛國擁軍的光榮傳統。近年來,我市實施「兩推」工程,把退役軍人推向基層建設最前沿、推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樹立了沂蒙退伍軍人的良好風採。
  • 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影片《沂蒙老兵》12月6日全國公映
    臨沂24小時訊(鄭樹平)從片方獲悉,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影片《沂蒙老兵》將於12月6日全國公映。《沂蒙老兵》由山東紅土地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影片是在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臨沂市和沂南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下拍攝的,講述了一位名叫李德崮的老兵退役回村擔任村幹部後,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克服種種困難發奮圖強,回鄉創業,並在自己富起來後,帶動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故事。
  • 光影三農丨關注回鄉的退役軍人,這部電影摘得中國農民電影節大獎
    在日前剛剛閉幕的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上,一部關注返鄉退役軍人的影片《沂蒙老兵》獲得了「適合農民觀看的鄉村題材故事片」獎。電影《沂蒙老兵》總策劃邵維祥主演郭亞菲 主演肖榮生走上中國農民電影節紅毯他感受最深的是對這個角色「農民」+「軍人」雙重身份屬性的塑造:演員肖榮生:《沂蒙老兵》刻畫返鄉退役軍人的雙重本色因為真實:這部不「煽情」的電影,讓人很「動情」《沂蒙老兵》總策劃邵維祥介紹,為了讓故事和情感最大程度貼近真實,影片籌備前期,他們進行了大量採風,收集到了100多名回鄉退役軍人幹事創業的感人事跡。
  • 為沂蒙紅色革命精神傳承發展做好服務——專訪電影《堅守1200秒》製片人、總導演梁金鎮
    沂源作為沂蒙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數感人的愛國革命故事在這方紅色熱土上呈現。2017年,任沂源縣政協委員的梁金鎮在翻看沂源縣政協收編的《沂源抗戰資料》時,看到了1942年日寇圍剿八路軍的對崮山戰鬥故事。「初次接觸這個故事就被深深地打動了,在沂源縣這片紅色熱土上,有無數鮮活的生命為了革命勝利英勇犧牲,每個人都應該了解、銘記那段歷史。」
  • 梁金鎮:為沂蒙紅色革命精神傳承發展做好服務
    沂源作為沂蒙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數感人的愛國革命故事在這方紅色熱土上呈現。2017年,任沂源縣政協委員的梁金鎮在翻看沂源縣政協收編的《沂源抗戰資料》時,看到了1942年日寇圍剿八路軍的對崮山戰鬥故事。
  • 沂蒙遊記:在莒南縣農村,見到很多「久違」的小推車
    「淮海戰役是沂蒙老區人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這句話,相信沂蒙地區的朋友,都耳熟能詳。小推車,是農業社會時代的主要運輸工具。過去,公路、鐵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甚至馬車都不太多。在農村,多數人們運送東西,都是靠著人力小推車。
  • 宿鴨湖畔群星聚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紅毯...
    10月10日18時30分,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電影節紅毯儀式在汝南宿鴨湖畔舉行。著名演員斯琴高娃、雷恪生、倪萍、於朦朧、汪荃珍、趙亮、於月仙、來喜、孔琳、劉小鋒、孫帥東、嶽紅、鄭曉寧、閻青妤、田英男、王麗雲、魏金棟、顏丹晨、謝映玲、葉亦詩相繼走過紅毯,並登臺獻藝,講述農村和電影故事,與當地群眾共慶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
  • 看圖:走進沂南縣馬牧池鄉,參觀有名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
    喜歡黃渤的朋友,肯定對《鬥牛》這部電影印象深刻。這部電影拍攝於十多年前,導演是管虎,他後來又指導了《八佰》的拍攝。在《鬥牛》中,黃渤飾演的形象是一位信守承諾的沂蒙農民。《鬥牛》裡的事情發生在抗戰時期的沂蒙老區,而它也的確主要是在沂蒙老區實地拍攝的。拍攝的地點就在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早就聽聞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有名,前幾天有幸實地參觀一次,下面這組圖片,就帶大家看看景區內的風光。
  • 成龍在沂蒙紅色影視城拍的電影《鐵道飛虎》首映!臨沂人搶先看!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成龍來沂蒙紅色影視城拍攝的抗戰喜劇電影《鐵道飛虎》,昨天在臨沂舉行看片會暨首映式
  • 沂蒙精神特刊|根植沂蒙 築夢中國——金鑼集團躬耕踐行沂蒙精神紀實
    一部金鑼集團的創業史,就是一部沂蒙精神的踐行發展史。金鑼,這個在沂蒙精神中孕育、發展與成長起來的全國肉製品行業領導品牌,自1994年成立以來,把「一切為了人類健康」作為事業發展的至高追求,堅持科技先導、創新引領、品質制勝,獨闢一條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基礎,「資源型起步、鏈條式延伸、循環式發展」的發展路徑,長達18年穩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成為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沂蒙精神」的生動範例。
  • 沂蒙精神綻放時代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沂蒙精神的重要論述,將沂蒙精神提升到新的高度,為新時期弘揚傳承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給臨沂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為新時代臨沂改革開放再出發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厚望如山,催人奮進。
  • 微電視連續劇《沂蒙女娃》正式開機
    微電視連續劇開機儀式        本片由真實故事改編,意在弘揚沂蒙人顧全大局,自我犧牲,勇於奉獻的沂蒙精神。據擔任此片的編劇透漏,影片已經籌備三個月,期間劇本經過多次修繕,精心挑選演員,以更適合參與演出的演員自身生活背景和性格。由於演員都是非專業演員,還舉辦了多次針對演員的演技訓練活動,為演出作充分準備。貼近生活、啟人深思的故事思想是整部劇片的靈魂。
  • 系列紀錄片《國家記憶——紅色沂蒙》觀感
    1941年底,由於日軍的瘋狂「掃蕩」和「蠶食」,沂蒙所在的魯南抗日根據地同其他根據地一樣,迎來了最困難的時期:根據地面積大幅縮小,軍民吃不飽飯、穿不暖衣,軍困民愁。毛澤東派劉少奇前去破解危局。劉少奇到魯南經過調研後,只用一招就破解了危局。「雙減」運動的開展減輕了廣大農民的負擔,調動了廣大農民的革命激情和生產熱情,有力地促進了根據地的發展。
  • ...舞團芭蕾舞劇《沂蒙三章》首演—— 用足尖展現沂蒙紅嫂的大愛...
    芭蕾舞劇《沂蒙三章》則用芭蕾詩篇歌頌偉大的沂蒙精神,用足尖演繹講述沂蒙紅嫂的堅毅與無私。「生死相依沂蒙人、多少撼天動地事、幾多壯舉牽夢魂……」一首《又到激情燃燒時》的詩篇,不僅重述著偉大的沂蒙精神,更追憶著沂蒙紅嫂們的英雄事跡與大愛深情。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在觀眾的熱切期盼中,中央芭蕾舞團芭蕾舞劇《沂蒙三章》 4月19日在北京天橋劇場的舞臺上,再為沂蒙紅嫂續寫出新時代的華彩篇章。
  • 102秒丨《沂蒙六姐妹》「人橋」片段 看完淚奔
    沂蒙六姐妹,解放戰爭時期支前模範。
  • 情滿沂蒙山: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為蒙陰縣老兵捐款捐物
    7月28日,酷熱的沂蒙老區一下變得清新涼快了許多。下午3點,在蒙陰縣汶河大酒店二樓會議室,舉行了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向蒙陰縣老兵捐贈儀式暨座談會。這一公益活動得到了民政部優撫安置局的引領和指導,得到了蒙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蒙陰縣民政局同志們的精誠幫助,並受到了蒙陰縣幹部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好評。
  • 從《高山下的花環》到《沂蒙》: 魯劇中的紅色文化與平民英雄
    這樣的人物心理脈絡與《高山下的花環》中的趙蒙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實無論是「高山下」的趙蒙生還是「南下」中的孟思遠,這種貼近百姓階層的人物選擇以及人物的心理「成長式」的變化歷程都為魯劇積攢下了龐大的受眾群體。
  • 【我喜愛的文化經典】電視劇《沂蒙》
    電視劇以沂蒙山著名紅嫂王換於為原型,通過電視劇的形式,將抗戰時期山東莒南淵子崖村民用土槍土炮與日本侵略者戰鬥;山東紅嫂用乳汁哺乳受傷八路軍戰士;沂蒙六姐妹帶領婦女用身體為解放軍架設浮橋;以及各村「最後一尺布做軍裝,最後一把米當軍糧,最後一個兒子上戰場」,支援淮海戰役等等真實而感人的歷史史料,通過影視藝術的表現形式進行再現,劇情真實而負有藝術衝擊力。
  • 人民日報等50餘家媒體聚首沂蒙!
    人民日報等50餘家媒體聚首沂蒙!他說,本次研討活動以「傳承革命精神,共享創新發展」為主題,在中報協、省報協的關懷支持下,50多家央媒和紅色精神所在地黨媒齊聚一堂,為傳承和弘揚紅色精神出謀劃策、獻計獻力,這為我市「發揚光大沂蒙精神」提供了難得機遇。市委宣傳部、臨沂日報報業集團等部門單位要主動對接,虛心學習,真正把沂蒙精神挖掘好、傳承好、弘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