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中最重要的成分,事實上與我們的心血管疾病發病密切相關的血脂不止低密度脂蛋白,還有甘油三酯、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等,但這些血脂也並非都是不好的血脂,其中高密度脂蛋白就是對人體有好處的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一般情況下,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會在肝臟代謝,從而維持血液中血脂水平的正常。而運送膽固醇到肝臟的工具就是高密度脂蛋白,它可以將外周組織包括沉積在動脈壁在內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它的水平越高,就能夠運送越多的膽固醇,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就會越低,所以才說它是對人體有好處的血脂。
但低密度脂蛋白是個搗蛋分子,它的功能正好與高密度脂蛋白相反,主要將膽固醇轉運到肝外組織,所以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的話就容易導致ASCVD的發生。
另外還要說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它們可以說處在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中間,是屬於中性血脂。因為一定量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具有維持細胞膜完整性的作用,是人體細胞所必需的物質,只有水平過高時才會對人體有害,會導致ASCVD的發生。
低密度脂蛋白降到什麼程度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我們的確需要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它的水平低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相反水平高才會傷害身體。
對於ASCVD一級預防人群,就是說尚未發生ASCVD的人群,或者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水平應該<2.6mmol/L。
什麼是高危人群?比如說危險因素有收縮壓≥160mmHg或舒張壓≥100mmHg,非高密度脂蛋白水平≥5.2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BMI≥28kg/m2以及吸菸,如果存在2項及以上危險因素時,就屬於高危人群。
另外如果已經被診斷為ASCVD、穩定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的患者,屬於極高危人群,這部分患者則需要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在<1.8mmol/L。
最後還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在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同時,別忘了也需要對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控制,例如高危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的同時,非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應<3.4mmol/L;極高危人群在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同時非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應<2.6mmol/L,這樣才能更好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