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有人問道,在中國學英語和在美國學英語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今天從發音和習慣兩個方面入手,一起對比中美英語的區別。
大家還記得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經常用中文給英文單詞注音嗎?Good「古德」,morning「摸寧」,to「兔」,thank you「三Q」……這種方法雖然快捷,但對於發音習慣的養成倒不是什麼好事。
雖說語言是相通的,部分英語發音和中文確實有共同之處。但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必然存在差別。比如你讓第一次來中國的老外說「北京」(bei jing),他一定會發成「bei ding」,因為英文中沒有拼音j這個音,他們只能將它替換成與母語發音最相似的/d/(音類似「舉」)。換個方向來說,對於「th」這兩個字母的發音,大多是/θ/或者//,這兩個音標需要輕咬舌尖,很多中國人發不出來,因為在中文拼音中並沒有相似的發音。
由此可知,當一個人學習母語以外的語言,碰到母語系統裡沒有的發音時,會習慣性地轉化成母語中最相似的發音。而這一習慣,會讓你的第二門外語,變得有些「塑料味」。
除了以上說的發音問題,常見的中式英語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
為了更像「美音」,在沒有r的地方加了很多r,比如because變成了becors,idea變成了idear。問題是美國人只有在單詞裡有r的時候才發r的音,不會憑空在單詞裡添加r。
2
/ei/和//還有//傻傻分不清楚,發音傾向於扁平。但英語,尤其是美式英語,發音是比較渾厚、飽滿的,發音位置是比較靠後的。這個用文字說不清楚,但你們可以聽聽母語人士的發音,可以體會出區別。
3
/s/和//甚至//分不清。比如sugar雖然只寫了s但要讀成「shuger」,但有些人就會讀成「suger」。還有//讀不出來,比如usual應該讀作/'ju:l/,但其中的//讀得怪怪的。
中國人在英語發音上有很多問題,而最大的問題是學校老師只重視單詞和語法,不重視發音!很多中小學的英語老師自己的發音都是有問題的。學生肯定以老師的發音為權威,所以這些問題多多的發音習慣被一代一代傳下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Chinglish發音。
在發音問題上,跟隨英語母語者學習的孩子就比較有優勢,最起碼確保老師的發音時正確的,而在耳濡目染下,也可以漸漸把「中式發音」改掉。
除了在發音方面,中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不同之外,在文化習慣上也大有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目前市場上對於中小學生有一套很火的英語培訓教材——新概念英語(New Concept English)小學4-6年級階段學習第一冊,其中有個知識點是關於名詞單數變複數的變化規則。除了最基本的直接+s之外,還有一點是部分以o結尾的單詞,變複數需要+es。那是哪些以o結尾的單詞才+es呢?有一句朗朗上口的順口溜——黑人英雄愛吃芒果土豆西紅柿(Negro-Negroes,hero-heroes,mango-mangoes,potato-potatoes,tomato-tomatoes)。
這個口訣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Negro」這個單詞上。它翻譯成黑人沒錯,但帶有種族歧視的色彩,因此這麼稱呼黑人是十分不禮貌的。我第一次聽到這個順口溜,詢問老師課上會不會強調Negro這個詞帶有貶義,最好不要用。結果出乎意料,除了一位英語專業研究生之外,其他老師根本不知道Negro帶有貶義。
除了機構使用的新概念教材,學校裡使用的標準教材也有一些問題。比如「What’s wrong with you?」,大部分英語老師會把它和「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放在一起,將他們翻譯為「你怎麼了?」表現出的是一種關心的態度。但是在國外,「What’s wrong with you?」一般意思都是「你在發什麼神經?」
同樣的,funny和interesting都帶有嘲諷的色彩,但中國的教育只負責告訴你,他們是有趣的意思。由此可見,應試教育的英語是不能直接拿到國外使用的,可能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除此之外,因為思維定式,一個人很難從母語環境或者母語習慣中跳脫出來。我高一的外教老師非常喜歡問我們為什麼,我們每次都回答「No why.」(沒有為什麼),但外教老師說這樣表達雖然外國人聽得懂,但它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No reason.」
我們會受限於母語的框架,往往忽略英語的文化習慣,直接把中文逐字翻譯成英文。但我們要知道,在中文中有俚語,同樣的,英語也有。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有網友翻譯:You dida dida me, I hua la hua la you.撇開外國人能否get到意思不說,它的表述可以說是十分的「生動形象」,但韻味就蕩然無存了。(外交部的翻譯是Receiving drips of water when in need, and I shall return the kindness with a spring.)
Talk交談,fish魚,這兩個比較簡單的單詞大部分人都認識。但你知道talk ,fish是什麼意思嗎?是「談魚」嗎?不是的,它是吹牛的意思。Busy忙碌的,body身體,busybody是忙碌的身體嗎?不是的,它是多管閒事的意思。
所以,在中國學英語,一樣能保證英語成績優異,但是不能保證你能有正確的口語發音,或者了解真正的英文文化習慣。學校可能教孩子,洗碗是wash dishes,雖然這樣的說法沒有錯,但外國人會覺得彆扭,因為他們習慣說法是do the dishes.
因此,想要讓孩子不僅在英語成績上拔尖,還想要孩子的英語看起來不那麼「塑料」,小編有建議分享給大家。
認準權威機構,檢驗教師教學資質
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課外英語培訓課程,來加強孩子在應試方面之外的知識。但要注意選擇正規、專業的機構,切忌病急亂投醫。對於授課老師的發音也要謹慎,可以要求老師出示相應的口語等級證書。
交朋友、找外教,英語母語使用者最佳
有一個玩笑戲稱,想要快速掌握一門外語,找一個當地的母語使用者當男/女朋友就可以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之前說過,語言是拿來用的,面對面交流可以促進聽說能力的培養,手機上交流可以促進讀寫能力的培養。而且母語使用者對於文化習慣方面也比較了解。因此建議大家儘量找英語母語者學習英語,或者交流英語。
但上周提醒過大家,目前我國外教是市場混亂,大家還是要睜大眼睛,不要上當受騙。
如果你擔心自己沒辦法甄別機構或者外教的「質量」,與其自己琢磨,倒不如關注我們。
我們長期與西雅圖華盛頓學校合作,該網校提供美國本土真實課堂,讓孩子足不出戶就能置身原汁原味地美國英語學習氛圍,多樣的文化活動,讓孩子從應試英語中跳脫出來,真切感受美國英語文化,了解最地道的英語使用習慣。
中美環境不同,英語習慣自然也大不同。想要最正宗的發音,最地道的用法,快來西雅圖華盛頓學校吧!
WeStudy,我們旨在幫助廣大受眾篩選有效信息,挑選優質的學習培訓機構;定期給出學習福利,讓你用更低的成本去獲得更高的回報;還提供學費退費保障。
WeStudy,我們更有效,更真實,更安全。
本次資料為公眾號WeStudy社群整理,如有侵權可後臺聯繫客服,我們將竭誠處理!
沒對象還可以賺錢
聯繫工作人員入內部群
掌握一手資訊
提供各種賺錢兼職活動
(未經允許,不可私發廣告)
(公眾號菜單欄有工作人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