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經濟部長:德國即將陷入1949年來最嚴重衰退!恢復經濟需「四部曲」

2020-12-28 手機鳳凰網

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在當地時間4月29日表示,由於出口需求暴跌和封城令對國內消費造成壓力,德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萎縮6.3%。

如果政府的預測最終成為現實,2020年德國經濟將是自聯邦統計局Destatis自197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差年份。

阿爾特邁爾說:「我們將經歷1949年聯邦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德國勞動局4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德國失業人數增加了37.3萬,至263.9萬人,失業率上升至5.8%。

德國勞動局同時表示,3月初至4月26日新增75.1萬份短期工作申請,合計1010萬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這些人實際上都會參加短期工作計劃。在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共330萬人申請了短期計劃。

但阿爾特邁爾也表示,預計隨著疫情趨緩及企業的復工復產,德國經濟將在2021年反彈並增長5.2%。

封鎖期間德國經濟下滑16%

有分析認為,基本傳染數出現反彈或許意味著疫情出現了回潮,德國此後恐怕不得不出臺更嚴格的封鎖措施,以遏制疫情發展,這或使德國經濟雪上加霜。

4月28日,據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ifo)研究所針對全行業8800家公司調查數據顯示,封鎖期間德國經濟產出下滑16%。

伊福經濟研究所預測主管Timo Wollmershaeuser表示:"這意味著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下降1.9%,第二季度可能下降12.2%。總體而言,2020年GDP減少6.6%。

Timo同時預測,要到2021年底,德國經濟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他認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2021年GDP必須增長8.5%。

就業晴雨表則從3月份的93.4點降至4月的86.3點,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和貿易業的就業率都急劇下降。伊福經濟研究所表示:「晴雨表本身從未有如此顯著的下降,這與德國失業率的上升相對應。」

隸屬於德國勞動局的德國就業與職業研究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受疫情衝擊,在未來幾個月內德國失業人口可能激增300萬。目前德國就業人口總數為4510萬。

分析指出,如果今年下半年經濟活動能夠恢復正常,德國的就業形勢將有所好轉,全年失業人口增量有望控制在52萬左右。

旅遊業遭受猛烈衝擊

疫情對不同行業的衝擊不一。伊福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旅行社4月份業務下降幅度最大(-84%),其次是航空(-76%)、酒店和餐飲業(-68%)、醫療保健(-45%)、藝術和娛樂(-43%)和車輛製造(-41%)。甚至食品、飲料和菸草貿易也下降了6%。唯一的贏家是製藥行業,其產能利用率上升了7%。

疫情下,旅遊業首當其衝。

德國外交部於3月17日首次發出警告,5月3日前禁止所有非必要的出國旅遊。4月29日,德國決定將禁止全球旅行的日期延長至6月14日。

德國外交大臣馬科斯(Heiko Maas)表示,目前民眾還不能無憂無慮去旅行,人們將無法像平時那樣,在沙灘或山間小屋裡度過假期。

德國旅遊業協會總經理昆茨(Norbert Kunz)表示,全國的旅遊產業正在遭遇極端情況,「一下子就從100驟停到0。」他指出,旅遊業內的小企業、度假屋個體經營者,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尤其令人擔憂,「疫情危機持續一兩個月尚可承受,再延長的話就很危險了。」

德國聯邦旅遊業事務中心主任夸克教授(Heinz-Dieter Quack)此前預測指出,如果疫情管控措施持續到5月中旬,全德國的餐飲、住宿業就將損失全年95%的利潤,管控措施如果進一步延長,旅遊業的損失還將更為嚴重。

他認為,即便按照最樂觀的預測,德國旅遊業營業額在2021年9月才可恢復到2019年的九成水平,但在悲觀預測下,到2023年秋天也僅能恢復到2019年的七成。

德國旅遊業協會則指出,旅遊業若要恢復到這個水平,必須以"疫苗批量上市"為前提。

2019年,德國旅遊業的業績創下歷史新高,全國住宿業總共接待了5億人次過夜。昆茨現在認為,疫情之後,德國民眾的出遊習慣有可能出現改變,也許將更加青睞離家更近的景點:「安全、醫療因素將會變得多麼重要?這是我們整個行業今後都必須密切關注的話題。」不過,昆茨也指出,長遠來看,民眾總是存在出門旅遊需求的,包括出國長途旅遊。

不少旅遊巨頭紛紛申請援助。4月初,德國旅行業巨頭途易集團 (TUI)4月8日從德國聯邦政府獲得18億歐元過橋貸款以應對疫情危機。

疫情來勢洶洶,但也有行業逆勢發展。德國化學和製藥巨頭拜耳4月27日宣布,受到疫情期間用藥需求增加提振,第一季度淨利潤激增,同比增長20%至14.89億歐元。集團銷售額增長6.0%至128.45億歐元,好於分析師預期。此外,擁有阿司匹林等家喻戶曉產品的消費者保健部門銷售額增長了13.5%,遠超製藥和農業部門的增長。

重啟經濟的四步計劃

為了重啟德國經濟,阿爾特邁爾表示需要一個清晰的計劃,該計劃分成了四個階段。

一是讓現有的救助計劃儘快落地。 目前德國已經批准了價值超7500億歐元的一攬子救助計劃,計劃包括1560億歐元的債務融資補充預算、為受困企業提供貸款以及購入股份的6000億歐元穩定基金。阿爾特邁爾表示紓困措施應該儘快落地,必要時將增強救助力度。

二是進一步推動直接紓困措施。「我們必須照顧到更晚復工復產的群體或組織。」阿爾特邁爾表示,這包括了文化場所、大型組織者或交易會等。

三是「基於需求」的經濟刺激計劃。阿爾特邁爾表示應通過特殊的援助計劃刺激需求和增加供應。他透露將考慮促進汽車消費以及增加購買電動汽車現金獎勵的做法,但具體方案要在5月5日的汽車峰會後再商定。

最後是涉及到結構性改革的長期計劃。這包括改革長期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法律,阿特邁爾也提到了國際供應鏈的維護和改善等。

儘管重啟經濟迫在眉睫,但是阿爾特邁爾認為不能倉促行事,而是應循序漸進地開放,「這是一次長距離奔跑,不能掉以輕心。」

阿爾特邁爾的擔心不無道理。4月20日,德國邁出「解封」第一步,允許各地800平方米以下的商鋪逐漸恢復營業。但自解封後,德國新冠疫情基本傳染數出現小幅反彈。

4月28日,隸屬德國聯邦衛生部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公布的基本傳染數從本月16日的0.7反彈至0.96,而德國疫情防控的目標是使該比率保持在1.0以下。

由於新冠病毒基本傳染數在前段時間持續下降,德國一度被譽為歐洲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最成功的國家之一。4月15日逐步解封之前,德國的基本傳染數已降至0.7。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洛薩·威勒(Lothar Wieler)呼籲民眾,即便在「解封」後仍要繼續儘可能待在家中、保持社交距離、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以守住防疫成果。

相關焦點

  • 歐洲「火車頭」失速 德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
    作為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德國的經濟增長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世界經濟的運轉狀況。今年以來,貿易局勢緊張、英國脫歐等相關不確定因素正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受這些不確定因素影響,德國經濟陷入低迷。德國央行本月發行的最新月度報告指出,該國經濟於第三季度可能再次出現萎縮,而連續兩個季度萎縮,意味著德國經濟將陷入近六年來的首次「技術性衰退」。德國央行在報告中稱,目前出口導向型產業的低迷已開始影響其他經濟領域,繼第二季度經濟萎縮0.1%後,第三季度仍將小幅萎縮,但預計經濟不會出現全面衰退。報告顯示,汽車製造業和消費品業下降幅度顯著,是拖累德國經濟增長的主因。
  • 美媒:德國經濟面臨雙底衰退,或將陷入停滯狀態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月15日報導,目前,作為歐洲第一大的經濟體,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德國,受新冠疫情影響正在面臨全國性封鎖狀態,而這可能會使其陷入另一次雙底衰退之中。這實際上是一個重大的警告,因為像美國這樣的世界強國,在新冠病毒鬥爭都十分吃力。
  • 19年來澳大利亞經濟神話破滅,第一次陷入衰退,各級政府自救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如果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合作:Xiaofu_Lu 澳大利亞經濟在第二季度急劇下滑,這是該國自1991年以來經濟首次陷入衰退。
  • 德國明日或決定聖誕節前關閉商店,德經濟部長:等不及節後反應
    德國明日或決定聖誕節前關閉商店,德經濟部長:等不及節後反應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2-12 17:50 來源:澎湃新聞
  • 火車頭失速 德國經濟如何駛進
    所有數據和表現都在不斷證明,歐洲經濟的「火車頭」正在失去以往的風採。儘管如此,德國經濟的方方面面卻也有充足的實力確保其地位不被取代。技術性衰退?並沒有11月18日,德國央行公布月度經濟報告顯示,有跡象表明德國的製造業下行趨勢可能正在趨平,而該國經濟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陷入停滯。這意味著,儘管德國成功避免了衰退,但短期內反彈的跡象幾乎沒有。
  • 40年來最大降幅!英國經濟陷最嚴重季度衰退 詹森50億英鎊「新政...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各國經濟陷入低谷。近日,英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經濟正在遭遇40年來最嚴重的萎縮。當地時間6月30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政府計劃投資50億英鎊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支撐受新冠疫情衝擊的就業和經濟。
  • 脫歐+疫情雙重壓力,英國經濟二次衰退風險升溫,英鎊或面臨2008年...
    疫情肆虐導致貿易受阻 英國面臨食品危機威脅  在英國脫歐貿易談判最後期限臨近之際,新冠病毒變異又給英國經濟帶來新的一擊,使該國瀕臨二次衰退邊緣。感染人數激增不僅給2020年尾抹上了一層黯淡色彩,還可能影響到2021年前景。  聖誕節來臨之際,由於英國疫情肆虐,歐洲國家實施了貿易和旅行限制,導致英國面臨食品危機的威脅,並引發民眾的恐慌性搶購。
  • 速食業打價格戰→經濟衰退預兆?
    川普總統強調他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且失業率達到17年新低。但7日橙縣紀事報一篇專欄報導卻認為,近期速食業使用各種方法開打價格戰,也許是個經濟衰退的預兆。不過華裔經濟學家表示,速食在經濟學上是一種典型的「劣質商品」(inferior good),即民眾收入增加就會減少購買的商品。因此,價格戰正好說明這一行業競爭激烈或客源流失。目前各項經濟指標都表明2018年前景看好。
  • Interstellar FX星際:美國經濟衰退是必然
    「留給美聯儲應對經濟衰退的政策空間不多了。」這話可不是小編瞎說的,說這句話的是前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她表示:儘管美國經濟目前在其它方面表現良好,但數十年以來所積累的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均,對經濟構成了重大的威脅。
  • 回眸2020·世界經濟走過這「疫」年|世界經濟「疫變」下艱難求生
    在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接近8000萬,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徘徊在數十萬之際,世界經濟仍需時日才能走出衰退陷阱,走向復甦。從今天起,《經濟參考報》將在「國際聚焦」版連續推出「回眸2020 世界經濟走過這『疫』年」年終報導系列,由本報資深記者為大家帶來世界經濟、全球貨幣政策動向和全球貿易形勢的盤點,回顧世界經濟走過的艱難「疫」年。
  • 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經濟衰退,經濟大蕭條有什麼 不一樣
    在這兩天美油價格破天荒跌破地板價,直接來個-40美元/桶。各大媒體紛紛拋出經濟危機的信息,說法卻各有不同,有說經濟衰退的,有說步入經濟大蕭條的。然而,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經濟衰退,經濟大蕭條,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們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 中國經濟再發力,德媒嗅到不尋常的信號:中國才是大贏家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各國經濟都有不同幅度的衰退或者停滯,但是中國經濟卻異軍突起,成了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再度發力,以爆發式的增長呈現在各國面前。中國的經濟形勢讓德國媒體嗅到了非同尋常的信號,德媒表示在這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風潮中,中國成了大贏家。
  • 非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開始復工,脆弱的經濟如何重啟?
    南非、埃及、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奈及利亞為疫情最嚴重的五個非洲國家。為緩解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非洲一些國家開始逐步復工。6日,南非部分地區的公共運輸已恢復運營,此前南非已解除全國封禁,將5級防控降低為4級,150萬人陸續返回工作崗位。加納在非洲率先解除禁足令,允許市場恢復營業。在復工同時,非洲各國均強制要求戴口罩。
  • 2021年世界經濟展望,世界經濟預計增長4%,我國的增速最高?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僅為0.7%,全年的增速也僅為2%左右,這一增速創下了1977年以來最低。我國還算好的,至少經濟還能維持增長,因為大部分國家的經濟全都陷入衰退。那麼,在接下來的2021年,世界經濟會不會好起來呢?
  • 美國經濟衰退信號?奶農又開始倒牛奶了……
    在1929年,美國共生產了110.52億美國加侖牛奶。當大蕭條拉開序幕時,乳製品行業的產量過剩問題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來。根據供求規律,當需求一定的時候,商品供給的增加會降低產品的價格。大蕭條時期嚴重過剩的牛奶產量大大壓低了牛奶的價格。1930-1933年,每100磅牛奶售價為3.48美元,而且從奶農手中直接收購的牛奶價格更低。
  • 衰退危機下 世界經濟正重走日本平成30年的路
    2019年9月,美國前財長拉裡·薩默斯指出:「現在對歐洲和日本可靠的市場預期使它們陷入貨幣經濟學的『黑洞』,即利率困在零的水平動彈不得。收益率保持為零或負值可能將持續一代人的時間,美國距離加入它們只有一次衰退之遙。」僅僅三個月後,2020年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歐美政府「兜底式」救災救市,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零,直接採購債券ETF。
  • 【德國央行:德國第四季度經濟可能停滯甚至衰退】德國央行表示,新...
    2020-11-17 00:46:57來源:FX168 【德國央行:德國第四季度經濟可能停滯甚至衰退】德國央行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飆升迫使政府對公眾生活施加新的限制後,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可能停滯甚至萎縮。
  • 德國一季度GDP創2009年來最大單季跌幅
    分析人士認為,在默克爾政治生涯的最後階段,她正在對德國經濟施以更為積極的措施,試圖將德國經濟拉出衰退。經濟復甦急需強心劑2020年一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2.3%,環比下降2.2%,萎縮幅度創2009年來最大。
  • 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分析及2021年展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相當於2009年跌幅的7倍,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不過,治療情況的進展提升了人們對前景的期望,疫苗研發的積極進程更為結束新冠疫情帶來了希望。
  • 日本經濟明年恐難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即將過去的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讓日本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經濟下滑之劇烈超過美國;展望2021年,日本經濟雖有望繼續緩慢復甦,但恐難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今年前兩個季度,日本經濟按年率計算分別實際下滑2.1%和29.2%,二季度經濟下滑幅度之深成為有可比統計以來最大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