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德國以「曹州教案」為藉口,出兵山東,強租了膠州灣。1903年,德國商人與英國合作,在青島(當時叫膠澳)開辦一家合資啤酒廠,這是中國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從它存在那天起,泛著泡沫的橙黃色液體和特有的麥芽香氣,就一直延續至今。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說起來,青島的啤酒,已經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如今的青島啤酒企業,解放後前身為青島啤酒廠,屬於國營企業,目前全稱「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說起來,青島啤酒的大集體中,本地也細分為不同的廠家,比如一廠、二廠和五廠的啤酒,在啤酒老饕的口中,各有風味不同。如今,仍然是作為青島啤酒始建者的一廠產品供不應求,因為一廠所在地,就是先前的德國啤酒企業本部,二廠和五廠是後來國家陸續開辦的,五廠則以嶗山啤酒為主。
如今,啤酒市場風雲變幻,大家都想做大自己的蛋糕。國內比較著名的企業有燕京啤酒、雪花啤酒、青島啤酒為前三強,每年的旺季都是銷量極佳。《中國產業信息網》可以查到相關資料,2019年第一季度,啤酒網絡零售TOP10品牌依次為,青啤、百威、福佳、科羅娜、哈啤、雪花、範佳樂、喜力、烏蘇啤酒、瓦倫丁,青島啤酒市場佔比第一,佔比達到啤酒行業總體網絡零售額的8.5%。其次是百威啤酒,位居第二,佔比為7.4%,青島啤酒始終穩居各類啤酒產品的前茅,說明市場對它的認可度。
這幾年,隨著各地啤酒節的開辦,特別是青島的國際啤酒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越來越大,每到節慶,都吸引了大批量的國內外知名品牌參加節會,拓展市場,打響品牌。比如美國的百威(Budweiser)、丹麥的嘉士伯(Carlsberg)、德國的貝克(Beck`s)、荷蘭的喜力(HeineKen)、墨西哥的科羅娜(Corona)、日本的麒麟(Kirin)和朝日(Asahi)、韓國的OB(Oriental Brewery)等等吧,小編有幸品嘗過七七八八,應該說各有各的風味,總體來說,都沒有青島啤酒的香醇和回甘,要麼清苦氣重,要麼寡淡無味,實在要說哪個好一點,百威和嘉士伯略佔優勢。
作為青島人,當然還是喜歡喝自己家鄉的啤酒,這倒不是什麼「護犢子」的心態,因為青島的啤酒,相比其他的啤酒味道,確實是啤酒花的香味更醇、口感更清爽、回甘更足一些。近年來,青島啤酒為了迎合市場發展的需要,開發了青島純生、青島原漿、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等中高端品牌,特別是採用新工藝,將不能保存的原漿酒,也能夠罐裝保存,滿足了更多人的口味需要。
關於青島啤酒,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品類,稱為「散啤」。這種零散售賣的啤酒,有著讓外地人深感奇怪的採購方式,它是用塑膠袋裝載的,回到家中,將它掛在門把手或者衣櫃門,或者任何你可以懸掛物品的地方,喝的時候拎其袋子,倒入杯中,即可享用了。這種啤酒不能放置,無泡沫之後即味道大失,但確實是消夏時,海鮮燒烤的不二絕配。
(原創作品,版權屬於百家號"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圖文資料均來自網際網路公共資源)
更多原創文章,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