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陸林院士:精神科醫生短缺、精神疾病汙名化等問題待改變

2020-12-21 湘湘帶你看社會

在2020年7月26日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陸琳院士表示近年來我國對於全民精神健康問題非常的重視,加強精神衛生學科建設,以改變我國精神科醫生資源相對短缺、願意學醫人員較少、心理諮詢體系不夠健全、精神疾病汙名化等問題的現狀。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李小琳代理事長指出,精神醫學是現代醫學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在生命關懷事業當中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和作用。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在協會領導下,要充分認識心理、生理疾病高態發展的嚴重趨勢,增加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發揮專業委員會的學術組織功能,大力開展精神醫學的科學研究;堅持秉承關愛生命健康的宗旨和理念,全面提高提升精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管理水平。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周宇輝副局長認為,委員會的成立為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員與生命關懷相關其他專業人員的交流提供一個平臺,有利於心理健康服務內容向更大的範圍拓展,有利於促進我國心理健康事業的發展。我相信在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的領導下,在各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服務將融入生命關懷等更多的領域,並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支持和參與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服務人民群眾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貢獻我們的力量。

中國科學院陸林院士表示,近年來我國對於全民精神健康問題非常的重視,加強精神衛生學科建設,以改變我國精神科醫生資源相對短缺、願意學醫人員較少、心理諮詢體系不夠健全、精神疾病汙名化等問題的現狀。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對實現精神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認識將會有很大幫助,同時對委員會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很多中肯建議,如增加老年精神病學專家等。

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鄭毅代表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表示,委員會是由全國各地的精神醫學及相關學科專家組成,突出科學性、專業性、實用性。委員會成立後將在協會的領導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協會章程,凝聚社會的力量,調節社會資源,實現精神理解,更好的為社會服務,為關愛生命服務,落實「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實現WHO確定的全面健康的目標。

【來源:環球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不要汙名化精神疾病
    不要汙名化精神疾病 據最新研究顯示,排除痴呆後,我國六大類精神障礙(心境障礙、焦慮障礙、酒精/藥物使用障礙、精神分裂症及相關精神病性障礙、進食障礙、衝動控制障礙)的患病率高達9.3%,給患者及其家庭乃至全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 第16屆中國精神科醫師年會召開 王高華會長、陸林院士呼籲全國精神...
    11月20日,中國醫師協會第十六屆精神科醫師年會在濟南正式召開。本屆年會在回顧過去一年協會工作的同時,將更多目光聚焦在了當下及今後如何為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及全體國民提供更為有效、便捷的精神與心理服務之上。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會長王高華,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等眾多權威專家和領導出席了此次會議。
  • 聚焦疫後症候群,守護湖北人民精神心理健康,陸林院士工作室落戶...
    近日,陸林院士疫後症候群工作室落戶武漢市武昌醫院,系全國首個疫後症候群工作室。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陸林表示,將充分發揮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國家級平臺和團隊技術的優勢以及武漢市武昌醫院精神心理科的學科特色,加快工作室建設,以降低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為湖北人民精神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李小琳代理事長,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周宇輝副局長,中國科學院陸林院士,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精神衛生處張樹彬處長,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劉廣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李凌江主任委員,中國老年痴呆及相關障礙協會于欣副主席等嘉賓出席本次大會。
  • 問答神州∣吳小莉專訪中國精神衛生領域院士陸林:善待精神疾病患者
    這次採訪前,陸林和我們說,自己最想藉助媒體呼籲的是,讓社會民眾不要歧視精神疾病的患者。而我們在拍攝陸林門診的時候,也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患者的病恥感非常強。無論是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還是武漢的武昌醫院,當天門診室外的所有患者和家屬,都拒絕接受採訪。
  •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李小琳等出席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李小琳代理事長,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周宇輝副局長,中國科學院陸林院士,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精神衛生處張樹彬處長,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劉廣代理事長助理、唐祖玉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李凌江主任委員,中國老年痴呆及相關障礙協會于欣副主席,宣傳部彭星星主任等嘉賓出席本次大會。會議由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孫洪強副主任委員主持。
  • 「心理健康」北大六院專家說|睡不好傷身又傷心,陸林院士教您找回...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之邀,對失眠障礙的症狀、影響及應對措施進行分享。想要找回好睡眠,陸林院士教大家試試這幾招。陸林,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主任。
  • 京東健康上線「心理援助平臺」:聚焦五大人群 匯集全國精神醫生資源
    疫情當下,患病人員、一線醫護人員以及普通民眾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新焦點。 近日,京東健康聯合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共同成立了「心理援助平臺」,聚集全國精神心理醫生力量,讓廣大醫護人員和民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專業的免費在線心理諮詢和援助服務。
  • 京東健康家庭醫生14大專科中心做你最強「後援團」
    實際上,林女士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患有重症、多種疾病或疑難雜症,卻掛不到醫院的專家號。即便好不容易掛上專家號,卻無法享受名醫會診,難以抑制疾病如多米諾骨牌般帶來的連鎖反應。而現在,用戶選擇京東健康家庭醫生服務,就能向京東健康管家一對一詳述病情,並由健康管家預約專家看病。已經進行過初診的用戶,還可以通過京東健康管家實現專家會診服務,尋求名醫的二次診療意見。
  • 我們是如何做精神科醫生的?
    我們是精神科醫生,請不要叫我們「心理醫生」,醫學上沒有「心理醫生」這個執業類別,「心理醫生」往往是對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的俗稱; 精神科醫生跟內科、外科醫生一樣,都是醫生; 精神疾病跟軀體疾病
  • 這份精神障礙診療規範將對患者帶來重大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絡但即便精神心理障礙如此常見,危害如此嚴重,但大眾對精神心理障礙的認知仍比較匱乏。比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今年10月接受採訪時指出,我國大約有70%的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治療。
  • 軀體疾病精神科管理
    長期以來,伴發軀體疾病的精神障礙患者的就醫問題,一直在各地都是個難題,導致這部分病人就醫時陷入兩難境地,家屬苦不堪言。隨著醫院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推進,解決該類患者的診治難題的迫切性愈發重要。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現就近5年來在軀體疾病精神科管理的一些思考總結如下。
  • 封閉病房的精神科醫生:最常聽到的訴求是「陪陪我」
    她的身份,有時是精神科醫生,為患者下診斷、開處方、提供住院治療;有時是心理治療師,傾聽來訪者的創傷,幫助他們分析和理解自己的動機與人格。往往,知曉和接受自己患有精神疾病,願意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都能獲得有效的治療,媽媽回歸平靜,孩子接受奶瓶,青年人重拾正常的工作能力,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
  • 「創新守護美麗心靈」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順利舉行
    南方網訊 2020年10月9日,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舉辦「創新守護美麗心靈」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該活動是第十屆西安楊森精神衛生月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於加強精神疾病防治知識宣教、提高公眾疾病認知、呼籲社會各界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一個充滿包容和關愛的社會環境。
  • 海寧這位90後姑娘,職業是重症精神科醫生,工作驚心動魄
    那這種疾病背後的治療者——精神科醫生,你了解過嗎?在海寧第四人民醫院重症精神科,有一位90後女醫生單佳奕。臨床醫學畢業後,毅然來此工作,今年已經是第6個年頭了。△人物名片:單佳奕,海寧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1990年出生,目前是該醫院精神科最年輕的女醫生。
  • 湖北日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籤署院校心理健康服務...
    「最新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礙的發生率高達17.5%,也就是說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會長王高華教授在籤約儀式上介紹,精神疾病已成為全球的醫療問題、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不僅影響人們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時影響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