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詩人蕭邦的主要鋼琴作品

2020-12-28 正步音樂教育

圓舞曲

蕭邦的圓舞曲雖有「圓舞曲」之名,但已不適合實際的舞蹈之用。

蕭邦的圓舞曲比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更為高雅、優美,蕩漾著沁人的詩情,但卻只是供人欣賞的特性小品,而不是跳舞用的舞曲。

蕭邦的圓舞曲共19首,大多是蕭邦生活社交化的寫照,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實際的舞蹈理想化的作品,如降E大調《華麗的大圓舞曲》Op.18及降A大調《華麗圓舞曲》Op.34 No.1。

另一類是借用圓舞曲的形式寫成的抒情詩,例如:升c小調Op.64 No.2及降A大調《離別圓舞曲》Op.69 No.1等。

練習曲

蕭邦共創作了24首《練習曲》(Op.10、Op.25),以及為莫舍萊斯的《方法的方法》而創作的3首《新練習曲》(KKP0905—907)。

其中每一首練習曲有著明確的技術課題,它們分別解決了琶音跨越(0p.10 No.1)、半音階(Op.10 No.2)、左手旋律(0p.10 No.7)。

手指獨立性(Op.10 No.8)、急速跑動(Op.10 No.12)、三度音階(op.25 No.6)、抒情歌唱性(Op.25 No.7)、快速和弦(Op.25 N。.8)、雙手八度(Op.25 No.10)等。

蕭邦的練習曲又具有鮮明的藝術形象,概括了他整個鋼琴音樂的特點:豐富多彩的和聲,情意綿綿的旋律並充滿內在的生命力。

蕭邦練習曲完全突破了自克列門蒂、車爾尼、莫舍萊斯以來純技術性練習曲的寫法,讓人們從中學習如何去表現音樂,是真正的藝術精品。

諧謔曲

蕭邦共創作了4首諧謔曲,它們在體裁上屬於單樂章的大型鋼琴音樂,具有明顯的傳統曲式結構特徵。

蕭邦採用循環二部曲式的快速小步舞曲結構的同時靈活地運用了變奏手法,將兩個部分之間的界限隱藏起來。

使諧謔曲完全超越了原有體裁的詼諧、活潑之意,並且注入了富於激情的戲劇性內涵。

蕭邦的諧謔曲作品一般都具有相似的曲式結構形式,即諧謔曲部分、三聲中部、重複諧謔曲部分。

它們都保持了具有鮮明對比的三段體曲式結構,其中,三聲中部與諧謔曲部分的對比基本符合了傳統形式。

它們一般採用緩慢如歌的旋律與分解和弦的伴奏,而諧謔曲部分則是採用飛奔疾馳、氣勢恢宏的速度。

相關焦點

  • 鋼琴詩人 蕭邦
    ,也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蕭邦創作的練習曲完全突破克萊門蒂、車爾尼、莫謝萊茲以來純技術性練習曲的創作手法,不刻意突出華麗的炫技性,讓音樂傳遞出更深刻的感情。  蕭邦圓舞曲一向以優美、高雅、華麗而著稱,但由於節奏變化複雜,因而並不適於實際的舞蹈。
  • 鋼琴詩人——蕭邦夜曲
    尚音愛樂微信帳號:shangyinaiyue 蕭邦一生的創作體現了一位作曲家在吸收歐洲古典音樂精華的同時所走過的突破傳統的、勇於創新的歷程。在鋼琴領域裡達到了浪漫主義的最高成就,他賦予了前奏曲、練習曲、夜曲、諧謔曲、敘事曲、幻想曲等一系列音樂體裁以新的內涵,升華了其藝術表現力;並且深刻挖掘了民族民間音樂體裁波羅乃茲舞曲和瑪祖卡舞曲,再現了它們的神韻,從形式到內涵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鋼琴音樂異常細膩、織體新穎,獨具魅力的旋律和色彩豐富的和聲語言,這些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蕭邦風格」。
  • 「鋼琴詩人」蕭邦
    不過在蕭邦五歲那年,僅僅是聽了一遍媽媽的彈琴,從來沒有接觸過鋼琴的他居然能獨自把這段旋律盲彈出來,著實讓父母驚呆了,當時正好父親的一位叫做茨弗尼朋友在場,身為鋼琴老師的他看出了蕭邦非同一般的潛質,毫不猶豫地勸說孩童的父母,讓他們接受自己來當這個小孩的鋼琴老師。
  • 【音樂家們小時候的故事】------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蕭邦
    蕭邦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真實出生日期目前有爭議,其拉丁文出生文獻(出生證明和教堂受洗紀錄)上記載為1810年2月22日,但其父母與家人均以3月1日作為蕭邦的生日,音樂史學界的考證,傾向3月1日為其正確的出生日期,而2月22日為當年他的父親在報戶口時,誤算了出生周數所致(比實際的出生日期提早了整整一個星期)。
  • 聽「鋼琴詩人」蕭邦,你想到了李後主還是李商隱
    今年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210周年誕辰。在短暫的一生中,蕭邦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浪漫而經典的作品。在流水一般動聽的旋律背後,深藏著他對祖國波蘭深切的熱愛。音樂家舒曼曾說,蕭邦是詩人,他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
  • 「夜曲」和那個「被包養」的鋼琴詩人——蕭邦
    咱上回書 說到了「波蘭」這個國家的部分歷史,這次咱說一說波蘭的人當然,你可能聽說過波蘭人在歐洲是出了名的逮誰咬誰的「噴子」,但你不見得知道下面這3人恰好都是波蘭人:「鋼琴詩人「夜曲」,既然說到這了我就代勞,做一下掃盲工作啊,「夜曲」並不是一支曲子,而是一種鋼琴曲的體裁……」夜曲「也並不是蕭邦寫的,而是愛爾蘭的作曲家「菲爾德『,而邦哥的貢獻是把它發揚光大了,他的21首夜曲是這個體裁裡最出色的……很多人始終認為蕭邦是法國人但事實上
  • 欣賞電影《鋼琴家》與蕭邦的鋼琴曲
    05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G小調第1號敘事曲 作品23號 波蘭鋼琴家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Janusz Olejniczak 鋼琴演奏電影《鋼琴家》片段斯皮爾曼為德*軍*上*尉演奏G小調第一敘事曲  說到《鋼琴師》的電影配樂,蕭邦的鋼琴曲貫穿始終
  • 蕭邦給小朋友的禮物,莫過於在動畫片裡認識這位「鋼琴詩人」
    作為音樂史上著名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邦的影響力和受歡迎度可以說是達到了一種無所不及的境界。
  • 蕭邦鋼琴練習曲通解
    他一生寫了大量的鋼琴作品,其中包括27首鋼琴練習曲。他對練習曲的開拓和發展,使得鋼琴的技術性與藝術性能夠完美結合,從而推動練習曲這一體裁的作品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1、蕭邦21首夜曲通解;2、免費樂譜丨科爾託校訂蕭邦《練習曲》Op.25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家,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 鋼琴詩人傅聰溘然辭世,他用蕭邦的音樂詮釋了「所有人類的心靈都是相通的」▸緬懷◂
    傅聰有著「鋼琴詩人」的美譽,在國際鋼琴界享有盛名,其父親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傅雷為兒子設計的人生之路:「先做人,後做藝術家,再做音樂家,最後是鋼琴家。」父親告誡:「如果把鋼琴家作為第一步,那他恐怕永遠成不了世界一流鋼琴家。」傅聰正是按照父親設計的順序走到了這一步。
  • 欣賞電影《鋼琴家》與蕭邦的鋼琴曲(珍藏版)
    05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說到《鋼琴師》的電影配樂,蕭邦的鋼琴曲貫穿始終——作為一個鋼琴家,蕭邦的作品是斯皮爾曼演奏曲目的核心部分。建議大家聽一聽的還有在影片開頭與結尾茨皮爾曼在波蘭電臺的錄音棚中彈奏的Nocturne in C-Sharp minor(升C小調夜曲) 。
  • 【值得珍藏的鋼琴協奏曲】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
    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E小調,OP.11,作於1830年,於1830年10月10日首演。一開始旋律優美、純古典小調式的主題在克萊文指揮歐洲室內樂團的演奏下就顯得格外清新,為獨奏鋼琴作出了極好的鋪墊。皮爾絲的琴聲一進入就透射出一股清新華麗、柔美深沉的韻味。不禁令人想起她的那套蕭邦《夜曲》中的優美旋律。皮爾絲很能體會青年蕭邦優雅、貴族般的外表下,潛藏著那種詩人般的心懷以及鬱積的熱情。
  • 馬略卡:鋼琴詩人的雨滴戀曲
    時光荏苒,1838年的冬天,波蘭鋼琴詩人蕭邦和法國女權主義文學先驅喬治·桑在這裡展開了一段浪漫又憂傷的愛情故事「馬略卡之戀」。1837年鋼琴詩人蕭邦在巴黎的一家沙龍邂逅大他6歲的喬治·桑,高傲且極具自我意識、與傳統社會格格不入的喬治·桑立刻引起了蕭邦的注意,蕭邦憂鬱不羈的氣質也十分吸引喬治·桑,二人隨即陷入熱戀之中。為了逃避城市的喧囂和流言蜚語,另一方面也為了能夠緩解蕭邦的肺結核病症,喬治·桑跟蕭邦於1838年冬天一同移居到當時還鮮為人知的馬略卡島。
  • 不能被忘記的中國「鋼琴詩人」
    「鋼琴詩人」這個名頭底下當然是蕭邦,可中國的鋼琴詩人是誰呢?他叫許斐平。
  • 蕭邦十大鋼琴演奏家及不朽唱片
    回顧蕭邦所有作品那赫赫有名的錄音史,我們可以精選以下10位蕭邦鋼琴的權威演奏者,來聆聽這位波蘭民族之魂的獨特聲音以及他在鋼琴上寫出的不朽詩篇。 蕭邦去世後的幾年裡,人們對他的看法當然已經有所改變,就像所有偉大作曲家所遭遇的情況一樣。但這裡有一個奇異的事實:他的聲望從未有過減退。當大夥聚集在一起聆聽鋼琴家演奏的時候,蕭邦的成熟作品總是出現在公眾面前。
  • 浪漫主義的色彩——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鋼琴音樂家及其主要作品介紹
    在這個時候,鋼琴經過一百多年的改良和完善,延續兩千多年的管風琴與古鋼琴的精髓義理,進入了鼎盛時期,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大量的以鋼琴為主要創作載體的作曲家、演奏家湧現,他們注重抒發內心的感受,偏於幻想,表達對夢寐以求而又難以實現的事物的渴望,歌頌美好的愛情,也參與革命戰鬥。
  • 首屆遼寧省青少年蕭邦音樂作品網絡鋼琴大賽即將啟動!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波蘭駐華大使館文化處於今年三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啟了「蕭邦年」系列紀念活動。【華沙皇家瓦津基公園內的蕭邦雕塑 / 圖片來源:波蘭外交部 ◎ 攝影:Mariusz Cieszewski】音樂無國界,作為波蘭的文化名片,蕭邦的音樂作品是增進中波文化交流、加深兩國人民友誼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 列夫席茲攜手瑞士琉森愛樂室內樂團上演蕭邦鋼琴協奏曲全集
    鋼琴詩人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今年是偉大的波蘭作曲家蕭邦逝世170周年,全世界都在以各種形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鋼琴詩人」。為什麼叫他鋼琴詩人?那是因為蕭邦一生幾乎只為鋼琴,這個樂器之王而譜曲。
  • 溫柔·詩意——普萊耶爾重現「鋼琴詩人」經典
    ;現代鋼琴,可能是一個更全面的樂器,可以演奏各個時期的作品,不管是巴洛克、古典、浪漫還是現代等等作品,基本上都可以在現代鋼琴上很好地演奏、表現出來,但如果是演奏蕭邦的作品,我肯定選擇普萊耶爾。」11月28日、29日,鋼琴家盛原將登臺中山音樂堂,帶來「摯愛蕭邦—蕭邦鋼琴獨奏曲全集音樂會之九、之十」,用普萊耶爾鋼琴詮釋「鋼琴詩人」的鼎盛年華。
  • 蕭邦鋼琴比賽獲獎者今昔
    在花樣繁多的音樂比賽中,每五年一度在著名鋼琴詩人蕭邦故鄉、波蘭首都華沙舉行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有著最廣泛和深遠的影響,如今活躍在國際樂壇上的大師有不少就是從這個比賽中獲獎而成名的。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說明這個比賽是相對公正的,主辦者和評委都是有深厚的藝術修養和銳利的眼光的。第一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舉行於1927年1月23到30日,共有來自8個國家的26位參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