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餅二魚——你的餅願意獻到主耶穌的手中嗎?
楊安鼎牧師
經文:約6:1-15
1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
2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跡,就跟隨他。
3耶穌上了山,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裡。
4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
5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
6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
7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
8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
9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
10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
11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
12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
13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14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跡。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
15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約翰福音6章1-15節記載了一件大家很熟悉的事,就是主耶穌用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還剩下十二籃的神跡。除了耶穌復活以外,只有這件神跡是四本福音書都記載的。在約翰福音中,講到「神跡」不是用「Miracle」(奇蹟、奇事)而是用「Sign」(記號、徵兆)來表示的,「Sign」的意思是指從一個表面的現象所看到的本質,或者說是表現出來的現象、象徵、預兆事物內在的深刻意義。新國際版聖經將約翰福音中的「神跡」都翻譯成「兆頭」,就是要強調「神跡」所含的重要意義。我們從五餅二魚這個神跡中要看到:人需要藉著食物解決肉體的飢餓、維持肉體的生命,更需要藉著主耶穌來滿足靈性的饑渴、維持屬靈的生命;主耶穌是生命的糧,祂不但用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祂本身就是生命的糧!
在這個神跡中,除了主耶穌,最關鍵的人物乃是一位小孩子,我們先看看從這小孩子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1、有預備:根據聖經記載,我們知道,當時這五千人是從各城各鄉聚集來跟隨耶穌的,他們聽耶穌講道、看見主耶穌醫病趕鬼,這都不是一、兩天的事,也不是就在家門口的事,弟兄姊妹,當我們要離開家有一段時間,有一定距離的時候,總會有預備,預備水、食物、衣服等生活用品,以備不時之需,這個小孩子是有預備的,他帶了餅和魚,主耶穌藉著這小孩子所預備的餅和魚成就了神跡。
聖經上多次提醒我們要預備:阿摩司書4章12節說,「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馬太福音24章44節和路加福音12章40節記著同樣的話:「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馬太福音25章1-13節記著主耶穌所說的十個童女的比喻,說到「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新郎遲疑的時候、他們都打盹睡著了。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愚拙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去買罷。他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阿、主阿、給我們開門。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預備好了嗎?你預備好迎見主耶穌再來嗎?提摩太前書6章17-19節保羅吩咐提摩太囑咐我們,「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依靠無定的錢財、只要依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 神。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願與大家共勉。
2、 不保留:我們看到這小孩將所帶的五餅二魚全部都奉獻出來,給了耶穌,他沒有為自己留下一塊餅、一條魚,他奉獻的是他全部所有的,沒有一點保留。其實給自己留一點是人之常情,保留一點資源給自己,保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保留一點力量給自己,似乎都是正常的,但是我們所能保留的,只是那麼一點點,許多時候,當我們自己保留一點點的時候,卻限制了 神將在我們身上及別人身上所要施行的恩典。
有人說過,「我們都是 神手中所握的一枝筆」。一枝筆的價值在於它是被誰所握,一支畫筆若被握在米開朗基羅的手中,就能畫出偉大綺麗的畫作;一支毛筆,若被握在王羲之的手裡,就能寫出神奇美妙的字體,筆就發揮千倍萬倍的價值。我們若不為自己保留一點點,全奉獻給 神, 神跡就發生了。
在何烈山上, 神問摩西,「你手裡拿著的是什麼?」他答說,「是一根杖」, 神就使用這根枯杖,行出許多神跡。 神用這根杖在埃及法老王面前行神跡,也藉這杖使紅海分開,讓這杖擊打盤石流出活水。當以色列民與亞瑪力人爭戰時,摩西在山上舉杖禱告,以色列人就得勝,出埃及記17章9節記著摩西說,「我手裡要拿著 神的杖……」當「枯杖」成為「神的杖」就能行出神跡來!這根枯杖也象徵著年老的摩西,雖已八十多歲,只要放在 神手裡,仍能為主成就大事。
弟兄姊妹,我們擁有多少並不重要, 神看重的是我們肯把一切都獻上,即使我們所奉獻的象那小孩所獻的只是五餅二魚, 神也能用來成就大事。神充充足足地賜予我們,祂使用我們所獻上的,包括時間、才能、資源,然後加倍地賜福,超過我們所求所想。
瑪拉基書3章10節記著,「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注意這句話中的一個詞「全然」,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奉獻,神要敞開天上傾福的窗戶, 神所賜的福,將多到無處可容,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信徒就是這樣不保留地獻上,被 神所用,成就了大事。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嘗到過主恩的滋味嗎?你得著 神為你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嗎?願我們學習不保留地把自己所有的獻給主!
3、不計較,這小孩子拿出五餅二魚時,並沒有計較其它人為何不帶餅或者是為何別人不交出他們的餅,他不問為什麼,只是將自己所帶的全部拿出來,許多時候,人們會計較會問為什麼,比如聖經中所記的馬大和馬利亞的事,馬大是一位很好的姊妹,她接耶穌到自己家裡,也忠心伺候,忙碌,但是她計較為何她做這麼多事,忙得不可開交而她妹妹馬利亞卻輕鬆地在耶穌腳前坐著聽耶穌講道。在教會事奉中,我們也遇見過要計較做臺前拋頭露面的工作,而不願做默默無聞的事奉的事,許多人常以為沒人看到自己的付出。眾所矚目,掌聲響亮,多人願作;臺下的事,繁雜瑣碎乏人問津,但是慈愛的天父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的,我們所做的,天使都記下了,神也都將紀念,默默地付出更能彰顯生命之光。
神所悅納的是甘心樂意的事奉與奉獻,不計較別人怎樣,只在乎討主喜悅。其實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是自尋煩惱,遇事與人計較也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更不討 神喜悅,實在是犯不著的。
馬太福音5章41節記著主耶穌說,「有人強逼你走一裡路、你就同他走二裡」。在信心的路上我們多走一裡路,不計較,才能做得甘心樂意,有著不計較的心,事情才會圓滿,才能蒙 神悅納,不偏待人的 神,己為我們存積銀兩在天,把工價存進了我們在天國的帳戶,為我們安排了宴席的座位,這是何等地美好!
4、不求人的稱讚,「五餅二魚」的神跡是四本福音都記載的,但是在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中都沒有提到是小孩子拿出的五餅二魚,只有約翰福音中提了一句「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這個孩童做了一件美事,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為什麼聖經裡沒有提到他的名字?因為聖經作者希望所有讀到這個故事的人,都能象這孩童一樣,不求人的稱讚。
在我們的常識裡,父母對孩子應該常常稱讚,孩子的成長會更好;老闆對員工的表現也應常常鼓勵,他們會做得更好,因為人們總是期待被人稱讚和鼓勵,但是「這孩童」超越了這個層次,不求人的稱讚。
做任何事,如果只求人的稱讚,往往不能持久,常常是表面的,人的稱讚兩三分鐘就過去了,這個動力絕對不足。
詩篇139篇1-4節說,「耶和華阿、你已經鑑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你都細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耶和華阿、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我們做什麼、想什麼、說什麼 神都知道,我們當追求得 神的稱讚,有一天我們將到 神那裡去,如果 神稱讚我們真是一位好管家,那才是最好的稱讚!
在「五餅二魚」的神跡中,我們從這孩童的身上要學習他:有預備、不保留、不計較和不求人的稱讚,從這個神跡中我們還要看到,是因著幾雙不同的手一起做工,成就了神跡。
第一,主耶穌的手,是一雙禱告的手,是一雙施行神跡的手。聖經上記著,「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祝謝」就是為食物感恩,是飯前的謝飯禱告。我們的主體恤我們的缺乏和需要,願意供應我們的不足,憐憫我們不僅是同情還加上行動,祂藉著禱告使無變為有,使少變為多,彰顯了 神的大能。
主耶穌是我們禱告的榜樣,禱告可以推動 神的手來成就神跡,雖然相信教會同工和弟兄姊妹在個人靈修時會有禱告,但教會更需要有全教會一起禱告,來拓展教會事工,使全教會弟兄姊妹靈性復興。請大家儘量安排時間參加教會的禱告會,讓我們一起禱告,我們一起舉起我們的手向 神禱告,求 神垂聽,求 神彰顯大能,求 神按其美意成全。
第二,孩童的手,是一雙奉獻的手,他只有五餅二魚,與供五千人吃飽相比實在有限,但他全部奉獻出來,主耶穌就使這五餅二魚讓五千人吃飽還有餘十二籃。我們擁有的雖然不多,對於 神國的需要來說似乎微乎其微,但只要我們樂意把所有的奉獻給主,在主的賜福之下,可以供給教會或神國事工的需要。
第三,門徒的手,是遵循主旨意的手,聖經記著,門徒腓力對主耶穌說,「就是用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當時二十兩銀子是一筆大數目,但因為有五千人(還不包括婦女和小孩),那麼多人,就是各人吃一點(不是吃飽),需要的量還是很大,就是說,以人的常識、人的經驗,門徒知道供五千人吃飽不是一點點食物可以解決的,五個餅和兩條魚怎麼可能分給那麼多人吃呢?但是主耶穌說什麼,門徒就做什麼、主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他們就遵旨而行,主耶穌拿起餅來祝謝禱告後,分餅、分魚,他們就遵旨而行,眾人吃飽了,耶穌叫門徒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他們就遵旨而行,整個過程中、門徒都是遵旨而行,沒有違背主的旨意,沒有按自己的意思,也沒有問為什麼,主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主說怎麼做,他們就照著做。
弟兄姊妹,我們是否如此遵旨而行?許多時候我們會隨心所欲,按著自己的意思而行;許多時候,當主的旨意很明顯時,我們還是遲疑,以賽亞書55章9節告訴我們「 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我們當明白 神的意旨,按祂的意旨而行,就是禱告也是求 神按祂的美意成全。
第四,眾人的手,是傳遞的手,根據聖經的記載,我們看到門徒照主的意思吩咐眾人坐下之後,就將小孩所獻的五餅二魚分給那坐著的人,沒有人爭先恐後、沒有人你搶我奪、也沒有人將餘下的佔為己有,各人吃飽了又繼續傳遞下去,直到所有的人都吃飽了,如果中間有人截住這食物,後面的人就吃不到了。
人心都是自私、貪婪的,每一次災害後接著就會發生搶劫,救災物資會被一些有權勢的人中飽私囊,但「五餅二魚」的神跡中,眾人的手都在傳遞主耶穌的愛。
神愛世人,祂盼望我們這些已經得著祂愛的人,把這份愛傳遞出去,我們要成為一根流通的管子,將從 神那兒白白得來的愛再白白地流出去,傳遞給別人,教會的興旺、人數的增加、要靠每一位信徒熱心傳遞 神的愛,弟兄姊妹,你的手是否在做傳遞的工?
禱告的手,奉獻的手,遵循主旨意而行的手,傳遞主大愛的手一起為神的國同工,就成就大事。只要聖靈在我們中間,深信只要每一位弟兄姊妹都舉起一雙禱告的手,奉獻的手,遵主而行的手和傳遞主大愛的手來與主同工,恩典就會臨到,神跡就會發生,神必成就大事!
更多楊安鼎牧師證道請在【信仰的力量】首頁菜單【牧師證道】中查閱 !
註:關注公眾號後可以在首頁對話框回復紅色數字標號獲得相關信息!只能準確回復前面的紅字數字標號才能收到信息,每次只能回復一組數字
【關注事工和奉獻】:只回複數字「0」
【牧師講道】「11」馮秉誠; 「12」張伯笠;「13」遠志明;「14」葉陳淑淑;「15」範學德;「16」楊安鼎; 「17」保羅華許;「18」於宏潔;「19」沈保羅;「20」宋尚節;「101」杜麗豔
【信仰答疑】:「21」;
【探訪活動】:「31」「覓非播舍」;
【禱告】:「41」;【認罪悔改】:「4101」認罪、悔改、讀經;
【禁食】:「4102」;【等候神】:「4103」;
【見證】:「51」比爾蓋茨、王石、李開復、賴昌星;「52」【彼岸見證】、尼克.胡哲;501洪漢義;502蔡琴;503黃綺珊;504袁幼軒;505呂麗萍、孫海英;506羅慧娟; 507廖智;508釋遠誠;509範瑋琪;510西藏宣教;511方師母(倪月娥);512胡福林(欠債見證);513孫大信;514鄭秀文;515蒲媽媽;516李前明(風水、氣功);517趙曉;
【宗教之分】:「61」,耶穌對其他宗教的影響見證;
【疾病及醫治】:「71」——疾病與醫治;「701」—抑鬱憂鬱症;「702」—賭徒重生見證;「703」—癌患見證分享
【靈修】:「81」《標杆人生》;【2017讀經計劃表】:「8101」;
【讚美】:「100」讚美詩集合
【婚姻】:「91」;【兒女教育】:「901」;
【美文回顧】:回復「20140000」查閱2014精華信息; 回復「20160000」查閱2016精華見證;
【聖經學習】:回復0108、0916、1724、2532、3340、4148、4956、5759查看大衛鮑森《聖經舊約縱覽》的講解; 回復 5764 查看《聖經新約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