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請大家點開上面音頻,收聽講道錄音,下面文字講章並非全文。)
在當前疫情蔓延的特殊情況下,許多弟兄姊妹無法去教會敬拜。因此我們在平臺上為大家預備了一堂網上主日敬拜,鼓勵被隔離的弟兄姊妹參加。若您所在的城市可以聚會,就請您到自己的教會參加實體的敬拜。
耶穌的神跡是指2000年前主耶穌在世傳道時所行的奇事和諸般的異能。或許在人看來,這些神跡是違反理性和自然規律的。然而主耶穌是與神同在的太初之道,他就是神,萬物都是藉著他造的,也都是用他權能的命令託住萬有的。神跡既是從神來的,神絕不會背他自己的本性,只是神跡超越人所能了解的理性而已。奧古斯丁也說:「神跡不違反自然,只是違反人所知道的自然。」
所以,耶穌的神跡也是主耶穌權能的彰顯,藉著他所行的神跡,顯明他就是那一位看不見的神,與我們的生活每一個層面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使生活在神恩典中,領受他真理的人,都樂意將自己生命的主權交給廣行神跡的主耶穌。
五餅二魚神跡中的三種人
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跡,就跟隨他。耶穌上了山,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裡。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 ,還算什麼呢?」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引言:上一講我們學習了《五餅二魚神跡中的三種人》的第一個大點:
一、蒙主憐憫的百姓
在蒙主憐憫的百姓身上我們看到三個「一」:
1、一種光景
2、一份供應
3、一同傳遞
這一講我們繼續來學習了第二個大點:
二、與主同工的門徒
在與主同工的門徒身上有三個「要」值得我們去關注:
「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約6:5)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約6:7)在此我們可以算一算這筆帳:中文和合本中的「二十兩銀子」,對照聖經原文翻譯是「兩百塊德納」,一個德納相當於當時一個普通工人一天的薪水,兩百德納就相當於一個人200天的薪水,即一個人大半年的勞苦所得。這對於當時一個普通的猶太平民——腓力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即使有這麼一筆錢去買食物,也只是每人一點,無濟於事。所以無論是從理性或人意上來看,腓力對耶穌的回答都是合情合理的——群眾飢餓,難以解決。通過腓力對耶穌問題的回答就可以得知,當時能夠使五千餘人吃飽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然而,腓力的錯也正好是他「合理性」的回應,因為他對耶穌還沒有深層的認識。但事情的結果令我們目瞪口呆,耶穌竟然用五餅二魚餵飽了五千人還餘下十二籃子。但是弟兄姐妹,當我們在批評腓力的同時,反思今天的我們「是否也是腓力之一呢?」「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約6:6)經文表明耶穌身為上帝兒子的主權、能力以及主動性,他在任何場合和情況下都能應付自如,泰然處之。即便是在有五千餘人需要解決溫飽而只有五餅二魚時,他也知道要怎樣行。所以我們不要自己背負難以承擔的重擔,因為有全能的主與我們同行。「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約6:12-13)
2、要常在主的面前
「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約6:8-9)逾越節是大麥豐收的季節,大麥餅和鹹魚是當時加利利一帶普通老百姓的食物。安得烈在這裡或許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對於五千餘飢餓的群眾,他無能為力。但這不是他吸引我們的地方,他值得我們學習之處,乃是他能把問題帶給了耶穌,並盡上自己的本分,把一個孩童的五餅二魚帶到了耶穌的面前。經文中的安得烈雖然自己不能解決問題,但他以積極的態度把群眾中一個孩童有五餅二魚的事告訴了耶穌。孩童自己也甘心擺上所擁有的一切為主所用,於是,耶穌就在他們中間實行了新事。所以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把自己或他人帶到耶穌的面前。詩37:5說:「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依靠他,他就必成全。」3、要聽從主的吩咐
聖經記著,門徒腓力對主耶穌說,「就是用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當時二十兩銀子是一筆大數目,但因為有五千人(還不包括婦女和小孩),那麼多人,就是各人吃一點(不是吃飽),需要的量還是很大,就是說,以人的常識、人的經驗,門徒知道供應五千人吃飽不是一點點食物可以解決的,五個餅和兩條魚怎麼可能分給那麼多人吃呢?但是主耶穌說什麼,門徒就做什麼、主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他們就遵旨而行,主耶穌拿起餅來祝謝禱告後,分餅、分魚,他們就遵旨而行,眾人吃飽了,耶穌叫門徒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他們就遵旨而行,整個過程中、門徒都是遵旨而行,沒有違背主的旨意,沒有按自己的意思,也沒有問為什麼,主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主說怎麼做,他們就照著做。弟兄姊妹,我們是否如此遵旨而行?許多時候我們會隨心所欲,按著自己的意思而行;許多時候,當主的旨意很明顯時,我們還是遲疑,賽55;9「 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我們當明白神的意旨,按祂的意旨而行,就是禱告也是求神按祂的美意成全。
文字講章未完待續……
註:圖片來自網絡
點擊下面標題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