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章】五餅二魚的神跡

2021-02-13 曠野呼聲

  約6:1-15

  剛才所讀過經文,是大家很熟悉的聖經,是論主耶穌行五餅二魚的神跡。我們看第一節,這時以後,不是接上章的事,是指主的門徒傳道回來,將施洗約翰為道殉難的事告訴耶穌,就是這件事以後,那時耶穌和門徒正在約但河東,大約在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的時候。耶穌因工作忙碌,準備到曠野暫作休息,不料多人從各處而來跟隨他。主看見這許多人,就憐憫他們,因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真理的信息,天將晚的時候門徒對耶穌說,請叫眾人散開讓他們自己去買食物吃。耶穌說:不要他們去買吃的,你們給他們吃吧!腓力說:我們就去買20兩銀子的餅,也不夠叫他們每人吃一口啊。耶穌就問門徒說:你們有多少餅,安得烈對主說:這裡有個孩童,他有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耶穌說:拿過來給我,便吩咐眾人坐下。耶穌就拿起餅來祝謝後,就交給門徒,讓他們分給眾人,分餅分魚都是這樣,都隨著各人所要的,他們都吃飽了,剩下的零碎還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現按這段經文的內容取題:「主行五餅二魚的神跡」按新約福音書合參,主耶穌在世行了37件神跡,但五餅二魚的神跡,四福音書都有記載的,可見這神跡的真實性,且關係重大,給人的印象深刻。主耶穌遵行神旨,戰勝仇敵,不為自己變石頭為餅。他為什麼為聽道的眾人行此神跡,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以下會向大家解釋;但重要是顯明他是全能的神,同時也表明他是生命的糧,他不但以神跡餵飽人的身體,更以生命的糧餵飽我們的靈命。現按經文的次序,與大家共同談談主耶穌行此神跡的經過:

  一、行神跡的時地---天色將晚處在曠野;1-4

  這是按馬太所記的時間和地方「天將晚的時候,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過了,請叫眾人散開,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太14;15)。這裡若按當時實際的情形看,門徒好像是提醒耶穌,講道應早些結束,讓各人自己安排晚餐。其實主耶穌早已知道應當怎樣行,不用門徒擔心。使徒約翰在此特別提供,主耶穌行此神跡的日期是將近逾越節;「這事以後,」按原文或作『這些事以後』;這話表明在作者心中有時序的感覺(參五1;七1)。「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實際是一個湖,古時原名基尼烈湖(民卅四11),後改稱革尼撒勒湖(路五1),繼稱『加利利海』(太四18),後因希律安提帕在其西南岸湖畔新建提比哩亞城(參23節)作為其首邑,而再度易名『提比哩亞海』「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逾越節』是猶太人每年三大節期之一,乃為記念他們的祖先蒙神拯救出埃及,在猶太歷正月(尼散月)十四日晚上舉行,家家戶戶宰殺逾越節的羊羔,抹血在門框上,又吃羊羔的肉(參出十二33~11)。下面餵飽五千人的事跡,是以『猶太人的逾越節』為背景,表明釘十字架的基督就是逾越節的羊羔(參林前五7),為我們被殺流血,成為世人的生命之糧(參35節),使信祂的人得以存活。這個世界真如曠野,每一個人心靈飢餓乾渴,若沒有主耶穌就得不著安慰和知足,所以主行此神跡為要表明他是我們的生命糧,到主面前來的必定不餓,信他的永遠不渴。

  二、行神跡的原因---憐憫聽眾考驗門徒:5-7、可6;34

  主耶穌為什麼不顧自己身體的疲勞,不但講道給他們聽還行這個神跡,積極方面是因憐憫聽眾,消極方面也藉此考驗門徒。當時門徒對於曠野飢餓的聽眾,所抱的態度,也正是表顯我們對於未聽福音者之態度。主看見到他面前的這許多人,就憐憫他們因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就不顧自己的疲勞,仍講道給他們聽,還顧及他身體的需要。門徒是漠不關心,只想他們早點散開去買吃的,讓眾人自行負責解決。所以主為試驗門徒,「就對腓力說:『我們從那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主往往讓信徒遇見難處,特要試驗他們,看他們的信心如何(參六67;腓力的反應是完全的失望,就是20兩銀子的餅,也不夠叫各人吃一口。主所說的話,對我們也常是一個試驗,要試出我們對祂的認識和信心如何。「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我們無論遇見甚麼難處,主總有方法解救,因為祂對任何形勢都有完全的把握,因為在祂裡面早已積蓄著這種榮耀豐富的性質了;所以我們認識主,不僅要認識祂所做出的事實,更要認識祂裡面的實際。「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腓力是從物質的層面去尋求答案,顯明他缺乏信心,因此就在試驗中失敗了。但我們信徒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五7)。各位擺在我們前面的環境,都是我們的試驗,貧窮是試煉,富足也是試驗,(申8;2/3,12/13)。這些聽眾的需要是門徒的試驗,在我們四圍人的需要也是我們的試驗,看你對待他們的態度如何?。

  三、行神跡的需要---孩童奉獻,救主祝福:8-11

  主耶穌行此神跡,少不了這個孩童的奉獻,耶穌的確是全能的神,但他不叫石頭變餅,這件神跡是需要人的奉獻。更需要救主的祝福,他獻上只五餅二魚,若沒有主耶穌的祝福也算不得什麼,經主的祝福後就能叫眾人得飽有餘。當日頭快要平西,眾人聚集在無客店的野地,主耶穌要門徒給他們預備食物,門徒對於這麼多飢腸的轆轆眾人,確是束手無策。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但耶穌說:拿過來給我!很奇妙的是這個孩子就將他所有的全獻在主面前。安得烈認為這一點的東西,對於眾人是無濟於事,但不知道在主手中能行大事。這事教訓我們,五餅二魚正是預表我們的身體和才智,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是算不得什麼,若肯獻在主的手中,就能叫眾人得飽有餘。初蒙恩的信徒,在屬靈的事上有如一個孩童,覺得自己所有的真是有限,在教會中算不得甚麼,但主卻往往借著他們,顯出祂奇妙的作為來。看10/11,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這個『五千』的數目,婦女和小孩子除外(參太十四21),只計算男人(參可六44)。「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祝謝」感謝,謝恩。「都隨著他們所要的,」意即照著各人的度量充分的給予。我們手中所有的東西,在給別人之前,必須先讓主「拿起...來」──奉獻給主,才有屬靈的價值。我們僅有的一點點東西,若保留在自己手中,就甚麼也不是;但若奉獻到主的手中,就要成為多人的祝福。問題不在乎我們手裡有多少餅,問題乃在乎主在它上面有沒有加上「祝謝」;我們所不能應付的,主一加上祝福,就足夠應付而且有餘。主耶穌的祝謝也是我領餐謝恩的例子。

  四、行神跡的功效--會眾得飽,顯出神榮12-13

  此神跡有兩大明顯的功效:第一;眾人得飽而且有餘;表明神的能力無限,也表明神的恩典豐豐富富,滿足各人的需要。五千多的眾人,他們都吃飽了,無人不得飽足。凡就耶穌而來的,他們的心靈也能得著滿足。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蹧蹋的。』」「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食物乃神所賜,不可蹧蹋浪費。「他們吃飽了,」人人都可享受祂,並且都得著飽足。在此也有屬靈的教訓:(一)收拾零碎表明我們應當珍惜主的恩典,不可蹧蹋,而應保存多餘的恩典,以備日後不時之需。(二)我們應當愛惜神為人的生活所豫備的一切,不可有奢侈與浪費。人在豐富時最容易蹧蹋恩典。

  第二;顯明主耶穌是全能的神,主耶穌道成肉身之看,他的神性被血肉遮蓋,猶太人稱他是拿撒勒人。主耶穌行此神跡,顯明他能叫死變活,叫無變有,能叫數量加多。我們的神直到今天仍是全能的,能變化萬有。法國植物學家言;一粒麥子因神的祝福,借農夫的種植,千變萬化,供給全人類並牲畜還有餘。使徒保羅證明,神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人飲食飽足滿心快樂(徒14;17)。我們今日的生活需要,完全是神的祝福。

  五、行神跡之結果--眾人強逼,耶穌做王:14-15

  主耶穌是王,我們要順王,但不能強逼王。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跡,確知他就是摩西所預言的那大先知,遂定意在耶路撒冷立他為王。因他們受壓迫已久,一見耶穌所行的神跡,即不自勝的以為猶太國恢復有期。「眾人要來強逼祂作王,」當時猶太民眾熱切期待彌賽亞來臨,帶領他們推翻羅馬政權,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猶太國。他們必定想起,昔日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帶領下,不僅在曠野有嗎哪吃,摩西還率領他們脫離了法老王的壓制。所以他們在吃餅之後,一致認為脫離羅馬國轄制的日子已經來到了。「眾人要來強逼祂作王,」[強逼」抱住(含有使用暴力的意思)。福音書的確證明主耶穌是王;主耶穌降生時,東方博士承認他是猶太人的王。門徒拿但業也見證說;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當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時,眾人歡呼迎接他,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的王,是應當稱頌的。使徒約翰要我們明白,主耶穌的國不屬這世界,他二次降臨的時候,要成為萬王之王,使地上的國成為主基督的國。可惜他們只有屬世的眼光,不知道主耶穌來世所建立的是屬靈國度。因此主耶穌「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去禱告。主耶穌固然就是神所立的彌賽亞(基督),但祂降世的使命並非為建立政治的猶太國,而是為全體人類作救贖主;為我們犧牲自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必須等到祂再來之時,才會實現舊約有關彌賽亞國的豫言。因此,在那種情況下,祂不得不退避到山上去。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當神的僕人受到多人擁戴的時候,『退去』乃是一個最好的態度,能保守人免受被人高舉的害。「退去」就是拒絕接受世界所給的好處;「退去」使人能有機會證明神是人的滿足;「退去」正是證明一個人裡面已經有了神的滿足。主的工人在工作得勝時,退修的功課也是非常重要的,免得落在撒但的試探中。

倪雅各牧師:曠野呼聲作者。1971年出生,浙江樂清人。1986年蒙恩信主,1988年受洗,1992年奉獻做傳道人!2007-2009年奉獻做傳道!2007-2009年就讀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碩士,2009年按立教師, 2012按立牧師,2013-2015年就讀武漢大學心理學博士,2015年新加坡金鍊靈修神學院深造!恩賜:宣教、布道、培靈、培訓、心理鋪導等。

微信公眾號:kyhs2016加關注

相關焦點

  • 五餅二魚神跡中的三種人(二)
    所以,耶穌的神跡也是主耶穌權能的彰顯,藉著他所行的神跡,顯明他就是那一位看不見的神,與我們的生活每一個層面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使生活在神恩典中,領受他真理的人,都樂意將自己生命的主權交給廣行神跡的主耶穌。五餅二魚神跡中的三種人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
  • 五餅二魚神跡的啟示(二)
    五個餅兩條魚原本算不得什麼,不過是一個人一天的食物而已;但是奉獻給耶穌,經過耶穌的祝福與擘開,卻能讓成千上萬的人吃飽。這件神跡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原本微不足道的事物,只要奉獻給耶穌,就能產生成千上萬倍的價值!    五餅二魚的神跡在四福音中是惟一同時記載的一件神跡,足見其意義之偉大,影響之深遠。
  • 七大神跡系列---004五餅二魚神跡的意義
    其實就是五餅二魚的神跡!單單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就知道這個神跡的重要性。然而教會界對這個神跡的解釋卻各不一樣,在寫這篇講章時我查閱了很多人對這個神跡的解釋,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完全偏離了聖靈要在這裡向我們所啟示的真理,那麼現在問題來了,聖靈在這裡啟示這個神跡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就是我今天的證道的題目:五餅二魚神跡的意義。
  • 【五餅二魚的神跡】
    約 6:1-15【五餅二魚的神跡】
  • 講章精選:五餅二魚神跡的三重功效!(附音頻)
    主耶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跡。這個神跡最為直接而又簡單的目的,就是使人的肉體生命得到飽足,「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太14:20參約6:12)  一目了然,五餅二魚神跡的功效之一,就是使人肉體的生命得到了飽足。人的身體需要食物供應,才能夠保持健康,這是神造人的法則。因此,神必會在飲食上為我們成全,使我們有健康的體魄榮耀神。
  • 【講章】音 歆 | 默想五餅二魚的神跡
    經文:太14:13—21《馬太福音》第十四章十三至二十一節這段經文,主要是記載耶穌當年傳道工作中所施行的一件神跡,即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的神跡。讓我們藉著這段經文一同來思考主藉著這件神跡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示。我們先來看看這件神跡發生的背景。《馬太福音》十四章十三節交代了這件神跡發生的背景。那裡是這樣記載的,「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但是如果我們只看這一節經文,不聯繫上文的話,我們就很難明白耶穌退到野地裡去的原因,而《馬太福音》十四章十二節則告訴我們耶穌退到野地去的原因。
  • 釋經講章:五餅二魚
    其中,一個很獨特的神跡就是「五餅二魚」。這個神跡是唯一在四福音書裡都有記載的神跡,分別記載在馬太福音14章、馬可福音6章,路加福音9章,及 約翰福音6章。透過這些經文的記載,我們看到主耶穌出來傳道的時候,看見有許多的人,耶穌就憐憫他們,耶穌看到各人的需要,也治好了他們的病人。天將晚的 時候,門徒近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
  • 從五餅二魚神跡思考信仰的三要素
    五餅二魚這個神跡在聖經中比較經典,且含義深刻的真實事件,可以聯繫個人的生活和狀態,因為人活著除了肉體的需要,更多的是需要盼望和意義。通過五餅二魚這個神跡可以知道,人總會走到盡頭,人總是有限的,人活在這個世界,縱然說有信仰有方向,但仍然避免不了自身或外界環境帶來的危機和挑戰,基督徒也不例外。
  • 為什麼在伯賽大的'野地'裡施行五餅二魚的神跡?
    五餅二魚的神跡在四福音書中皆有記錄,這使其與迦拿婚宴上耶穌所行的第一個使水變酒的神跡,一起成為了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而在伯賽大的野地裡所施行的該神跡,以及之後耶穌宣告自己就是'生命之糧'的話語,都是以逾越節為背景而展開的。    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
  • 閣樓談聖經 || 五餅二魚的神跡
    本著《聖經》講故事五餅二魚的神跡經文
  • 第12講 從五餅二魚神跡看四種人 2020/10/30
    :耶穌透過五餅二魚使5千人吃飽,耶穌在海面上行走,顯出他的能力。然後,耶穌藉著五餅二魚神跡,講述他是生命的糧。五餅二魚神跡,是四福音書中唯一共同記載的神跡,足見其意義重大。我們從五餅二魚神跡中,看四種人:一、跟隨耶穌的會眾;二、完全奉獻的孩童;三、試驗失敗的門徒;四、滿足眾人的耶穌。
  • 考古學家發現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跡之地
    該城在新約稱作伯賽大(Bethsaida),與耶穌生活和所行神跡息息相關。伯賽大也是耶穌醫治盲人的地方(馬可福音八章),與安得烈、彼得和腓力的家鄉(約翰福音一章44節)。這次的考古發現,有助於解決側耳城確切位置的長期爭議,也能顯露該城和其發展的重要資訊。左圖:戈蘭高地位置圖。
  • 五餅二魚——楊安鼎牧師
    在約翰福音中,講到「神跡」不是用「Miracle」(奇蹟、奇事)而是用「Sign」(記號、徵兆)來表示的,「Sign」的意思是指從一個表面的現象所看到的本質,或者說是表現出來的現象、象徵、預兆事物內在的深刻意義。新國際版聖經將約翰福音中的「神跡」都翻譯成「兆頭」,就是要強調「神跡」所含的重要意義。
  • 【靈糧】204.五餅二魚的故事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跡,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 這個是一個非常出名的神跡,就是主耶穌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
  • 五餅二魚——你的餅願意獻到主耶穌的手中嗎?
    約翰福音6章1-15節記載了一件大家很熟悉的事,就是主耶穌用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還剩下十二籃的神跡。除了耶穌復活以外,只有這件神跡是四本福音書都記載的。我們從五餅二魚這個神跡中要看到:人需要藉著食物解決肉體的飢餓、維持肉體的生命,更需要藉著主耶穌來滿足靈性的饑渴、維持屬靈的生命;主耶穌是生命的糧,祂不但用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祂本身就是生命的糧! 在這個神跡中,除了主耶穌,最關鍵的人物乃是一位小孩子,我們先看看從這小孩子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 五餅二魚的教訓
    雖然你們都在虔誠的愛主,但如果你們的信仰是五餅二魚的信仰,你們的結局就只能是失敗。      看王上17:8-24-撒勒法的寡婦:     相信大家都讀過這個經文,是聖靈正確的把神的僕人引到撒勒法寡婦家裡(意味著神的恩典臨到她的家裡)。她也把自己僅有的拿出來給了神的僕人。為什麼她那麼虔誠地服侍主的僕人,她的兒子卻死了呢?
  • 五餅二魚 | 2020.12.11青年團契 [音頻]
    這段經文是除了主耶穌復活之外,四卷福音書全都詳細敘述的一個神跡。發生在主耶穌公開傳道的第三年初。說明當時這件事情是家喻戶曉、驚動全地的。因為眾人都親眼看見了,也都親自享受了這個神跡。其實在以色列的歷史中,早有以利沙先知行過同樣的神跡(王下4:42-44),五餅二魚的神跡有五千個見證人,然而今天仍舊有人把這個神跡當成神話,總是不肯相信主耶穌是造物者,能做超乎自然的事。
  • 「微不足道」的我們,要成為耶穌手中的「五餅二魚」
    另外一件是耶穌用「五餅二魚」供應了五千以上的人,並且還剩餘十二籃子的零碎。人雖不認識神,神卻不會因人的愚昧而停止憐憫人。所以那些到主面前來的人,主都越過他們的愚昧給他們憐憫,叫那些人的病得了醫治。人的罪惡和黑暗實在不配得到神的憐憫,但神從來沒有停止過祂對人的顧念,人雖是向神無知,神仍是對人滿了憐憫與同情。
  • 五餅二魚,能否餵飽五千人呢?
    約翰在此提及耶穌要試驗腓力,就問他:「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馬可福音是記載門徒的反應:「我們可以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吃嗎?」這門徒可能就是指著腓力而言的,因為當耶穌問腓力時,腓力回應是:「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個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
  • 證道 | 五餅二魚
    祂問腓力哪裡可以買到餅,約翰在此特別加了一句評語,來強調基督有主權來掌管這些情況:「祂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約6:6)腓力很快地數點了一下,確定他們只有二十兩銀子。一般,工人一天的工資是一錢銀子,二十兩銀子則相當於八個月的工資,是一個龐大的數目。但因當時人數眾多,就是用這些錢也無法買到足夠的食物。腓力的眼光被如此龐大的需求遮蔽,他和其他門徒都不知道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