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專訪《機動戰士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 分享作品背後涵義及創作動機

2021-02-18 攻略大雜燴

10月22日正逢東京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 TIFF)十週年開跑,而今年最受矚目的動畫作品莫屬《機動戰士高達》。高達的創造者 富野由悠季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出席了由主辦單位特別舉辦的座談會和海外媒體聯合採訪。


富野由悠季是日本動畫監督、編劇家、和製作人。1941 年出生,他在日本動畫剛起步的時候開始活動,參加了日本早期的動畫影集《原子小金剛》、《宇宙戰艦大和號》等知名作品。《機動戰士高達》由他監督、編劇、製作、分鏡、甚至寫了主題曲的歌詞,使之轉變成了社會現象,造就了眾多瘋狂粉絲。後來,他繼續參加製作更多機動戰士的的後續動畫及電影。2014 年時,睽違 15 年,從《∀高達》以來,富野首度再執導演筒,製作了《高達 Reconguista in G》。除了《機動戰士》系列動畫以外,富野也參與製作《傳說巨神伊甸王》、《聖戰士丹拜因》等作品。

Q:高達系列動畫是今年 TIFF 特別節目之一,請您簡述一下高達電影改編版本和系列動畫的差異?

富野:我基本上是將電影版本改編得讓觀眾能更容易理解片中的訊息。以電視版本來說,每集的內容太細碎了,所以我想的是利用幾集的總結帶給影迷令人振奮的感覺,讓他們想「喔~原來是這樣啊!」令人振奮的感覺,我想說,就算只是做一集「精華篇」的電影,電影也是讓觀眾比較好理解、比較快進入狀況,這就是我想製作《機動戰士 Z 高達》劇場版的原因。


Q:你的高達系列最新作《高達 Reconguista in G》,將「太空電梯」寫入了作品,而你在另一場日本媒體的訪談中提到想要擺脫「新人類」的概念。這些新點子和碰到的挑戰是什麼?而驅使著你創作的衝動根源有哪些?

富野:我無法以其他動畫、漫畫、小說等作品當作自己的靈感來源,所以現實存在的事物才會成為我創作的動機。

Q:所以現實才是您的創作動機?

富野:舉例來說,讓想出「太空電梯」這個荒謬點子的人知道他們自己荒謬的程度,讓他們心想「這...什麼東西?」或是利用我對於特定事件的想法,像是「現在的政治制度跟國際情勢到底是怎樣?」我利用這些點子來當作自己的動機,或是對這些人的反擊。

Q:反擊是指?

富野:我不認為我們能夠在現實世界裡建造太空電梯。我覺得,如果我們想要讓它實現的話,只能會以在《高達 Reconguista in G》裡的方式呈現。「你以為太空電梯會成為交通基礎建設的一環嗎?當然不會。只要能上太空什麼都好啦,這點子真是愚蠢。」


Q:您在製作高達系列動畫的這 35 年間,觀眾群已經開始變化了。經過了世界局勢和網路環境的變化,全球各地的人們都能夠看到您的作品。你有期望觀眾用什麼樣的立場、或是什麼樣的心態來看您的作品嗎?

富野:我不覺得這是身為一個創造者可以說或是可以期待的。在製作《高達 Reconguista in G》的時候,我事隔多年後首次和粉絲們互動。而後來我了解;毫無疑問地—真的有「新粉絲」這一回事,不同的人的確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作品。你知道,機動戰士高達早期的粉絲(從第一季開始)大多數都是女性嗎?

Q:還真的挺意外的。像高達這樣的系列大作,你會期待主要的粉絲還是男性。

富野: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次我也目睹了類似的現象。我才瞭解,我沒有利用錯誤的方式來製作動畫及電影。

Q:請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富野:影片、動畫即藝術,不是只有內行人才能享受的藝術形式。如果你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你會了解就算製作只針對機甲迷的作品,它也不一定需要被視為藝術作品。

這將是我發現女性粉絲聚集的原因(這次我也看到了觀眾的走向),我覺得「這也沒有什麼問題。」我想這是個讓高達聞名世界的機會。如果作品的亮點只有機甲,就算要將它推廣到全世界,也只會有狹隘的影迷基礎。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是那麼值得花這麼多心力製作電影版,花費這麼多的金錢製作也只是浪費。我不想做這樣的事情。

Q:對於女性粉絲的存在有什麼印象?

富野:在製作告一段落之後我敢說我看到了一些徵兆。這部動畫完結以後,我參加了購買藍光光碟的影迷聚會,而我對於有許多女性影迷來參加感到驚訝。一開始,我以為只會有一些為了「富野由悠季睽違 15 年的動畫作品」的粉絲會出席,所以我認真覺得這活動只是在浪費時間。但我去了完結後的粉絲見面會,四十人裡就有十五、六個 20 歲不到的女孩。

那真的不少。

富野:而後來高達的製作人和編劇沒有覺察到這份情感,我無法原諒他們如此明目張胆地忽視它。不,這跟原諒沒有關係,比較像是他們的直覺不夠好。藝術不該是被如此創造的。

Q:所以您是說創造者必須更能夠考慮消費者與觀眾的回饋?

富野:沒錯。但創造者不能抱持著「反正我們對高達很了解透徹,沒問題啦」這樣的想法。換句話說,就算對電影有熱情,如果沒有更多創造者加入,高達的世界無法進一步的擴展。


Q:在高達系列裡,描繪兩方戰爭背後的原因為何?另外,您有為了劇情而像參與過戰爭的人詢問戰爭的經驗嗎?

富野:對於生長於六零年代的日本人來說,至少還能夠保有一些 20 年前才終結的戰爭回憶。除此之外,我也能夠觀察所謂的戰爭史,這些都供給了我創作的資源。

當時,大多數的戰爭紀錄都只有來自單方面的觀點。然而,只要你想到一場戰役是雙方的上百人甚至上萬人的積聚,若不是雙方都為了自己的正義奮鬥,戰役這回事打從一開始不可能存在。

既然大多數的故事都是由單一視角撰寫而成,我想寫個從兩個不同角度來面對同一個故事應該不錯。即使《機動戰士高達》是機器人為主題,我們還是製作了電視長篇動畫。我認為戰爭的設定提供了許多描寫雙方的素材,而在高達裡,我的目的是創造一個故事來捕捉盟友與敵人的輪廓。

特別是因為動畫是人們在年紀尚輕的時候觀看,如果故事只訴說一方的原則與立場,你會無可避免地影響觀眾的想法。我很擔心這樣的情形發生,這也是我必須小心警慎處理這種情勢;也就是戰爭的故事。

Q:第一季的《機動戰士高達》有帶著反戰情節嗎?當時也是由您擔任監督嗎?

富野:當然,沒錯。

Q:您創造了兩個人物:夏亞與阿姆羅。在構想他們的時候,兩位角色是同時創造還是有先後順序?

富野:如果一開始在劇中只創造一位人物,就不會有戲劇性的衝突。所以我是同時創造這兩位角色。

Q:夏亞與阿姆羅哪一位比較重要?亦或是他們在劇中有一樣的份量?

富野:這問題很難回答。尚在製作動畫和創作劇本時,夏亞是比較有趣的角色。但是,我把阿姆羅放在主角的位子之後,我必須創造一個可以跟夏亞對立的情況。而在阿姆羅這邊,因為我把他刻畫得太普通了,所以要找到平衡點不是那麼容易。


Q:在《機動戰士高達》裡有很多賞耳光的橋段,甚至出了之名的成句「連我爸爸都沒有打過我!」你會視為這是個重要的橋段嗎?

富野:是的,我有清楚意識到這件事,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橋段。在這個橋段裡我想表達的是,你需要向孩子們展示一個明顯的例子。這種情形也常出現在歐洲的文化領域,像是在大學生活裡自己對於前輩和後輩的關係,而以前的社會對於賞耳光這件事也是允許的。而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種行為會被視為「暴力」,有時候會被視為衝動行為,雖然出自善意,但還是衝動的暴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在劇本或是小說裡出現這種行為是沒問題的,因為人們總是會碰到需要克服自身痛苦的情況。

Q:關於「夏亞」這個角色,如果我們說他的靈感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紅男爵」(注一),你取了哪些特點做為參考?

富野:當時的確有以他為參考。但問題是這樣的:在研究紅男爵的職業生涯時,你會意識到一名士兵、飛行員有多偉大,對於戰爭的全貌基本上是沒有影響的。

這也是我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學到的。在那個還存在著「騎士精神」的時代裡,普魯士與盟國都有深受尊崇的戰士們。但這份精神在內戰時於戰爭史中消失殆盡,構思劇本的時候我想探討這個問題。納入像是普魯士、法國、大英帝國的關係與紅男爵等升值在過去人們的心中,這不是讓戰爭更為殘酷嗎?這就是我想描寫的。

這也是我想展現給基督教文化領域的人們的故事,因為日本人不會察覺其中的蹊蹺。他們完全不會注意。他們對於這個議題漠不關心到令人不快的地步。有了這樣的背景,我想把這些訊息傳送給那些認為《高達 Reconguista in G》只是普通機器人動畫的人。

Q:最後,高達系列的影迷已經散佈在全世界。有想對全世界的粉絲與觀眾說什麼嗎?

富野:如果有人因為高達的緣故而有了想法,是時候該讓你爆發出來了。而如果你找不到答案的話,把問題拋給下一代的人們,並試著從他們身上找到答案。這就是我們想成為的那種大人。

我認為下一代,也就是孩子們,會察覺高達的故事一直不斷的重複,他們會在故事中看到與人類相仿的界限。我想要你去突破這道界限。高達可是努力了一整季才打破這道防線。如果你能又這樣的角度來觀賞高達,那我會不勝感激。

注一:曼弗雷德·阿爾布雷希特·馮·裡希特霍芬(Manfred Albrecht Freiherr von Richthofen),德國軍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王牌飛行員的別名,因戰鬥機上的紅色塗裝而得名。

相關焦點

  • 《機動戰士高達》帶來的警示——專訪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人
    作為高達之父,富野一直在預示人類的未來,《V》之前的作品似乎是一種絕望的傾向,《Tuan A》之後對人類燃起了新的希望,可能這種希望才讓卡繆在《Z》的劇場版中抵抗住了希洛克的精神攻擊吧。那麼《高達G~復國運動》呢,可能富野又想到了新的東西,諸位可以去補補課~~《機動戰士高達》帶來的警示——專訪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人「僅僅描述個人生平、戀愛故事是無法讓我滿足的,我只會從世界的角度描繪宏大的故事。」
  • 【SHCC】你所不知道的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
    喜歡《高達》系列的你,(認真臉)信我,你真的真的不能錯過SHCC! 高達之父?真實機器人動畫先驅?裸漂福利之祖?而我認為真實機器人熱潮之父,則更能說明富野的價值。沒有富野,或許機器人熱潮就沒有現在如此高昂,僅僅淪為「孩童的玩具」。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只把御宅族作為目標,就不會有觀眾
    日前,「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監督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這位曾明確表達對於御宅族批判,也曾挑明了討厭動畫的動畫界巨子,表現出一直以來的坦率。「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高達的世界觀從何而來?
  • 高達之父的敗筆?談談富野的幾部「失敗之作」
    作為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比任何人都對《高達》系列更有發言權,然而他也親口承認自己的創作有著不穩定性,他製作的動畫非常多,但是真正稱得上成功的也只有《高達》系列,而且即便是《高達》系列,也並不是每一部都十全十美。
  • 機動戰士高達與1980年代日本動畫的弒父情結
    《機動戰士高達》自1979年登場以來,已成為日本動畫作品中最著名、最經久不衰、最龐大、也是盈利最高的動畫系列之一。而創造了《機動戰士高達》的著名日本動畫監督富野由悠季也被尊為「高達之父」。#但是仔細揣摩富野由悠季監督下的《機動戰士高達》系列,會發現歷代高達動畫作品裡的主人公多半都家庭殘缺近似孤兒。
  • 富野由悠季專訪:《高達G之復國運動》與高達系列的本質區別(上)
    注2:2018年富野老師來到北京大學演講時,曾談到過《高達G之復國運動》這部作品的創作情況,有小夥伴在現場記錄了演講內容,在閱讀本專訪之前不妨先看一看,也許有助於更進一步理解這部作品的創作理念。從去年11月末開始,高達系列的劇場版新作《高達G之復國運動》(以下稱「G復國」)上映,該片為5部系列,作為高達系列生父而為人熟知的富野由悠季(78歲)如今也在參與該片的製作。 去年年底,富野導演在百忙之中抽身接受了採訪。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年輕人不要只看動畫
    」富野由悠季。這又對高達的創作產生了什麼影響?《宇宙戰艦大和號》的劇場版於1977年8月6日上映,由TV版的內容重新編輯而來。但是我想要做的是和它不一樣的,不包含右翼思想的作品,所以最終做出來的就是《機動戰士高達》。在劇場版《機動戰士高達》上映前,您曾經在新宿車站前發表《動畫新世紀宣言》,面對眾多的觀眾,您的內心是什麼感受?
  • 【信息站】「富野由悠季の世界」兵庫県會場開催記念!
    從10月12日(星期六)起在兵庫縣立美術館開辦的展覽「富野由悠季的世界」,將在關西地區的電影院,迷你劇院,博物館大廳等對由富野由悠季導演的作品進行轉播
  • 富野由悠季與高達30年(上)
    比如pose擺的好的,也可以教大家怎麼擺更帥,照片拍的好的,可以指導一下拍攝經驗,有好的小說,機設都可以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轉自富野由悠季吧,此文寫於2010年,所以題目裡有個30年,時間過的真快,3年過去了。作者文筆流暢,語言幽默,仔細看完,收穫頗豐。)
  • 專訪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沒有人在女裝這個問題上可以對我指手劃腳!
    風靡全球數十載,創造了現象級動畫「機動戰士高達」,日本著名動畫製作人富野由悠季老師與2017年10月5日降臨魔都,出席了上海shcc漫控潮流博覽會。這也是富野由悠季在中國的首次公開出席,考慮到老人的年紀,已經是相當難得了。
  • 高達四十年的開端,尚未止步的高達之父
    富野由悠季風格的高達動畫又會在40周年之際出現在廣大觀眾的面前。他以一個藝術創作者的身份想要通過「動畫」這種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但又深陷藝術作品的表達與商業動畫的「銅臭」之中。他每次創作的初衷都想給「小孩子」看,可是作品的表達方式總是與孩子的思維方式格格不入。他變身過善意的「白富野」,也化身過憤懣的「黑富野」。他創造了《高達》,也想要毀滅《高達》,更想要超越《高達》。無論如何,他都是那個絕無僅有的「高達之父」。
  • 一部試圖揭開人類本質的動畫系列——《機動戰士高達》
    41年前,一部曠世神作誕生,他就是富野由悠季和日升團隊打造的,被稱作真實系機器人科幻動畫鼻祖的動畫,《機動戰士高達》。它的誕生,改變了日本動畫內容創作的風格,用嚴肅的故事和更加嚴謹的風格,講述人類對未來,對戰爭的反思。
  • 富野由悠季與高達(中)
    而真實系動畫也將陣地轉移到OVA上,         SUNRISE經過Z、ZZ以及逆夏連續三部大作後,又經歷了《蒼之流星》與《機甲戰記》的失意,已經無力再負擔新的TV作品,只能暫時選擇製作耗時較短的OVA,而對高達系列的試水作就是《0080:口袋裡的戰爭》。
  • 潛入動畫公司:《高達》系列就是在這裡產生的!
    知名藝人松子DELUXE最近就跟著節目來到這裡散步,順便潛入SUNRISE探索探索《高達》動畫製作現場,身為大高達迷的松子有幸看到一大堆珍貴的設定資料﹑原畫,甚至還跟「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見到面,讓所有高達迷都羨慕不已~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專訪:我並不看現代動畫,未來屬於年輕人
    所以年輕人看到這些作品,結合時代能夠有自己的感悟也是我個人的希望。Q:Netflix 網飛投資了大量日本動畫,讓經典ip重製,出新作,富野監督覺得這對動畫也有什麼影響?富野:其實我並不怎麼看現代動畫,也對網絡平臺的理解也並不太多,所以無法給出明確的建議。
  • 富野由悠季監督闡述《無敵超人贊波特3》的製作意圖
    在40年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富野由悠季監督對這部作品的一些看法。之後中途加入的監督富野由悠季又給加上了「主人公會給周圍帶來危害」「被市民迫害的主人公」「善惡逆轉的構圖」等要素。在故事的終盤,主要的角色一個一個相繼死去的展開還給了富野一個「皆殺的富野」的名號。問題就出現在《贊波特3》作為一部機器人動畫卻觸碰了絕對不可以觸碰的部分——「人體炸彈」。為什麼會在小孩子看的動畫裡出現「人體炸彈」,富野一直想說,「戰爭就是這麼一回事。」
  • ——日本動畫界的巨頭·富野由悠季
    在那個時代,雖然考慮到日本的電視機普及與當時的電視節目數量,也許這部作品並非特別出彩,但依舊挑起了動畫界的大梁。然而,《鐵臂阿童木》播放了一段時間之後,原本預備的劇本不夠使用了——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蟲Pro社內部開始進行了劇本徵集。顯然這是個不錯的忌諱,身為製作進行的富野由悠季依靠著自己的劇本,獲得了第一次製作動畫的分鏡和導演的資格。
  • 《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紀念:跨越漫長時空的浪漫(上)
    是的,這份原案就是後來風靡世界的《機動戰士高達》,這個神奇的男人,叫富野喜幸,他有個廣為人知的筆名叫作富野由悠季。宇宙世紀為世界觀的作品中,最為經典的就是富野由悠季監製的《機動戰士高達》《機動戰士高達Z》《機動戰士高達ZZ》三部TV動畫組成的三部曲。
  • 專訪 | 2019 C3 in 上海專訪福井晴敏:新高父?倍感光榮,但被富野老師知道會把我殺掉吧!
    Q:請問福井老師最喜歡自己的哪一部作品,覺得不夠好的作品又是哪一部?福井:對於自己撰寫、參與製作的動畫、電影等作品,它們就像我的孩子,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硬要指出來誰不行有點太殘酷了,自己承認並且接受就好了。也正靠著這股毅力,才創作出獨角獸、NT這樣的作品。
  • 雖然「爛」,但我依然推薦萌新從《機動戰士高達SEED》起入坑
    我思前想後,本身想推薦《機動戰士高達OO》,以現在對於動畫的認識,從製作、劇情、角色塑造,各方面,包括對於世界觀的樹立,各方面的完成度來說,電視高達,可能最值得推薦的就是《機動戰士高達OO》,但這只是從一個「動畫迷」的角度,《機動戰士高達OO》比起《機動戰士高達SEED》有著明顯更好的製作水平,作畫漂亮而沒有過多重複的鏡頭問題,角色、機設更富時代感,劇情中也相對沒有《高達SEED》這麼濃厚的「偶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