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有百百種,吃飯學問大

2021-02-10 日經中文網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以前的人常說「一種米養百種人」現在的時代或許正好相反,尤其在日本,米的品種多到不行,是「百種米」的時代,也常被說是米的戰國時代,「一種人吃百種米」或許一點也不誇張;我出身的臺灣,大家見面都問「吃飽了沒?」覺得吃飯是人生活、生存最基本的事,也是最簡單而無傷大雅、不侵犯隱私的問安,但是現在吃飯,吃米飯本身學問大,一點也不簡單了。 

      許多日本料理店,進門處都會標明「本店採用某地產的某品牌米」因為日本各地產的米的品牌被認定的至少有一百多種;雖然日本人吃米飯的量越來越少,超市裡賣米專櫃部份卻越來越大,一方面因為品種改良,品牌多起來,大家也願意花比較貴的單價買好吃的米;最近也有許多外國觀光客,喜歡從日本背米回去,因為日本的米太好吃了。

      日本的米的人均消費量在1962年吃118公斤,但到2013年,只剩不到一半的57公斤;或許因為吃不多,吃米飯已經不是為了吃飽,而是為了吃美味的米飯,對米飯的執著越來越深,看吃法才決定吃什麼米,對米的味道的理解很重要,因此日本還有「米大師(master)」以及「品飯師(御飯sommelier)」,許多人積極去取得資格,說起米、說起飯都有一套米飯經可唸。

      日本米受歡迎的高級米「越光米」,現在依然有相當的存在感,許多名人如職棒選手的鈴木一朗雖然身在美國多年,但就是愛吃新潟縣魚沼產的越光米;新潟之外,現在許多縣如石川、福井、山形、長野、山梨、京都、兵庫、佐賀、熊本、大分等也都生產「越光米」,而且都屬於特A級,都有越光米特色──口感Q彈、高黏度、香氣豐富、咀嚼時甘甜鮮美,最對日本人口味;但是在「越光米」旁邊,現在還很多名牌米環繞著。

      像是原本以為太冷無法種出好米的北海道,真的是經過十幾年寒窗努力研究,先是有了「kirara397」現在則有名牌米如「夢美人」「七星」,這兩種都是特A級的,真令人吃驚;不僅北海道如此,其他各地也有許多當地的名牌米。

      特A是日本穀物檢定協會根據米的外觀、香氣、味道、黏度、硬度等作綜合評價,在141種品牌的米中,選定最美味的44種,給予特A的認定,大部分的米都是強調「甘甜」與「彈力」,當然也有些米則發展不同路線,以示區隔。

      卅幾年前,我剛到日本時,日本的名牌米是越光米跟另外一種「笹錦」米二分天下,但是1993年的冷夏,笹錦收成很不好,各地變趁機研發適合自己土壤的品牌,也因此什麼品牌都有,像是「秋田小町」「一見鍾情」「滋雅米(豔姬)」等等。

      現在名牌米是群雄割據時代,每種品牌的特點不同,像是雪白而有光澤,有彈性又順口、香甜的山形縣產的「滋雅米」,或是甘味以及黏度清晰瞭然的「夢美人」非常受年輕家族的喜愛;原本追求彈性與甘甜兩大目標的缺點就是冷的時候就會出現多餘的黏稠,但是夢美人以及七星這種寒地栽培的米就不會,冷了也還好吃,適合做飯糰或便當。

      不過吃米飯的口味也會隨年紀而有所不同,像是有點年紀的人,未必想吃油油的鮪魚大toro,而會想吃較清爽的赤身鮪魚一樣,口味未必跟年輕人一樣;熟年或老人家想要搭醬油味、魚類等料理吃,就年輕人跟搭奶油味、牛肉類等料理吃的米會很不同,日本料理的話,很多熟年就會想搭配長野縣的「風彩香(sayaka)」、秋田小町等,不會有過度黏稠與甘美來幹擾,卻也夠香,本身含水分多;或是「一見鍾情」也算適合傳統日本料理。

     搭配料理之外,每種米有每種米適合的吃法,像是關西、九州的越光米適合炊飯,秋田小町適合壽司,吃茶泡飯則用滋雅米;或是山形另外一種名牌的「生拔(haenuki,土生土長的意思)」米,味道淡泊,而且較硬,適合吃咖哩飯,山形內陸的莊內產的生拔米,連續十幾年都是特A級,但知名度較低,價格便宜,許多品米師認為這樣的米非常超值。

      每種米還香氣濃淡不同,像是奶皇后(Milky Queen)、夢美人、青森的「青天霹靂」等香甜無比,算是較濃厚型的;而七星、福井的「一榮(ichihomare,最為榮耀)」等則屬於淡泊型,並不是淡泊就不值錢,現在一榮就成為送禮的人氣商品,賣到跟越光米等價。

      類似生拔米,許多較新的品牌,價格比越光米低廉,外食業界也較常採用,許多人在外面吃了別的名牌米,會覺得也不錯,認為未必非要吃高級的越光米不可;自己買米時,也會開始嘗嘗其他味道的米;若是外國觀光客,可以去各產米縣市在大都會的天線店品嘗,像是東京的銀座、日本橋或東京車站八重洲口等,都有非常多的天線店,可以品嘗到當地的名牌米做出的餐點,或許會找到自己最愛品牌的米吧!

劉黎兒 簡歷  

劉黎兒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臺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周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說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閱讀日經中文網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吃飯擺譜是門極大的學問
    雖然有失偏頗,但吃飯擺譜,古已有之。我所見吃飯譜擺得最大的,是《基督山伯爵》裡一個段子。基督山把天南海北的兩條魚擱一盤子上,然後輕描淡寫地陳述,說最愛的是想像「這兩條魚如何天南海北聚一起」。唐格拉爾不信,基督山就叫人把活魚端來給他看,以示「兄弟我有的是錢,一買就是兩條,一條吃,一條看」。
  • 戀愛中,欲擒故縱也是種學問
    講述:
  • 孩子吃飯禮儀大有學問!
    去親戚家做客,父母都要提醒我們,吃飯時不能狼吞虎咽,不能發出聲音,對長輩夾菜時要說謝謝等。誰家孩子要是做不到這些,就會被人說沒家教,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孩子吃飯的禮儀往往被一些家長忽視。孩子良好的吃飯禮儀有哪些?家長又該培養孩子吃飯禮儀?
  • 學問、學問,究竟怎麼學?怎麼問?
    清顧炎武《日知錄·求其放心》:「夫仁與禮未有不學問而能明者也。」作為名詞是指知識、學識。《荀子·勸學》:「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就「學」與「問」的關係而言,清人劉開在《孟塗文集·問說》中說得好:君子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 點菜是件麻煩事,也是一門學問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需要外面吃飯,比如:朋友來了、家裡來了親戚或是招待客戶等等。吃飯,就需要點菜,點菜對很多人來說,成了一件令人頭痛的麻煩事,"點菜"之"點",不亞於戰鬥前之點兵之"點"。我發現現在一幫人外出吃飯,誰都不愛點菜,服務員拿來菜譜,不是藉口去衛生間,就是藉故打電話,有的乾脆把漂亮的菜譜往別人那兒推,就像推卻一個麻煩。菜點對了,是餐館廚師手藝好,功勞在這家餐館,哪怕這是一家沒什麼名氣的餐館;菜點錯了,大家連筷子都不怎麼動;即便是家有名氣的店,那也是因為你而"店大欺客"。
  • 僑法「雲課堂」|「定居」裡面學問大
    僑法「雲課堂」|「定居」裡面學問大 2020-12-21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然野狐禪 吃螃蟹的學問
    ——《晉書·畢卓傳》「可以持蟹螯,逍遙此居室。」——梅堯臣(宋)《凝碧堂》從中秋到重陽,是吃螃蟹的季節。相信不少朋友最近或是下館子、或是從水產市場買回來,多少都要吃幾隻螃蟹解解饞。說起吃螃蟹,這學問大了——王世襄先生的兒子王敦煌寫了一本書叫《吃主兒》,專門有一章寫怎麼吃螃蟹,今兒個咱們撿有趣的聊幾段兒。
  • 吃飯看人品:你吃飯是每次碗裡剩一點,還是頓頓吃淨光?
    別以為這個話題小兒科,其實真不是,單憑吃飯就大概能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也就是說,你吃飯都在透露著個人信息,還不是一般信息。本文分享我生活中遇到的幾個吃飯不一般的人,看他們怎麼吃飯,再聯想他們的人生,感到有種深度吸引。不說看你吃頓飯,能知道你一生混得咋樣,但是總體上感覺八九不離十。當然我的感覺不一定對,那就實況轉播,大家來評判。
  • 甄子丹在線教學打戲,稱動作設計大有學問,已確定出演張三丰
    業界一直忽略甚至不懂,動作設計在當今電影是一門學問和藝術"為大家科普武打動作類電影的藝術學問,並在視頻裡進行了示範與教學。視頻中的甄子丹邊表演邊講解,正如他所說,打戲的精髓在於動作設計,他也強調,動作設計是一門藝術和學問,武打明星並不一定要真的多能打,但要讓看電影的人覺得你很能打,動作設計的精巧也能為電影錦上添花。
  • 易經:在先秦時代,「天」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
    在讀了一些先秦時的書籍後,發現「天」在那個時候應該是非常大、非常深的一門學問。易經的「乾卦」,把天的學問講到了極致最開始接觸《易經》的時候,我並沒有覺得老天爺和《易經》有什麼關係。隨後先秦書籍讀的多了,終於明白將《易經》評價為包羅萬象、廣大精微並非一句空話,而《易經》中最大的學問還真是「天」。
  • 易中天:紅樓夢學問真大,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縮影,一群女人管人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一書雖在說情,可處處更都是人心。寥寥幾言,世態炎涼;零零幾句,人情冷暖。曹公用一支毛筆講述了一群女人管人的故事,更通過大家府邸的女人折射出了世人皆不敢寫的事態變遷。 與其說紅樓一夢是愛而不得的情愛苦楚,倒不如說紅樓之夢是滿清封建社會的興衰歷史、是古代中國文明最後的剪影碎片之夢。
  • 郭富城引爆朋友圈,只因發色金黃太耀眼,為何染黃色其實大有學問
    百家號作者/雲泊天/原創/侵權必究郭富城引爆朋友圈,只因發色金黃太耀眼,為何染黃色其實大有學問。郭富城是大家非常喜歡的演員、歌手、舞者,他1990年出道,僅兩年之後就以新人身份被冠以「四大天王」稱號。至於郭富城為什麼第一站演唱會發色要染成黃色,其實大有學問。郭富城第一站演唱會造型染黃色,最主要的原因應該就是染髮技術的原因。因為黃色基本是所有特殊顏色的底色,就是必須先染成黃色,才能染其它的特殊色。比如:淺藍色、粉紅色、淺綠色、悶青色、菸灰色、紫羅蘭等,這些顏色必須要把頭髮褪色成黃色,才能染出想要的效果。
  • 從《孟子》看「學問」變成絕學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紅樓夢的一個名句。我們都會讚揚學問,而學問也是評價一個人的重要指標。學問是什麼,在中國商周時代已經提出了這個問題。「學問有暇,幸時見臨。」學問其實在先秦出現後,就有一個很大的斷層。幾乎都不談學問。
  • 看似簡單 其中可大有學問
    車內清理使用大吸力吸塵器,邊邊角角都不能放過。本報通訊員 齊良濤 攝      體驗者:本報記者 袁鵬體驗對象:汽車美容師體驗時間:2015年4月12日上午9點至11點半  汽車現在已經逐漸走入了普通人的家庭,專為汽車進行維護、保養工作的汽車美容行業現在也成了個大產業。雖然這一行業的工作看起來不複雜,但裡面學問其實真不少。12日,記者就體驗了一把汽車美容師的工作。
  • 福岡天滿宮見日本學問之神 日本遊記
    日本胖導喝了口水繼續說,「我們今天去的地方叫天滿宮,裡面供奉的是日本最有學問的神。許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來這裡參拜,祈求腦袋變聰明,學習大進步。」福岡的太宰府天滿宮供奉的是平安時代的學問家菅原道真,和京都的北野天滿宮並列為日本天滿宮的總本社。
  • 這裡面大有學問,有幾點切記
    這裡面大有學問,有幾點切記首先,一定要回復,這是必須要認識到的一點。 試想一下,不管你和同事在微信聊天還是吃飯時講話,如果對方說了一句話,其他的人都沒有任何表示,這樣做會不會讓對方覺得很尷尬?一定會的。如果沒有人搭茬,對方尷尬在座的各位也尷尬。
  • 明星藝名學問真的大
    魏大勳是一名八九年的大哥哥。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2008年出演了個人首部電視劇《蘇菲日記》。正式的進入了演藝圈。憑藉出色的演技。長得像個韓國歐巴一樣。事業是蒸蒸日上。現在人氣也是非常的高,值得一說的是他和楊冪的關係也是耐人尋味。
  • 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
    反之,如果是撫養過或者正在撫養著孩子的父母或是爺奶們,或多或少會承認——孩子吃飯是個事兒;如果你家孩子吃飯很好,我猜測你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很大可能會認同一個觀點:孩子吃飯的問題裡,談不上藏著學問,至少有點道道。 我想寫寫孩子吃飯的問題,當然也是因為我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問題。起先我也認為是小事,什麼是大事?
  • 史上最有名的五句罵人話,學問越大罵人越狠,直擊靈魂還不帶髒字
    史上有名的十句罵人的話,學問越大罵人越狠,直擊靈魂還不帶髒字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具有無窮的魅力,有時候僅僅幾個字的不同組合排列,就會延伸出許多不一樣的意思。學問越高的人,也越擅長舞弄文字,他們會把嬉笑怒罵都藏於其中,無論是罵人還是誇人都更加入木三分,直擊人的靈魂之中。下面小編就幫大家總結一下歷史上五句最有名氣的罵人的話,句句都流傳千古,絕對不帶半個髒字,想要反擊也都無從下口的。第一句:「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 沒掌握點菜的學問,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客戶接待
    在這裡面,就餐的學問可是很大的,而點菜,更是一門基本功。如果剛入職不久的銷售人員對請客吃飯太陌生,那最好請上級人員一起前往。跟著學學就是了。如果你費勁心力和客戶溝通,已經十拿九穩了,最後卻敗在了客戶招待環節,讓對方吃得不情不願的,那是很可惜的。雖然多數客戶不會太在意吃飯問題,但是還是有不少客戶在乎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