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廣州南站附近的某大足球產業勾地項目,冠珺之光正式開盤。
據多家媒體拍攝的照片顯示,現場依舊人山人海,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產權40年的商業項目。
不限購、不用搖號、沒有房價倒掛,火熱的銷售現場完全是開發商和各中介公司憑藉一己之力所創造。
50秒賣出2600套、銷售金額達28億,這是現場媒體給出的銷售數據。
簡單算算,單套107萬、40-50平的商住房,不過幸好是複式,在使用面積上還有一定優勢。
目前,廣州的住宅籤約均價已經超過了3萬/平,而總價100多萬確實在廣州很難選房。
即便在增城、南沙等偏遠地區的非地鐵概念項目,這個價格也買不來一套房。
而在廣州近郊番禺、南站CBD核心區旁邊、地鐵7號線謝村上蓋,能以100萬買到一套複式商品房,既能看冠軍球隊的足球比賽,又能平時出租換取一定租金收益。
這麼多的利好因素,確實不是一般人所能抵抗的了的。
然而,在百萬資金砸下去的那一刻,許多人卻忘記了自身的購房初衷,而在現場銷售、中介人員洗腦式的利好條件灌輸下,喪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盲目下單,最終導致事與願違。
有些人購買這個項目,是因為看到房源總價低、區位還不錯,在身邊沒有更好產品投資的情況下,買一套放在那裡十年八年不管,不在乎短期內的產品增值和租金收益。
對於這類需求,我們無可厚非。
再說,廣州南站作為亞洲客流量最大的高鐵站,雖然目前周邊略顯荒蕪,但總有一天會發展起來的。
還有一類需求,是奔著足球來的。
他們認為當恆大主場搬過來後,不但他們自己看球方便,而且可以租給外地球迷,在周邊商業配套的加持下,賺一把足球經濟的紅利。
對於這類業主,他們可能只看到了英超、西甲球隊主場比賽的火爆場面,而高估了國內足球產業的帶客能力。
當然,還有一類需求,他們將希望寄托在短期房源增值上。
自從這個項目準備認籌時,各大網媒、自媒體的廣告便鋪天蓋地。
某大不僅投放廣州所有媒體,而且包括佛山、深圳等大灣區核心城市的主要媒體都投放了個遍。
通過這種方式拉來的需求,不可能自住、也不可能打算註冊開公司,絕大部分買家都是想通過首付幾萬塊錢,兩三年轉手出去賺差價。
而通過實際操作經驗來看,在沒有大行情的情況下,投資公寓賺差價實現盈利,其實是很難的。
我們查閱之前廣州公寓的售賣價格,然後在各大二手房網站對比現在的銷售價格,便一目了然。
下圖是2015年廣州商業公寓成交的項目分布情況,按成交套數排列。
當年成交量排在首位的公寓產品,是廣州萬達城,當時還沒有被融創收購。
該項目全年成交5000餘套,套均面積50平,總價60多套一套,網籤均價13301元/平。
然而,目前該項目二手房源的售價,卻讓我們大跌眼鏡。
登錄安居客網站查看,這個項目的公寓產品,許多房源價格掛在1萬/平左右,比五年前項目的成交均價低20%以上。
而且,許多房源目前都是毛坯狀態,也就是說並沒有投入使用,而購房時置業顧問講的租金能達到多少,更是無從談起。
排在第二位的是南沙萬達廣場。
該項目五年前公寓成交了2500多套,成交均價16487元/平,平均戶型面積60平。
目前項目房源網上的價格為1.6-1.7萬/平,與當初出售時價格持平。
也就是說,該項目五年之內並未漲價,這與南沙近兩年住宅價格飛速上漲,金州板塊售價3萬+的情況大相逕庭。
第三位,萬科雲城米酷。
該項目位於天河智慧城板塊,2015年售出1700餘套,成交均價18171元/平。
目前該項目掛出房源的價格為24000元/平左右,五年房價上漲30%左右,在公寓產品裡面算是成功案例了。
然而,對比五年前和現在,天河住宅房價的變化情況,在廣州樓市經歷了至少兩輪主升浪後,30%的漲幅確實不多。
最後看一個同樣位於番禺的公寓項目,奧園城市天地。
五年前,該項目一手房源售出1482套,成交均價18057元/平,戶均面積50平。
目前,項目二房房源掛牌價格,高一些的在1.8萬/平左右,還有大把在1.7萬/平的。
試想一下,廣州南站CBD還要經過多少年才能發展到奧園長隆的水平,而到那時,冠珺之光的二手售價,又會是多少?
當然,商住公寓這類產品,也不是不可以買,廣州也有很多公寓項目無論從租金還是從增值,都有不錯收益的。
至於什麼樣的產品值得入手,今天由於篇幅有限不做詳細分析,歡迎關注點讚,下次繼續介紹。
更多詳情請關注 羊城房產(yangchengfc)
我們提供廣州樓市分析,實時解讀樓市新政,與你一同探討樓市價值,是您身邊的 權威買房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