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工作法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2020-12-23 瀟湘晨報

韓嶺村黨員在清理衛生死角。(金玲飛 攝)

錦繡錢湖社區網格員在參與垃圾分類知識培訓。(戴小英 攝)

殷灣村幹部在查看垃圾分類情況。(朱軍備 攝)

前些日子,韓嶺村12名黨員在村主任金玲飛帶領下,每天清理未開發建設老街的背街小巷,將堆積20多年的垃圾搬到拖拉機上,一車車運出去;

原本雞鴨成群的城楊村,自建立五個網格後,各網格長積極發動志願者清理垃圾,取締或搬遷雞舍20餘間,一周內減少雞鴨600多隻,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錦繡錢湖社區33幢住宅被分成多個網格,各微網格長接受垃圾分類知識培訓,並對居民垃圾分類採用紅黑榜監督……

這些改變源於東錢湖鎮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推行的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133」工作法。「133」工作法中,「1」即基層黨建「觸角神經」,兩個「3」分別指「三微」(星火點亮微網格、黨員引領微治理、幹部引領微發展)和「兩約一則」(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和實施細則)。

「通過黨的基層組織體系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有機融合,實現村社黨組織、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基層治理,有效發揮黨組織對廣大黨員群眾的引領作用,探索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路徑。」東錢湖管委會黨委委員、東錢湖鎮黨委書記陳建恩如是說。

記者 朱軍備 通訊員 李玲玲

「觸角神經」向下延伸

築牢基層社會治理的主陣地

東錢湖鎮有17個村、12個社區,人口9萬。由於一些村長期處於拆遷、安置中,有的村幹部年齡老化,經濟發展缺乏動力,基層組織比較薄弱,個別村矛盾多上訪多。

村、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末端。基層黨組織,是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工作的核心,而村社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則是社會治理中一個個非常關鍵的「觸角神經」。

東錢湖鎮黨委牽住村社黨組織和黨員這個「牛鼻子」,建立「書記帶委員、委員帶黨小組長、黨小組長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工作機制,努力把黨建的「觸角神經」拓展到每家每戶。

東錢湖鎮黨委副書記胡張法說,為給基層組織「強筋壯骨」,要求做到黨小組設置、黨籍管理、黨員服務群眾、黨員考核等「規範優化」。在規範優化黨小組組織設置方面,著眼建立鎮黨委、村社黨組織、微網格黨小組、聯戶黨員四級組織架構體系。

在每個村社網格內根據人員居住、地域環境、基層基礎等情況優化設置若干個黨小組(微網格),推選威信高、能力強、經驗足、願服務的優秀精幹黨員擔任黨小組長(微網格長)。全鎮目前共建213個黨小組。

針對拆遷村黨員戶籍空掛問題、居委會黨員分散問題、黨員組織關係流轉比較隨意等黨員黨籍管理不夠嚴格規範的實際,鎮黨委從實際出發,明確以經常居住地為標準,做到應遷盡遷。目前,全鎮已遷黨員100多名,並且還在繼續規範之中。

建立健全黨員包片聯戶服務群眾制度,要求黨員當好聯絡員、宣傳員、示範員、勸導員、守護員、調解員「六個員」。全鎮有524名黨員參與包片聯戶工作。

微網格、微治理、微發展

激活基層幹部黨員的正能量

網格化治理,在我市各地早已實施,東錢湖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三微理念」,即「星火點亮微網格、黨員引領微治理、幹部引領微發展」。

推行「微網格、微治理」組織架構。村社內每300戶左右設為一網格,下分三個微網格,每100戶左右為一個微網格,微網格長由黨小組長(或優秀黨員)自願擔任;每個微網格下分三個網格員,每名網格員(由黨員或村居民代表擔任)聯繫服務30戶左右村(居)民;每名網格員下面配3至5名志願者,每名志願者服務群眾10戶左右。

目前,東錢湖鎮共設立284名微網格長、870名網格員、近3000名志願者。他們利用「有威信、有能力、有時間、有精力」等優勢開展工作。全鎮機關幹部均下沉到網格中擔任志願者。

地處山岙的城楊村建立了5個微網格,由黨小組長擔任微網格長,各微網格長、黨員積極發動群眾清理垃圾,並組建了志願者隊伍。針對農民「門前屋後養雞、溪坑裡放鴨」的舊習慣,依託微網格、實行微治理,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家禽禁養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全村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每名微網格長和網格員做到「四熟悉、兩必辦」:熟悉網格內每戶家庭基本情況、熟悉網格內特殊家庭特殊人員具體情況、熟悉網格內黨員引領服務群眾總體情況、熟悉網格內社會治理工作具體情況,對上級(網格長)部署的工作必須及時發動去辦、對群眾反映的建議訴求必須及時上報協調去辦。

韓嶺村,因老街部分房屋徵收,很多村民外遷,留下的多是老人。水街建成開業後,遊客漸多,但老街的背街小巷環境髒亂,群眾意見較大。

「村黨支部建網格化管理,將老街區域細化為上街、下街、后街、沿街上、沿街下、中街等區域,對每個區域進行徹底清理。」韓嶺村黨支部書記陸平國說,在村民群眾自我清理的基礎上,自5月7日開始,村委會主任金玲飛帶領10多名黨員,連續33天打掃衛生,共清理垃圾500餘車。

據了解,參加清理行動的都是村內老黨員,最年長的71歲,最年輕的54歲。他們一一清理房前屋後、裡弄的雜物、石板、水缸。村民看著環境的變化,從不理解,到主動加入清理隊伍。

前不久,殷灣村黨支部對全村5個網格進行了一次「網格入戶調查」。本村住戶269戶,外來人口577戶。「外來人口超過本村住戶,這給垃圾分類投放管理帶來難題。」殷灣村黨支部書記孫愛萍說,「我們通過網格化管理,一名黨員分管10戶群眾。每一個網格推選一名監督員,成效日顯。」

仙枰社區馨湖茗苑小區車棚較小、過道較窄,居民電動車較多,亂停現象突出,還私拉飛線充電,居民怨聲載道。

為此,該社區召集各網格成員開會討論,落實各網格員宣傳、調研等工作,摸排電動車數量,徵詢居民意見,多次協同消防大隊、安監部門開展違停整治專項行動。今年以來,開展6次清理樓道、整頓電動車的專項行動,拖離違規停放車輛300餘輛。

萬金社區則針對養狗為患的問題,進行犬類集中整治活動,倡導文明養犬,該項措施取得實效。

重修村規民約、社區公約

倡導新時代文明新風尚

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具有匯集民意、聚集民智、化解民憂、維護民利的獨特作用,是群眾自治的道德依據。但條文往往容易寫得「高大上」,流於空泛,不切實際。

對此,東錢湖鎮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四自原則」,修改或新制訂適合本村社實際的村規民約或社區公約,並增加了實施細則。

仙枰社區制訂社區公約時將一些與群眾生活沒有太多關聯的內容去除。「要愛護環境講衛生,不要隨地吐痰丟菸蒂;要愛護綠化共生態,不要破壞綠植亂晾曬;要垃圾分類按標準,不要亂分亂倒違法律;要文明居住好習慣,不要高空拋物成隱患;要公共通道保暢通,不要雜物堆放佔走道;要文明健身輕音量,不要大聲喧譁吵擾民;要文明養犬管教好,不要縱狗便溺壞環境……」

這「20要20不要」,簡潔明了、通俗易懂,既明確指出倡導群眾應該堅持的行為,又明確強調群眾該摒棄的行為,為群眾自治指明了方向。

在錦繡錢湖社區,各微網格長、黨員微網格員包片聯戶,上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監督分類情況,並制訂了垃圾分類獎懲辦法,對分類情況進行紅黑榜公示,警示了少數分類不到位的居民。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增強政治定力 提升治理能力 激發基層活力
    9月14日晚,我市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全市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工作交流會,路橋區設分會場。袁家軍在省委黨校2020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領全市上下把握主題主線、強化對標對表、狠抓落地落實,為鄉鎮(街道)工作賦能,為鄉鎮(街道)幹部鼓勁,全面增強政治定力,提升治理能力,激發基層活力。
  • 嘉興經開區 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天氣炎熱,但阻擋不了志願者們的勞動熱情,他們以實際行動編織起聯結基層黨組織與社區居民的同心結。  日前,嘉興經開區塘匯街道以激發基層治理「紅色活力」為目標,全面組織開展以「黨員、幹部員工編組,定崗位、定責任、定獎懲」為主要內容的在職黨員、幹部員工「一編三定」進村社服務活動。
  • 區中青班到雲城學習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近年來,雲城街在黨建引領下,以小區業主黨支部為陣地,推進小區生態新格局,大力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加強全域環境升級改造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月19日下午,區委黨校副校長林創華攜白雲區第二十一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員一行到雲城街參觀學習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雲城街黨工委副書記陳麗萍陪同。
  • 崑山陸家「雲立方」 逐個擊破基層治理困境
    為了進一步有效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崑山市陸家鎮神童涇村(社區)從打造小區內的「雲立方黨群服務點」出發,結合「331」專項整治、社區垃圾分類兩項工作,引入人臉識別系統、出租房屋巡查系統兩大平臺,有效破解出租房屋易反彈、流動人口難追蹤等基層治理困境,以「三引三進」新理念打造基層治理「新樣板」。
  • 「加減乘除」並用,巧答基層治理「考題」
    堅持黨建引領,「加」活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基層治理過程中,這個「火車頭」在於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如何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跑出「加速度」?就是要把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通過系列「黨建+基層治理」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服務群眾職責,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基層治理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鞏固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為基層治理增添「活力」。
  • 福田區總工會 激發基層工會活力 打造社會治理「理光樣本」
    工會工作的落腳點在基層,薄弱環節恰恰也在基層。如何把工作落實到基層,既是各級工會組織在履行具體職責時面臨的共同難題,也是建設先行示範工會的題中應有之義。而理光公司也是深圳市福田區總工會探索激發基層工會活力、改革創新群團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試點之一,實現了「勞資共建、和諧共贏、成果共享」,為破解「逢遷必鬧」這一社會治理難題和增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提供了一份「理光樣本」。
  • 打通統戰工作「最後一公裡」——統戰優勢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
    評選活動的背後,是去年省委統戰部開展的基層治理安排部署。改革發展穩定的大量任務在基層,各項政策落地的具體工作也在基層。省委統戰部牢牢把握中央重大部署和省委重要要求,去年創造性開展「基層統戰工作創新年」活動,延伸了統戰工作戰線,推動統戰工作真正沉下去;激發了基層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統戰工作真正活起來;統戰工作重心向「做出了什麼效果」轉變,推動統戰工作真正實起來,為全省基層治理貢獻了統戰力量。
  • 突出雅安特色、立良法促善治,大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9月16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繫點設立調研座談會在雅安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辦公室副主任喻世紅出席座談會並講話,雅安市委書記蘭開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伊林匯報雅安市有關工作,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楊筠主持會議。設立基層立法聯繫點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而聚民智、匯民意的一項接地氣的立法工作機制。
  • 大彭鎮「黨員中心戶」為基層治理增添新活力
    今年以來,大彭鎮黨委在村級黨支部廣泛設立「黨員中心戶」,建立黨員發揮作用新機制,廣大「黨員中心戶」掛標牌、亮身份、作表率、走在前,形成了「黨員中心戶+黨員群眾」的工作鏈條,架起了黨群「連心橋」,構建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
  • 十堰市張灣區:夯實基礎強堡壘 基層治理增活力
    今年來,十堰市張灣區堅持把治理能力提升作為基層黨建關鍵主題,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推動基層治理從簡單粗放向科學精準轉變,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整體效能,激活發展「紅色動能」。「標準+」引領,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動力,十堰市張灣區把標準化建設作為基層治理能力強化提升的有力抓手,先後出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實施意見》、《村(社區)黨組織治理能力強化提升工作方案》、《關於在全區分行業開展基層黨組織能力強化提升行動的通知》、《村(社區)黨建綜合體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等多個細化標準,確保治理能力提升有標準可依、有章可循。
  • 倉門:基層治理實現新突破
    本報記者 肖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以來,黨中央對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了方向目標。城中區倉門街街道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嚴格按照省、市、區安排部署,強化責任意識,深化履職擔當,落實改革發展任務目標,推動基層治理實現新突破。
  • 「小平臺」激發社區治理「大能量」
    如何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如何持續以「小平臺」激發社區治理「大能量」?12月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政協「創新社區治理機制」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上,一系列備受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被委員們頻頻提出。近年來,福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加強領導、創新機制、強化保障,社區治理效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 河南濮陽以黨建「1+5」工作法引領司法行政工作趕超發展
    「一個核心」,就是突出機關黨建這一核心,站位全局,服務中心,推動司法行政工作科學發展、趕超發展;「五項抓手」,就是抓學習求素質,提升黨建新動力;抓創新求突破,搭建黨建新平臺;抓基礎求和諧,激發黨建新活力;抓典型求帶動,展現黨建新風採;抓宣傳求影響,彰顯黨建新成效。
  • 市婦聯副主席韓彩玲赴安陸調研黨建引領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近日,市婦聯副主席韓彩玲赴安陸就如何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婦女和家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進行調研。並對安陸基層婦聯組織在團結引領婦女,組織巾幗志願者積極參加疫情防控,關愛留守婦女,動員婦女就業等方面工作主動作為表示肯定。韓彩玲指出基層婦聯組織要抓住機遇,主動嵌入到基層治理體系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成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青島市市南區「暖治理」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新探索
    隨著「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發布,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將迎來又一個新的起點。著眼於以「暖思維」促「暖作為」,市南區的「暖治理」品牌和平臺將實現再發展再拓新,繼續打造基層社會治理的靚麗市南名片。
  • 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雨花這項工作獲贊……
    網格化管理是加強基層治理的重要方式。近年來,雨花區以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為抓手,著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確保「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蔡澤敏對全區網格化工作進行了總體介紹,與會人員就網格化工作的思路定位、發展方向、工作機制、街道平臺建設與基層物業管理、公共管理事項的融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治理的湖南株洲「清水塘樣本」
    創新治理方式,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激活治理效能,藉助社會力量,構建社區新生活,實現多元共治。新基層治理模式帶來新氣象,老工業區「騰籠換鳥」仍活力四射。搬遷改造至今,湖南株洲蟬聯「全國綜治工作優秀地市」,第四次捧獲「長安杯」。
  • 打好「組合拳」 基層治理顯成效
    今年以來,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及區委關於城鄉基層治理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基層治理奠基年」為統攬,打好「組合拳」,切實加強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全區城鄉基層治理工作實現良好開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
    、政務管理的主陣地」,在管理與服務工作中推進政民深度互動和居民自治,在「秩序與活力」的平衡方面取得良好效果。落實「六步工作法」,採取「收集問題-擬定議題-議前調研-組織協商-公開結果-監督執行」,按照「一事一議一公開」規範協商程序,建立成果落實執行機制、督辦反饋機制,目前經過協商議事工作協調解決社區各項涉及民生、熱點難點、矛盾糾紛等事項,居民滿意率達到95%以上。
  • 點燃「市北星火」,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2.0版
    如何通過黨建引領激發基層治理活力?如何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藍圖?市北區將「黨建」作為解決問題的出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實現老城區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要讓黨建這個『動力主軸』轉起來,激發整合產業人才信息等資源優勢,實現換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