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愚夫:有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人死了卻還活著

2021-01-09 防雷電影

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每當我步行在街道上時,總是能夠遇到許多擦身而過的路人,看上去這些路人有的在喜笑顏開、有的愁容滿面、也有的目光呆滯,雖然我們相互之間都不認識,但是我知道他們和我一樣在內心中都有一個故事。雖然我如今才二十多歲的年紀,但是我卻自認為自己已經見到過很多的人,學生時代的同學以及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甚至走到馬路上時都會莫名其妙的被陌生人打招呼,每個人都不一樣,因為我知道有的人雖然是活著但是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我們不是什麼偉大的人也不是一個能夠改變歷史走向的人,大多數人都不過是泛泛之輩,就像你腳底下那群螞蟻中的一員,身處在人類社會的這處蟻巢中你看不到自己的位置、你更不可能夠預知整個人類的走向。但是你至少應該知道自己還活著,知道自己還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良知並且區別於動物的人。

電影《危樓愚夫》就講了一個這樣的人,上映於2014年的危樓愚夫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響,它是一部小眾電影,沒有什麼大手筆的製作方式、也沒有什麼著名影星的加盟,但是它表現出來的現實的問題就像外科手術醫生解剖開了病人的皮膚一樣,其中的症狀以及病變和血淋淋的器官讓人一窺便知,並且讓人從中久久不能平靜。

在俄羅斯的某個小城裡,大雪已經覆蓋了城市裡的角角落落,許多家庭都已經關上了大門以躲避風雪的襲擊。戰鬥民族俄羅斯是一個十分好酒的民族,醉漢十分的多,所以在電影裡,像伏特加這樣的酒以及喝到醉醺醺的酒鬼隨處可見。一個夜晚,某棟公寓裡的酒鬼因為自家的管道裂開而大發雷霆,他甚至動手打了自家的妻子和女兒,這把警察和修理工給吸引來了。警察處理完事情後很快就離開了,只剩下兩個管道修理工望著眼前炸裂的管道陷入了沉思,身為一名合格的管道修理工顯然他們知道眼前的這一切代表了什麼,可是他們不想過多的去參和,於是叫來了修理隊長迪馬,迪馬是一個十分負責人且工作經驗十分豐富的隊長,他在勘察了炸裂的管道以及跑到樓底下看到掉落的磚塊以及衛衣的地基之後知道大事不妙。

回到家後的迪馬本想睡覺等到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再向上級報導,可是他突然的從床上竄了起來,打開電腦經過一系列的計算之後得出結論是這棟大樓隨時都會倒塌,而裡面上百人的住戶隨時都會被壓在大樓底下,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迪馬連想都沒想就立刻穿上了衣服在風雪交加的大半夜裡去市政廳找最高領導妮娜反映此事。來到市政廳後讓迪馬沒有想到的是妮娜和眾多官員在開慶祝會,裡面歌聲混亂、人群十分嘈雜、地上躺著喝多了的人,眾多的官員也已經喝到神志都不清楚了。這個時候的迪馬其實完全可以離開,這群官員們都已經喝大了酒,再怎麼反映估計也會於事無補,但是迪馬沒有那樣做,他徑直的走向大廳,找到了妮娜,將自家的所見所聞告訴了她。

妮娜的臉上表現出不悅,她十分厭煩眼前這個管道修理工來打擾自己的慶祝會,但是又不能打發掉他,於是妮娜讓相關領導費多託夫跟著迪馬去現場勘察。迪馬帶著費多託夫到樓底下看位移的地基,然後到住戶的家裡看到炸裂的管道,最後他們來到樓頂上面往下丟一個廢酒瓶子,酒瓶竟然飛到了離大樓三米遠的地方,事實證明這棟樓已經嚴重的傾斜,隨時面臨著坍塌的危險。

得到結論的費多託夫十分的不爽,他認為是迪馬在給自己找過多的麻煩,他甚至問迪馬,「很多人只是看到之後就不管了,你怎麼這麼多事啊。」,迪馬回答了一句,「但是裡面有人。」

回到市政廳的費多託夫如實的報導了危樓的嚴重性,並且要想疏散並安置大樓裡八百多人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這讓眾多官員們就像炸開了鍋一樣爭吵了起來,他們互相指責,責怪對方貪汙了太多的錢以至於政府無法安置這群人。甚至警察局長還怪罪迪馬道,「這棟樓上的人自己都不關心自己,他們當中有一多半的人進過警局,裡面都是些酒鬼、混混,你那麼關心他們幹什麼。」

「但是裡面有人。」迪馬說。

最後為了解決這起事件,妮娜和眾多官員們想到的第一點就是逃避責任,於是他們選擇將事情的責任推到相關領導費多託夫的身上,怪罪他貪汙了樓房大修資金 ,並且為了讓他閉嘴妮娜還安排了警察局長派人殺掉費多託夫和迪馬,所幸的是迪馬逃了出來。

看到這裡,我們能夠看出,整個故事的源頭就是迪馬發現了危樓開始的,並且當初的兩個修理工並未打算理會此事,而迪馬卻選擇了理會這樣的事情,於是他不但沒有討好任何人反而還給自己惹上了一身的麻煩。故事進行到這裡,迪馬逃出了暗殺回到家中,他讓自己的妻子收拾好多東西然後徹底離開這座城市,換做是常人也許就這樣的逃跑了吧,再也不會回到這座讓人絕望的城市了吧。但是當迪馬開車經過那棟危樓發現樓上的人並沒有都下來,也沒有發現當地的警察和消防疏散人群時,他便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個決定就是他打算留下來親自疏散整棟樓房裡的人。

迪馬的做法讓妻子瑪莎十分的不解,她怪罪迪馬因為自找麻煩讓自己和孩子無家可回,她甚至怪罪迪馬從來都沒有關心家裡的人而只是關心那些毫不相干的人,迪馬回答說,「你難道沒心嗎?我們活得像是動物、死的像是動物、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對方都是無足輕重。」

電影進行到了結尾,迪馬就像是一個瘋子一樣跑上了樓,他逐一的叫醒所有的住戶,讓他們下樓、逃離危險區域。也許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故事終於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迪馬終於成為了一個孤膽英雄,那些被他救出來的人群應該會把迪馬高高的舉過頭頂以此來表達對他的尊重。然而結果並不是這樣,因為人群全部逃離危險區域之後樓房並沒有立刻倒塌,眾人以為迪馬在騙他們,他只是為了過一把英雄的癮才這麼做的,於是眾多住戶紛紛向前,他們將迪馬痛打了一頓,最後住戶們重新回到了樓上去了,只留下受傷的迪馬趴在了地上。

危樓愚夫,誰是愚夫呢?是迪馬還是那群住戶還是那群腐敗下作的官員們呢?我想很多人都會在自己的心裡有不同的答案,而要我來說這真的是有人大智若愚、有的人大愚若智。

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句話是迪馬說過的那一句,「我們活得像是動物、死的像是動物、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對方都是無足輕重。」的確,多少人懷著麻木不仁的心扉活著,看那棟樓裡的人們,他們不顧別人的感受、更不懂得什麼是感恩,什麼都是我行我素,喝大酒、浪費人生,這和死了沒有多大區別。什麼才是活著呢,也許就如迪馬那樣的活著吧,知道人生的意義、懂得人們之間最直白的在乎和感情,因個人的行為能夠讓自己身邊的人感受到陽光向上和人生美好,這樣也許是活著。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轉發哦!

相關焦點

  • 《危樓愚夫》:我們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
    俯拍鏡頭下,人群散去,他們又回到了這座危樓裡,只剩下尼基丁在地上蜷縮成一團……而大樓到底有沒有坍塌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個堅守正義的好人正在死去,一群無可救藥的愚夫們繼續麻木的狂歡。這種描述似乎與《危樓愚夫》有著微妙的相似之處,而這相似顯得非常悽涼和可悲。導演尤裡·貝科夫將所有的劇情衝突放在一個我們已經見怪不怪的事件上:危樓拆遷。用冷靜客觀的旁觀者視角,用一個晚上,從一樁危樓事件中窺探到俄羅斯腐朽的官僚體系。
  • 《一個勺子》和《危樓愚夫》
    2部不同國家的,同樣不太出名的電影《一個勺子》和《危樓愚夫》在2015年同時上映了。《一個勺子》影片改編自河北作家胡學文的中篇小說《奔跑的月光》。故事中愣頭愣腦的「勺子」,它拷問了中國當下人心中的慌亂和我們正在發出碎裂之聲的價值觀基礎。
  • 危樓愚夫的故事
    行至半路,他發現危樓前空無一人,原來女市長和她的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於是迪馬決定讓妻兒自己走,而自己留下來,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這820個生命。      妻子流著淚說:「迪馬你怎麼還像孩子一樣?他們跟你有什麼關係?醒醒吧!」      迪馬回答:「沒關係?我們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因為我們對於對方都無足輕重。」
  • 《危樓愚夫》:他人的命運與我無關?
    「我們像動物一樣活著,我們像動物一樣死了,就因為我們對於對方都毫不重要!」
  • 我還活著,你已經死了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大同朗讀音頻 幾年前,有人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 《危樓愚夫》:一個白痴和一群白痴的戰爭
    《危樓愚夫》,就是俄羅斯電影一部大獲好評的自黑力作。簡單的說,這部電影可以概括為:一道牆壁外圍的裂痕引發的政治危機,一個真誠執著的白痴遇上一群無知愚蠢的白痴。房管處技術員迪馬,一個底層的中年油膩男,和大多數普通民眾一樣,生活瑣屑,但保持了一份善良。
  • 《危樓愚夫》:危樓將傾,而愚夫不知
    危樓將傾,而愚夫不知——《危樓愚夫》觀後感疫情洶湧,只能閉門看片,朋友推薦了
  • 讓思想飛起來|《危樓愚夫》影評
    在影片--《危樓愚夫》中,這束光用來形容主人公實在再恰當不過了。就是他這樣一個小小的人物,以及一棟危樓,影射了太多,太多。。。  經過危樓,路上沒一輛消防車、警車、救護車,對於官員們來說事情已經過去了。主角還是放不下那800人安危,呵斥了他的妻子,寧可與妻子分離也要堅守心中的那一絲正義。
  • 《危樓愚夫》|理想主義者之死
    《危樓愚夫》,我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感覺這應該是一部戲劇性極強的作品。很意外的是這部電影走的卻是寫實的風格,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長鏡頭。第一個是男主角從公交車站走到市長開聚會的房子。電影裡用了一個很長的男主角全景側面的跟鏡頭。按照大多數電影剪輯的習慣,往往會省略這樣從一個目的地奔波到另一個目的地中間的過程。
  • 《危樓愚夫》群眾不需要真相,白痴不值得拯救
    貝科夫的影片《危樓愚夫》。俄羅斯這個國家也可以拍攝出如此尖銳的影片,大出我的意料之外。這部影片我一直忍著沒有提前獲知劇情,觀看的過程中也逐漸明白了「危樓愚夫」這個漢譯篇名的含義。影片講述了一個平凡正直的水管工為解救820位住在一幢隨時可能坍塌的危樓中的居民的故事。主人公尼基丁是一名普通的管道修理工,他和父親為人正直,從未乾過偷盜之事,但母親、妻兒都不理解他的價值觀與處世態度。
  • 電影《危樓愚夫》,故事只源於一個普通人!
    樓裡,還住著 800 個人,必須爭分奪秒把他們救出來。有人發現樓要塌了。有人向市長匯報了。有人告訴大家樓要塌了。最後樓還是塌了,沒有人走出來。電影不會預言未來。但人會重複做著並不新鮮的蠢事。只說電影——《危樓愚夫》Дурак01那棟樓一棟岌岌可危的樓。聳立了幾十年的老樓。裂的是承重牆,但沒有人注意到。為什麼樓會開裂?因為管事的從沒有維修過大樓。他們只會粉刷表面。樓裡的人。
  • 為什麼有人連死都不怕,卻怕活著?
    首先,有這個疑問的人可能沒想到這樣的事實:有人碰見歹徒時,能臨危不懼,但一看見蟑螂,就魂飛魄散,怕得要命;也有人在千百人的會場上,能侃侃而談,但一見到心愛的女孩,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也就是說,什麼比什麼更可怕,和個人的經歷有關,是因人而異的。說到這,可能有人要較真了,清清楚楚地列出條目來,指明「死」有多可怕、「活著」就有希望。
  • 俄電影《危樓愚夫》故事梗概及影評
    行至半路,他發現危樓前空無一人,原來女市長和她的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於是迪馬決定讓妻兒自己走,而自己留下來,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這820個生命。妻子流著淚說:「迪馬你怎麼還像孩子一樣?他們跟你有什麼關係?醒醒吧!」迪馬回答:「沒關係?我們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因為我們對於對方都無足輕重。」
  • 跟著達達看電影:《危樓愚夫》!
    他問兩個負責該樓的物業人員:這個已經存在了四十年的大樓難道就沒有修繕過麼?那個人淡定地告訴他:撥下來的維修費每次都只是塗一塗牆的顏色,剩下的都塞進了自己的腰包。尼基丁接著又問:難道消防部門也不來檢查嗎?那個人笑著告訴他:消防那邊早已經打理好了,每年過來只是走走過場。
  • 危樓愚夫,講一個痛苦的寓言故事
    今天看完了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故事很簡單,但是寓意很深。他年輕、上進,正在準備工程師考試,人生還存在著可能性。迪馬的妻子冷靜清醒又淡漠,她只關心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她知道自己改變不了周圍環境,也沒打算去拯救別人,陌生人的死活對她來說,一點都不重要。我們大多數人所過的都是迪馬妻子這樣的人生。
  • 《危樓愚夫》:危的不只是樓,還有人性!誰才是真正的愚夫?
    800多條人命啊,不能死在自己手裡,他的良知和正義感使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決定去找市長反映此事。他打聽到了女市長正在舉辦生日聚會,孤身闖入。迪馬的到來,打破了這裡的歡樂。市政府官員緊急開會公關,市長想做最後的挽救,派出消防局長和房地產商去考察了危樓之後,帶回了同樣的勘察結論:危樓隨時會倒.
  • 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的隱喻符號透視
    影片《危樓愚夫》故事情節從一幢隨時都可能倒塌的樓房展開,中心貫穿著兩條主線:一是小事情引發大問題。一個正直固執的管道修理工德米特裡·尼基金(Дмитрий Никитин)發現一幢危樓隨時會倒塌,危樓裡住著820位居民,他奔走呼號,希望政府能關注居民生命這個大問題。二是小人物引發大矛盾。
  • 2月3日危樓愚夫
    危樓愚夫 Дурак (2014)導演: 尤裡·貝科夫主演: 阿爾焦姆·貝斯特羅夫 / 娜塔莉亞·蘇爾科娃 / 尤裡·楚裡洛 / 鮑裡斯·涅夫佐羅夫 / 基裡爾·波盧欣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又名: 驚爆危樓(臺) / 白痴 / Durak / The Fool管道工接到報告說某個住滿底層群眾的筒子樓水管崩裂,去勘察時發現大樓豆腐渣工程即將在
  • 《危樓愚夫》:一部關於「解刨社會黑暗」的電影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外國的電影文化是相當深受歡迎的,可是很少有人去關注俄羅斯的電影。不過在五年前俄羅斯的電影開始有所展示。危樓愚夫《危樓愚夫》稱得上是一部「解刨社會黑暗」的電影,這部作品描述了某位施工人員馬,在一次偶然出行時觀察到一座瀕危倒塌的大樓。這棟大樓隨時都有可能會倒下,何況裡面還有好幾百人。
  • 《危樓愚夫》——愚昧者的樂土,是殉道士的墓園
    電影:《危樓愚夫》類型:劇情導演:尤裡·貝科夫主演:阿特尤姆·拜斯特羅夫,娜塔莉亞·蘇爾科娃,尤裡·特斯瑞洛 上映時間:2014年8月9日(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獎項:第6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