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明年1月1日起,遺囑效力將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2020-12-24 騰訊網

許多人都知道,我國現行《繼承法》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因此,許多老年人在確立遺囑時,都會考慮去公證處做一份公證遺囑。然而,明年 1 月 1 日起,《民法典》施行後,這種情況將被改變。

八旬老太立數份遺囑遺產

到底應給誰

先來看個案例。

梁月英(化名)丈夫已過世,兩人育有兒子梁一、梁二。梁月英名下有兩處房屋,其於 2008 年 5 月自書遺囑一份,內容為:身故後,名下兩處房屋由梁一繼承。

2010 年 10 月,梁月英辦理公證遺囑一份,內容為:身故後,名下兩處房屋分別由梁一、梁二繼承。

2011 年 7 月,梁月英製作錄像遺囑一份,身故後,名下兩處房屋由梁二繼承。

2012 年 3 月,梁月英將名下一處房屋過戶給孫子梁三。

之後,梁月英過世,其名下房屋應由誰繼承?

公證遺囑效力並非最高

遺囑內容可以被相反行為撤回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遺囑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如果根據此規定,梁月英製作的錄像遺囑時間在公證遺囑之後,因此,公證遺囑的內容被錄像遺囑推翻。梁月英在製作錄像遺囑後,將一處房屋過戶給了自己的孫子梁三,其行為與錄像遺囑內容相反,因此屬於對錄像遺囑相應內容的撤回。梁月英過戶給梁三的房屋,所有權歸梁三。另一處房屋,應由梁二繼承。

律師建議

針對遺囑繼承問題,槐城律師結合實務經驗,提供如下建議供大家參考:

1. 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2. 近年來,列印遺囑較為常見。依據《民法典》的規定,遺囑人在訂立列印遺囑時,需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並註明年、月、日。

3. 有些人員不得作為見證人。比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見證能力的人;繼承人、受遺贈人;以及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係的人。

來源:槐城律師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遺囑效力認定:公證遺囑不再優先 以最後遺囑為準
    明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正式施行,在原先法律的基礎上,對遺囑的形式、效力、代位繼承人的範圍、被繼承人的寬恕權、無人繼承遺產的用途等多方面確認了新規則。老人留有多份遺囑的,哪份遺囑的效力最高?列印遺囑有效嗎?子女打傷老人的,還有權繼承老人的遺產嗎?北京市西城法院的「訴源治理直通車」普法講堂8月6日專門就此以案說法,梳理《民法典》中的新規則。
  • 最後的自書遺囑與公證遺囑內容相矛盾,哪個為準?
    記得有個當事人有五個孩子,因為各種原因,給五個孩子每個人留了一份遺囑,他死後一了百了了,五個孩子各懷私心,為爭奪遺產進行了大戰,法院訴訟中,每個孩子都拿出來了一份遺囑,最後法院認定小兒子的遺囑是老人最後所立,是老人最後的遺囑,具有法律效力,由小兒子繼承遺產。上述案件中,因為都是自書遺囑,以最後立的遺囑為準。但是若是有人拿出公證遺囑,現在又有臨終前的最後遺囑,以哪個為準呢?
  • 經過公證的遺囑和最後一份遺囑哪個效力優先?
    在《民法典》頒布之前,公證遺囑的效力是最高的,但是《民法典》頒布後,確認了最後一份遺囑效力最高,公證遺囑喪失了效力上的優先性。這樣規定更能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也能更好地應對現實生活的變化。現實生活中,立遺囑的大部分是老人,如果老人受到欺騙或者其他的原因違背意願把遺囑留給某個人,並辦理了公證,由於對法律知識的缺乏,加上出門不變,難以去公證處撤銷公證,那麼遺囑會嚴重違背老人的意願,也會產生很多糾紛。但如果以最後一份遺囑為準,就會很輕鬆的解決這個問題,老人隨時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訂立遺囑,隨時修改遺囑。
  • 《民法典》實施後,怎麼設立遺囑?遺囑繼承法律效力如何?
    ,而《繼承法》將廢止。,以最後的遺囑為準。2021年1月1日以後,以上各類遺囑形式均有效,且僅以最後的遺囑為準。但我們現在已經立下的遺囑效力,在2021年1月1日以後會改變嗎?假設,在2021年1月1日以前,小明已經立有多份遺囑,每份遺囑的內容有衝突。其中有一份公證遺囑,但最後一份遺囑是一份自書遺囑。1、如果小明死於2021年1月1日之前,他的遺產該如何繼承?
  • 公證遺囑效力 將不再優先
    ●案例楊某1與楊某2均系蔡某與楊某的兒子。早年前,楊某因病去世,留下蔡某與兩個兒子相依為命,現兩兒子已成家立業。蔡某去世前兩年,曾到某公證處設立了公證遺囑,內容是將其名下一套自住房產留給楊某1,將存款留給楊某2。後蔡某生病時,楊某1對其不聞不問,楊某2照顧蔡某的起居。
  • 都市報導60分:多份遺囑,以哪個為準?
    ,如果後來又有修改或重新訂立,到底要以哪一份遺囑為準呢?律師姚丹:她想重立一份新的遺囑,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也是我們在法律實踐當中很多當事人遇到的問題。現行繼承法和民法典對自然人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予以支持,而且還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不過,宋女士今年變更遺囑還是等明年再辦,應該也會有所不同。
  • 遺囑怎麼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個人自立遺囑範本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註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籤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
  • 《民法典》施行後無錫出具首份遺囑公證書 這些變化和要點請注意
    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等9部法律同時廢止。當天上午,市民張阿姨(化名)在無錫市江南公證處辦理了遺囑公證書,對其名下房產進行分配。據了解,這是《民法典》施行後,無錫市辦理的首份遺囑公證書。
  • 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應該怎麼寫
    遺囑分為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五種形式,不同的遺囑形式,所生效的條件也不相同。立遺囑人要根據自己訂立的遺囑類型及其相應的生效條件,做好對應的準備工作,才能讓自己所訂立的遺囑具有法律效力。二、各種形式的遺囑的有效條件是什麼?依據《繼承法》的規定,張哥將五種不同形式的遺囑做一簡要說明。
  • 簡析列印遺囑的法律效力
    即如果有證據證明遺囑是由遺囑人本人在電腦上書寫並列印出來,則將其作為自書遺囑對待,按照自書遺囑的法律要件來審查遺囑的效力;如果有證據證明遺囑是由他人在電腦上書寫並列印出來,則將其作為代書遺囑對待,按照代書遺囑的法律要件來審查遺囑的效力。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曾在審理列印遺囑案件時,認為列印遺囑是由被繼承人以外的人製作的,應當符合法律規定的代書遺囑形式要件。
  • 遺產繼承七大新變化,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附新舊對比全條文)
    2020年5月28號,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在我國立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這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屆時,我國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 民法典告訴你這麼辦
    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此項制度的提出有利於公民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便利百姓的基本需求,能切實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
  • 2021年新規:列印的遺囑具備法律效力!
    根據現行《繼承法》的規定,「列印遺囑」不屬於遺囑的法定形式,在司法實踐中,一般認定為無效。但是,好消息是:明年開始生效的《民法典》已經明確,列印的遺囑也具有法律效力。《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 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 民法典告訴你這麼辦(律師信箱)
    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此項制度的提出有利於公民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便利百姓的基本需求,能切實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
  • 新民法典對遺囑方式提出新要求 幾點變化 保護遺囑人真實意願
    內容提要:遺囑是個人生前處理自己遺產的重要形式,關係著個人意願的表達與尊重、身後財產的處置與分配、家庭關係的融洽與和睦等,可以說與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相較現行《繼承法》,新頒布的民法典對遺囑的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 立哪些遺囑需要見證人?看看《民法典》是怎麼規定的
    前篇文章,我們淺談了2021年1月1日起,公證遺囑的效力不再是最高的問題。這就意味著,將來不管是公證的遺囑,還是自書的,甚至是列印的,代書的,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遺囑的形式和內容的,時間在後的遺囑,就可以取代先前所立的遺囑。
  • 「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刪除!那遺產將按什麼順序繼承?
    而近日,新編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作為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草案,民法典的出臺,標誌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待有著「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之稱的民法典正式實施,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遺囑寫好了但沒公證,遺囑人就去世了,這份遺囑有法律效力嗎?
    導語:遺囑寫好了但沒公證,遺囑人就去世了,這樣的遺囑有法律效力嗎?現在很多的人都被稱為活得越來越明白了,也是越來越了解生命的本質就是有生有死的,所以在面對死亡好像也更加坦然了。那麼最好的方式也就是立下遺囑了。相信現在越來越多人對遺囑有了一些概念了,遺囑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們去將自己的財產分配給我們想要給的人。而遺囑公證也就是公民在生前對自己財產進行分配,而經過了國家機關工作之後,便可以在這個立下遺囑的人死後立即生效的。那麼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注意到一點,那就是經過國際機關的公證,但如果一個人在立下了遺囑之後,沒有經過國家機關的公證便離世了,那麼這一份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呢?
  • 遺囑有五種法定形式,注意事項最重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規定: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註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籤名。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
  • 不公證的遺囑具有法律效力嗎?要如何申請遺囑公證呢?
    在現實中和電視上我們經常能了解到,對於沒有遺囑的情況或者沒有公證過的遺囑總是會引發遺產爭議。那麼沒有經過公證處公證的遺囑具有法律效力嗎?又應該如何申請遺囑公證呢?接下來就由法律快車小編帶各位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