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花日, 適宜 飲 酒
品 鑑 本 文 需 要
6min
朋友是個愛喝酒的人,今天忽然心血來潮,讓我給他推薦兩款葡萄酒,要求也簡單:要易飲、不難喝,對小白友好;價格適中,大口喝不肉疼。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天就在這裡把高性價比選酒的方法告訴大家,掌握了這些竅門後,再去買酒,你就知道該怎麼挑酒啦!
目 錄
1. 很少踩雷的葡萄品種
2. 被低估的葡萄酒產區
3. 光芒被掩蓋的子產區
4. 名莊副牌
5. 適度參考酒評
很少踩雷的葡萄品種
葡萄酒的品鑑通常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剛接觸葡萄酒的人來說,先喝一些歡快易飲、果香充沛、不酸不澀的葡萄酒,建立起對葡萄酒的愛好和信心,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在這裡告訴大家一些入門級就很好喝、盲買也不太會踩雷的葡萄品種:白葡萄如麝香Muscat、雷司令Riesling、瓊瑤漿Gewürztraminer,紅葡萄如歌海娜Grenache、梅洛Merlot、馬爾貝克Malbec、黑皮諾Pinot Noir……
對於初學者,這些白葡萄品種芳香輕盈、釀酒通常有殘留的甘甜口感,紅葡萄品種單寧柔軟不澀、果香充足,很容易就接受。
同理,新世界(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阿根廷、南非)的日常餐酒大多風格活躍芬芳,對剛入門的愛好者友好。
被低估的葡萄酒產區
避開熱門的葡萄酒產區,多關注一些因營銷不足或其他原因被低估的葡萄酒產地,是能以高性價比挑到好酒的好地方。
所謂小產區選大酒。舉例來說,坐落南法的膜拜酒莊嘉薩Mas de Daumas Gassac,被葡萄酒作家Hugh Johnson稱為「法南唯一的特級園」、Gault & Millau指南稱為「朗格多克的拉菲」,單瓶均價卻只要拉菲的二十分之一,這性價比你說高不高?
▲ Mas de Daumas Gassac
這些值得好好發掘的高性價比產區包括但不限於:被人打上低質餐酒標籤、實則湧現了大量新派優質酒莊、產區協會發力光大的法國南部Sud de France;
被新酒營銷遮蔽的博若萊特級村莊Beaujolais Cru,果香、平衡都做得很好,價格和北鄰勃艮第的大區級幹紅不相上下;
烈酒如法國的雅文邑白蘭地Armagnac,缺乏營銷推廣,然而品質和幹邑旗鼓相當;
甜酒如法國羅亞爾河產區的Coteaux du Layon等,因這裡位於更冷涼溼潤的西北法,甜酒通常甜酸平衡且不膩;還有西南法的Monbazillac和Juran on,物美價廉,因國際名氣較小,價格比蘇玳貴腐、德國TBA、冰酒、託卡伊阿蘇低得多,可以以划算的價格收割驚喜。
光芒被掩蓋的子產區
此外,在知名大產區中,由於明星子產區的存在,往往會導致另外一部分子產區的光芒被掩蓋,稍加甄別,它們也會帶來高性價比的產品。
就拿最熟悉的法國葡萄酒來說,兩大國人耳熟能詳的葡萄酒產區無疑是勃艮第與波爾多了。先說勃艮第,大家都知道白丘、夜丘、夏布利的葡萄酒,但南部與博若萊相鄰、沒有特級園光環加持的馬孔M con,就往往被當成不重要的產區,然而這裡其實出產著性價比高、品質也很優秀的勃艮第葡萄酒。
同樣的,波爾多左岸的梅多克地區有8個子產區,其中5個坐擁1855列級莊,分別是Saint Estèphe、Pauillac、Saint Julien、Haut Médoc、Margaux。剩下的3個子產區Médoc、Listrac-Médoc、Moulis-en-Médoc,雖然沒有列級莊,但是品質依然不差,培育出不少士族名莊與藝術家酒莊。由於沒有列級莊的拉升,這3個左岸產區知名度相對較低,品牌溢價小,葡萄酒價格在同品質的波爾多左岸混釀中也更有競爭力。
而若說到甜酒,波爾多的蘇玳和巴薩克兩產區雖最負盛名,但絕不是全部。波爾多可是個甜酒的大產地:Cérons,Bordeaux Supérieur Blanc,Graves Supérieurs,Premiers C tes de Bordeaux,Francs-C tes de Bordeaux,Sainte Foy-C tes de Bordeaux,Sainte Croix du Mont,Loupiac,Cadillac,C tes de Bordeaux Saint-Macaire……在這些小產區,性價比與口感齊飛,還在為蘇玳貴腐酒捏緊口袋嗎?買後面的這些啊朋友!
名莊副牌
想領略大酒的風情,但是預算不夠,怎麼辦?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購買大酒同莊出品的副牌葡萄酒!副牌酒,也就是同一酒莊出品的副線酒款,品質稍低於旗艦款正牌酒,價格也相應親民很多。
▲ 拉圖正牌葡萄酒
就拿波爾多1855五大名莊的拉圖城堡Ch teau Latour來說,它的副牌Les Forts de Latour採用的是正牌酒葡萄混合一部分酒莊其他葡萄園的葡萄,且葡萄樹齡達到40年,因此這款副牌品質也非常出眾,並不亞於一些列級莊的正牌酒,價格只要拉圖正牌的五分之一。
而拉圖在副牌酒之餘還推出了三牌酒Pauillac de Ch teau Latour,採用還沒長到正牌酒樹齡的葡萄釀酒,價格又比副牌低了一倍。即便如此,名家出品不會砸自己的招牌,所以品質仍有保證。
適度參考酒評
都知道葡萄酒有不少酒評家、評分網站和雜誌,那麼面對眼花繚亂的打分和評語,我們是應該借鑑、照單全收還是不去參考呢?
▲ 著名酒評家,「葡萄酒皇帝」羅伯特帕克,圖源:baltimoremagazine
我的建議是:適度參考。要知道,不同酒評家評判標準也不同,對一款葡萄酒的評價會被品酒人自己的喜好、狀態左右,同時還受葡萄酒本身保存情況的影響。如果一味追求高分酒,你可能會發現,買到的酒並不讓你那麼驚喜;
不僅如此,高分意味著這可能是一款偉大的酒、優秀的酒,而非輕鬆易飲的酒。一款高分的波爾多名莊幹紅可能20年後才到適飲期,現在喝並不適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殺幼」,到嘴裡會發現全是單寧的澀感和橡木桶的味道,它需要時間去柔化和演變。
但,細看酒評語,你可以根據飲家對香氣、口感的描述來判斷是否合自己的口味,或許還能收穫心儀的配餐建議!
以上就是一些高性價比挑選葡萄酒的小竅門,剛接觸葡萄酒或預算有限的朋友,你們學到了嘛?
當然了,喝酒沒有捷徑,如果只一篇文章就足以量化尋酒的精準秘訣,買酒還有什麼樂趣呢?葡萄酒世界無絕對,喝酒最大的樂趣就是發現那些例外和叛逆者,這種驚喜的感覺需要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才會有。喝得越多,你就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就是自己的行家!
歡迎留言區寫出您的想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