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有感

2020-10-08 阿拉索0413

在電影中,託尼是一個生活在紐約底層社區的義大利裔美國人。和當時絕大多數白人一樣,託尼和他的親戚們也歧視黑人,只是託尼更甚:他甚至會把兩隻被黑人喝過水的杯子扔進垃圾桶,哪怕那兩個黑人剛剛把他家的水管修好。

但託尼實際上是一個熱情奔放、敢愛敢恨的男人。他會為了高額報酬而為雪利博士開車、會為發現了「肯塔基州的肯德基」而興奮,會毫無忌諱地向雪利博士「安利」手中的炸雞,會因為聽到雪利博士的演奏而醉心,會為了完成雪利博士對鋼琴的要求而懲罰不遵守合同、歧視黑人的演奏廳職員,更會為了解救遭到非法逮捕的雪利博士而想盡辦法。這些都能理解為託尼和雪利博士心靈距離的逐步靠近。但託尼這種靠近其實是充滿優越感的,他「友好」的行為或是基於刻板印象,或是基於憐憫,或是基於「自負」,但都不是出於真正平等的尊重和諒解。

在解救因性取向而被捕的雪利博士的第二天,雪利博士向託尼道謝和道歉。託尼對雪利博士說:

「別放在心上。我都快在紐約的夜總會幹了大半輩子了,我當然知道世界很複雜。」

或許到了此刻,託尼和雪利博士的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接近。但託尼還是從來沒有親身體驗過作為少數族裔被歧視的痛。

在一個雨夜,託尼和雪利博士在路上被白人警察截停。警察因為雪利博士是黑人而無理刁難他們。當警察知道託尼是義大利裔時,他說:

「難怪。這就是為什麼是你載著他。你自己就是半個黑人。」

託尼怒不可遏,一拳擊倒了白人警察,使雪利博士和他都遭受了一夜的牢獄之災。在他們脫困之後,雪利博士一針見血地對託尼說:

「你是聽不慣他說你的話才打他的。我這麼多年幾乎每天都要忍受那樣的話,至少一個晚上你是應該受得了的。」

不離開慣常的生活,不離開熟悉的信息環境,人就很難接觸到別樣的意見,很難體驗到別樣的人生,也就很難和別人悲喜相通。如果託尼和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和孩子永遠都生活在紐約布朗克斯的一個街區,他的確會「很了解自己是誰」,他或許會一直認為他就是一個免受歧視的白人。而他卻永遠不會遇到會歧視他義大利血統、將他歸為半個黑人的白人,也不會品嘗到雪利博士作為少數族裔的痛。

只有在面對歧視的那一個雨夜,託尼才不再是一個倖免於歧視、欺凌的白人。從那一刻起,他才能意識到他內心對黑人的成見,他的心才算是真正地和雪利博士在一起。只有從那一刻起他們才算是一個共同體,託尼也才能明白雪利博士的困惑、痛苦——「如果我不夠黑、不夠白、不夠男人,那麼告訴我,託尼,我到底是誰?

許多人樂於討論《綠皮書》中故事的真實性,探究其思想內核。紙條君想,《綠皮書》或許就是試圖告訴我們:透過衣食住行,祖宗的文化無聲地傳承下來。正是這些文化使我們成為我們,而只有直面傷疤和痛苦,了解它,接納它,你才能清楚地認識到真實、完整的自己,才能和自己的人生和命運達成和解。

無論所處地域,無論膚色,當所有人都能穿過歷史造就的差異和痛苦,理解彼此,真正平等地坐在一起享受一塊炸雞。或許,這才是當今意義上的《我有一個夢想》,這才是當今意義上的「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相關焦點

  • 電影《綠皮書》曝「什麼是綠皮書」特輯
    繼拿下金球獎最佳影片(音樂/喜劇類),又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五項大獎後,電影《綠皮書》終於定檔於3月1日在國內上映。今日,片方發布了一支「什麼是綠皮書」特輯,科普了影片的背景,也解釋了「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這本書標註了各個城市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等。電影《綠皮書》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白人司機和黑人鋼琴家因一次長途巡演的旅途,結下真摯友情的故事。電影在海外上映後,除了橫掃好萊塢頒獎季,在多倫多電影節、三大工會獎等重磅獎項上拿獎到手軟,海外觀眾也對該片評價不俗。
  • 《綠皮書》曝光「什麼是綠皮書」特輯
    繼拿下金球獎最佳影片(音樂/喜劇類),又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五項大獎後,電影《綠皮書》終於定檔於3月1日在國內上映。1月25日,片方發布了一支「什麼是綠皮書」特輯,科普了影片的背景,也解釋了「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這本書標註了各個城市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等。
  • 綠皮書中鋼琴曲有哪些 電影綠皮書BGM背景音樂曲譜分享
    在91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綠皮書》成了最大贏家,斬獲三項大獎,該影片的鋼琴曲非常經典,來看看綠皮書中鋼琴曲有哪些 ? 綠皮書鋼琴曲名曲譜分享。  《綠皮書》最近被大眾觀眾,因為這部影片的主角人物是有原型的,很多人都很喜歡該影片裡面的鋼琴曲,來看看綠皮書中鋼琴曲有哪些 ?
  • 綠皮書觀後感
    《綠皮書》:心中有信念的人,努力優秀是為了打破魔咒,一個眼神也能成為動力,不被理解的孤獨也將伴隨終生。司機很逗,很喜歡他的性格;當鋼琴家的才遇到司機的耿直彪悍,本來充滿鬥爭情懷的故事竟然喜劇起來。印象很深的是鋼琴家在臺上每一次奏響命運之音,用鍵盤抗擊現實;印象更深的是,在酒吧為黑人現場演奏,仿佛在拯救靈魂。
  • 《綠皮書》
    在此之前的影片中,我們對黑人的固定印象是不守規矩、來自底層社會、嗑藥等,在《綠皮書》中,這樣的形象定論被完全打破和顛覆,良好的修養與優秀的品行在謝利博士身上完美的展現。高出不勝寒,就是因為這樣的克制與壓抑,讓黑皮膚的謝利博士無法在白種人的文化中立足,也因不懈於「黑人」同伍而無法回歸到自己的同胞身邊。
  • 總的來說,綠皮書還是太美滋滋了
    當然是《綠皮書》。從賣相上,《綠皮書》就很奧斯卡。溫情,黑白種人大和解,同性元素,還是黑人白人開車玩的公路片,奧斯卡評委看了肯定得高潮。儘管一路艱險,但綠皮書的出現,還是讓黑人安全、自由出行成為了現實。
  • 總的來說,《綠皮書》還是太美滋滋了
    當然是《綠皮書》。從賣相上,《綠皮書》就很奧斯卡。溫情,黑白種人大和解,同性元素,還是黑人白人開車玩的公路片,奧斯卡評委看了肯定得高潮。身為黑人的博士要去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無異於羊入虎口,幸好博士有託尼和綠皮書。在黑人旅行指南《綠皮書》的指引下,兩人磕磕巴巴開始了南方之旅。一路上,博士因為膚色的關係,沒少受到歧視,但正所謂黑白同心,其利斷金,在白人大兄弟撐腰下,各種影響種族團結的歧視行為都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 《綠皮書》靠什麼走紅
    3月1日,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3個獎項的《綠皮書》在中國公映。獲獎之前,《綠皮書》在影迷那裡就呼聲甚高,獲獎之後,公映信息與海報等短時間內刷了屏。作為近10年來在中國評分最高的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的票房狀況,能反映出中國電影市場對奧斯卡電影的接受程度。
  • 佳片有約 | 「綠皮書」是什麼……?
    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綠皮書》,編劇將「綠皮書」用來當故事基底,巧妙地植入了一個關於底層白人和精英黑人的故事。歷史上的唐·雪利是一位在美國非常著名的牙買加裔鋼琴家及作曲家,兩歲時就開始接觸鋼琴。他年少成名,18歲就同波士頓流行樂團一起舉辦音樂會。作為音樂家,他擁有極高的音樂素養和很好的教育背景,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最負盛名的鋼琴家之一。
  • 電影:Green Book / 綠皮書
    」 → 點選"設為星標 🌟               這是Mary推送的第 204篇文章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Green Book《綠皮書》獲得了這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配,小編可以說提前預測到了
  • 《綠皮書》:種族歧視的縮影集
    綠皮書是一本記錄了為有色人種提供餐廳和旅館的指南,由於當時的美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很多地方都會拒絕為有色人種提供服務,而綠皮書則可以幫助他們出行得更方便。在對有色人種歧視的大環境下,《綠皮書》無疑是種族歧視在60年代的社會縮影。
  • 電影推薦——《綠皮書》
    ——唐·雪利 《綠皮書》「種族」關係是近年一直圍繞著歐美國家的話題。今年六月在歐美各地爆發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再一次把「種族」矛盾推向高潮,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矛盾再次升級,只是這一次的規模與進展已經遠遠超出想像,漸漸失去控制。
  • 一言難盡的《綠皮書》
    距離《綠皮書》在中國大陸上映已經過去一年多,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也已經不會再掀起波瀾,但是《綠皮書》收穫的豆瓣8.9的高分和上映兩天就破八千萬的票房卻依然令人回味和深思。有人說《綠皮書》是一出政治正確投機下的「友情小品」,也有人說它「是教科書級的模板式電影,毫無導演個人風格」。
  • 2020《旅遊綠皮書》在線發布
    2020年4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線發布了《旅遊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2019~2020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即「旅遊綠皮書」No.18),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編撰的第十八本旅遊發展年度報告。
  • 推薦電影:《綠皮書》
    《綠皮書》這部電影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看了,但是呢,我覺得它有些地方仍然很打動我,所以我又看了一遍。同時呢,也想跟你們說一下我對於它的看法,希望喜歡聽我分享日常的你也能喜歡。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好看的電影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綠皮書》。
  • 綠皮書:種族問題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義裔美國人保鏢託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 《綠皮書》——劇情類電影推薦
    一天一部優質電影推薦,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部美國的劇情電影《綠皮書》。《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在看此片之前須知:第一、綠皮書:嚴格來說,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本黑人司機的行路指南。
  • 《綠皮書》的內核讓人毛骨悚然
    縱向來看,《綠皮書》到《觸不可及》就像黑人運動的開端與發展。從60年代的平權運動開始,一直到90年代末期,黑人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地位好像一直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種族歧視仍然隱藏於西方社會的各個角落。 有人提到,《綠皮書》看起來就像是《觸不可及》的倒置版。從《觸不可及》中的白人富豪配黑人護工到《綠皮書》的黑人音樂家配白人司機,兩部電影的角色配置大同小異。同處於上流階層的兩名角色——富豪菲利普與謝利博士,都因為某種原因無法融入社會,從而需要一個社會地位較低並且諳熟社會規則的「小人物」來保護他們。
  • 電影綠皮書結局有彩蛋嗎?電影綠皮書什麼時候上映劇情介紹
    電影綠皮書講的什麼故事以黑人種族歧視為主題,圍繞著博士和tony的巡演經歷展開。沒有刻意講情懷,也沒有過度抒情,電影圍繞公路,音樂,種族歧視。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
  • 綠皮書:對不起,我們不是朋友
    這裡是老金侃大劇,我是老金,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綠皮書》。種族問題一直存在著,尤其在西方國家格外普遍,黑人和白人之間好像有一條沒有辦法跨越的&39;,但綠皮書作為 片名《綠皮書》的來源是在演出出發前,託尼拿到的一本 《輕鬆度假 黑人司機綠皮書》 的攻略,而且因為膚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