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追蹤13個孩子,暴出世間最大悲劇:生而為人,我們註定一生平凡!

2021-02-26 加拿大之聲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答案可能都是肯定的。

但如果換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的孩子平凡嗎?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未來很平凡嗎?

對於很多人來說,答案或許又會不一樣了。


在英國,有一檔名為《人生七年》的紀錄片,半個多世紀以來,導演堅持每隔7年拍攝一次,通過記錄14個孩子的人生軌跡,揭示了階層的固化問題。

在日本,同樣也有一版《人生七年》,不同的是,他們選擇拍攝的13個孩子全部都來自極其普通的家庭。

也正因為這樣,這部紀錄片用28年的時間,揭示了一個我們最不願接受的真相。

孩子們7歲時,節目組進行了第一次拍攝,主要話題是關於「夢想」。

一堆人裡面,貴子的回答可能是如今很多孩子的心聲:

「我想要另一個我,我就不用做作業,可以出去玩了。」

貴子的家庭條件還算不錯,父母也對她寄予了厚望。

在7歲的時候,除了基本的課程外,她就被要求上各種補習班,甚至為了去上課每周還要坐兩次火車。

星期一彈鋼琴、星期二遊泳、劍道、書法...她幾乎沒有任何空閒的時間。

巨大的壓力之下,貴子並沒有像多數人一樣產生叛逆心理,相反,她努力的去完成一項又一項父母安排的任務。

然而努力不代表一定會有好結果。慢慢長大的貴子,即使已經拼了命學習,但還是一次次與自己心儀的學校擦肩而過。

漸漸的,她習慣了遭遇失敗,習慣了自己的不優秀

21歲時,貴子再次接受拍攝,她終於迎來了一次好運。

剛畢業,她就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工作,成為了一位空姐。

面對鏡頭,她眼眶有一些泛紅:「我感覺終於讓父母自豪了。」

如果生活就一直這樣幸運下去倒也不錯,但命運的眷顧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沒過多久,航空公司就面臨了破產,貴子所在的小組需要重組。

她整天提心弔膽,稍有疏忽,就可能丟掉工作,巨大的壓力壓得她喘不過氣。

二十多歲的她,沒有活成光鮮亮麗的樣子,面對生活,反而有一些狼狽

和貴子相比,另一位孩子直樹的童年就幸福太多了。

直樹是家裡的獨生子,他的父母是普通的辦公室職員。因為工作的繁忙,父母沒有太多時間管教他。

他的生活過的無憂無慮,每天都可以玩好幾個小時的電子遊戲。

7歲時,當面對夢想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有些無釐頭:著名釣魚選手

直樹並不是有多喜歡釣魚,7歲的他只是隨口一說而已,對於未來,他幾乎是從來沒有思考過。

14歲時,他更是連具體的夢想都沒有了。

在迷迷糊糊中,直樹和同年紀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長大。

21歲時,直樹在東京的一所大學讀大三。

再一次面對提問,他終於能夠很明確的說出自己的夢想,他要做一名檢察官。

好不容易有了明確的夢想,但直樹並沒有實現它,面對難度極高的法律考試,他失敗了。

畢業之後,為了生活,直樹到一家連鎖咖啡店打工,從端茶倒水開始做起。

從釣魚選手到職業人士再到檢察官,無論是直樹還是他的家人,應該都沒想過最後會是這樣的結局。

在所有的孩子裡面,三重的夢想最為清晰。

7歲、14歲、21歲,每一次面對提問,他的眼神裡都透漏出執著,答案也從未變過:棒球運動員。

懷揣夢想,三重不停的努力,一點一點的去靠近。

14歲,他成為了一支小聯盟棒球隊的隊長;21歲,他在大學棒球隊擔任投手。

一切看起來都在完美的軌道上進行,但大學還未畢業,他卻選擇了退出棒球隊,甚至直接離開了學校

進入社會之後,三重嘗試了好幾份工作,但都不太順利。最終,他只能回到父親的印刷廠工作。

印刷廠的活並不輕鬆,收入更是少得可憐,每印一件只能掙到幾日元。

工作的勞累讓三重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別的事情,曾經的夢想和未來,早就遙不可及。

童年往往是最無憂無慮的階段,面對鏡頭,肉乎乎的小光平笑得眼睛只剩下一條縫。

「我想製作陶器,我想接我爸的班。」

當被問到為什麼時,他話語間帶著自豪:「因為我是爸爸的傳人。」

光平的爸爸是一間陶瓷作坊的老闆,他也是這個制陶家族的第15代傳人。

作坊裡僱傭著十幾名工人,小光平每天就在作坊裡穿梭,在他的眼裡,父親的工作是帶著光輝的。

但這種光輝並沒有持續多久,在14歲接受拍攝的時候,光平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我已經厭倦了,別再讓我制陶了。「

可能是因為過了新鮮勁兒,但更多的應該是家庭變化給他帶來的影響。

因為經濟的低迷,作坊艱難運營,最終還是遣散了工人,倒閉了。迫於生活的無奈,光平的爸爸開始獨自製作陶藝來補貼家用。

父親的失敗讓光平對制陶產生了厭惡,初中畢業後,他選擇了讀技術學校,想要學習一門新技術來養活自己。

不過,這一次他仍然沒有堅持下來,讀到一半就退學了。

在最美好的年紀,光平迷失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未來,眼神裡滿是迷茫。

當節目組再一次拍攝時,21歲的光平已經重新撿起了陶器。

是啊,放縱之後,終歸還是得面對生活,一無所長的他,別無選擇。

和廣平相比,健太擁有極其類似的開端,但最後卻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健太家裡的幾代人都靠種植糧食為生,7歲時,他就已經開始和家人一起幹活。

拍攝時,在稻田邊上,記者問他:「你以後想當稻農嗎?」

小健太顯然有些迷茫,思索一會兒,他回答:「嗯。」

夢想是當稻農,聽起來好像太過於簡單了,但就連這樣簡單的事情,健太也沒能做到。

因為大米價格和產量的不斷下降,健太家種植糧食的收入不斷減少,最後甚至都不到原來的一半。

在高中畢業後,健太沒有像祖輩一樣繼續做稻農,他進入附近的一家工廠,成為了一名最普通的工人。

除此之外,他完全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出身在不同的家庭,有著不一樣的夢想,經歷不一樣的生活,但5個孩子最終的生活卻都不盡如人意。

事實上,這部紀錄片所拍攝的13個孩子最後都一樣,普通的起點,無論小時候的夢想偉大與否,無論付出了多少努力,最終都陷入了生活的漩渦,奔波於生計,平凡又渺小。

而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紀錄片裡這些孩子的人生,其實代表著我們大部分人的人生

在生活中,幾乎所有父母都對孩子寄予厚望,即使不到望子成龍的程度,也一定希望孩子能夠有一些小成就,至少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不受生活的苦。

因為這份心願,很多人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害怕孩子落後於他人,給孩子安排各種補習班,努力去規劃他們的人生。

但最終的結局,我們必須得承認,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註定平凡

生而平凡,是絕大數人的本色。但第28年的拍攝,我們卻驚訝的發現,即使同是不出彩的人生,也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當節目組再次找到光平時,年近三十的他完全是另一幅模樣

他仍然還在從事制陶的工作,但對於他來說,這不再是無奈的選擇。

他慢慢找到了制陶的意義所在,這是謀生的行當,是家族世代的傳承,也是自我人生的表達。

兜兜轉轉一大圈,他又做回了兒時的自己,用制陶去承擔責任,實現美好。

和父親不同,出自他手的小陶器都有一張快樂的小臉

閱盡千帆歸來的少年,忘卻了生活的煩惱,只想做出自己的單純。

一直經歷失敗的貴子,即使拼盡全力,也沒能被生活善待。

好不容易穩定了工作,她的父母又遭遇了嚴重車禍,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躺在病床上。

貴子有理由倒下,但她卻不斷成長,生活的磨難變成了她最好的老師。

28歲,是她在航空公司工作的第七個年頭,丟掉彷徨,如今的她不再提心掉膽,反而成為了公司的資深前輩,備受器重。

如今的她,舉手投足間,散發著從未有過的自信。

空閒時間,她開始學會讓自己停下來,好好的享受生活。

她常常和朋友一起去跳舞,揮灑汗水。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用28年追蹤13個孩子,結局驚人!這世間最大的真相,不在課本裡
    在英國,有一檔名為《人生七年》的紀錄片,半個多世紀以來,導演堅持每隔7年拍攝一次,通過記錄14個孩子的人生軌跡,揭示了階層的固化問題。  在日本,同樣也有一版《人生七年》,不同的是,他們選擇拍攝的13個孩子全部都來自極其普通的家庭。  也正因為這樣,這部紀錄片用28年的時間,揭示了一個我們最不願接受的真相。
  • 日本版《人生七年》:28年追蹤13個孩子,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
    BBC的紀錄片《人生七年》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每7年就跟蹤拍攝一次,揭示了階層的固化。而後,這樣的紀錄片被多次翻拍。日本版拍攝於1992年,不同於英國拍攝了3個不同的階層,日本版中的13個孩子都來自類似你我這樣的普通家庭,與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更加貼近。
  • 28年追蹤13個孩子,結果扎心了: 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和英國版把鏡頭投向社會最頂層、上貴族學校、最富有的10%,和社會最底層、生活在倫敦東區、最貧窮的10%人群不同,日本版跟蹤的13個孩子,大部分出自中間階層那80%的普通家庭。所以,這些孩子的人生軌跡,或許和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更加貼近。這個系列的第一部影片,播出於1992年,那一年這些孩子7歲。此後,每隔七年,節目組會採訪他們一次。
  • 28年追蹤13個雞娃家庭,揭露扎心真相:父母拼盡全力,孩子卻註定平凡...
    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跟拍14個不同階層的7歲英國小孩,請他們聊聊自己的理想生活,此後每隔7年都回訪他們,記錄下他們生活的變化。今天,想為大家介紹的是日本版的《人生七年》。相比於英國版有意挑選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著眼於階層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日本版的《人生七年》選擇了13個來自中間階層、普通家庭的孩子,關注社會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變遷,或許更能引起中國家庭的共鳴。
  • 28年追蹤13孩子,導演戳破教育真相:孩子的平凡與父母的努力無關
    比如,2020年的三十歲,肯定比2000年三十歲的人更加年輕,因為他們不需要靠風吹日曬、走街串巷來養家餬口,晚婚晚育丁克的人也越來越多,把自己的30歲跟父母那輩人的30歲相比,差距是明顯的。可是當我們跟同齡人相比時,就會發現,其實大家都差不多,你並沒有比你的同學年輕多少,他們也挺年輕漂亮的。
  • 接受孩子的平凡,是父母最大的善意
    接受孩子的平凡,是父母最大的善意家庭教育專家李玫瑾曾說: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其實父母並不丟人。但大部分父母,卻難以做到。想起了我表哥的故事。表哥父母是鎮上的優秀教師,但表哥,卻從小成績就一般。,9%的人能小成,而90%的人註定只能平凡地活著。
  • 「名利時代」下的「人造神童」:孩子,你最大的錯就是生而平凡
    那些被包裝成「人造神童」的孩子們,你們最大的錯,就是生而平凡。「中國式」家庭教育,正在「摧毀」下一代除了讀書,我什麼都不會。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沒有人願意生來就被決定命運,哪怕他是個孩子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就是什麼樣子。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真對不起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影片利用倒敘的手法,以女主角的侄子為視角,講述了川尻松子一生的坎坷經歷。縱觀松子的一生,可以分為五個人生階段:1.渴望父愛的孩提階段孩提時代的松子很渴望得到父親的愛,父親在內心也愛著松子,卻沒有很好地表達出來。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對《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解讀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個故事很曲折,故事又很簡單。講述了一個曾經美麗又優秀女孩子(女教師)——川尻松子(「尻」讀作kao),如何一步步毀掉自己的美好人生,最終暴屍街頭的故事。故事簡介1.《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日本作家山田宗樹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03年。
  • 太強勢的女人,註定一生都是悲劇!
    我的年僅11個月大的兒子,不久前因得腦出血夭折了。我傷心欲絕,幾近崩潰,同時也百思不解:為什麼這樣的悲劇會發生在我的身上?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麼倒黴?承蒙祖德護佑,讓我結緣了傳統文化,有幸認識了義工老師。在聽了義工老師的指點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場災禍的根源是我!這個悲劇是我一手導致的!
  • 心靈奇旅:我們縱使生而平凡,但活著就是意義
    02喬伊的一生,生而平凡。他經歷著我們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過程,心懷理想卻求而不得,總有一萬種理由勸自己不要放棄。只要我們心中的信念還在,就會看到希望,且認為我們只要不放棄,夢想終究是會實現的。這讓我想起網絡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對不起
    怎樣的一生,是被嫌棄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三天前父親的評價是卑瑣的一生。鄰居的評價是被人嫌棄的一生。在公寓的黑板上,松子寫下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阿笙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姑姑感到好奇,影片通過阿笙的視覺一步步向我們展現的松子的一生。悲劇的一生在松子7歲的時候妹妹得了肺炎,父親的關愛都在妹妹身上,對於她的關愛就很少。
  • 世間有幾個是能活明白的:生而為人的感悟
    佛說:500年的修行才可修得一世為人。宙雖大,萬物隨多,可是,能生而為人,是一種無限的幸運。我們用幾百年修來生而為人,就是來這世界體會一切酸甜苦辣,體會這人世間的愛恨情仇;觀看世界之美景的雄偉浩大。目前來說。人,是這世間唯一可以自我掌控的,自我主宰命運的生物。既然如此自在,為何不好好活好當下的每天?
  • 《被人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個無聊的人生
    其中《下妻物語》被《電影旬報》選為2004年十大電影之一。中島哲也還是一名出色的編劇,包括《Happy-Go-Lucky》,《下妻物語》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都出自他之手。《告白》也出自日本視覺系導演中島哲也之手,全片基調陰暗,天空似乎就不曾晴朗過,營造出一種悲愴的意境。
  • 生肖狗:多長個心眼,12月28特別重要,是你一生中最大「轉運日」
    可是,狗的性格卻有著樸實無華的特點,這也註定了它們不會說話,即使被人迫害,往往也只能咬牙切齒地往肚子裡咽。生肖狗:多長心眼,12月28尤其重要,是你人生中最大的「轉運日」12月人際關係並不理想,在用人上很難做到盡如人意,更多的是用人不當,或者託付非人,雖然別人也有支持的想法,但很容易做到,所以,還是要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在管理上,雖然可以有話語權,但是會因自身的方向性問題等,使用人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而且容易出現分歧,小人之處,但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更多的還是因自身的基礎問題而造成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影片採用喜劇荒誕的的表現形式講述了松子的一生。更多的人說它是悲劇。從頭到尾充滿了鮮花和音樂的電影,看完卻讓人如此壓抑和悲傷。她這一生過得相當悽慘。被辭職,與家裡人斷絕關係,做浴池女郎,殺人入獄。一生盡全力去愛人,卻一生都在被辜負。53歲時被殺害,一個人孤獨的死去。但事實上松子並不是如片名那樣令人討厭的人。她很美麗,很善良。
  • 28年追蹤13人, 日版「人生七年」揭露扎心真相:我們全力奔跑,卻...
    那麼對於我們普通家庭,普通孩子,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命運?  日版的《人生七年》用28年的時間,揭示出扎心的真相。  和風靡一時的BBC版《人生七年》著力挑選各個階層不同,這次日本選擇的13位主人公都來自於普通人階層,所以,這些孩子的人生軌跡,或許和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更加貼近,也更具參考意義。
  • 獅子座女生註定不平凡,生來就有富貴命,一生無憂無慮
    時光慢慢地流走,簡單的最愛才是最長久的,只有平凡中的陪伴才讓我最心安,懂得你的最暖。愛也是只有時間的考驗才是最真摯的感情,而我一直相信在愛情裡兩個人只要能夠互相扶持就可以幸福一生。咱們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中的哪幾個星座女,不富不貴,生來富貴命長,註定一生無憂。
  • 28年追蹤13個雞娃家庭,卻得到一個扎心真相!父母們都應該看看!
    這部紀錄片跨越半個世紀,拍攝了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孩子們的一生。(點擊連結閱讀全文:這部耗時56年的紀錄片,跟蹤英國14位孩子的成長,道盡人生的殘酷真相)56年,14段人生濃縮在九季紀錄片裡,歲月流轉,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受此啟發,後來很多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南非,蘇聯也相繼拍攝了自己國家的人生七年。
  • 《人間失格》極致唯美的30個金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它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在題材上屬於半自傳體小說,發表於1948年。說起《人間失格》中的金句,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