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在歷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傑出人物——燕國謀士郭隗

2021-02-13 元朝工作室

(影視劇中的郭隗形象)

郭隗(wěi),中國戰國時期燕國人,燕昭王客卿,是第一位在歷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傑出人物。他讓燕昭王「築臺而師之」,為燕國召來許多奇人異士,終於使得燕國富強,其故事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傳誦不絕。

燕王噲七年(公元前314年),齊宣王攻破燕國,噲被殺。趙武靈王聞燕國內亂,將燕王噲的庶子「職」從韓國送回燕國。燕昭王元年(公元前311年),職被燕人擁立為王,稱燕昭王。昭王為報齊滅燕之仇,並復興燕國,親自登門拜訪郭隗,對郭隗說:「齊國趁我們國家內亂侵略我們,這個恥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如今燕國國力弱小,還不能報這個仇。要是有個賢人來幫助我報仇雪恥,我寧願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薦這樣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鬍子,沉思了一下說:「要推薦現成的人才,我也說不上,請允許我先說個故事吧。」接著,他就說了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國君,最愛千裡馬。他派人到處尋找,找了三年都沒找到。有個侍臣打聽到遠處某個地方有一匹名貴的千裡馬,就跟國君說,只要給他一千兩金子,準能把千裡馬買回來。那個國君挺高興,就派侍臣帶了一千兩金子去買。沒料到侍臣到了那裡,千裡馬已經害病死了。侍臣想,空著雙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帶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馬骨買了回來。侍臣把馬骨獻給國君,國君大發雷霆,說:「我要你買的是活馬,誰叫你花了錢把沒用的馬骨買回來?」侍臣不慌不忙地說:「人家聽說你肯花錢買死馬,還怕沒有人把活馬送上來?」

國君將信將疑,也不再責備侍臣。這個消息一傳開,大家都認為那位國君真愛惜千裡馬。不出一年,果然從四面八方送來了好幾匹千裡馬。

郭隗說完這個故事,說:「大王一定要徵求賢才,就不妨把我當馬骨來試一試吧。」

燕昭王聽了大受啟發,回去以後,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緻的房子給郭隗住,還拜郭隗做老師。此舉天下震動,樂毅、鄒衍、劇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來歸附燕國。其中最出名的是魏國人樂毅。燕昭王拜樂毅為亞卿,請他整頓國政,訓練兵馬,燕國果然一天天強大起來。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命上將軍樂毅聯合五國攻齊,佔領齊國七十多城(齊國疆土只剩莒、即墨二城),造就了燕國盛世。

郭隗給燕昭王出的主意可謂雙贏,,他幫助燕昭王找到了賢士並大破齊國,完成了願望;而另一方面他自己得到了富貴,一輩子過著幸福的生活,連他的子孫也世襲爵位,從而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大放異彩的郭姓傑出人物。後人更是在詩中稱讚郭隗。

唐·李白《行路難三首》: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唐·李白《古風·燕昭延郭隗》: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珠玉買歌笑,槽糠養賢才。方知黃鵠舉,千裡獨徘徊。


唐·陳子昂《詠郭隗 》:

逢時獨為貴,歷代豈無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黃金臺。


由此可見,自古郭氏出人才啊!


元朝(郭家源)演出業務請聯繫

經紀助理微信:yc18933077770

相關焦點

  • 保定歷史名人之—— 郭隗
    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我們大保定走出來的歷史名人有很多。
  • 人物:郭氏第一個傑出人物"郭隗"與最早的堂號「尊賢堂」
    燕王噲七年(前314),齊宣王攻破燕國,噲被殺。趙武靈王聞燕國內亂,將燕王噲的庶子職從韓國送回燕國。燕昭王元年(前311),職被燕人擁立為王,稱燕昭王。昭王為報齊滅燕之仇,並復興燕國,拜訪郭隗,求計問策。郭隗以古人千金買骨為例,使昭王廣納社會賢才,建築「黃金臺」,昭王並尊郭隗為師。此舉天下震動,各國賢士爭相奔赴燕國,著名的有魏國的樂毅、齊國的鄒衍、趙國的劇辛。
  • 郭姓家規.郭姓來源.郭姓祖訓
    郭守敬:元代科學家,為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和數學家,他主持編制了《授時曆》,施行達360年,為我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曆法。郭嘉:三國時,魏曹操之謀士。多謀善戰,屢建謀功,尤以官渡之戰顯名。死時年僅38歲。郭璞:東晉訓詁學家。博學多才,好古文奇字,注釋《爾雅》 、《穆天子傳》、《山海經》、《楚辭》等為後世註疏家所推重。郭解:西漢遊俠。
  • 成語故事 |《千金買骨》燕昭王問計郭隗
    有人提醒他,說老臣郭隗挺有見識,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燕昭王親自登門拜訪郭隗,對郭隗說:「齊國趁我們國家內亂侵略我們,這個恥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如今燕國國力弱小,還不能報這個仇。要是有個賢人來幫助我報仇雪恥,我寧願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薦這樣的人才呢?」
  • 燕國郭隗施國策,敬以為師築宮牆!
    燕王噲七年(前314),齊宣王攻破燕國,噲被殺。趙武靈王聞燕國內亂,將燕王噲的庶子職從韓國送回燕國。燕昭王元年(前311),職被燕人擁立為王,稱燕昭王。昭王為報齊滅燕之仇,並復興燕國,拜訪郭隗,求計問策。郭隗以古人千金買骨為例,使昭王廣納社會賢才,建築「黃金臺」 ,昭王並尊郭隗為師。此舉天下震動,樂毅、鄒衍、劇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來歸附燕國,燕國因此強大起來。
  • 燕國,它的幸與不幸 | 《風雲戰國之列國》
    即使燕國的歷史長達八百年,可其中關於燕國最耳熟能詳的故事,莫過於荊軻刺秦了。這個默默無聞的國家,究竟是如何走向滅亡的呢?《風雲戰國》傳達給我們一種重要的觀點:燕國之亡,亡於傳統。這裡我們將在原片的基礎上,做一些背景知識的補充說明。
  • 兩千多年前,燕昭王和郭隗共同導演的千金買骨,不是誰都可以複製
    也正是在這一年,齊宣王派遣大軍攻破燕國,導致燕王噲自殺身亡,整個燕國險遭滅國之禍。三年之後,燕王噲的庶子「職」正式繼承了燕王之位,此人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燕昭王。俗話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燕昭王上臺之後,最大的心願便是厲兵秣馬,希望能夠有朝一日踏破齊國之都一雪前恥,為父報仇。
  • 燕昭王求賢誠意滿滿,重用有才之人,使得天下才子都願去燕國!
    在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燕王噲沒將皇位傳給自己兒子,卻將燕國的王位交給了自己的大臣子之,這就導致了第二年到時候,姬平太子與大將軍市暗中合謀,調集兵馬去對子之進行討伐。可就在太子討伐子之時,齊國卻趁機進攻燕國,燕國輕而易舉的被齊給攻破,大量的錢財寶物也被齊國給搶走。
  • 燕過怎會無痕——談燕國之存亡
    《風雲戰國之燕國》中,講了燕國的起始榮衰興滅,一言以概之,曰:「燕過無痕」。劇中是以秦國一統六國之際為結束點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管燕國曾經輝煌也罷,落魄也好,都終將化為歷史中不起眼的幾粒塵埃。如此,「燕」之名就已千秋不衰,那麼燕國就僅因為存國時間長而被歷史銘記嗎?非也!秦滅漢興,究其緣由歷來最主流的一種說法:秦國以霸道法制為本,不施仁政苛法制民,十四載而終;漢以王道懷仁與霸道法制並行,多施仁政與民休息,興四百餘年。
  • 羋月傳:孟贏為何不把羋月留在燕國,借扶持嬴稷登基勒索秦國一把
    《羋月傳》中的孟贏,在「大局觀」上,似乎顯得有些「婦人之仁」,居然不聽國相郭隗的建議:趁秦國內亂把羋月留在燕國繼續為質,藉機向秦國討要好處——以至於把羋月放回秦國,錯失了藉此牟利的大好時機。不管是讓嬴稷割地讓城,還是以舉國之財力答謝,都是順理成章的事,只要把羋月母子繼續留在燕國,一切都好談了……」但孟贏卻並未曾採納郭隗的建議,而是依然信守了自己對羋月的承諾:「要走要留,你自己拿主意,我只是給你選項,卻並不強迫你做選擇。」
  • 燕國多悲歌
    燕昭王於是卑身厚幣,非常謙恭,大把花錢招納有才華的人,目的就是報仇。他手下一個大臣叫郭隗建議燕昭王,既然大王要復興燕國以報齊仇,首先要有能人。那要看您的態度怎麼樣了。我郭隗論能力也就算是中等,如果您抬高我的地位,給我豐厚的待遇,表示您渴望賢能的決心,想必國際上強於我而又懷才不遇的人都會過來投奔您。「先從隗始」。於是燕昭王為此建造黃金臺,大加封賞郭隗,這就是著名的千金買骨的故事。
  • 古裝劇的謀士如神一般存在,而歷史上的謀士為何卻默默無聞?
    沒錯,這一群體就是謀士。一提起謀士,我們腦海中立馬就會湧現出一系列鼎鼎大名的人物,例如姜尚、管仲、範蠡、張儀、蘇秦、張良、諸葛亮、徐茂公、劉伯溫等等,在文藝作品的渲染下,他們成為無所不能的代名詞,是歷史的操控者,擁有改變時局的能力。然而,拋開文藝作品,歷史上真實的謀士,其地位究竟如何?真的那樣高大上嗎?
  • 2020年姓郭男孩起名參考 大氣的郭姓男孩名字大全
    2020年郭姓男寶寶起名名字大全郭彥熙字義:彥指有才德的傑出人物;熙指光明。興起,興盛。和樂。寓意:傑出、廉潔、興盛、和悅、幸福。郭琪越字義:琪指美玉,珍異;越指超出,度過,經過,越過。寓意:光彩、高貴、出眾、卓爾獨行、超凡出世。
  • 戰國燕國風雲人物——蘇秦
    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燕昭王拜郭隗為師,築黃金臺延攬賢士,天下有才之人紛紛到燕國施展才華。士人蘇秦有大志,但四處碰壁,遭家人嫌棄,於是來到燕國尋求機會。 公元前284年,在蘇秦的謀劃下,燕國上將軍樂毅,率領燕、趙、韓、魏、秦、楚五國聯軍攻打齊國,攻破齊國首都臨淄,實現為燕昭王報仇雪恨的目標。 公元前284年,蘇秦為燕反間計謀暴露,被車裂而死,功成身亡。
  • 《王者天下》詳解歷史之燕昭王求賢
    這一來,列國諸侯對他都不滿意;特別是齊國北面的燕國,受到齊國的欺負,更想找機會報仇。燕國本來也是個大國。後來傳到燕王噲(音kuài)手裡,聽信了壞人的主意,竟學起傳說中堯舜讓位的辦法來,把王位讓給了相國子之。燕國將軍和太子平進攻子之,燕國發生大亂。齊國借平定燕國內亂的名義,打進燕國,燕國差點被滅掉。後來燕國軍民把太子平立為國君,奮起反抗,把齊國軍隊趕了出去。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謀士TOP10
    中國悠久的歷史上,可謂是人才輩出,項羽,呂布這樣的絕世武將自不必多說,諸葛亮,劉伯溫這樣的謀士也是在各自的朝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絲毫不遜色於關羽,項羽,呂布這樣的武將,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謀士都是誰?其實這些人名天天出現在網絡上和生活中,一般都是認識的,一起來看看吧。
  • 盤點三國小說中主角收服最多的人物—謀士篇(下)
    第六名 江東外交官魯肅魯肅,東漢末年,東吳傑出的戰略家,外交官。魯肅可以說是東吳除了周瑜以外最富有遠見的人了。進能當上水軍都督,抗衡曹劉,退能管理東吳內政。做事僅僅有條。另外,老實人的性格也給他添了一大波的人氣。這個智力政治統帥都過90的良將,簡直就是一個窮人版的諸葛亮。
  • 「妖僧」姚廣孝,中國歷史上頗為神秘的謀士
    導語:「妖僧」姚廣孝,中國歷史上頗為神秘的謀士 在中國歷史上,謀士這一職業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縱觀上下五千年,哪一次重大的變革後面沒有謀士們的身影;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開始,謀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張儀蘇秦縱橫聯合,龐涓孫臏愛恨情仇,看似兩人的恩怨糾紛,實則左右了天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