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才藝總是半途而廢?國際小提琴家蘇顯達傳授3大持續力秘訣

2020-12-22 瑚璉教育

這是每個家庭都有可能發生的場景:孩子剛上小學沒多久,就吵著說想要學小提琴,父母心想孩子既然有心想學,自然是不會拒絕;孩子剛開始到才藝班上課的時候,果然心情都很快樂,曲目也都很快就能上手,但是幾個月後,隨著樂譜越來越難,練琴慢慢變成了一種折磨的時候,父母最擔心的事果然就發生了。

「媽媽,我不想學小提琴了。」基於快樂學習的教育理念,爸媽既不想強迫小孩學習,又不希望養成孩子「只要遇到挫折就放棄」的習慣,當孩子想放棄學才藝的時候,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我跟所有學習才藝的孩子一樣,也有「不喜歡練習」的時候,但是這不代表我沒有快樂學習。

回首我的學琴之路,最初何止不喜歡,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討厭小提琴;每當我跟朋友玩得正高興時,遠處就會傳來「阿達仔!別再玩了,回家練琴!」的呼喚聲;雖然人是「乖乖」回家了,但心裡仍想盡辦法,想把練琴的時間「混」過去。

國三那年,高中聯考是何等人生大事,父母終於特準我不用練琴,只要專心唸書就好;我原本以為自己會因為不必練琴而感到快樂,但那段沒有小提琴的日子,結果卻是異常的苦悶,每當我聽到古典樂時,心裡就會忍不住雀躍,彷彿聽到漂浮的酒氣與跳耀的酒體,讓我陶醉不已,原來音符早已偷偷溜進我的骨子裡了,只要音樂一下,彷彿全身上下的細胞都張開來微笑。

直到我順利考上高中,重拾小提琴的那瞬間,我才突然感覺到,小提琴對我來說,已經不再需要拿起,就能感受到它在我生命中的重量。從五歲就開始拉小提琴的我,直到此刻,才真正立志要走音樂這條路。

如果父母只是想著如何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卻沒有同時思考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可能會讓快樂學習,只有學習過程卻沒有結果。

快樂學習並非是指孩子情緒上的感受,而是他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有產生填補知識空缺的樂趣。對我而言,練琴的痛苦與拉弦的快樂,一直難以分舍,它豐富也療愈著我的考生生涯,不只揚起我對音樂世界的美好憧憬,更燃起我增進琴藝的渴望。

雖然我是名小提琴家,但是當我當上爸爸以後,不只讓孩子接觸小提琴,也上美術畫畫課,多方嘗試各種類型的才藝課程;儘管兒子最後決定不要學音樂,畫畫也沒能變成專業,但是當時小提琴帶給他的音樂養分,讓投入科技產業的他,找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狂熱。

迷上搖滾樂的他,因為練電吉他而長出的指繭,竟然比我這位拉琴已經數十年的小提琴家還要厚。看著兒子用音樂抒發情感也美化生活,我很開心當時同意孩子放棄拉小提琴的決定,並且沒有因此而否定他對音樂的興趣。

如果我當時逼著孩子練琴,將他對於音樂的興趣與小提琴畫上等畫,他可能無法像此時此刻,如此享受音樂世界的美好,我們也無法擁有如此親密的親子關係。

父母幫孩子安排課外學習的課程時,最先要避免先入為主的期待,像是孩子才剛學畫畫、小提琴,就希望他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父母只能負責播下種子,至於未來是不是能夠發芽,仍要看孩子個人的造化。

當孩子說要放棄時,理由時常帶有不想、不喜歡或討厭等情緒性字眼,但這往往不是真正的原因,同儕的競爭壓力、老師的教育方式,或是安排的才藝課程太多,都可能是造成孩子想放棄的理由。

只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協助孩子解決令他感到困擾的問題,半途而廢就不會是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只要孩子喜歡,父母應該鼓勵他們嘗試,盡最大可能挖掘孩子的天賦與才華,但是別忘了估算孩子可以負荷的分量與時間,不要孩子說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否則會很容易產生挫折感,結果就是花了不少學費,孩子卻只學會一點點就放棄了。

不妨請孩子為所有興趣排出優先級,如果小提琴排在第一位時,你就知道必須「狠下心」要求孩子堅持練習,如果小提琴已不再是第一順位,那麼放棄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當孩子處於發展興趣的學齡階段,父母的得失心不必太重,認為孩子學了溜冰、鋼琴,又想學畫畫、英文就是三分鐘熱度,我們應該鼓勵孩子打開不同扇門,讓他看見各式各樣的風景,才有機會選到他真正喜歡的生活樣貌。

但是我們也要提醒孩子: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任何光環都是因為有黑暗才得以襯託,光環背後的壓力是必然存在的。才藝想要扎得深,不能光是喜歡而已,還必須要有追求極致的執著,願意守著時間跟作品,然後老去。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原來是因為這些原因,家長用對方法輕鬆改變
    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有堅持的品質,但是結果卻往往不合心意,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小朋友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鄰居想要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但是又不知道應該讓孩子學什麼。於是便讓小朋友自己決定喜歡的課程,小姑娘認真想了很久,決定學習舞蹈。
  • 寶寶學才藝最佳年齡一覽表!
    如果你發現寶寶學有學某種才藝的天分,什麼時間學合適?看看下面寶寶學才藝的適齡期, 供爸爸媽媽們參考。小提琴演奏是單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樂,對手及指頭尚小、力量不夠的3~4歲幼兒來說,過於勉強。因此,建議學習小提琴的年紀為5~6歲較適當。在音樂世界裡,聲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
  • 孩子學才藝 別錯過最佳年齡
    在暑假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報很多不同的才藝班,可是這樣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太小的寶寶是不宜學鋼琴的,因為要學習鋼琴需要寶寶具備一定的能力,這其中包括寶寶的認知能力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碼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也包括一定的聽力分化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如區分音樂的高音、音色、單調等,還包括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一定的手眼協調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發育的大小等。
  •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25位小提琴家
    通過純粹、持續和卓越的努力,他走通了從新奇思維到成為一個完全成熟的職業家的道路。介紹:約夏·貝爾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5歲開始學琴,展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 。這位外表斯文的音樂家實際上也是個籃球高手,而且還在他10歲時就晉級參加了美國國家網球聯賽的總決賽。12歲時約夏·貝爾的音樂才華初現於卡內基廳音樂廳的首演,14歲獲艾佛利費雪獎。
  • 孩子學才藝 別錯過最佳年齡育
    【新同學】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鋼琴課堂」關注。   核心提示:要知道,不同的才藝適合在不同的年齡學習,並且還要根據孩子的愛好而定哦。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孩子學才藝的最佳年齡和誤區吧。  在暑假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報很多不同的才藝班,可是這樣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要知道,不同的才藝適合在不同的年齡學習,並且還要根據孩子的愛好而定哦。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孩子學才藝的最佳年齡和誤區吧。
  • 寶貝學才藝越早越好?十八般才藝原來都有最佳時間
    不過,該讓孩子學什麼才藝?什麼時候學?是家長們一直苦惱的問題。哈妹妹一位鄰居媽媽就有這樣的問題,給孩子報小提琴,學了兩堂課就哇哇哭不肯再上,再換成鋼琴,學了半個月又是提不起一點興趣,大大的一架鋼琴變成擺飾擺在客廳讓媽媽煩惱不已。因此,哈妹妹建議爸爸媽媽們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根據孩子年齡、生理發展的特點,理智地去選擇合適的才藝
  • 「我怎樣學小提琴」——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親身感悟
    我開始演奏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曲子,還有貝裡奧和阿爾託特(Artot,比利時小提琴家,他的作品很受當時同行們的稱許)這樣一些作曲家的《練習曲》。我記不清在布達佩斯是否練過克萊採爾和羅德的《練習曲》,但羅威利的《練習曲》是練過的。在匈牙利首都度過兩年後,我轉入維也納在雅科布·頓特教授家中繼續學琴。雖然他是個真正的教學天才,當時卻並不十分知名。
  • 上海國際藝術節|「女神級」小提琴家紛至沓來
    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目前出場費最高的獨奏家中生代安妮-索菲·穆特,二十世紀十大女性小提琴家榜首維多利亞·穆洛娃,德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客座教授、青年演奏家茱莉亞·費舍爾將聯袂來滬獻演。安妮-索菲·穆特為何女性小提琴家在古典樂團逐漸活躍起來?
  • 特哥的美味料理秘訣
    親手做出美味的料理,就是讓我「變幸福」的秘訣,
  • 嚮往自由自在,不會半途而廢,總是懂得把握機會的三個生肖
    嚮往自由自在,不會半途而廢,總是懂得把握機會的三個生肖 ,最討厭的就是被約束,只要是自己堅持做的事情就不會半途而廢,往往都會懂得堅持下去,因此只要繼續努力,那麼必定能夠在事業上有所成就。
  • 學政治思想史的美女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
    >一個喜歡在海邊玩耍、曬得黝黑的小女孩,搖身一變成為古典樂壇最美且閃亮的一流小提琴家。年輕出色的外貌,再加上國際一流大賽首獎的肯定,這幾乎是現今古典音樂界成為當紅巨星的必然方程式。不過,諏訪內晶子(Akiko Suwanai)顯然認為擁有這樣的條件,並不能滿足她身為一個音樂演奏家對於音樂本質追求的欲望。「大家會注意到我的外貌,當然是件讓我很開心的事,但我更希望大家能對於我的音樂,多有肯定。」
  • 當今小提琴界,顏值爆表技藝驚人的10位女神小提琴家..
    擁有德國、韓國兩國國籍的女小提琴家康珠美(Clara Jumi Kang)出生於德國,她有著非常傳奇的學琴經歷,在音樂世家的氛圍中3歲開始學習小提琴。一年後,便成為曼海姆音樂學院最年輕的學生,跟隨教育大師格拉多夫學習。
  • 孩子學才藝,堅持才是王道!
    學一門才藝,最重要的是堅持,鋼琴更是如此。著名鋼琴教育家劉詩昆說過,學鋼琴的堅持不在孩子,而在家長。
  • 學才藝、找託管、去遛娃…找花寶就對啦!
    爸媽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孩子上著花寶幼兒園周末有花寶帶娃吃喝玩樂學吃著限量版的花生仔蛋糕一起在學習和興趣上升級上電視……2019年,這些都不再是夢!因為深受60w+爸媽喜愛的、連獲3年國家廣電總局「全國優秀少兒廣播欄目」的佛山電臺花生寶貝這次要「玩大」的!
  • 學才藝、找託管、去遛娃…找「花寶教育」就對啦!
    因為深受60w+爸媽喜愛的、連獲3年國家廣電總局「全國優秀少兒廣播欄目」的佛山電臺花生寶貝這次要「玩大」的!同時,2019年「廣播少兒藝術團」將進行全新升級,在佛山五區組建廣播少兒藝術團區域五區分團,各區有才藝的孩子都有機會啦。
  • 【名家薈】比利時裔的俄羅斯小提琴家Vadim Repin
    Vadim Repin(瓦吉姆.列賓)1971年8月31日出生於俄羅斯新西伯利亞,是一位比利時裔的俄羅斯小提琴家。5歲開始學琴,師從扎卡.布朗教授,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老師。1981年,獲得維尼亞夫斯基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第一名。1985年,14歲的列賓在東京、慕尼黑、柏林和赫爾辛基進行了首演,並於一年後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了獨奏會。
  • 雙語故事 半途而廢
    隨機回復「1」「2」「3」「4」「5」「6」「7」「8」「9」
  • 【文章分享】-面對孩子的「半途而廢」病,你可以有更好的解方
    大部分的孩子因為充滿好奇,什麼都想接觸、什麼都想學。鋼琴、跳舞、直排輪、街舞,什麼都來者不拒。但伴隨著難度提升、反覆練習的無趣出現時,孩子就可能萌生放棄的念頭。「哪兒輕鬆有趣就往哪兒去」是人性再正常不過的反應,爸媽不必因此責怪孩子不懂珍惜資源、自責太放任孩子。
  • 【夜讀】再見了,半途而廢的人生
    比如背單詞,最久的時候,我只連續堅持了半個月;比如學鋼琴,我只跟著老師堅持學了兩個月;比如畫畫,我只是在心血來潮的時候,會提筆畫上一幅。而不動筆的時候,我甚至會停筆半年;甚至戀愛,我總是容易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一個人胡思亂想,而後滿是委屈——再好的愛情也是死得很快;就連吃早飯這種小事情,我也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 小提琴家弗拉迪米爾·迪約
    Violinist Vladimir Dyo小提琴家弗拉迪米爾·迪約       迪約的首場演出是12歲那年與哈薩克國家交響樂團的合作演出,此後便開始了在歐洲、亞洲、美國的巡演。葛萊美獎得主作曲家Michael Daugherty曾稱:「Vladimir Dyo是一個小提琴家,他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能量。他是一位有前途的重要人才!」。        他在國家和國際比賽中獲得無數大獎,在義大利的Michelangelo Abbado國際獲得大獎、在俄國Yampolski國際小提琴比賽獲得第二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