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半途而廢?原來是因為這些原因,家長用對方法輕鬆改變

2020-12-24 教教你家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這句話告訴我們,想要成功就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話雖簡單,卻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由此可見,只有堅持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有堅持的品質,但是結果卻往往不合心意,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小朋友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

鄰居想要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但是又不知道應該讓孩子學什麼。於是便讓小朋友自己決定喜歡的課程,小姑娘認真想了很久,決定學習舞蹈。鄰居二話不說便帶著小姑娘去報名,但是沒想到,孩子上課還沒兩天,便覺得壓腿練功太辛苦,哭著鬧著表示自己不想學舞蹈。

鄰居心疼孩子,又覺得反正小朋友還小,便同意了。於是又給小姑娘報了一個繪畫班,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小姑娘覺得繪畫班沒有意思,想要和小夥伴一起學習小提琴。鄰居想著有人打扮也好,就再次答應了小姑娘的要求,誰知道沒幾天,小姑娘就嫌棄小提琴太難了……

一家人到現在還在糾結究竟應該讓小姑娘學習什麼才藝。其實不少孩子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對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剛開始的時候會因為有趣而堅持一段時間,一旦熱度消失,自己便再也不願做這件事情。如果家長不能在這個事情做出反應,小朋友很可能會「一事無成」。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想要改變小朋友的這一情況,家長就要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情況,其實原因無非是這幾種:

好奇心作祟。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而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他們非常容易被新鮮的、有趣的事情所吸引,從而忘記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小花貓釣魚》中的小花貓一樣,自己並不是故意放棄釣魚竿,只不過蝴蝶、蜜蜂總是來打擾它的注意力。

孩子不願做某件事情。

這一點最明顯的就是寫作業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如果自己不看著他,小朋友很難自己完成作業。這其實就是因為他們不喜歡寫作業的本身,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寫作業調動不起他們的興趣是,孩子自然會「放棄」這件事情,

既然已經知道了孩子做事「半途而廢」的原因,家長便可以根據原因作出相應的反應:

允許孩子自己選擇。

其實鄰居家願意讓小朋友自己決定興趣班這件事情我是支持的,生活中很少有家長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們總是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在「大事」面前就需要自己給他們拿主意。其實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完全可以尊重他們的想法

但是尊重並不意味著一味縱容,如果小朋友總開始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時,家長就要表現出自己的「權威」,讓他們認識到堅持和不堅持分別會發生什麼樣的時候,之後讓孩子決定要不要繼續堅持。

制定規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心中沒有規則意識,而家長就要幫助他們培養這種意識。在他們決定上課之前就和他們商量好:「如果開始就不能輕易喊停。」甚至可以「現實」一點,告訴孩子:「媽媽已經交過錢了,如果你半途放棄是不會退錢的,那麼你就要自己想辦法把錢還給我。」

家長也可以制定一些獎懲政策,表現得好就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如果半途而廢,就會受到懲罰。當他們心中有了規則意識之後,在想要放棄的時候也會在心中「衡量」一番。

家長以身作則。

其實,家長在生活中的表現非常容易影響到孩子。有不少家長覺得興趣班不重要,就是讓孩子圖個開心而已,所以只要遇到不好的天氣就不送孩子,或者天氣很好,但是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不送孩子。長時間下來,小朋友也會覺得興趣班並不重要,是自己想放棄就可以放棄的。

家長要做好表率,不管工作有多忙,天氣有多惡劣,既然已經報名了就不能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而不送孩子。只有父母表現出堅持的毅力,小朋友才會在無形中被感染,從而懂得堅持。

溫馨寄語:或許對於年紀尚小的孩子而言,不懂得堅持並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旦他們養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習慣,長大之後很可能會因為工作比較難、同事不好相處、上司很討厭等原因而果斷辭職,這樣的孩子註定成不了大事。

相關焦點

  • 孩子的「不合群」行為,家長可巧用5個方法調整,改變孤僻性格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孤僻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各種各樣的朋友。但有一些孩子的確是天生比較內向,後天想要改變必須花家長很多的心思。一、孩子孤僻的原因1.性格內向,容易害羞性格內向的孩子並非不存在,這樣的孩子大多是天生或是後天受父母影響。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性格內向是沒辦法改變的,實則不然,小孩子的性格是最好重塑的。
  • 孩子做事總是3分鐘熱度?家長可巧用4個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喝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吃點水果喝杯牛奶,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朋友總會打斷他讓他先完成其他課程的任務……朋友總是肆無忌憚的影響著孩子,不斷打斷孩子的學習進度。久而久之,就導致朋友的孩子沒法專心做一件事,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中會不斷發散自己的注意力,學習效率極其低下。
  • 做家長的要記住!這些徵兆,是孩子的求救信號
    擔心給別人添麻煩;害怕跟別人發生衝突;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注意到,其實這些徵兆,正是孩子在用他的方式向你發出求救信號?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位家長親身經歷的事兒。這位家長發現女兒有段時間總是會帶點零食或貼紙去幼兒園分給其他小朋友,想想這挺好的,女兒愛分享,是件好事兒,還可以交多點朋友。結果發現,是因為班上有幾個女孩組成了一個小團體,每天會給想跟她們玩兒的女孩打分。
  • 總是忍不住嘮叨孩子怎麼辦?學會這幾點,家長輕鬆告別嘮叨
    2、不了解孩子孩子還是嬰幼兒的時候,他們還不能獨立的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他們需要家長的教導和指點。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思想和行為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並且開始萌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如果這個時候,家長總是應為一些小事對孩子喋喋不休,就會觸犯他們的逆反心理,得到他們的反抗。
  • 「媽媽,我不想學了」,5個訓練方法,讓孩子不再「半途而廢」
    「半途而廢你不後悔,義無反顧斷了退路,還談什麼幸福,你又何苦」,雖然是王菲的歌詞,像極了媽媽給孩子的話,「你要堅持下去,要不長大了後悔怎麼辦,現在就得吃苦,以後才能過得幸福……」。我們先分析出背後原因一、不想堅持,這是個意願問題家長選擇的「興趣」,不一定是孩子的興趣。孩子平時是否喜歡音樂,在家裡,在車上,我們播放音樂或是歌曲時,孩子是否會跟著一起律動,哼唱,這確實是一個好的參考方式。音樂範圍廣,至於學聲樂、還是樂器,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音樂課堂,觀察孩子的反應。
  • 聰明家長用這些方法引導
    尤其是孩子會說話以後,與家庭之外的其他人開始有接觸時,社交能力就成了爹媽操心的重點。過年前後,帶娃見親戚朋友,怕生不敢打招呼總往後躲,大人好尷尬;同齡小朋友跟他打招呼,他會光速跑掉,對同齡小朋友完全不感興趣。當爹媽的總是會擔心,孩子是不是太內向了?以後會不會有社交恐懼症?
  • 孩子不合群交友難,家長逼著沒有用,不如借鑑蔡少芬的育兒方法
    面對孩子的不合群怎麼辦很多家長面對孩子不合群的問題,大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不顧孩子感受,強迫孩子容易集體。二是讓孩子無視他人。然而這兩種方法都屬於極端方法,對孩子社交、溝通都有影響。首先,不顧孩子感受,強迫孩子融入集體,這樣的方法很容易讓孩子喪失自我,為了迎合他人而改變自己,這不見的是一件好事。
  • 家長要知道,孩子「情緒總是低落」的五個原因,幫他們走出困境
    這是明明的媽媽向我詢問,她家孩子總是情緒低落時說的話。明明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有,不知什麼原因,孩子突然變得悶悶不樂的,跟他們交流,他們眼神躲閃,說話也支支吾吾的,總感覺話沒有說全,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想替孩子分擔,也無從下手,所以家長要先弄清楚孩子的情緒為什麼會低落,然後再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 幽默愛笑的孩子討人喜,家長用對方法,也可讓自家孩子變幽默達人
    導語:我們看到幽默愛笑的孩子,肯定比看到擺著一張苦瓜臉的孩子,心情要舒暢得多,幽默愛笑的孩子聰明、運氣好,家長自己不幽默,但是方法用對了,同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幽默感。我就是個愛笑的人,大家公認的喜歡笑,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見到別人的時候先笑再說話,我覺得這是一種尊重。有了孩子後,我家小妞在我的影響下,也是很愛笑的,從小就是個小天使不愛哭,而且情商目前看來比我高。
  • 窮人家的孩子總是一眼就被看出!但是家長可以改變
    我們總是說,要教育自家孩子,不能和別人攀比,因為孩子還小,他們自身的價值還沒有體現出來,支持他們自信心的很多都是來自於外界。但有的時候,不管我們再努力的告訴孩子們,讓他們少些攀比,但是窮富差距還是能從各個方面體現出來。
  • 孩子情緒失控,家長別「干著急」,2個方法可用,輕鬆搞定皮孩子
    孩子情緒失控,家長別「干著急」,2個方法可用,輕鬆搞定皮孩子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出現越來越多的行為和情緒困擾。例如面對困難時畏難止步,遇到不順心的事便大哭大鬧,不願意接受批評,打人,交不到朋友,依賴性很強,不願意自己解決問題等...這些都表明孩子正面臨自我管理和社會交往的多重挑戰。
  • 孩子偷玩手機?三十六計,家長都用過哪些方法?
    家中有孩子的可都深有體會,孩子年齡小,對新鮮事物沒有抵抗力,玩手機沒有限制,還耽誤學業很多家長都束手無措。其實不僅僅是孩子,成年人有時也未必能把握住分寸,不過是社會條件允許的自律罷了。那麼家長們都用過哪些方法來阻止孩子偷玩手機呢?下面就讓小愛帶家長們來看一看。
  • 總是大聲「吼」孩子,會影響孩子智力,嗓門高的家長別怪孩子笨了
    看著兩個孩子哭成一團的樣子,天哪!小紅知道又在兩個孩子面前情緒失控了。在孩子面前大聲嚷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打擾到了小紅做飯,小紅想讓他們知道媽媽的憤怒,而不是去解決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事實上,當家長在吼叫的時候,就已經偏離了原來軌道。不管聲量大小,只要是「吼叫」,家長往往內心充滿著怒氣和挫敗感。
  • 孩子夜裡總是翻來覆去,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遇見這種情況,有些寶媽就會很焦慮,以為孩子身體健康出了什麼岔子。3 個月以上的寶寶因為逐漸學會翻身,這個階段睡覺的「不踏實」更多表現在:容易翻來覆去;偶爾會發出哭叫。這些現象都會令旁觀的家長覺得寶寶很難受,從而心生不安。但其實,大多數寶寶出現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生理狀態。
  • 【夜讀】再見了,半途而廢的人生
    而不動筆的時候,我甚至會停筆半年;甚至戀愛,我總是容易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一個人胡思亂想,而後滿是委屈——再好的愛情也是死得很快;就連吃早飯這種小事情,我也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即使我總是喜歡對別人苦口婆心地千叮嚀萬囑咐,講著不吃早餐的危害,即使我知道,這對胃不好。我的人生,只剩下一堆有了開始卻沒有堅持下去的雄心壯志,就像是一堆點燃的火把,沒有燃起就很快熄滅了。
  • 孩子不愛閱讀,家長先懂其原因,改變孩子學習習慣從當下抓起
    於是,我就順勢問孩子,你平時在家裡都讀什麼書呢?孩子搖搖頭說,都是媽媽買的書,她喜歡給我讀故事,可是我並不喜歡聽那些故事,而且媽媽總是會問我很多問題。我接著問孩子,媽媽都是喜歡問你什麼呢?孩子說媽媽問我學到了什麼道理,日後,應該要怎麼去做,每天講完故事就會有給我講很多的大道理,我都聽不懂,也不想聽。尤其可見,並不是孩子不喜歡讀書,而是孩子不喜歡這種讀書的方式。一旦父母用錯了方法,可能會讓孩子對書籍產生排斥現象。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用這些方法,在英語啟蒙的路上少走彎路
    而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方法,就是讀英文故事書,重要的不是英文,而是故事,只要孩子喜歡上聽英文故事就好。其實,在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前,家長最應該想明白,究竟為什麼要花這麼多力氣去學英語。如果只是為了應試,只是為了提高孩子英語考試的成績,那大可不必這麼大費周章的去搞。等孩子上了學,按照應試的方法,刷刷題,就足夠了。
  • 孩子愛「惡作劇」?家長要找到其中原因,3個方法幫助他們改正
    這時他們感覺到害怕,趕緊地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結果醫生的答覆使他們陷入愧疚之中。原來孩子經常跟父母說電視裡有人跑出來,是因為他們經常對著電視,被電視的某一種畫面給產生了惡劣的陰影。所以一打開電視孩子就覺得害怕,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在生活當中很多孩子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力,都喜歡通過惡作劇來求得關注,結果讓越來越多家長喜歡用極端的手法來教育孩子。
  • 孩子突然哭鬧、煩躁,害羞又黏人,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家長別忽視!
    ,又稍有期待的樣子,家長們總是很擔心。孩子不想去幼兒園的一個原因就是不熟悉的環境,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附近看看,了解周邊設施和環境;與已經上過幼兒園的小朋友聊聊天,了解幼兒園裡的日常;此外還可以多給孩子讀有關幼兒園的繪本,提高孩子對幼兒園的心理期待。
  • 教師節書單|改變孩子未來的10本書,老師和家長都值得收藏!
    我們重視教育,是因為它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或者說是整個社會的未來。而教師,正是這通往未來道路中的重要引路人。可是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除了追趕既定目標,似乎很少有時間去考慮——若以孩子的一生為尺度,他的稟賦喜好和人生追求,到底是什麼?面對未知世界,我們到底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