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這句話告訴我們,想要成功就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話雖簡單,卻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由此可見,只有堅持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有堅持的品質,但是結果卻往往不合心意,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小朋友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
鄰居想要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但是又不知道應該讓孩子學什麼。於是便讓小朋友自己決定喜歡的課程,小姑娘認真想了很久,決定學習舞蹈。鄰居二話不說便帶著小姑娘去報名,但是沒想到,孩子上課還沒兩天,便覺得壓腿練功太辛苦,哭著鬧著表示自己不想學舞蹈。
鄰居心疼孩子,又覺得反正小朋友還小,便同意了。於是又給小姑娘報了一個繪畫班,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小姑娘覺得繪畫班沒有意思,想要和小夥伴一起學習小提琴。鄰居想著有人打扮也好,就再次答應了小姑娘的要求,誰知道沒幾天,小姑娘就嫌棄小提琴太難了……
一家人到現在還在糾結究竟應該讓小姑娘學習什麼才藝。其實不少孩子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對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剛開始的時候會因為有趣而堅持一段時間,一旦熱度消失,自己便再也不願做這件事情。如果家長不能在這個事情做出反應,小朋友很可能會「一事無成」。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想要改變小朋友的這一情況,家長就要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情況,其實原因無非是這幾種:
好奇心作祟。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而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他們非常容易被新鮮的、有趣的事情所吸引,從而忘記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小花貓釣魚》中的小花貓一樣,自己並不是故意放棄釣魚竿,只不過蝴蝶、蜜蜂總是來打擾它的注意力。
孩子不願做某件事情。
這一點最明顯的就是寫作業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如果自己不看著他,小朋友很難自己完成作業。這其實就是因為他們不喜歡寫作業的本身,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寫作業調動不起他們的興趣是,孩子自然會「放棄」這件事情,
既然已經知道了孩子做事「半途而廢」的原因,家長便可以根據原因作出相應的反應:
允許孩子自己選擇。
其實鄰居家願意讓小朋友自己決定興趣班這件事情我是支持的,生活中很少有家長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們總是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在「大事」面前就需要自己給他們拿主意。其實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完全可以尊重他們的想法。
但是尊重並不意味著一味縱容,如果小朋友總開始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時,家長就要表現出自己的「權威」,讓他們認識到堅持和不堅持分別會發生什麼樣的時候,之後讓孩子決定要不要繼續堅持。
制定規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心中沒有規則意識,而家長就要幫助他們培養這種意識。在他們決定上課之前就和他們商量好:「如果開始就不能輕易喊停。」甚至可以「現實」一點,告訴孩子:「媽媽已經交過錢了,如果你半途放棄是不會退錢的,那麼你就要自己想辦法把錢還給我。」
家長也可以制定一些獎懲政策,表現得好就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如果半途而廢,就會受到懲罰。當他們心中有了規則意識之後,在想要放棄的時候也會在心中「衡量」一番。
家長以身作則。
其實,家長在生活中的表現非常容易影響到孩子。有不少家長覺得興趣班不重要,就是讓孩子圖個開心而已,所以只要遇到不好的天氣就不送孩子,或者天氣很好,但是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不送孩子。長時間下來,小朋友也會覺得興趣班並不重要,是自己想放棄就可以放棄的。
家長要做好表率,不管工作有多忙,天氣有多惡劣,既然已經報名了就不能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而不送孩子。只有父母表現出堅持的毅力,小朋友才會在無形中被感染,從而懂得堅持。
溫馨寄語:或許對於年紀尚小的孩子而言,不懂得堅持並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旦他們養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習慣,長大之後很可能會因為工作比較難、同事不好相處、上司很討厭等原因而果斷辭職,這樣的孩子註定成不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