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夢歸隴原東,文史盡秋塵。
(夢歸秋塵:第114期)
隋朝末年,隋煬帝好大喜功、濫用民力,致使天下怨聲載道。即使這樣大隋仍然有一支讓天下膽寒的部隊:他們手持長槍,身負弓箭,胯下良駒,左臂刺有鷹形圖案,人稱「驍果軍」。
驍果軍一騎當先
由於隋煬帝在江都流連忘返,思歸故裡的驍果軍在虎賁郎將司馬德戡的率領下發動叛亂,殺死隋煬帝。於是,在宇文化及的率領下,驍果軍十萬人踏上西歸的徵程。然而西歸就必須經過瓦崗軍的地盤,於是驍果衛和瓦崗這兩支勢力在童山展開大戰。最終,瓦崗以精銳盡失的代價取得慘勝。而我們來分析這場童山之戰,瓦崗軍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
瓦崗軍
一、瓦崗軍的強大戰力。
一方面瓦崗從建立後屢屢擊破隋朝軍隊,同時又攻佔滎陽、興洛倉,擊敗隋朝名將張須陀。這時的瓦崗軍已經佔領了河南全境,瓦崗軍已經達到數十萬人,更有秦叔寶、單雄信、王伯當等名將。這也是整個童山之戰,李密能夠取得勝利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
李密
二、優勢的力量。
1.統帥優勢。
瓦崗軍的統帥李密曾經指揮瓦崗軍擊敗張須陀的鎮壓,所以不管從經驗還是指揮水平,李密都是首屈一指的。反觀宇文化及,靠著他的父親宇文述的功績一步步走來,基本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和才能。而且,從童山之戰的作戰來說,驍果軍並未發揮出其真正的戰力。相反,李密卻很輕鬆地實現了其戰略意圖,這就讓驍果軍很被動了。
瓦崗軍
2.地利優勢。
童山之戰是發生在瓦崗軍的領土範圍內,所以這對於瓦崗軍來說無疑是特別具有地理優勢的。不管是在戰爭中人員、物資的補給,還是相互之間的馳援和配合,瓦崗軍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也是瓦崗能夠獲勝的原因之一。
三、糧草優勢。
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驍果衛由於思歸心切,本來就沒有帶多少糧食,再加上李密以借糧為計,想要耗光驍果軍的糧食。雖然這個計劃沒能實現,但也在一定程度消耗了驍果軍的實力。雖然從整個童山之戰來看戰力對比為1:1的比例,但驍果軍一顆思歸的心和對斷糧的不安,已經讓整個驍果軍的戰力大打折扣。戰爭後期,很多驍果軍已經出現了因糧草不足而潰散的問題。所以說,糧草優勢是瓦崗軍能夠取得勝利最為主要的原因。
童山之戰
雖然如此,但驍果軍的強大戰力仍然讓天下人膽寒,此戰李密如果不是被秦叔寶等人拼死保衛,恐怕早已死在驍果軍的鐵騎之下了。從此之後,瓦崗徹底衰落,最終被王世充所滅。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如果驍果軍不缺糧、指揮驍果衛的也不是宇文化及而是魏文通等人、或者驍果軍在關中本土作戰,那麼瓦崗軍還會勝利嗎?
瓦崗軍的覆滅
我想如果滿足上面任何一個條件,驍果軍都會擊敗瓦崗軍的。其實我們再換個角度,隋煬帝遊歷江都敢只帶十萬驍果軍,那麼這十萬驍果軍肯定有對戰天下精銳的實力。
但歷史沒有如果,千年時光,我們見證了歲月浮沉和時代變遷。千年長河,多少英雄猶如大浪淘沙,在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走廊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千年歲月,我們領略了多少悲歡離合的千古絕唱,見證了多少霓裳羽衣的盛世長歌。
我是夢歸秋塵,讓我們一起領略和見證我們的歷史和文化,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