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殺翟讓,統領瓦崗寨群雄,有家世有人才,卻連決賽圈都沒進入

2021-01-14 正道者言

隋朝末年,烽煙四起,給當世的百姓帶來的是災難,給後世留下的是數不盡的風流人物。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說唐》《興唐傳》等等流傳世間的傳說中都離不開瓦崗寨群雄一詞。「關公戰秦瓊」中的門神秦瓊,三板斧程咬金,一代名相魏徵,徐茂公,單雄信等等都是出自瓦崗寨,這一隋末三大義軍之一。與另外兩路起義軍,河北的竇建德,江淮的杜伏威相比,瓦崗寨還是最為強大的一支,並且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瓦崗寨出生的就佔了五席,能與李唐皇族外戚,起兵元老這兩大勢力並駕齊驅,可以想像,瓦崗寨中的英雄果真是能力不凡!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瓦崗寨義軍創始人翟讓,原來是東郡法曹,符合農民起義軍領袖出自小公務員這一歷史傳統,加上武功高強,膽略過人,其創建的瓦崗義軍雖然出自烏合之眾,但迅速蔓延,來附者迅速達到萬人規模,大勝滎陽,並在洛陽之戰佔盡優勢,風頭僅次於直取長安的李淵。

可是如同大多數農民起義首領一樣,翟讓見識不足,最終養虎為患,瓦崗寨首領易主,與水滸中的晁蓋與宋江及其類似。

瓦崗寨

李密就是翟讓所養的「虎」,李密,出生遼東李氏,高門世族,也算的上是四世三公的家族,從新文武雙全,志向高遠。也許是叢生就有遠大的報復,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年少襲蒲山郡公爵位的李密與當時權臣越國公楊素之子楊玄感相交甚厚,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起兵造反,最終功敗垂成,李密逃亡隱居。

禪讓

知道大業十二年(616年)被瓦崗寨的翟讓所抓捕,後來因為李密過人的見識與才華,反得其信任,數次立下大功,為瓦崗寨的壯大可謂是功不可沒。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功高震主」,李密功勞越大,越顯首領翟讓的平凡,這本身是一個無解的難題,一山不容二虎,自古至今,都是不變的真理。

內鬥是不可避免的,翟讓的失敗也是無法挽回的,翟讓經營瓦崗寨數年,最終還是為李密做了嫁衣,一場鴻門宴,讓瓦崗寨變了天。

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李密成功上位,卻失了大義,自古講究「兵出有名」,篡位還講究一個「自願禪讓」,明面上還得善待「被禪讓」的皇帝,可這麼明晃晃的爭權奪位,使得原本百戰百勝的瓦崗軍失去了信念,農民起義軍本來出自烏合之眾,自古都是義氣為先,講究的是江湖道義,沒有正規系統的軍隊理念,所以李密篡位之後的瓦崗寨迅速從「百戰百勝」變成了「屢戰屢敗」,終究被王世充所滅。

李密劇照

「狗改不了吃屎」無論是自願還是被逼,大部分有過以下犯上,造反過的人,很容易二次叛變,也許是自己沒有安全感,覺得遭君主所忌,也許是君主本身忌憚,所以逼得造反。如漢初三大名將的英布,本來是項羽麾下,後來叛楚歸漢,最終卻還是死於反叛兵敗。李密依然逃不出這個棋局。

相關焦點

  • 被誤解的歷史人物,《隋唐演義》中的無能昏君李密,其實很厲害
    總之,在小說中,李密就是一個無能之輩,宵小之徒,他的存在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反面典型,用以襯託瓦崗英雄的主角光環。而在歷史上,李密這個人也確有其人,只不過其歷史形象卻和小說大相逕庭。歷史上的李密算得上是一代梟雄,在隋朝末年,他和他的瓦崗寨也曾叱吒一時,更有機會登頂,君臨天下。
  • 李密淪為逃犯,無人收留,為何來到瓦崗軍就能坐上頭把交椅?
    逃亡期間,李密先後投奔了郝孝德、王薄等農民起義領袖,無奈話不投機,此時的李密像無根的浮萍一樣無人收留。之後李密更加困難,當過教書先生,甚至挖草根、剝樹皮為生。但憑著李密對時局深邃的洞察力,他選擇了前往瓦崗寨投奔翟讓。
  • 瓦崗新人李密,為何暴得大名,成為反隋義軍盟主?只因殺了張須陀
    李密非常生氣,要殺徐、魏二人,引發了瓦崗散將,書中寫:「金墉關六驃八猛十二騎,見魏王如此,漸漸分散。」洛陽王世充趁機殺來,瓦崗軍大敗。李密像喪家犬一樣,投唐又反唐,最終被李世民下令亂箭射死。不用說,演義史裡的李密就是個窩囊廢、鼻涕蟲。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計反客為主,李密為何能短短一年上位瓦崗寨首領
    李密相比翟讓,不僅出身更高,而且頭腦、見識、謀略、度量都不是翟讓能比得上的,所以李密對翟讓來說就是個「腦後有反骨」的,可惜翟讓到死才知道。那麼李密是怎麼奪權翟讓的呢?翟讓同意後,李密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沒過多久,他就招來了好多義軍加入瓦崗,使得瓦崗的實力得以擴大。李密因此得到翟讓的信任。表明他在這個瓦崗寨這個組織裡面徹底站穩了腳跟。第二步乘隙,出謀劃策,展現實力。
  • 翟讓為何讓位給李密?
    近幾年,有關隋唐英雄系列的電視劇可謂是多如牛毛,其中瓦崗軍則更為人所知了。在演義小說中,程咬金、秦瓊等一大批唐代名將都是出於瓦崗寨。那麼今天就來聊聊隋末瓦崗寨的歷史。 翟讓時期 在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中,翟讓和李密領導的瓦崗軍起義影響最大,威震中原。
  •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結果楊玄感想都沒想,帶兵打洛陽去,遭到隋軍阻擊,久攻不克,李密這CEO也就白當了。楊玄感的軍隊潰敗後,李密不僅再度失業,還成了通緝犯,輾轉來到了瓦崗。翟讓為人豪爽,一身江湖氣,知道李密是貴族後代,又是個人才,很快將其提拔為二把手。李密又成了瓦崗的CEO,什么正的副的,一起商量著來。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李密初到瓦崗,就有機會施展才華。
  • 有種悲劇叫什麼都做了,就是命不好
    翟讓吃過他的苦頭,聽說他來了,嚇得面無人色,帶著人就要跑路。但被李密攔下了,李密拍著胸脯信誓旦旦保證,「張須陀不可懼,我有把握打敗他。」如果就這樣跑了,李密所有籌劃都成了泡影,計劃再好,沒能力去做,或者沒膽子去做又有什麼用?避開張須陀,糧食還是沒有,那實力還是不能壯大。
  • 李密是一個貴族子弟,才能謀略都非常高,最後被誰給除掉了
    隋朝時候有一個李密,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說他是一個非常貪戀權勢,並且喜好美色的人,他是憑藉運氣才成為瓦崗寨的主人的。
  • 為了復仇,俠肝義膽的隋唐猛將,將一眾結義兄弟殺光
    翟讓逃出去以後,立刻跑到瓦崗聚集一幫人做了盜賊,那時候隋末天下已亂,很多人都生活不下去,便有不少人投奔了翟讓,這其中就有單雄信。單雄信也是東郡人,他驍勇善戰,又非常善於使馬槊,被人稱為「飛將」,所以在看到同鄉翟讓舉事後,立刻就組織起人手前往投奔。
  • 瓦崗五虎將中的三員虎將被斬首示眾,為何秦瓊和程咬金得以富貴善終
    在《隋唐英雄傳》裡面,有瓦崗五虎將,分別是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王伯當、羅成。其中的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王伯當,都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存在。羅成在正史上查無此人,史學界普遍認為《新唐書.忠義傳》裡記載的羅士信,是羅成的歷史原型人物。
  • 瓦崗五虎將中,秦瓊、單雄信和王伯當的選擇不同,結局也大不同
    《說唐》第三十六回中,程咬金做了三年的皇帝,實在是做膩歪了,就想撂挑子,而徐茂公掐指一算,知道程咬金三年皇帝運已滿,又一算,發現他們的新皇帝李密此時此刻正遭難。李密因為殺了楊素,正被楊素的兒子楊玄感押赴朝廷,也是合該李密命不該絕。
  • 一首洛陽民謠,害死了數萬人,而且他們都姓「李」
    有一個叫李玄英的人出來解釋說,「莫浪語」就是「密」的意思。如果按照他的解釋來說,此人姓李,名字中又帶有「密」字,這個人就是李密。隋煬帝聽到這個讖語後,非常震驚。有人勸他殺掉天下所有姓李的人,這樣就可以以絕後患。這種建議的可操作性不大,那麼多姓李的人,怎麼可能都殺掉呢!隋煬帝雖然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暴君,但也沒有昏庸到這種地步,所以並未採納。
  • 為何程咬金會成為瓦崗寨的皇帝,而秦瓊和單雄信卻不能?
    《說唐》中關於這一段寫得比較有意思,秦叔寶母親六十大壽之際,各地英雄好漢匯聚濟南為其祝壽,他們三十九人在賈柳店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之後眾位英雄為了救程咬金而在徐茂公的建議下反了山東,攻下瓦崗寨以此為據點建立他們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