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自性看「重為輕根」:引力場和斥力場的時空質能轉化

2021-01-18 自然科學之玄學原理

文/樸道玄燈

引力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的身體能感受得到「重量」帶來的感覺,被地球拉拽住不能隨意到處亂飄飛、重力指向一處有秩序的定向定位約束感。

法則自性:當體即空,自性本空,一個「空」字點出了宇宙萬有的本質,萬物真正的本來面目:實相無相。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法就是指萬事萬物、萬有萬象,也就是各種現象。

坐在地球上,受著地心引力,跟隨著地球自轉與繞日公轉,

感受自然中萬法的「自性本空、當體即空」,悟「空有不二」,說「有」是指現象是有是存在的,說「空」說「無」是指現象的存在狀態是緣起的,是各種因緣和合而假有,暫時而有,連「暫時」這個短暫的時間也沒有自己的「本體實體」,不停留存在,因緣際會,因緣具足則生,不具足則滅,當體無住,剎那生滅,無常變易,沒有一成不變的現象,這種無住的無常性,就是「自性本空、當體即空」,因為這種「無常性」才是事物本身內在固有的特性特點、存在狀態,所以才說是「真常性」,這個「真常性」就是「空、無」,就是「道」,能生萬法,能變萬有萬象,萬事萬物出生於此,入死於此,是萬事萬物出現與消失、生滅不已、生生不息的根源根據,所以道又叫「道根」,由此體現自然之玄的存在狀態。

這就是佛法與道家共同具有的自然辯證法,矛盾的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

對於法則的自性本空,《解深密經》指出了「三無自性」:「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以現象緣起之有相,有「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以現象緣起的無自性,有「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遍計所執就是指普遍聯繫、一體聯動的業力之網,萬物同體一體、同性一性、同質一質、本體同體、本性同性、本質同質,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轉化;

「依他起」是指現象存在的因緣條件不自有、不獨立自在,必須依他才能存在,體現了事物存在的自身內因與外緣,也就是矛盾的內因與外部環境條件。緣起又緣起,依他又依他,層層無盡,漣漪泛起,如波蕩漾;

圓成實就是實相無相狀態的真實顯現起作用,也就是「妙有」之果,也叫「色」,法則無一遺漏地在過程中信息功能表達、現象結果顯現就是「圓成實」。色有形,所以叫「形形色色」,心經說「色空不二」: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萬法雖自性本空,當體即空,但看不見的法則、不生不滅永恆存在「真常性:道」會起作用,支配著現象生生滅滅,萬物莫之命而常自然,自然自為,自性自發,自行自動,自化自成。

引力看不見,但引力場有重力現象體現了自然宇宙世界的時空質能內在的自性本質「空性」,物質的時空質能屬性「同性一性、同質一質」,也就是萬物的三無自性相:「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是物質的本來本有、真常固有的內在屬性,時空質能不可分割,一體聯動,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四相是一體的對立統一,量變質變。

引力與斥力是一對矛盾,當物質之間在時空質能體現出了不同相時,質量與能量就會發生「色空不二」關係的相互轉化,質量是凝固凝結蘊藏的能量,強力、弱力共同作用產生凝聚態團塊的物質實體色化,有序的組織系統、結構功能相對獨立的團塊整體,能量是質量的虛體空性化。

這就是一定因緣條件時的色空幻化。

量子漲落:真空能量的基態與激活態
星系雲團:有序的組織系統、結構功能

當質量成為主要作用的存在狀態時,時空就表現為真空中的能量實體色化,凝結凝固成質量,成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有序的組織系統結構功能的團塊整體,空間場域表現為實體色化的引力場,物質在空間上距離靠近收縮聚攏,密度變得緊湊緻密,色形有圓狀球體、橢球體及各種不規則形狀,比如地球、月亮、太陽等星體形態的形成,這就是引力現象;

當能量成為主要作用的存在狀態時,時空就表現為真空中的質量發生虛體空性化,像水的蒸發氣化,凝聚態團塊的物體質量轉化為能量,空間場域表現為虛體空性化的斥力場,物質之間的距離拉開加大,體積膨脹,密度變得疏鬆。發散有具有從中心向四周多維展開,圓狀球體則有圓球心,橢球則有焦點心,不規則形狀的中心比較複雜,或者存在多個局部相對的中心,不能用一種總中心來確定,這就是斥力現象。

用法則自性、道的眼光看宇宙萬有,時空質能的現象色空不二,空有幻化,自性本空,當體即空,存在生生滅滅、成住壞空的生命周期,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處理引力場,也是用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
    目前有現有的物理理論中,處理引力場,也是用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不懂你的意思,量子力學無法處理引力場,但不意味著它不能解釋引力場。量子力學依賴量子漲落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引力是量子漲落的結果,它還依賴于波粒二象性。什麼是波粒二象性?一粒子在源處有狀態,在誘導量子漲落後,這粒子又有了波的狀態。廣義相對論就是一堆量子漲落,解釋引力場和時空。量子力學在量子漲落中得到解釋,但不意味著它可以解釋引力場。
  • 「自然與神奇:曼陀羅意象中的自性與療愈」
    如陳燦銳博士在這部《心靈之鏡:曼陀羅繪畫療法》中所呈現的榮格繪製的第一幅曼陀羅:《萬物體系》(1917),以及《四位一體》、《永恆之窗》和《金色城堡》等諸多曼陀羅繪畫,正是榮格療愈心靈,尋獲自性,以及其自性化過程的真實寫照。榮格曾在其自傳《回憶 夢 思考》中說,很長一段時間,他畫了很多的「曼陀羅」,自己都記不清到底畫了多少,也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 虎牙八點檔:硬核直男聚集的互動影視引力場
    (原標題:虎牙八點檔:硬核直男聚集的互動影視引力場) 7月16日,
  • 佛學;修行最不容易放下的是自性妄執,應該怎樣對治?
    就像家中唯一的男孩子,唯一,這種單一性,有時讓我們自性妄執,有比較大的展現,屬於染著的出現會更兇猛一些。慢心起的時候,怎麼辦呢?貪、瞋、痴、慢、疑,都有對治的方法。貪心重,常做不淨觀;瞋恨心重,做慈悲觀;愚痴心重,做因緣觀;慢心,做界分別觀。打散,不是只有一個,這個一,是眾多的因緣合出來的。這樣思維,那種自主性、主宰性比較能降低。「我」不過只是五蘊和合,調合的時候,「我」才能夠存在。
  • 原創【經典解讀】壇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解讀】-1-此段文字記錄了禪宗歷史上極為輝煌的一刻——五祖傳法,六祖印心。慧能在此刻成為了中國禪宗歷史上的六祖,成為了將禪宗推向中國文化史最高峰的祖師。
  • 邂逅自性佛
  • 正法眼藏:見性即見自性光明
    其實在「達摩大師血脈論」裡,達摩大師對何謂 「見性」做了非常具體的開示,那就是,「見性」乃見「自性光明」。「達摩大師血脈論」(節選):「初發心人,神識總不定;若夢中頻見異境,輒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從外來。夢若見光明出現,過於日輪,即餘習頓盡,法界性見。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說。
  •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一)
    但是這裡,六祖大師指的更多的是「口頭禪」和「假大空」!什麼意思呢,很多禪修人士,嘴上說「禪」、說「空」說得天花亂墜,但是你看他的身心氣色、面色面相,表裡不一,心和「行」不一,他的心識依舊!也就是「內因」和「外果」不相應!表現在我們現在的佛弟子圈子,最明顯的就是經常打坐、經常禪修,但在生活裡,就是不講因果!說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表裡不一!
  • 『創傷的內在世界』第十章 龍王子與原魔 透過犧牲與抉擇的轉化 4(全書完)
    我們最先在牧羊女的父親身上發現這種態度。他拒絕國王不合理的要求,不願被收買。雖然他最終必須屈服,但他的態度是我們理解這個童話的關鍵。同樣地,他的女兒呼天搶地,撕破衣衫且堅決反對國王對她宣告的命運。她跑進森林,被荊棘刺傷至血肉模糊,直到絕望之際,才闖進老嫗的秘密藏身之處,得到些許幫助。
  • 說禪:何其自性
    下面我們來參看一下六祖和神秀的那兩首偈子:    神秀: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染塵埃。    神秀還沒有超越五祖,還是在拂拭明鏡臺!所以他沒有得到衣缽!但這並不是說神秀是錯。只是在見地上和六祖有所差異。而時時勤拂拭正是我們學人應該做的!
  •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報紙上載的看到沒有,油吃壞很多人,那油是從餿水桶裡撈起來的,煮得油浮起來,再放點什麼東西就成了食用油,拿去吃,你看短不短命?得不得病?所以出家人要有智慧,貪瞋痴是三毒來的,不要怕死,怕什麼死?只怕自己作不了主,出家人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死是業報,跑都跑不掉的。釋迦佛在世時,目犍連是神通第一,也逃不了業力,被外道用石頭打死。
  • 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浦東30年滄桑巨變,成為全球企業「引力場」
    這裡就像一個巨大的「引力場」,不斷吸引著全球企業紛至沓來。這裡聚集了170個國家和地區的3.62萬家外資企業、35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全球500強企業中346家在浦東有投資項目。浦東,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魅力?
  • 《網絡英雄傳II:引力場》紙書新書發布會在浙江大學圓滿舉行
    杭州2018年9月29日電-- 9月28日,由萬派文化出品,咪咕數媒、浙江大春傳媒聯合出版的大型商戰巨作《網絡英雄傳II:引力場》紙書新書發布會「ME時代,創變我未來」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盛大舉行。
  • 星雲大師:自性五分法身香
    在佛教裡,自性、佛身、法身、佛性、真如等,都是指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法身。當初佛陀在靈山會上,手上拿了一顆隨色摩尼珠,問四方天王道:「你們看一看這顆摩尼珠是甚麼顏色?」四方天王看後,各隨所見,分別說是青、黃、赤、白等不同的色澤。佛陀就將摩尼珠收回,舒開手掌又問道:「我現在手中的這顆摩尼珠是甚麼顏色?」
  • 「中國經濟站穩2020」浦東30年滄桑巨變 成為全球企業「引力場」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原創 《自發功》《如何開顯自性》
    《尋隱圖》(益生文化第667號作品)如何開顯自性 一位好友打電話問我:「陳老師,如何開顯自性?」我說:「自性本來就開顯著,不需要你去開顯,只需要你斷除煩惱,能斷除煩惱,自性的光華、智慧就自然顯現出來了。即便你不能斷除煩惱,煩惱本身,我們生命的思維、言動、飲食、拉撒,無不是自性的開顯,是自性的作用。只不過是自性的小用、常用,而不是大用、非常用。像佛菩薩一樣的悲智之用,就是自性的大用、非常用。」朋友聽了,似有所悟。
  • 薦讀 | 人生三重境界
    下面就讓末學試著與大家一起在《六祖壇經》中參悟這人生三重境界在我們生命中的真實體現。先說人生的第一重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人們之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因為僅僅是通過現象看現象,而沒有洞察到事物的本質。無著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裡面說:「由離法性外,無別有諸法,煩惱即菩提。」可是我們在生活中真的遇到煩惱了,那麼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煩惱的時候儘是痛苦而沒有菩提的影子。這是為什麼呢?
  • 數學法則-洛必達法則
    洛必達法則,從這個名來看,就是一個人名命名的數學法則,先來了解下,洛必達何許人也。
  • 《利器之輪》苦樂毫無自性
    樂手歡唱清歌時,音若分析無自性,悅音集起未伺察,人心煩悶得消除。 如果我們不去分析、思維,在欣賞歌舞、音樂的時候,會覺得它很令人感動、很悅耳,就好像它是有自性似的。可是,如果經過觀察,我們會明白,這是音符、旋律、每一樂器、樂師等等很多因緣組合的結果而已。雖然它只是很多因緣組合的結果而已,但它的功能和效果卻不能被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