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裡出現過的7個關於中世紀騎士的錯誤情節

2021-02-23 桔子檸檬

很多人都喜歡觀看好萊塢電影,甚至為一些關於中世紀騎士的電影著迷。但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太過於相信電影裡所闡述的一切,因為藝術的表達方式很多時候是錯誤的,而這可能會帶給人們很大的誤解,使人們相信真實的歷史就是如此。接下來就讓小編為你帶來,好萊塢電影裡出現過的7個關於中世紀騎士的錯誤情節。

1、王室貴族才能穿盔甲

                                                                                                                                                                                                                            

根據電影裡所展現的,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鋼製盔甲是非常奢侈的物品,因此,只能王室和貴族成員才能夠擁有這樣的奢侈品。雖然人們通常在博物館裡看到的都是貴族的盔甲,但這並不代表其他人就不能擁有盔甲。只不過他們的盔甲會和貴族存在差別。

2、盔甲非常重

電影裡很喜歡表現的就是騎士們                                                                                                                                                                                                                            那非常繁重的盔甲。的確,他們的盔甲是由鋼板製成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大大影響到他們的行動和敏捷性。根據英國利茲大學關於穿著盔甲在跑步機上奔跑的實驗表明,即便盔甲很重,會讓人消耗更大的力量,但這並不代表它重到讓人失去了機動性。

3、騎士都有自己的城堡

會有這一觀點存在的原因在於,很多人相信騎士都是貴族,這也是電影裡喜歡展現的情節。真實的情況是,雖然騎士通常都是較為富裕的地主階級,並且可能還管理了一些村莊,但他們並不一定有城堡。畢竟維持一個城堡的開支可不小,通常只有真正的王室貴族和領主才能夠承受。

4、騎士是唯一持劍的人

與騎士有關的不僅僅是盔甲,還有劍,騎士劍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是騎士的標配,而其它人不會持劍,這也是許多電影裡所表現的那樣。因此,通過觀看一個人是否持劍就可以確定其是否是騎士。但這並不符合真實情況。的確,正常情況下,只有貴族可以公開佩劍和舞劍。但這也是存在例外的。在公路和海路上旅行的人們,一樣也是可以使用劍來幫助自己的。

5、使用起重機幫助騎士上馬

前面已經提到了人們對於騎士盔甲重量的誤解,但更離譜的是,在1944年由勞倫斯·奧利維爾執導的電影《亨利五世》中出現的場景,更是把這種誤解進一步的誇大了。在電影裡,如果騎士需要上馬的話,必須依靠一種特別的起重機來將騎士吊起來,然後放在馬背上。這完全是不符合邏輯的。想像一樣,如果是在一場戰鬥中,騎士們又如何在慌亂中做好這一切呢?

6、女人遠離戰鬥

大量的中世紀電影裡,都將女性描述得非柔弱,並且遠離戰鬥當中,更別提穿上盔甲了。雖然對於女性穿著盔甲戰鬥的資料很少,也難以找到相關的插圖。但事實上也有不少著名的案例可以證明女性參與戰鬥的事實。例如聖女貞德,以及維京人民間傳說中的神盾女孩。

7、使用帶毒的劍

中世紀的一些劍上帶有凹槽,這或許帶給了一些電影工作者靈感,讓他們設定了劍帶有毒液,被毒藥浸泡的情節。但這可不是現實情況,劍之所以擁有這個結構完全是為了能夠使劍變得更輕巧,更好使用。

相關焦點

  • 勒高夫:中世紀騎士的真實與想像
    正如讓·弗洛裡所強調的,中世紀的騎兵需要相當的經濟基礎來購買戰馬(可能還不止一匹),因此承擔著繁重的裝備開支,此外他們還需要時間,因為除了頻繁的訓練,中世紀的騎士還需要在節日比賽——騎士比武以及狩獵活動中證明自己,狩獵通常在他們自己專屬的封地裡進行,也就是自中世紀起為國王預留的保護區之外的地方。可以看出,即使從軍事角度來看,騎士階層就有局限於貴族精英分子的趨向。
  • 中世紀騎士的雷霆—騎槍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是高富帥、俠義、忠誠、勇猛和婦女之友的代名詞,更擁有了無數的榮譽與傳說。隨著西方文化的強勢,對騎士文化的衷愛與崇拜也開始擴散到全世界。影視作品中,往往為了視覺和藝術效果而讓戰馬一直保持全速衝刺,但是事實上那是錯誤的,戰馬往往只有在最後的時刻才會全力衝鋒以節約馬力。
  • 五一看什麼|關於中世紀的電影和劇集
    本期推送將會推薦十部關於中世紀的電影和劇集,提前祝讀者朋友們假日愉快!(以下部分簡介來自網絡。)布洛克曾遇到過馬戲團的一對夫妻,丈夫篤信神明,無比虔誠,妻子則更加現實,唯命是從。他們的相濡以沫讓幸福唾手可得。騎士在樹林中邂逅了鐵匠夫婦。鐵匠非常粗魯,他的妻子很是風騷,他們在樹林裡對著路人演出雙簧,仿佛一對可笑的傀儡。
  • 電影裡經常出現卻違背醫學常識的9個情節,被騙了好多年...
    這或許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即便是極為注重細節,並且擁有頂級人員的好萊塢電影團隊也依然會出現一些不靠譜的情景。而今天,安迪就要帶你了解,電影裡經常出現的9個情節,但對於現實世界而言並不正確,甚至可能會傷害到人們。1、失憶代表完全消除了記憶失憶症是電影世界裡經常出現的情節,不僅僅是好萊塢,曾經流行亞洲的韓國電影和電視劇也非常沉迷讓主角陷入徹底失憶的故事情節當中。
  • 中世紀歐洲之騎士
    騎士精神制度約束下形成的律令只適用於上層社會,用於騎士之間,與平民沒有半點關係。比如戰場上騎士輸了一般會成為俘虜,在敵營裡享受與身份相符的待遇,只要湊夠贖金就能重獲自由,而平民則是等待悲慘命運的普通戰俘,或根本是死路一條。
  • 騎士故事:中世紀9位最偉大的騎士
    穿著閃亮盔甲的騎士和陷入困境的少女是中世紀最經久不衰的陳詞濫調。通過他的力量,他的奉獻和他不朽的愛,騎士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拯救他的女士,贏得她的心,並鞏固了他作為偉大騎士的聲譽。這就是幻想的東西。但是,既然幻想和歷史很少是並行不悖的,我們應該問問歷史上什麼構成了偉大的騎士?
  •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精神
    在7世紀,阿拉伯騎兵騎著有馬蹬的戰馬揮舞彎刀衝上了歐洲大陸,這片土地上的法蘭克人與日耳曼人幾乎是同時從異教徒那裡學會了使用馬蹬,從而使自己的雙手解放出來,輕鬆自如地在馬上使用兵器作戰。11世紀至13世紀,這是騎士文化真正興起的時期,這期間由教宗發起的十字軍東徵,可說是正式為騎士賦予了宗教性質與地位,並且也正式制定了完整的騎士制度,這些制度就是日後人們所樂道的「騎士精神」。
  • 回到中世紀,追尋「騎士」光輝!
    談起西歐的中世紀,除了教會的腐敗、黑死病、社會生活的滯後以及戰爭等"黑暗中世紀"的特色,我們還很難忽略像封建領主、莊園以及騎士制度。中世紀西歐的騎士以其獨特的身份地位、戰鬥方式以及騎士精神而聞名於世,並且衍生了眾多騎士文學的作品。近來剛剛火熱發售的《騎馬與砍殺2:霸主》正是貫徹騎士精神的優秀作品之一,它能夠為我們帶來沉浸入中世紀的生活環境中的體驗。
  • 《黑暗騎士》十周年!它影響了這15部好萊塢大片
    Dark Knight)於2008年7月18日在北美上映,自此永遠改變了好萊塢大片的製作格局。十年後,諾蘭處理超級英雄類型電影理性又務實的方式繼續影響著好萊塢頂級大片的基調和風格。在過去的十年裡,你會至少看過一次「暗黑系」大片,這就已經證明《黑暗騎士》是革命性的了。為了慶祝諾蘭的這部史詩上映10周年,《IndieWire》以「黑暗騎士的效應」為名,專題策劃、回顧了這10年來深受《黑暗騎士》影響的15部好萊塢大片。
  • 中世紀的騎士究竟是什麼?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有些類似我們古代的士
    壹墨帶你走進歷史長河,發掘沉睡在時間中的秘密(原創文章,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關注)想到騎士,我們第一印象就是歐洲的中世紀像我們代中文的騎士一詞,指的就是西歐的騎士。騎士,在中世紀的歐洲,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許多年輕人,都想成為一個騎士。成為騎士,在當時無疑是一種光宗耀祖的事情。同時,騎士是一個爵位,是當時爵位裡最低的一種。騎士這個爵位,有些類似我們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士。由大貴族或者是國王冊封,效忠當地的某一個領主。
  • 值得推薦的5部超好看中世紀電影
    影片情節上很緊湊,面面俱到,人物形象上堪稱完美,題材很棒,讓我感覺到勇敢的心的氣息,這已經超越了一般科幻動作電影的意義,導演的執著和藝術價值觀我很欣賞,希望這類導演和編劇能出更多的好作。二:聖戰騎士影片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受社會階級的限制,只有具備貴族身份的騎士才能參加騎馬對刺的體育競技,而這項賽事深受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的熱愛,平民出身的小夥子如何一路憑藉幸運和努力,最終改寫了自己的命運,並且收穫愛情和友情的故事。影片有讓人開懷大笑的情節,也有讓人觸動的部分,努力終有回報。起初是毫無經驗的威廉和小夥伴們的訓練,簡單簡陋,但百折不撓。
  • 以忠誠著稱,先後輔佐五位君主,位至伯爵,中世紀騎士的楷模
    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先後輔佐過的五位君主,多少都有點悲劇色彩,這更反襯出他不離不棄的忠誠是多麼可貴。前代的陰影,間接製造了幼王亨利一生的悲劇。亨利一世的繼承人威廉王子在酒後乘坐白船玩鬧,卻不幸隨之沉沒殞命。其後因王位之爭,在英格蘭引發長達14年的內戰。為了避免類似悲劇重演,亨利二世給十幾歲的長子小亨利正式塗油加冕,確定了小亨利的合法繼承人地位。
  • 中世紀狂歡的視覺盛宴——卡爾騰堡騎士比賽
    卡爾騰堡騎士比賽(Kaltenberger Ritterturnier)被稱為騎士的決鬥,每年在七月的第三個周末舉行,屆時所有人會聚集在巴伐利亞
  • 美國校園電影裡的8個不符合現實世界的情節
    這一次,小編就要為你介紹,美國青少年電影裡欺騙了許多觀影者的8件事情。1、課間持續數小時的休息時間在學校裡,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感受,在下課之後的那一段休息時間,往往是非常短暫的。而在好萊塢的青少年電影裡,他們的休息時間似乎極其漫長。他們在這段時間裡可以進行漫長的談話,進行一些有趣的遊戲。
  • 走進希臘羅德島古城,領略別樣的騎士風格,追尋中世紀十字軍東徵
    關於中世紀,相信大多數人想到的必然就是穿著鎧甲拿著長劍的騎士了。遙遠的中世紀,大多數人對於這一段歷史都並不怎麼了解,現代人也只能通過電視電影去了解那一段神秘又令人嚮往的歷史。但是除了看電視電影去了解以外,其實我們還可以通過去旅遊的方式了解這一段歷史哦。
  • 中世紀騎士風,很帶感
    而是做成中世紀盔甲的風格,其實無論如何做做工怎麼樣都可以拼一拼【佳作】的。畢竟以中世紀的冶金和鑄造盔甲的技術而言,即便是模型在製作或者噴漆的時候有那麼一點點瑕疵也可以合理的被認為「盔甲就應該是這樣」。以前在博物館看過亨利八世的盔甲,當時還懷著比較敬畏的心情去的博物館,但是看到了真正的盔甲後心裡也就琢磨著「也就是這麼回事……」。
  • 《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走近英雄亞瑟王,勇敢的騎士和防禦城堡
    什麼是傳說,什麼是現實,這真是騎士制度的問題一直以來,熱衷完美,又會為那些被壓迫的人打抱不平的騎士神話,可以穿越傳說、文學和電影,留存在我們的精神世界中。而騎士制度,則出現於11世紀,它是封建制度最有特色的表現形式。
  • 10大被電影玩壞的軍事常識 好萊塢電影給我們灌輸了哪些關於射擊的錯誤觀念?
    現實是用瞄準鏡看清面孔說明距離已非常近,為防止視野太窄丟失目標,狙擊手在近距離也會選擇小倍率瞄準。正常瞄準敵人時,他們的瞄準鏡裡都不會太大,特警近距離狙殺使用人盾的匪徒除外。現實中即使整個人趴在手榴彈上,也不至於被炸飛上天,反步兵地雷也是如此,類似的手榴彈、小型炸藥、槍榴彈都不太可能將車輛炸飛起來。
  • 中世紀的歐洲城堡,並不象動畫片裡看到的那麼美好
    通過小時候讀過的《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以及成年之後看過的無數好萊塢大片,現代人對於中世紀歐洲,大致上應該會有著這樣的浪漫聯想:  ——宏偉華麗的城堡、盔甲明亮的騎士、熱情如火的貴婦、優雅羞澀的公主、披著黑袍或紫袍的女巫、躲在墓地裡的吸血鬼、在月光下變身嚎叫的狼人……誒誒?好像有些什麼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
  • 荊棘之下,薔薇密布:中世紀貴婦孤芳自賞,為何卻成為騎士擁躉?
    引言騎士,這個詞背後代表著忠誠、勇敢、無畏,代表著鮮衣怒馬的英姿和柔情款款的風度。這是一個獨特的階層,在幾乎所有描寫中古時代的文學作品裡都有出現。他們武藝高強、風度翩翩,手中的劍只為君主與榮耀而戰。但事實上,11世紀以前的騎士形象並非如此。中世紀早期的騎士仗著武力強大,把欺騙、搶劫、殺人都當作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有的騎士甚至還將殺人作為自己的功勳。但11世紀以後,騎士們的行為逐漸發生改變,在所有改變騎士行為的因素中,愛情,是一個奇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