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誠著稱,先後輔佐五位君主,位至伯爵,中世紀騎士的楷模

2021-02-28 後浪

中世紀騎士給現代人留下許多浪漫的遐想,尤其是在文學作品中,往往以完美英雄的形象出現:他們彬彬有禮、風度翩翩、英勇無畏、忠心不二、維護正義、保護弱小、誠實守信、重視榮譽、富於責任感……是男士嚮往的楷模、女士傾慕的英雄。

或者可以說,騎士是融合了武士精神與紳士風度的文武雙全、品格高尚的貴族形象,不僅物質上富足、有文化修養,更重要的是他們極度的忠誠,非常重視榮譽。

這樣的要求非常不容易達到,而金雀花王朝的威廉·馬歇爾不僅達到了,還被稱作「最偉大的騎士」。

他的故事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得益於13世紀的一份珍貴的抄本,《威廉·馬歇爾傳》。專攻中世紀史的託馬斯·阿斯布裡奇,在這份抄本的基礎上,綜合其他歷史資料,創作了《最偉大的騎士》,還原了威廉·馬歇爾傳奇的一生。

託馬斯·阿斯布裡奇是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中世紀史副教授,他的另外一部作品《戰爭的試煉》,同樣聚焦在中世紀題材。

縱觀威廉·馬歇爾的一生,的確波瀾壯闊、精彩紛呈。5歲時,父親反叛國王,作為次子的他成了被放棄的人質,差點被國王處死。他跟父親關係生疏,少年離家、經歷一番波折,逐漸成長為一名略有名氣的騎士,並有幸得到機會為王室效力。

他先後輔佐過五位英格蘭君主,包括幼王亨利、亨利二世、獅心王理查、約翰王和亨利三世,位高權重,被封為伯爵,擁有大量土地和財富,然而,忠誠始終是他最難得、最突出的品質。

△在漫長的一生中 , 威廉·馬歇爾為五位英格蘭國王效勞過 : 幼王亨利;亨利二世;獅心王理查;約翰和亨利三世。

以雪中送炭的忠誠,輔佐五位君主

威廉·馬歇爾的忠誠,不是錦上添花的可有可無,而是雪中送炭的彌足珍貴。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先後輔佐過的五位君主,多少都有點悲劇色彩,這更反襯出他不離不棄的忠誠是多麼可貴。

前代的陰影,間接製造了幼王亨利一生的悲劇。亨利一世的繼承人威廉王子在酒後乘坐白船玩鬧,卻不幸隨之沉沒殞命。其後因王位之爭,在英格蘭引發長達14年的內戰。

為了避免類似悲劇重演,亨利二世給十幾歲的長子小亨利正式塗油加冕,確定了小亨利的合法繼承人地位。但是,一個國家怎麼能同時有兩個正式加冕的國王呢?亨利二世自以為高明的預防策略,其實是一種矯枉過正,這反而埋下了新的隱患。

隨著小亨利逐漸長大、名氣漸盛,王位成為他和亨利二世之間無法迴避的矛盾核心。作為國王,小亨利本應擁有整個王國,然而這一切卻是亨利二世的禁臠,他絲毫不能染指。甚至他的倆個弟弟都可以擁有各自的封地,而小亨利卻還一無所有。

小亨利終於通過反叛來爭取自己的權益。當他走向失敗的結局時,威廉·馬歇爾忠誠地陪伴在他身邊,並在他死後完成了他的朝聖遺願,帶著少數幾個僕從踏上遙遠的路途,把他參加十字軍領取的十字鬥篷,帶到了聖地。威廉·馬歇爾對幼王亨利的忠誠舉動,超出常人所料,為他贏得了格外的好聲譽,並為他的事業奠定了穩固的基礎。他也以此為契機,成為王室近臣,伴隨著一代代國王,一步步走上更高的位置。從聖地歸來後,他得以進入宮廷,繼續輔佐亨利二世。當下一位潛在的繼承人理查步小亨利的後塵,通過反叛向亨利二世奪權時,許多識時務的近臣背叛了這位老國王,其中甚至包括老國王試圖支持的幼子約翰。幼子約翰的背叛給老國王帶來了沉重打擊,此時忠誠守在老國王身邊的,仍然是威廉·馬歇爾。



△獅心王理查在豐特弗羅德修道院中的石棺雕像

威廉·馬歇爾憑著對業已失利的亨利二世的忠心不二,贏得了新任國王獅心王理查的欣賞,繼續為理查效力。獅心王理查熱衷於十字軍東徵事業,並以此成就了自己的威名。但他先是在東徵回國途中被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囚禁,吃了不少苦頭才被贖回,最後又被弩箭射中左肩,年僅41歲就死於傷口感染,這樣的結局多少都讓人覺得可惜。此時,威廉·馬歇爾正忠心地為獅心王鎮守諾曼第。作為獅心王信任的重臣,威廉·馬歇爾繼續輔佐理查選定的合法繼承人約翰。約翰王因多疑、殘暴和失敗的統治,在英格蘭歷史上臭名昭著,其後的國王再也不願使用約翰的名字,他也因此成為英格蘭唯一一個使用約翰的名字統治的國王。所以,不難理解,多疑的約翰會和位高權重的威廉·馬歇爾發生激烈的矛盾。他們之間的關係一度十分緊張,甚至刀兵相見。但是,在約翰王陷入眾叛親離、孤立無援之境時,威廉·馬歇爾再次挺身而出,不計前嫌,在處境不利、前途不明的情況下,忠誠地支持了約翰王。他確實沒有必然的理由支持約翰王,尤其是在雙方曾劍拔弩張之後,連作者都認為,他這麼做,很可能是出於對國王的責任感和對安茹王朝的忠誠。對困境中約翰王的全力支持,把威廉·馬歇爾作為騎士的忠誠品質推向了難以企及的高度,也為他贏得了更多讚譽和支持。

△伍斯特大教堂中約翰國王的石棺


約翰王把安茹帝國折騰得分崩離析,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地死去了。臨終前,他把尚且年幼的兒子亨利三世託付給威廉·馬歇爾。威廉·馬歇爾沒有辜負他的重望,老當益壯,勇敢承擔起了託孤之臣的重任,繼續忠誠地扶持亨利三世。

亨利三世幼年登位,接手了約翰王留下的爛攤子,所面對的困境可想而知。衷心輔佐過前面四位君主的威廉·馬歇爾鼎力支持,是他立足的最大倚仗。此時,威廉·馬歇爾的地位升到了難以想像的高度。在亨利三世還無能力主政之前,他成為實際上的英格蘭統治者。

威廉·馬歇爾能夠被稱為「最偉大的騎士」,正是因為他以突出的忠誠先後追隨了五位君主。尤其是在幼王亨利、亨利二世、約翰王最艱難的時期,其忠誠毫無動搖。他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忠誠、守信的騎士精神,成為中世紀騎士的楷模。

△《威廉·馬歇爾傳》的手抄本差點淹沒於託馬斯·菲利普斯爵士浩瀚的圖書館藏書中

人無完人,託馬斯·阿斯布裡奇對威廉·馬歇爾的客觀還原

抄本《威廉·馬歇爾傳》是威廉·馬歇爾的兒子委託創作的,其中必然免不了誇大功績、掩飾錯誤的溢美和修飾之辭。對此,作者託馬斯·阿斯布裡奇總是謹慎地通過其他歷史資料進行對比考證,排除溢美部分,只保留經過證實的可信內容,儘量公正、客觀地還原事實,行筆非常嚴謹克制。

威廉·馬歇爾的確表現出騎士的高度忠誠,他對基於政治聯姻的妻子也保持了中世紀貴族少見的忠誠,但他也絕非品行無瑕的聖人。

除了忠誠之外,出色的政務處理能力也是威廉·馬歇爾能夠贏得多位君主信任的必要條件。能夠在權力和利益競爭激烈的宮廷鬥爭中遊刃有餘、穩坐高位,威廉·馬歇爾必然具備充足且成熟的政治手腕來應對所有挑戰。

他對諸位國王的忠誠也絕非完全無私,而是在忠誠的同時不斷爭取更大利益。他曾向亨利二世索取更多封賞;在服侍獅心王理查的同時,小心謹慎地維護好與約翰的關係;在約翰統治時期,他為了不放棄諾曼第的領土,甚至同時承認對敵對的英格蘭和法國兩個君主的效忠,這可以算是他素以為傲的忠誠品質上的一個大大的汙點。

為了維護威廉·馬歇爾的好名聲,抄本《威廉·馬歇爾傳》中對約翰相關的事實都刻意避嫌,儘量略過不提。在《最偉大的騎士》中,作者託馬斯·阿斯布裡奇依據其他資料,盡力補充了相關內容。

《威廉·馬歇爾傳》是已知的第一部關於中世紀騎士的傳記,它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經過美化的威廉·馬歇爾,也為我們了解中世紀騎士打開了一扇窗。託馬斯·阿斯布裡奇則用歷史學家的嚴謹,為我們呈現了客觀、全面的威廉·馬歇爾。

△威廉·馬歇爾於 1199 年被任命為彭布羅克伯爵, 並且很可能在 1200 年末掌握了彭布羅克

還原中世紀騎士的真實狀態

在《最偉大的騎士》中,託馬斯·阿斯布裡奇不僅敘述了威廉·馬歇爾的生平,還發揮所長,介紹了中世紀騎士制度的形成以及騎士真實的社會生活狀態。

騎士是流行的中世紀代表形象。在威廉·馬歇爾少年時代,騎士制度正處於萌芽階段。可以說,威廉·馬歇爾個人的成長,伴隨著騎士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因而,這位成就突出、聲名卓著的騎士,不但成為騎士階層的代表人物,也促進了騎士階層和騎士精神的形成。

11世紀,騎士士兵逐漸出現, 12世紀初,貴族騎士和作為軍事精英的騎馬武士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到了12世紀中葉,對騎士冊封的儀式和騎士義務有了更清晰的意識,騎士的行為準則也逐漸形成。

轟轟烈烈的十字軍東徵運動,也對騎士制度產生了重大影響。騎士團的出現,讓騎士階層感受到「更高的事業」的召喚,變得極富使命感。

當然,騎士的成長離不開富裕領主的供養。騎士的馬匹、武器、鎧甲等裝備和長期的戰鬥訓練,都要消耗大量的金錢。領主供養騎士,騎士效忠領主,雙方形成了緊密的關聯。供養一定數量的領主成為軍事家戶。

另外,騎士還需要接受舉止、著裝、拉丁語知識、遊泳、跳舞、歌詠、狩獵等各種知識技能的教育和培訓。騎士能夠給人留下完美形象,與他們所接受的全面精英教育分不開。

△12 世紀下半葉,重要貴族和騎士在參加騎馬比武時,越來越習慣於展示 裝飾在旗幟和衣服上的獨特的顏色圖案和設計,這些紋章越來越受歡迎, 導致紋章學概念的出現


騎士的冊封儀式,有強烈的象徵意義。騎士的「授劍」儀式是冊封過程的核心。在王室慶典活動中進行的冊封儀式,通常比較隆重。被冊封的年輕人先要通過肅穆的沐浴淨化身體和精神,再身著華麗的禮儀服飾,經過「授劍」儀式,正式成為一名騎士,從此承擔起騎士的責任和義務。

此外,被冊封的騎士還會收到駿馬、武器、盔甲等禮物的饋贈。儀式之後甚至還可能有數日的宴會、慶祝活動和軍事競賽。

騎馬比武是騎士文化和生活方式中的一項半娛樂半實戰的活動。騎士們通過參加這類活動,鍛鍊自己的實戰能力,逐步建立個人的聲譽,並且,在活動中獲勝還能得到戰敗方的贖金和財物。幼王亨利就曾在威廉·馬歇爾的陪伴下,通過這些比武活動樹立聲望並獲得財物。

在《最偉大的騎士》中,託馬斯·阿斯布裡奇敘述了中世紀騎士的相關制度、騎士的培養及其職業活動,全面展現了騎士的真實生活狀態。

2020.08.05霧凇

推薦閱讀

(點擊書封即可購買哦!)

[英]託馬斯•阿斯布裡奇 著     

王順君 譯

後浪 |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五歲時險些被下令處死

先後輔佐英格蘭安茹帝國五位君主

參與制定《大憲章》

中世紀偉大騎士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相關焦點

  • 騎士故事:中世紀9位最偉大的騎士
    穿著閃亮盔甲的騎士和陷入困境的少女是中世紀最經久不衰的陳詞濫調。通過他的力量,他的奉獻和他不朽的愛,騎士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拯救他的女士,贏得她的心,並鞏固了他作為偉大騎士的聲譽。這就是幻想的東西。但是,既然幻想和歷史很少是並行不悖的,我們應該問問歷史上什麼構成了偉大的騎士?
  • 貴族之中的貴族——公爵和伯爵
    從歷史上來看,公爵在歐洲各國都是僅次於君主的最高等級爵位,甚至在某些地區公爵本身就是君主,今天的盧森堡大公國便是這種中世紀傳統的現代遺存。博索家族的勃艮第公爵厄德一世(1079—1103年在位)的紋章,該家族世系始於880年「司法者」裡夏爾(880—892年在位)。後來,不同家族統治下的勃艮第公爵紋章中都保留了這一圖案。
  • 曹魏被忽略的一位名將:文武雙全,輔佐曹魏三位君主!
    對於賈逵來說,文武雙全,輔佐曹魏三位君主,也即他不僅是曹魏的忠臣,更是朝廷不可多得的人才。一具體來說,東漢末年,賈逵先在河東郡擔任郡吏,遷絳邑縣令。建安十一年(206年),賈逵開始為曹操效力。建安十九年(214年),孫權攻破皖城,廬江太守朱光被擒。得知這一消息後,曹操欲南徵東吳,卻正好趕上雨季,大部分將士都不願意出兵。
  •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 中世紀歐洲之騎士
    這種比賽相當於以娛樂圍觀群眾為目的的小型戰爭表演,騎士們在馬背上用長矛比武贏得比賽就能獲得賞金,或是在戰鬥競技中揮劍互砍,活捉對手索取大筆贖金。表現出眾的還能得到君主、貴婦的垂青仰慕,有豐厚嫁妝的女繼承人的婚配彩頭,以及千古傳唱的聲名大噪。
  • 滿身破滅FLAG的全歐最強騎士戰記
    他不但無數次地從命運的死局中逃脫,更是勇奪歐洲騎士比武冠軍,輔佐5位英國君主,甚至作為王室代表與英國貴族訂立了歷史上第一份「權利法案」——《大憲章》。 中世紀的騎士簡單說就是騎著馬的戰士。但從中世紀早期到12世紀,騎士漸漸具有了貴族與軍事精英兩層含義。 公元1000年以後,騎馬士兵的速度和機動性開始在戰鬥中發揮越來越大的決定性作用,這催生了騎兵這一兵種的獨立。最初,這些軍事隨從只是被國王、伯爵等人僱傭,收錢辦事,身份低微。
  • 數碼寶貝中的13位皇家騎士
    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數碼寶貝中的皇家騎士團,數碼寶貝中皇家騎士團共有13位,下面我就開始為大家介紹:NO.1奧米加獸奧米茄獸是鋼鐵加魯魯和戰鬥暴龍獸的合體進化姿態。是位於網絡安全最高位,或被稱為網絡守護神的「皇家騎士」中的一員。NO.4君主獸(杜納斯獸)擁有飛龍的能力。在皇家騎士中是個特異的存在,忠誠心強烈,絕對服從與自己所認同的正義相符的主人。以皇家騎士中首屈一指的力量和破壞力而自豪。
  •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蒙驁,則輔佐了以上四位秦國君主。《大秦賦》中,秦國大將蒙驁生命垂危,秦王嬴政走到他身前,握住他滄桑的手,想著要安撫他,但老將軍堅定的眼神讓他難以說出口。就在秦王嬴政不知所措之時,蒙驁用已經沙啞、無力的聲音,留下了他的臨終遺言。
  • 中世紀騎士的雷霆—騎槍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是高富帥、俠義、忠誠、勇猛和婦女之友的代名詞,更擁有了無數的榮譽與傳說。隨著西方文化的強勢,對騎士文化的衷愛與崇拜也開始擴散到全世界。 ▲中世紀加洛林王國騎士通常認為,諾曼騎士是最早大規模應用騎槍和夾槍衝鋒的存在。諾曼人的騎槍通常是純白蠟木製作,有時候也會用楊木或者雪松,通常長約3米多,然後用釘子把槍頭固定在槍柄上。
  • 荊棘之下,薔薇密布:中世紀貴婦孤芳自賞,為何卻成為騎士擁躉?
    引言騎士,這個詞背後代表著忠誠、勇敢、無畏,代表著鮮衣怒馬的英姿和柔情款款的風度。這是一個獨特的階層,在幾乎所有描寫中古時代的文學作品裡都有出現。他們武藝高強、風度翩翩,手中的劍只為君主與榮耀而戰。但事實上,11世紀以前的騎士形象並非如此。中世紀早期的騎士仗著武力強大,把欺騙、搶劫、殺人都當作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有的騎士甚至還將殺人作為自己的功勳。但11世紀以後,騎士們的行為逐漸發生改變,在所有改變騎士行為的因素中,愛情,是一個奇妙的原因。
  • 中世紀騎士和浪漫主義詩人的皇帝——「紅鬍子」腓特烈
    在德國,也流傳著類似的「皇帝傳說」(Kaisersage),故事的主角搖身一變,成了和十二聖騎士靜候重歸的查理曼大帝(Karl der Große),或是更能代表德意志人的「紅鬍子」腓特烈(Friedrich I Barbarossa)。是什麼能讓這位「紅鬍子」腓特烈和「歐洲之父」查理曼大帝並肩成為德國人翹首以盼的救世主形象呢?
  • 勒高夫:中世紀騎士的真實與想像
    贏得最優秀的騎士國王形象的中世紀國王或許是英格蘭「獅心王」理查(1189—1199在位)。許多歷史學家都指出法國國王路易九世(聖路易)沒有成為騎士,但是事實上,他為自己打造廣為流傳的和平的國王形象的同時,也有著騎士國王形象的一面,主要體現在與英格蘭人的戰爭以及十字軍東徵兩個方面。茹安維爾曾為我們留下一幅聖路易的有名的畫像,畫中的他手持寶劍在埃及的一道堤堰上策馬奔馳。
  • 中世紀的騎士究竟是什麼?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有些類似我們古代的士
    壹墨帶你走進歷史長河,發掘沉睡在時間中的秘密(原創文章,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關注)想到騎士,我們第一印象就是歐洲的中世紀像我們代中文的騎士一詞,指的就是西歐的騎士。騎士,在中世紀的歐洲,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許多年輕人,都想成為一個騎士。成為騎士,在當時無疑是一種光宗耀祖的事情。同時,騎士是一個爵位,是當時爵位裡最低的一種。騎士這個爵位,有些類似我們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士。由大貴族或者是國王冊封,效忠當地的某一個領主。
  • 「玫瑰戰爭」:英國君主權威的崩裂與重鑄
    蘭開斯特家族多以北方貴族為後盾,而約克家族則得到南方貴族、騎士的支持。約克公爵旋即以籌備錢糧為由,回國尋釁,次年聯合德汶伯爵等集結兵馬,以「清君側」為名,「兵諫」亨利六世。1452年,他與國王會晤,盡力表白忠誠,聲明起兵旨在讓國王懲治弄臣。
  • 秦國歷史上第一位君主是誰?
    秦莊公嬴也(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周宣王七年(前821年),秦莊公率兄弟五人以及周朝兵馬七千人,擊敗西戎,周宣王封莊公為西垂大夫,封大駱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  秦襄公嬴開(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秦國列為諸侯的第一代君主。幽王之亂時,犬戎進攻鎬京,秦襄公以兵救周。平王東遷,秦襄公出兵護送,以功封諸侯。
  •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精神
    11世紀至13世紀,這是騎士文化真正興起的時期,這期間由教宗發起的十字軍東徵,可說是正式為騎士賦予了宗教性質與地位,並且也正式制定了完整的騎士制度,這些制度就是日後人們所樂道的「騎士精神」。正式騎士的受勳儀式一般都由領主或軍隊首領主持,有時也會由國王或者主教主持,如果是後者,會非常隆重,其形式流程為:主持人用劍背輕觸對方的後頸和兩肩,接著以守護聖徒名義起誓(英格蘭人是聖喬治,蘇格蘭人是聖安德魯),起誓謹守忠誠與榮譽。然後主禮人高唱:"Avencez,Rise Sir XX",XX一般是該騎士的教名。"整個典禮結束。
  • 亞瑟王傳奇:一個虛構人物在中世紀的盛衰,亞瑟真的存在過麼?
    她說:中世紀的亞瑟王風光無限,他被人們推崇為不列顛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並廣為傳誦。中世紀中期的歷史學者借鑑《不列顛編年史》和《威爾斯年鑑》之中的記載,重新塑造了一個符合中世紀君主的形象的亞瑟王,他的騎士們也開始逐漸被各地的作者創作出來,加入到了亞瑟王的故事中。亞瑟王從單一的人物,發展成了一個巨大的體系,囊括了宮廷、騎士和浪漫故事。
  • 回到中世紀,追尋「騎士」光輝!
    談起西歐的中世紀,除了教會的腐敗、黑死病、社會生活的滯後以及戰爭等"黑暗中世紀"的特色,我們還很難忽略像封建領主、莊園以及騎士制度。中世紀西歐的騎士以其獨特的身份地位、戰鬥方式以及騎士精神而聞名於世,並且衍生了眾多騎士文學的作品。近來剛剛火熱發售的《騎馬與砍殺2:霸主》正是貫徹騎士精神的優秀作品之一,它能夠為我們帶來沉浸入中世紀的生活環境中的體驗。
  • 圖解中世紀騎士裝備
    喜歡中世紀的,可能不少人都有些osprey的書籍,但關於裝備的專業名詞太多,許多詞不僅詞典上沒有,連英文維基都找不到,做這個貼子的目的,不僅是提供圖片,也儘可能予以詳細說明,如果大家看完這個貼子,對中世紀一些裝備的時代與細節能有所了解,以後看電影,玩遊戲時能看出其中有沒有錯誤的地方,那就算是達到目的了。  因為工作量很大,我準備每次發一張圖片及說明,看看能做到多少。
  • 當一個歐洲中世紀僱傭兵都需要什麼條件?
    本文試圖對中世紀歐洲僱傭兵的生活與戰鬥,作一簡介。但歷史上,真實的僱傭兵徵召是一件正式且複雜的事情,絕不是隨便找些社會閒散人員就可以的。中世紀的歐洲是封建社會,國王是最大的領主,之後層層分封,從顯貴的公爵到普通的騎士,不一而足。當時沒有現在的常備軍制度,要打仗的話只能靠臨時徵召的封臣或者僱傭兵。而根據封建義務,封臣的服役地域和期限往往有限,所以對於中世紀的很多好戰的君王來說,僱傭兵就成了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