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民族主義與被扼殺的全球化——疫情下的世界變局

2021-01-09 澎湃新聞

對於本土主義者和地方保護主義者而言,疫情的爆發可謂是一份被贈與他們的「政治禮物」,其根本原因是疫情將會對人員和貨物的自由流動產生長期影響。

時至近日,多數政治家和投資者仍然對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對經濟的潛在影響有所輕視。事實上,直到2月底,多數人仍錯誤地認為疫情只會對中國經濟產生短暫且有限的影響。一方面,他們意識到這次疫情可能會演化成為全球性的政治經濟衝擊;而另一方面,大多數人依然預期這種衝擊將會很快結束。但是,如果經濟停滯對全球產生持久影響,各國政府又應該如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又是否會為當前的全球化時代畫上句號?

對於許多國家而言,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加劇了本國人民對於外國入境者的擔憂,這也為這些國家限制全球貿易和人員流動的舉措提供了合法性。在經濟方面,各行各業突然意識到依賴複雜的全球供應鏈將會為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這些供應鏈不僅與中國息息相關,而且更與特定地區,例如武漢有著直接聯繫。在出入境方面,各國政府都急於發布旅行禁令,頒布額外的籤證要求和實施出口限制,美國總統川普3月11日宣布的針對來自歐洲多數入境者的旅行禁令引起了巨大爭議,但美國並非唯一頒布入境限制的國家,而所有這些政策都使國家的政治經濟前景變得更加民族主義化。

2020年3月19日,新加坡樟宜機場出發大廳內空蕩蕩。 新華社 圖

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政策的破壞可能是暫時的;但是,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可能會對全球帶來持久影響,加劇破壞全球化的趨勢。針對國家的全球化經濟發展,病毒危機可能會進一步打擊相關的國際供應鏈,減少全球商務旅行者的出行,並為偏愛貿易保護主義和移民管制的民族主義者提供政策支持。對西方公司而言,他們依賴的以中國為中心的複雜全球供應鏈正面臨著巨大風險,隨著近年來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勞動者工資飆升,在中國生產的成本優勢也逐漸減弱。在2018年和2019年,美國總統川普更是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由於其強調了將中國作為供應鏈中心的風險,導致許多企業爭相尋找可以替代中國的供應商。儘管一月份的貿易協定標誌著中美貿易戰的暫時停火,但美國政府對於「中國製造」的敵意依舊存在,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都越來越將中國視為需要加以遏制的長期戰略對手。

今天,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對全球生產和貿易產生了嚴重幹預。與上年同期相比,許多中國工廠的長期停產使今年中國前兩個月的出口下降了 17%,並打亂了如歐洲汽車,iPhone和其他消費品的生產。許多國家的企業仍然習慣於依賴中國製造,而且中國製造依舊具有很多優勢,例如規模化的生產管理和高效的物流。但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可能標誌著一個轉折點,促使許多企業重塑其供應鏈,並轉為投資更具彈性的本地化生產模式。對於決定調整供應鏈的企業來說,他們可以作出三種不同發展選擇。一種選項是將業務細分,並轉移至越南或印度尼西亞等其他亞洲經濟體。另一種選項是縮短供應鏈,例如美國公司將生產轉移到墨西哥,歐洲公司將生產轉移到東歐或土耳其。第三種選項則是建議發達國家的企業選擇投資機器人和3D列印,使消費者與本地生產距離更近。

在供應鏈與進出口之外,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的第二個持續後果是商務旅行的大幅減少。長期以來,技術專家們一直認為視頻會議和聊天應用程式將取代大多數商務旅行,並讓許多人轉為居家辦公。然而,直到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爆發前,商務旅行仍在持續增長,並且似乎沒有減少的趨勢。現在,無論是由於政府禁令,商業決定還是個人的謹慎考慮,除最重要的國際旅行外,其他所有的出行都被取消了,人們也越來越多地選擇在家工作。得益於這種強制性的要求,企業發現通過線上等方式替代面對面會議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線上會議的成本更低,耗時較少,且對於員工的家庭生活有益。另一方面,在人們日益關注飛機排放對氣候影響的今天,許多企業也熱衷於提倡環境意識和堅持對於可持續性發展的承諾。因此,企業進一步縮減商務旅行決定的背後可能既有環境因素,也有經濟原因的考慮。

第三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新型冠狀病毒確實迎合了支持更嚴格的移民控制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民族主義者的觀點。該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速度和傳播範圍使人們意識到自己在面對看似遙遠的外國威脅時的脆弱。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在倫敦和紐約等全球中心城市內傳播,它更是直接蔓延至韓國第四大城市大邱等省級城市、西雅圖郊區的療養院,直至義大利倫巴第地區的Castiglione d'Adda這樣的小鎮,這座僅4600人的小鎮在今年2月被義大利政府首次隔離。

面對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共同威脅時,國際上主要國家的領導人強調了跨界合作的必要性,但他們的行動卻與他們的說辭並不一致。許多「表面上的」自由派政府都對旅行和貿易實行了更為嚴厲的限制,這些限制甚至比川普在去年中美貿易衝突到達最激烈時所施加的限制還要嚴格。紐西蘭左翼總理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迅速禁止了來自中國的非紐西蘭公民身份的旅客入境,雖然這種地毯式禁令未必會成為公眾健康的保障,但該禁令以控制疫情為由,使關閉邊境這一政策獲得了更大的合法性。即使在歐盟這樣明面上「暢通無阻」的單一市場內,法國和德國也禁止出口口罩。考慮到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於歐盟所做出過承諾,這樣的政策對於擁抱自由國際主義的歐盟主要成員國有著不同的意義。更令人震驚的是,在中國對義大利伸出援手後,其他26個歐盟政府都沒有回應義大利對醫療援助的緊急呼籲。

當然,新型冠狀病毒危機也暴露了本土主義者主張的「反移民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使人民更安全」這一觀點的空洞性。由馬泰奧·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等極右翼同盟黨以及民族主義聯盟領導的倫巴第省政府並未成功地保護該地區免受新型冠狀病毒的侵害。同時,川普政府也未能阻止新型冠狀病毒入侵美國。儘管川普本人仍可能因為他的考慮不周和對公共衛生危機的管理不善而付出代價,但總體而言,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是一份「送給」本土主義者和保護主義者的政治禮物。它可被利用使本國人民產生外國人日益成為一種威脅的認識,並強調處於危機中的國家不能總是向鄰國和親密盟友尋求幫助。同時,由於印度限制了其龐大的製藥部門出口救生藥物,那些希望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將各種產品本地化的本土主義者獲得了支持。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所帶來的本土化與民族主義化趨勢可能會鼓舞那些相信強大政府,將社會需求置於個人自由之上,將國家行動置於國際合作之上的人們。

基於這些變化,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可能會帶來一個全球化程度更低的世界。而當疫情的傳播和恐慌減輕之後,擁護開放世界和自由貿易的人們將不得不尋找更新穎和有說服力的理由為全球化辯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全球化與地方化丨新冠疫情期間的全球民族主義政治異動
    我們看到,就在疫情引發的新一輪逆全球化的表面之下和邊緣之外,民族主義的政治異動正在挑戰西方世界的秩序。觀察人士指出,世界範圍內的民族主義興起可能會成為病毒大流行和各國應對措施的後果。這場世界範圍內民族主義的政治異動具有哪些典型表現?其產生的時代背景是什麼?根源何在?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 現代院報告:新冠疫情加速世界百年變局演進
    世界變局加速推進報告指出,2020年是二戰結束與聯合國成立75周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突如其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戰疫加劇國際格局「東升西降」「中進美退」,大國博弈激烈複雜,全球治理備受考驗,地區熱點有增無減,政治思潮相互激蕩,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
  • 全球化與地方化︱新冠疫情下的民粹主義與去全球化衝擊
    一旦底層民眾發現全球化導致他們上升空間受阻、社會不公加劇時,反全球化的民粹主義就會以各種形態表現出來,如民族主義、保守主義、民主主義;甚至一些涉及身份政治或亞文化的概念,比如階級、族裔、性別、籍貫等,也會派生出全新形態的民粹主義。
  • 伊恩·戈爾丁:各國需要共同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新全球化
    近日,戈爾丁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盤點了新冠大流行對全球各行業、產業、企業、機構乃至個人的深遠影響,並指出過去的全球化並不可持續,各國需要共同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新全球化。在世界高度全球化而政治體制更加分散的情況下,若不能積極推進改變,在面臨下一次危機時,人類將更為脆弱。
  • 125年家族企業施華洛世奇變局:疫情下兩度重組 受全球化布局拖累
    施華洛世奇變局在奧地利西部,地處阿爾卑斯山山麓,有一個名為瓦騰斯(Wattens)的偏僻小鎮,這也是世界著名的水晶製造商施華洛世奇公司的總部。長達一個多世紀以來,施華洛世奇公司把水晶製作工藝作為商業秘密代代相傳,保持著家族經營方式,至今獨攬著多個與水晶切割有關的專利。
  • 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或是世界變局最大的自變量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百年變局」是2018年6月習主席在中央黨校省部級班正式提出來的,我們學界也很重視。我觀察到目前已經出了幾十本書、上千篇文章了,有些研究成果很不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今年因為疫情,百年變局好像更清楚了。今年的疫情是個意外,誰都想不到。
  • 觀點|伊恩·戈爾丁:新冠肺炎證明,全球化並沒有消亡
    在世界高度全球化而政治體制更加分散的情況下,若不能積極推進改變,在面臨下一次危機時,人類將更為脆弱。新冠肺炎證明,全球化並沒有消亡伊恩·戈爾丁牛津大學全球化與發展教授新冠肺炎不會扼殺全球化。相反,它將跨國流動模式需要數年才能出現的轉變壓縮到了2020這一年中。
  • 賈慶國:疫情加速世界秩序重構 去全球化走不通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賈慶國:疫情加速世界秩序重構,去全球化走不通這次疫情既有加速去全球化的趨勢,也有繼續推動全球化的趨勢。疫情影響到底有多大多深,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在賈慶國看來,這次疫情既有加速去全球化的趨勢,也有繼續推動全球化的趨勢。中國在處理中美關係時要務實理性,「要考慮怎麼使兩國關係相對穩定,並在此基礎上開展合作。」賈慶國指出,這次公共衛生危機將加速世界秩序重構的進程,也進一步說明了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疫情下的中美關係與國際大變局
    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證明了全球化意識的重要性,然而人類的意識落後於現實的發展,這是當前一個重要的挑戰。在今天線上活動結束半小時後,我將與美國主要智庫進行連線,就中美關係、經貿關係、中美與WTO、世界貿易組織等相關話題進行對話並做專題發言。通過與類似這樣的溝通,希望能夠促進美國同事、美國朋友們朝著這樣的思考方向發展。
  • 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大災難下,看經濟學家王德培講大變局
    等到疫情逐漸可控,環顧身邊朋友,個人覺得在這一輪的篩選下自然淘汰出局的的確也是之前就已經露了敗勢的;能保住基礎的都是平日裡就已經有了意識,並且也能靈活變動的;最大的贏家是平日裡就不斷鑽研和嘗試新經濟形態下各種新鮮事物的,隨時跟上經濟變動的。
  • 國際觀察:百年大變局中的中國新擔當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衝擊下,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作為成功抗擊疫情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社會秩序漸入常態,並在大變局中不斷開新局、育新機,在國際經濟政治格局中逐步塑造新的角色、展現新的擔當。
  • 以不變的初心在變局中開新局讀《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有感...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發展大勢、歷史演進趨勢、時代變化和中國自身優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百年變局」變的是什麼?在2018年6月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也指出:「放眼全球,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提出,要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對談|赫拉利×吳伯凡:民族主義和全球化之間不存在矛盾
    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現實很骨感,尤其是新冠疫情以來,我們看到逆全球化的思維,包括保護主義的抬頭。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全球合作是不是面對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面對這樣的一些難題,赫拉利教授有什麼樣的思考?尤瓦爾·赫拉利:是的,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著非常危險的趨勢,川普就是一個有典型代表意義的人物,但他絕對不是唯一一個對人民撒謊的領導人,他們給自己的人民講虛假的故事,宣揚民族主義和全球化之間存在內在的矛盾,認為在民族團結和全球合作之間,你應該選擇民族主義,拒絕全球化。
  • 波蘭前副總理:後疫情時代 更加雙贏的全球化
    【光明國際論壇筆會】  作者:格列格爾茨·W.科洛多科  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伴隨著美國對中俄兩國發起冷戰和貿易戰,仇外主義、沙文主義、新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幽靈正在抬頭。  格列格爾茨·W.科洛多科   波蘭前副總理、財政部部長,世界著名經濟學教授,波蘭經濟改革的關鍵設計師,歐洲藝術、科學和人文學院成員,歐洲科學院成員,俄羅斯科學院外國成員及十幾所大學的榮譽博士。
  • 新世界秩序,是全球化的終結還是美國霸權的終結?
    即使在目前這場全球性大流行病暴發之前,全球化就已經是《經濟學人》反覆談論的話題,雜誌多年來一直對中國的崛起和宏觀調控手段,對川普破壞全球貿易的行為,以及對英國脫歐造成的令人不安的局部症狀表現得憂心忡忡(該雜誌總部設在倫敦)。   這場疫情毫無疑問加劇了中美關係的緊張程度。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全球治理及中國參與
    全球化時代,各國都將發展作為內外政策的重要目標。如何將本國的發展同世界的進步相聯繫,把本國利益和全球利益相結合,對內減少社會不平等,對外建設包容型的世界經濟是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然而,當今世界,逆全球化愈演愈烈、民粹主義盛行、美國挑起貿易爭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人類進入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全球治理遭遇新的挑戰。
  • 貝淡寧、汪沛:疫情之後,多極世界的全球化將興起
    因為疫情,他們不得不取消了去很多國家推廣新書的計劃,但也因此有了更多思考和寫作的時間。東亞儒家文化圈在這次防疫中有哪些共性?海外世界對中國有哪些誤解?新冠肺炎疫情會引發新一輪冷戰嗎?全球化會走向長期衰退嗎?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貝淡寧和汪沛表達了他們的看法。
  • 世界百年變局,狂怒的法國打開了魔盒,一次在中美之間突圍的嘗試
    正好我上周寫了一篇文章:《未來世界變局,三大關鍵變量之歐洲,做朋友還是對手將由誰來決定》,其中提到了一個觀點:「美國人在中東打仗,最後難民都逃去了歐洲,然後國際上歐洲一不配合,尤其是法國,就常常遭遇恐怖襲擊的威脅,在安全上仰人鼻息,連情報系統都是人家主導的,這還哪有安全可言呢。」
  • 研究丨胡鞍鋼:中國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基本走向與未來趨勢
    【摘 要】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歷史交匯期。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與世界格局的重要判斷,是認識中國國情與世界世情的基本依據,也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大戰略的基本依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核心是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改變。
  • 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中國外交走過特殊之年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中國外交走過特殊之年作者 黃鈺欽當百年變局遭遇世紀疫情,2020年註定成為人類歷史進程中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人們甚至開始討論新的紀元分法,重新定義BC(Before Corona)和AC(After Corona)。